税收筹划知识点总结_精品文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0590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筹划知识点总结_精品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税收筹划知识点总结_精品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税收筹划知识点总结_精品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税收筹划知识点总结_精品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税收筹划知识点总结_精品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税收筹划知识点总结_精品文档.docx

《税收筹划知识点总结_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筹划知识点总结_精品文档.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税收筹划知识点总结_精品文档.docx

第一节概念问题

一偷税、避税、节税比较

1、偷税

有意识违反国家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多列支出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手段,

2、避税

利用税法漏洞或者其他不足之处钻空取巧,通过对经营及财务活动的精心安排,以期达到纳税义务最小的经济行为。

3、节税

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当存在着多种税收政策、计税方法可供选择时,纳税人以税负最低为目的,对企业经营、投资、筹资等经济活动事先进行的涉税选择行为。

1、 共同点:

税收的最小化

2、 区别

(1)法律性质不同:

偷税违法;避税合法但不合理;节税合法、合理

(2)行为过程的内容不同:

偷税通过违法手段将应税行为转变为非应税行为;避税纳税人对模糊行为进行人为安排;节税避免应税行为发生或事前以轻税行为替代重税行为

(3)后果(社会影响)不同:

偷税、避税直接减少国家财政收入违背国家政策导向,使国家为防范这些行为花更多人、财、物力;节税符合国家的立法意图(政策导向),

(4)国家的态度不同偷税:

坚决给予严厉打击;避税国家一般通过完善税收法规来反对;节税无权干预,鼓励、认可。

二狭义税收筹划:

节税

广义:

节税+避税+税负转嫁

三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为了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通过价格的调整和变动,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经济行为。

1转嫁方式:

`1前转(提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2后转(压低商品的购进价格,将税收负担转嫁给商品的供应者)

3混转(既前转,又后转)

4税收资本化(一项资产出售时,买方事先将以后所应纳税款折算成现值从购进价格中预先扣除,即压低资产购买价格的方法,向后转嫁给卖方。

2转嫁规律:

(1)税负转嫁的基本前提条件:

物价自由浮动

①商品供求弹性需求弹性<供给弹性,税负容易前转。

(2)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需求弹性>供给弹性,税负容易后转。

②税种:

流转税比较容易转嫁,而财产税等很难转嫁。

③课税范围:

越宽广越普遍,则容易,课税范围越窄小,则越困难。

四筹划原则和目标

一、税收筹划的原则:

守法性原则---最基本;系统性原则;事先筹划原则;实效性原则;保护性原则;综合平衡原则

二、税收筹划的目标:

减轻税收负担;实现涉税零风险;获取资金时间价值;提高自身经济利益;维护主体的合法权益

五筹划原理

1按收益效应分绝对节税直接节税直接减少纳税人的税收绝对额的节税。

间接节税间接减少了另一个或一些纳税人税收绝对额的节税。

相对节税纳税义务递延到以后的纳税期实现,取得了递延纳税额的时间价值

2按着力点税基筹划原理税基递延实现税基均衡实现税基即期实现税基最小化税基总量合法减少

税率筹划原理筹划比例税率筹划累进税率筹划定额税率

税额筹划原理筹划减免税筹划其他税收优惠政策

六筹划的切入点

1选择税收筹划空间大的税种为切入点税负弹性大的、有重大影响的税种

2以税收优惠政策为切入点

3以纳税人构成为切入点

4以影响纳税额的几个基本因素为切入点计税依据、税率

5以不同的财务管理过程为切入点

七税收优惠形式

1区分税收优惠和税收利益1)税收优惠是国家制定的2)税收利益是企业谋求的。

2、税收利益:

一是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取得的利益二是选择纳税方案取得的利益。

3优惠形式:

1免税(照顾性奖励性)原理:

绝对、税额原则:

多免税待遇,期限长

2减税(照顾性奖励性)原理:

绝对、税额原则:

多减税待遇,期限长

3税率差异原理:

绝对、税率原则:

税率低且长久稳定

4税收扣除原理:

绝对+相对节税税基或税额原则:

争取扣除项目最多化金额最大化最早化。

5税收抵免原理:

绝对、税额原则:

抵免项目多,金额大

6优惠退税原理:

绝对、税额原则:

项目多税额大

7分割技术原理:

绝对、税基使所得、财产在两个或更多个纳税人之间

8亏损抵补

八税收递延方法:

相对税基(会计与税法的永久性差异不能递延,时间性差异是递延的主要方法)

1、推迟收入的确认1)收款法:

收到货款确认收入

2)销售法:

发出货物确认收入

3)生产法:

产品生产完工确认收入

4)劳务收入的确认方法:

完成合同法:

完成全部劳务合同确认收入完工百分比法

2.费用的尽早确认1)能直接进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损失的就不进生产成本

2)能进成本的不进资产

4)能多提的多提、能快摊的快摊。

3)能预提的不待摊

九组织形式

子公司是企业所得税的独立纳税人。

分公司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独立纳税人,与总公司汇总纳税。

筹划:

亏损时设分公司冲减利润。

开始扭亏为盈时,改立为子公司,享受税收优惠。

十转让定价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经济利益联系的经济实体为共同获取更多利润和更多地满足经济利益的需要,以内部价格进行的销售(转让)活动。

出发点:

关联企业税率存在差异:

适用税率高的将利润向低税率转移减少从价计征的税收:

消费税、关税

形式:

(1.商品交易2.提供劳务3.贷款利息4.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5.固资产租赁6.费用转让定价)的转让定价

第二节增值税的筹划

一税法知识点:

税率:

基本税率17%低税率:

13%征收率:

3%(小规模人)

抵扣:

专用发票可抵扣17%运费7%农产品13%

混合销售:

只征收一种税兼营:

同税种不同税率时未分别核算则从高,兼营非增值税业务未分别则核定

二税收筹划(a纳税人、b计税依据、c税率、d税收优惠、e出口退税)

一、一般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率判别法、抵扣率法)

A增值率=(销售额-可抵扣购进项目金额)÷销售额若含税,则都含税

不含税时:

销货增值税税率-进货增值税税率×(1-增值率)=征收率

征收率

当销项等于进项时:

增值率=-----------------

增值税税率

实际增值率>平衡点时,一般纳税人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

实际增值率<平衡点增值率,小规模纳税人税负重于一般纳税人。

含税时,且销项等于进项的平衡点:

征收率(1+增值税税率)

增值率=---------------------------------------

增值税税率(1+征收率)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混合销售行为,始终是选择缴纳增值税税负轻。

B抵扣率法:

抵扣率=1-增值率实际抵扣率大于平衡点,则选择一般人

平衡点

二、增值税与营业税纳税人(混合销售,兼营)

设取得收入为S,增值率为R,增值税税率为T1,营业税税率为T2。

当两者税负相等时:

S/(1+T1)×R×T1=S×T2

则平衡点增值率:

R=T2(1+T1)/T1

结论:

当实际增值率大于R时,交纳营业税较合算。

B计税依据的筹划

1销售额1尽量收取包装物押金

2销售方式下(销售折扣、销售折让、现金折扣、还本、以物易物、

3结算方式(直接收款、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方式、采取赊销或分期收款方式、采取预收货款

4代销方式选择的税收筹划(取手续费方式和视同买断)

2进项税抵扣的筹划1进项税额抵扣时间的筹划

2供货方的选择

(1)一般人供货方的选择:

(价格折让临界点法)

销售额(含税)为S,含税购进额为P,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T1;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货物金额(含税)与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金额(含税)的比率为Re,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征收率为T2,城建税税率为Ta,教育费附加Tb。

从一般人处购进的收益:

从小规模人处购进的收益:

(2)小规模纳税人的供货方选择:

由于不能抵扣进项,只需比较价

3运费(自营,或者自营独立)

假定自营运输中的物耗费用占运费的比重为R,运费为A,外购对象为本企业将运输部门独立出去所设置的运输公司

外购方式的抵扣税额=A×7%-A×3%=A×4%自营方式的抵扣税额=A×R×17%

A×4%=A×R×17%R=23.53%

当R>23.53%时,自营方式可抵扣税额较大,税负较轻;当R<23.53%时,自营方式可抵扣税额较小,应该独立出来

第三节消费税的筹划

一税法知识点

1复合计税⑴卷烟从量定额:

每支0.003元(每箱150元)

从价定率:

甲类每条200支调拨价格在≤70]:

56%否则45%;乙类70分界]:

36%30%70为不含税价

⑵粮食及薯类白酒:

定额0.5元/斤(500克)或0.5元/500毫升+比例税率20%

2销售额:

、包装物连同销售,无论是否单独计价,都计入销售额

收取押金,仅当逾期的押金换为不含税的计入销售额,但是啤酒、黄酒除外

纳税人自产只用=(成本+利润)÷(1-比例税率)

3.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委托加工=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l-比例税率)

   =(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二.税收筹划

纳税人的筹划:

1通过企业合并,递延消费税的纳税时间。

(内部购销延期纳税、后一环节税率低则节税)

2独立核算部门和非独立核算部门的筹划(生产环节纳税,低价售给独立核算部门节税)

计税依据的筹划:

1关联企业转移定价的税收筹划(在生产销售环节低价售给独立核算部门

2选择合理的加工方式(自行加工,完全委托,不完全委托加工)

2.1自行加工:

一次性缴纳消费税

2.2不完全委托:

在要素不变时,税负与自行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