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纲要复习内附各章复习点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5732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现代史纲要复习内附各章复习点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近现代史纲要复习内附各章复习点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近现代史纲要复习内附各章复习点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近现代史纲要复习内附各章复习点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近现代史纲要复习内附各章复习点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现代史纲要复习内附各章复习点答案Word格式.docx

《近现代史纲要复习内附各章复习点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现代史纲要复习内附各章复习点答案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现代史纲要复习内附各章复习点答案Word格式.docx

2、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有哪些;

P45-46

洋务派兴办的洋务事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和教育两方面,就工业方面来说在洋务派初期主要兴办军用工业,比如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军工实业,后期又兴办了一些民用实业。

教育方面主要创办了京师同文馆以及一系列的近代化小学和中学。

3、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P47

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

  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

  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自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

  第四,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对洋务知之甚少,思想还处于被愚昧迷信和封建礼教束缚的阶

  段.

4、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围绕的问题;

P49

要不要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5、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P52-53

从客观上看,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是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和资产阶级的弱小。

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

面对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他们只能把自己实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

从主观上看,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是由于维新派的局限性和策略错误。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惧怕人民群众

2、历史教训

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三章:

1、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的原因;

P56

义和团运动后,各地群众的反抗斗争此伏彼起,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国广泛传播,反清武装起义接连不断;

资产阶级改良派为抵制革命,展开了要求实行君主立宪的立宪运动,并取得了清廷中央和地方一些汉族官僚的支持。

这些情况,使清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姿态,应付立宪运动,并乘此加强皇权,以便镇压正在兴起的民主革命,挽救清朝统治的灭亡。

2、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P58

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由孙中山领导。

1894年11月24日成立于美国檀香山。

同盟会:

1905年7月在黑龙会领袖内田良平的牵线下,孙中山返回日本东京,倡导筹备成立中国同盟会。

8月20日在东京赤坂区头山满提供的民宅二楼榻榻米房,中国革命同盟会成立(后为避免日本政府反对,改名为中国同盟会),

3、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P59

(1)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4、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辩论内容;

P60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社会革命.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

P6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局限性:

1、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权利的保障;

2、没有采取地方分权制,不利于民国的巩固;

3、没有贯彻五权宪法的理论。

临时政府的局限性:

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有效

6、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主观原因、客观原因)P70-72

7、主观:

1没有反帝

8、2没有反封纲领

9、3没有掌握革命武装

10、4没有坚强的革命政党

11、客观:

国外势力过于强大

第四章: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标志和主要阵地;

P95

根本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及其文化发展,根本原因大都要从经济方面来说

直接原因:

袁世凯尊孔复古。

标志:

陈独秀在上海(后期迁至北大)创办《新青年》(原称《青年》杂志,第二期改名为《新青年》)主要阵地:

《新青年》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P96

“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是民主与科学。

3、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P97

(1)(脱离现实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

脱离经济而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有唯心主义之嫌)。

他们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能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思想方法形式主义)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有形而上学之嫌)。

(3)(脱离广大劳动群众)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4、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P103

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以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5、为什么说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P113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目标。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

6、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P115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然后再进一步创造条件,以实现党的最高纲领:

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社会。

7、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及相关内容;

P117

1924年1月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开始。

第五章:

1、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

P125

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

2、南昌起义的意义;

P126

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3、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

P130

(1)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促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

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4、20世纪30年代前中期,共产党内屡次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p133

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B、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C、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了解D、不善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全面、正确地结合起来

5、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什么问题;

P135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第六章:

1、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标志;

P145

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

中共的抗日救国主张,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而1935年12月在北平爆发的"

一二九"

爱国运动,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失败的原因;

P149

2、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抗战路线的转变;

P150

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表示由片面抗战到消极抗战。

3、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内容;

P15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1、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

为了发展进步势力,就要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放手发动人民群众,扩大抗日人民武装,创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全国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和民众的抗日运动,这是整个策略的中心环节。

2、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三方面条件:

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

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

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3、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针对其两面政策(既主张团结抗日,又限共,溶共,反共并摧残进步势力)共产党须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他们,即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以不破裂统一战线为底线。

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采取的土地政策;

P157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是在哪次会议上;

P160

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

6、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什么;

P161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7、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

P162

延安整风运动的三大主要内容是: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

主观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

8、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P167

第一,由于建立了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一条全民族抗战的路线。

  第二,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坚持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和创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抗击了侵华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夺取抗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第三,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对粉碎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方针、牵制日军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爱国华侨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援。

第七章:

1、蒋介石邀请中共进行和平谈判的目的;

P170

第一,他是希望可以通过谈判,让共产党能交出兵权,建立以国民党为首的政府,统治全国。

如果谈判不成功,他还可以把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

这样是掩人耳目的做法第二,他在为内战的发动争取时间,可以充分的为内战做准备

2、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

P172

3、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三路大军的进攻)P176

刘伯承,邓小平挺进大别山,陈毅挺近苏鲁豫皖地区,陈赓挺进豫西。

4、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P177

由减租减息改变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5、什么是第二条战线;

P178

这是指在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期间,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开辟了一条战线,由共产党领导,包括学生,进步知识分子,后来民主政党和团体以及国民党左派也加入进来,共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6、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第一,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

在抗战胜利时曾经对他抱有很大希望的原沦陷区人民,也很快对他感到极端的失望。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民党政府派出的官员到原沦陷区接收时,把接收变成了“劫收”,大发国难财。

第二,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还由于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的发行纸币。

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

7、第三条道路的实质是什么;

P185

旧民主主义的道路。

下编综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什么;

P2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反动统治的彻底结束。

中国人民从此成为中国社会的真正主人。

中国从此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3、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阶段;

P202

4、社会主义确立时期(1949.10——1956)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5、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66):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时期(1957——1959),三年自然灾害时期(1959---1961)

6、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7、徘徊中前进时期(1976——1978.11)

8、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1——至今)

第八章:

1、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

P212

第一,抗美援朝不仅给予朝鲜人民以有力的支援,而且对于保卫新中国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抗美援朝对于中国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各项建设事业直接起到了保障的作用。

  第三,抗美援朝战争给予美国的干涉主义以有力的打击和严重的警告,为中国争取到了相当长时期的和平建设的环境。

  第四,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

2、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P218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两面性;

P227

剥削工人与拥护宪法、愿意接受改造

4、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

工商业赎买政策

5、“四马分肥”指的是什么;

P228

“四马分肥”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润的一种分配形式,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和资方利润四个部分。

6、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最主要的标志是什么;

P231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第九章:

1、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后,毛泽东适时提出了什么任务;

P236

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2、中共八大会议的主要内容;

P238-239

1对社会主义改造成果的总结

2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界定

3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的主要精神;

P240

由阶级斗争到跟自然界作斗争,由革命到建设,由过去的革命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

4、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并加以评价。

P243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把赶英超美作为预期的目标,并没有什么原则性错误。

但是,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必须以物质技术为基础,并受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的制约,离开综合平衡,盲目追求高速度,必须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欲速则不达.其次,用阶段斗争的方法推动经济建设,是总路线的方法论错误,也是总路线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的重要表现.经过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党在重新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观点的同时,还强调要"

进行彻底的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把在反右派斗争中普遍采用的"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作为新的革命形式加以广泛使用。

5、八届九中全会提出的对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P245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6、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指导方针;

P248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以阶级斗争为纲

7、中共九大的召开;

P249

第十章: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

P267

拨乱反正,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

2、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P271

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