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汉字红节风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05612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汉字红节风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认识汉字红节风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认识汉字红节风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认识汉字红节风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认识汉字红节风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识汉字红节风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认识汉字红节风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汉字红节风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识汉字红节风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意美以感心,三也。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探讨汉字的这“三美”。

四、合作探究:

感受“三美”。

(一)听:

感受汉字的音美:

1、朗诵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先感受诗歌韵律之美。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ppt展示整首诗汉字的音节)诗歌韵律之美是以汉字的音节之美来作为基础的。

请大家思考一下,汉字音节的哪些特点使汉字更具有声韵之美?

教师点拨小结:

汉字的音美:

1、四声平仄,起伏相间,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2、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发音饱满,字正腔圆。

3、短音促而平,长音舒而缓,轻重缓急,各有变化。

其中第一点,汉字的声调变化带来的音韵上的美感,这是其他语言所没有的,是汉语独一无二的一个特点,所以汉字被誉为“最具有音乐美的文字”。

(二)看:

感受汉字的形美:

汉字的形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汉字的演变之美、汉字的艺术之美、汉字的构成之美。

下面我们来一一探讨。

1、感受汉字的演变之美。

a、关于汉字的起源

1、汉字的历史:

甲骨文是最早的吗?

距今约3000年甲骨文

距今约4500年象形字(大汶口)

距今约6000年图形字(半坡)

2、教师补充介绍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最为人知的就是“仓颉造字说”。

相传上古黄帝时期,史官仓颉根据日月星辰、鸟兽足迹等自然现象创造了汉字。

仓颉造字,这种说法影响很大,古代典籍多有记载。

对于这种说法,你怎么看?

(其实,文字并不是一人所独创。

作为记录语言符号系统的文字,是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不断创造,逐渐积累而形成的。

b、汉字的形体演变。

1、PPT展示甲骨文等几种字形的图片,让学生辨认欣赏。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教材P74汉字字形演变表,并总结汉字字形演变的规律:

由具象到抽象、由繁难到简易。

2、感受汉字的艺术之美。

在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有两种字体特别值得一提,那就是小篆和楷书。

秦统一六国后,小篆通行全国,字体规整匀称,后来成为篆刻艺术家的最爱。

汉字发展到楷书阶段,形体已端正大方,优美典雅。

后期的演变——草书和行书,为汉字的发展插上了艺术的翅膀。

这样就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篆刻艺术和书法艺术。

书法作品或飘逸俊朗,或粗犷豪放,或秀润雅正,或空灵明洁,把汉字之“形美”推向极致。

汉字形体与组合的多变又足以让稍有想象力的人展开无尽的遐思,生出无数趣味。

那些经过艺术处理的汉字有的跳起了拉丁舞,有的如同酒醉的成龙打起了醉拳,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在欣赏汉字在纸张上跳舞,所以:

书法是“纸上的舞蹈”。

(ppt展示图片)

3、感受汉字的构成之美。

(1)明确四种构字方法,并请学生举例加以说明。

象形:

依照事物的形状构成汉字。

(鸟)

指事:

在象形符号上加上指事性的符号。

(刃)

会意:

由两个或多个意义相关的象形符号组合在一起。

(休)

形声:

一半表意义,一半表声音。

(洋)

(2)、考一考:

下列这些字分别属于什么构字法?

中请情囚

竹果甘晴

凶鼠看龟

(3)交流辨析明确。

象形字:

竹、果、鼠、龟指事字:

中、甘

会意字:

看、凶、囚形声字:

情、请、晴

我们的祖先真的很聪明,有形的他就画,无形的他就想别的招,而千变万化,都只在一个小小的方块之间,这就使得我们认识汉字的时候有迹可寻、有法可依,有意可感。

通过这番梳理与探究,我们发现识写汉字其实并不是一件特别艰难的事情。

而且,当我们面对每个汉字时如果追问几个“为什么”,会有更多的收获。

(4)、分析下面两组形声字,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a、清、晴、睛、请、鲭、氰、箐、情

b、怅、悔、愤、慌、愧、忧、恼、

c、哽、梗、鲠、埂、粳、绠师生共同总结探究发现:

形旁相同的字往往意义相关,声旁相同的字则不一定读音相同或相近。

由此可以得出认知汉字的方法:

据形推义,也可以据义辨形,但不可以认字认半边。

[举例说明:

掂(量)、惦(记)、踮(脚)];

鸟瞰、瞠目、赡养。

(三)品:

感受汉字的意美:

过渡语:

我们用耳朵欣赏了汉字的音美,用眼睛鉴赏了汉字的形美,下面就请用我们的心来感受汉字的意美。

⑴汉字之意美在于它的巧妙组合(板书)

①跟学生讲解“明”字的象形构造,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由形美引发出怎样的意美。

(PPT展示):

一轮似火的红日,一弯皎洁的月亮,交相辉映,为人们驱走夜的恐慌,带来无限的光明与希望。

②研讨:

汉字是彪炳千秋的美丽魔方。

它的一笔一划充满着对生活气氛的烘托和对生命意义的隐喻。

请参照例子,对下列汉字进行解说。

(趣解汉字)

思:

勤耕心上田,思想才有丰收的果实。

臭:

人自大多了一点,就会臭名远扬。

劣:

平时如果用力少,到时就会比别人差;

缺少能力的人,其表现就可能比别人差。

舒:

舍予是一种忘掉自己的精神,这种境界多么令人舒畅;

只有不断地舍弃和给予,才会感到舒心快乐。

选:

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

被挑选出来的人,应是事事走在别人的前面的。

美:

羊大为美。

原始社会过着狩猎的生活,物质欠缺。

这也是游牧民族的生活特征和审美习惯。

唐代社会“以胖为美”因为他也有游牧民族(鲜卑族)的血统。

汉字之意美还在于其含蓄委婉。

汉字的含义丰富,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等。

交流有技巧,则表达含蓄委婉,既能展现一个人的修养与智慧,又能给生活增添许多的趣味。

竹苞-个个草包(趣闻轶事)

传说,和珅建了一座亭子,请纪昀题字写横额。

纪昀挥毫写了两个大字“竹苞”。

竹苞,竹笋也,出自《诗经》,是形容事物像竹笋一样可以顶石破土。

和珅想,这是说我在仕途上能取得成功,非常高兴。

后来,乾隆探访,看到亭上大字,突然发笑,问是何人题写。

和珅愣了愣,回答是纪昀。

乾隆说,“竹”字拆开是“个个”,“苞”字拆开是“草包”,纪昀是在骂你,说你家“个个草包”!

(3)汉字之意美更在于其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汉字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我们往往可以从汉字的构造中窥视到古代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

探究发现:

品味下面几组汉字,解读其蕴涵的文化信息。

祖、神、祷、祝、福、祥、禄、祸

妇、奴、婢、妥、嫉、婪、奸、妄

家、安、宁、定、富、宝、宜

探究后明确:

a、“示”部汉字与中国文化:

“礻”是“示”的变形,古时候“示”旁的字一般同祭祀或祈祷有关系,所以都从“礻”,如“神”、“祥”、“祷”、“礼”、“祖”、“祀”、“社”、“祈”、“祸”、“福”、“祝”、“禄”等,这些都反映我们古代的祭祀文化,古代先民抵御自然力的能力薄弱而产生的敬畏神明,祈求神灵保佑的思想。

b、女部汉字与中国文化:

反映古代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

“女”部姓氏:

姚、姜、嬴(母系氏族社会时,女性的地位还是挺高的。

c、宝盖头与中国文化

思考:

房价真的是岳母娘抬高的吗?

有的汉字所蕴涵的思想意识或观念对现代生活仍有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小农经济影响中国人的家庭观,成家立业,过安定、舒适、富足的日子都与房子扯上了关系,这一影响延绵至今。

不是丈母娘抬高了房价,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思想抬高了房价。

巩固练习: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然后思考:

这个会徽蕴含了怎样的汉字之美?

六、联系现实,明确意义——汉字:

民族的根。

1、介绍全球汉字热形势:

在日本,开设汉语课的高中数量从1986年的40多所增加到今天的近500所。

在韩国,已有近200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汉语考试正式列入韩国外语高考科目。

在越南,汉语近年来成了仅次于英语的热门外语,汉字书法家也在当地社会受到格外尊重。

在美国3000多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的有近800所,开设了孔子学院的有约70所。

在全球化的呼声下,我国学习英语的浪潮正翻天覆地,英语培训机构满街遍是,可怎寻不到一个国学教授机构?

再加上现在是数字时代和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手指常飞于键盘之上,让大家尤其是年轻人对汉字的书写的确少了一些感情和依恋,提笔忘字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所以很多专家的认为汉字正面临危机,这种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

ppt展示:

1、社会生活中不规范用字的图片

2、学生默写“易水决别”时出现的别字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即)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徽)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

“风萧萧(箫)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嗔)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己)不顾。

短短一段,错误频率高的字就有五个之多。

大家对汉字漠视的态度可见一斑。

近期,央视一档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获得了高收视率,激发了全民书写汉字的热情。

而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同样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和收视率。

这两档节目的成功,反映出人们已经意识到正确书写汉字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今终于由媒体打响了汉字保卫战又一枪。

但只有全民参与这场保卫战,珍视汉字,正确书写和运用汉字,才能真正将汉字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英语充其量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工具,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余光中

课堂小结。

汉字是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让我们用自身的行动来维护汉字——使用规范汉字,规范地使用汉字。

1、想一想,你的名字包含了怎样的汉字之美?

2、找出你生活中不规范用字的现象并加以改进。

3、10月18日晚收看中央十套《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决赛。

附: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完成以下练习题。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现在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出现在公元前13-前11世纪商代的一种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

2.汉字形体的演变,按时代和字体的对应,大体上可分为六种字体,具体如下:

【篇二:

幼儿园中班识字教案】

中班识字活动

---执教:

李露平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识字活动,激发幼儿对识字的兴趣。

2、认识汉字:

红、黄、蓝、绿。

二、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的字卡。

2、红、黄、蓝、绿的颜色纸。

3、不透明的袋子一个。

三、活动过程

1)、活动引导(5-8分钟)

1、小朋友们上午好,今天李老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个魔术,想和李老师一起玩的小朋友就请安静的坐好,先坐好的小朋友李老师就先请他来参与我的魔术。

2、老师:

“今天李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法袋子。

在这个魔法袋里面有很神奇的东西,现在李老师请坐好的小朋友到我的魔法袋里面来摸一摸,我先看看哪个崽崽是坐得很棒的。

请你。

,请摸完的小朋友安静的坐在椅子上,没有坐好的小朋友待会李老师不会再请他了”

3、请问小朋友没们,你们刚才在我的魔法袋里面摸到了什么?

孩子们回答完之后教师总结:

刚才孩子们都表达了自己所摸到的东西,里面到底有什么呢!

我现在还想请做好的小朋友来看一看。

4、请完孩子们摸完之后,李老师还想请坐好的崽崽来我的魔法袋里面看一看,李老师现在请。

小朋友看完之后,请孩子们表达都看到了什么东西。

教师总结:

刚才孩子们说了在老师的魔法袋里所看到的东西,到底是什

么呢!

请和李老师一起来瞧一瞧。

2、)活动展示(5-8分钟)

1、老师很神秘的表情从魔法袋里面拿出红色的纸张,老师提问:

“请问谁知道这张纸是什么颜色?

再依次拿出黄、蓝、绿的纸张。

哇,老师这里有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的纸张(一张一张的拿出来认识,每认识一张之后就贴在黑板上,红、黄、蓝、绿依次的在黑板上贴好)。

3、老师:

李老师今天还请来了四个小客人,它们都和小朋友一样都有自己的名字,待会请小朋友们要记住它们呢的名字。

4、老师很神秘的从魔法袋里面请出红字,老师:

这个小客人的名字叫做“红”,请小朋友和它打招呼,“红”你好,“红”你好。

其它的黄、蓝、绿也是这样依次展示。

3、)记忆练习(5-8分钟)

1、老师:

刚才我们和红、黄、蓝、绿的小客人都认识了,现在我们要把它们送回自己的家。

2、红字就送回红色纸的下面,送回之前要认识红字才能送它回家,把它送到家之后就大声读三声“红、红、红”,其它字依次完成,教师先展示一次。

3、刚才老师把字宝宝都送回家了,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也来送字宝宝回家。

老师把字卡从黑板上取下来放手中,请小朋友来完成老师刚才的游戏。

4、)活动结束,教师总结(5分钟)

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把小客人送回魔法袋,拿出“红”字和小朋友一起来朗读红字,其它字的形式一样。

今天我们的游戏就玩到这里,下次李老师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好玩的字宝宝游戏。

【篇三:

《汉字王国中的人》教案】

汉字王国中的“人”

【瑞典】林西莉

【教学目标】

1.了解与“人”字及人体部位有关的汉字起源与特点。

2.概括作者的观点,归纳行文思路,学习图文并茂的解释方式。

3.增强对汉字的理解能力和作为华夏儿女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概括作者的观点,归纳行文思路,学习图文并茂的解释方式。

【教学方法】

问答法、讨论法、阅读法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了解作者,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激趣导入

(一)检查预习

1.注字音

2.释词语

拓片:

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

虔诚:

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

误入歧途:

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大腹便便:

形容肥胖的样子。

饥肠辘辘:

形容十分饥饿。

(二)导入新课

你肯定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以前有一个人当他第一次学汉字的时候,他开始从数字学起,在学了一、二、三之后,他就说不用学了,写数字是非常容易的,因为一是一横,二是两横、三是三横,那么以后多加一个数,我就多加一横就行了。

这个笑话的确是很好笑,当然不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汉字了。

那么,如何学汉字呢?

今天我们走进瑞典林西莉老师的《汉字王国》,看看他是如何教汉字的。

二、走进作者、作品

林西莉,瑞典人,生于1932年。

现在是教授、作家和汉学家、摄影家。

著有代表作:

《汉字王国》《古琴》等。

1971年起,林西莉在瑞典任汉语教师,1978年后瑞典电视台做有关中国语言的节目。

现专心研究中国文化。

出版有关中国的著作多部,两次获瑞典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文学奖,在瑞典掀起中国热、古琴热。

“令全世界的华人汗颜的书”:

《汉字王国》

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的起源和特点,选取200多个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字进行细致的讲解,如与人的身体、住房、器皿、丝和麻、家畜、农具、车船、道路等有关的字,同时分析和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使人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把学术性与趣味性熔于一炉。

是西方人学习汉语的主要读物。

为了写《汉字王国》,林西莉到中国进行了十多年的田野调查,因为她等不及考古报告的出版,决定亲自到考古工地上找寻那些汉字最初的故事。

“我见了很多考古学、建筑学、语言学、植物学等的专家,他们都对我非常好,给我看他们的研究成果,讲解我不明白的东西。

”1989年,历时十五年完成的《汉字王国》在瑞典出版,它让林西莉第一次获得了奥古斯特文学奖。

后被媒体评论:

林西莉的书“令全世界的华人汗颜”。

三、目标导航,自主阅读

(一)明确目标:

1.了解与“人”字及人体部位有关的汉字起源与特点。

2.概括作者的观点,归纳行文思路,学习图文并茂的解释方式。

3.增强对汉字的理解能力和作为华夏儿女的自豪感。

(二)自主阅读

1.本文从《汉字王国》的“人与人类”这个章节节选出来的,他围绕着与人相关的字进行溯源和分析,我们可以把这16个字分成几类?

明确:

三类:

“人”的由来;

“人”的合体字:

人体不同部

位的字。

2.作者解读汉字有怎样的特点?

图文并茂。

它既有不同时代演变中的图片来佐证,又有小字的解说,还有生动的故事,使一个个的汉字灵动起来,富有了情感。

小结: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只有将汉字还原成画、故事,学生才能掌握汉字规律,才能真正做到音形义的紧密结合,才能提高识字效率。

这只有追根溯源。

这本书恰恰提供了这方面的素材。

第二课时

学习“身”字部分

【教学过程】

一、合作探究(学习“身”字部分)

1.分析“可能仅仅是一个一般的挺着大肚子、举着手的胖子吧”一句。

明确:

“挺着大肚子、举着手的胖子”说出了“身”字的字形特点,用“可能”“仅仅”加以限制,是因为对“身”的来历没有定论,只能猜测。

2.分析选用“喜佛”一例的好处。

选取喜佛做例子再恰当不过。

他在中国广受喜爱,且胖的特征鲜明,因而具有典型。

尤其是“他变得这样胖要吃多少东西”的感叹,形象的表现出贫穷饥饿的人对“胖”的羡慕,为喜佛的流行找到了根源,为解释“身”字的大肚子寻找证据。

3.为什么要提到中国的两句问候语“吃饭了吗”“你发福了吧”?

(1)这两句问候语都和“吃”有关,吃而变胖,从而为解释下文的“身”的字意义作铺垫。

(2)文字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是人类在生产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从文字可以看出人类生活所发生的变化。

4.“如果这种解释正确的话”中“这种解释”是什么?

你认同吗?

为什么说“如果”“大概”?

(1)“这种解释”指的是把“身”这个概念描绘成一

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

(2)作者的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毕竟是一家之见,从《说文解字》来看,“身躬也。

象人之形”,因此,“身”不一定指孕妇的形象。

(3)用假设的方法将不同的“身”字联系起来,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推理思路,表现了作者清晰地推理思路,表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5.本部分文字主要内容是什么?

从本部分来看,全文在解读汉字有怎样的特点?

(1)解释“身”字所包涵的意义,作者概括喜佛这个形象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2)作者图文并茂地解释这个汉字。

它既有不同时代演变中的图片来佐证,又有小字的解说,还有生动的故事,使一个个的汉字灵动起来,富有了情感。

二、重点讲解,深度研习

1.本书的中心是讲述一个“故事”,而又不仅仅是“故事”。

它反映了汉字的起源及其发展中的中国文化史。

从理论上讲,这是一部关于中国语言和文字的作品,但内容却关系到整个中国的文明史。

这本书是作者使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一个个“故事”,是作者个人经验、经历和观点的一部分。

作者没有使用“经院式”的语言,而是使用她特有的表达方式:

轻松、自如、优美、动听。

2.任意选择文中的汉字,给其他同学讲解。

要求:

学习林西莉老师使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一个个“故事”,做到轻松、自如、优美、动听。

三、当堂达标

1.请仿照下面的示例,任选两组字写出你的趣解。

(1)厌:

可庆贺的事情偏差一点,就会令人讨厌。

(2)人对仙说:

堂堂正正做人,何必寻找靠山。

备选字:

阅、旧、出;

心对敢、杏对呆、木对术。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

对汉字的趣解首先要理解字意。

要仔细观察给出字的字形,联想字的意思,不必强求句式的一致。

答案:

(1)阅:

进门阅读就能获得知识。

旧:

新东西用过1日就成了旧的。

出:

翻过两座山,总会找到出路。

(2)心对敢说:

只凭胆量而不用心,那就是憨。

杏对呆说:

把嘴长在头上,人家就会说你傻。

木对术说:

脸上长颗痣就当自己是美人了。

四、课外延伸

鲁迅先生说过汉字具有三美:

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纯洁祖国的汉字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义务。

请搜集大街上、广告中的错别字并予以更正。

课外阅读资料:

一、造字法

1.象形字:

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如:

人、门、日、月、山、水、衣、目?

?

2.指示字:

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等较抽象中的东西。

例如:

木—本,添加的部分表示树根;

木—末,添加部分表示树梢;

木—朱,表示红色的树芯;

刀—刃,表刀口处。

3.会意字:

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

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灶、尘、

4.形声字: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江字、河字就是这样的。

二、汉字之美

1.拆字诗

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

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

永言咏黄鹤,志士心未已。

2.谐音联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3.叠字联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济南趵突泉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西湖天下景

4.回文诗

正读是夫思妻: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