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物理理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5525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物理理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物理理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物理理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物理理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物理理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物理理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物理理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物理理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物理理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木块a和b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紧靠在墙壁上,在b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如图所示,当撤去外力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a尚未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②a尚未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③a离开墙壁后,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④a离开墙壁后,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4.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En=

,其中n=2,3,…,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

A.-

B.-

C.-

D.-

5.一个

U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

U+

n―→X+

Sr+2

n,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原子核中含有54个质子B.X原子核中含有141个核子

C.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根据E=mc2,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增加

D.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生成物的总质量数减少

6.爱因斯坦因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ν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

A.逸出功与ν有关

B.E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当ν>ν0时,不会逸出光电子

D.图中直线的斜率是普朗克常量

7.如图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②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③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小

④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8.某同学学习“反冲运动”后,到商店买来喜庆用品“喜火”进行体验.“喜火”结构如图所示.夜晚燃放时手持秸杆,点燃引信燃烧火药,当火焰从纸质外壳中向后喷出时“喜火”向前飞出,飞行距离可达百米,并在空中划出一道红色曲线.现测得“喜火”总质量为M,如果把连续喷出质量为m的气体简化为一次喷出,气体喷出速度为v,则在忽略地球引力及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喜火”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9.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地面上,受到一水平拉力作用开始运动,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和拉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动摩擦因数μ为(g=10m/s2)(  )

A.0.1B.0.2C.0.3D.0.4

10.如图所示,小车的上面是中突的两个对称的曲面组成,整个小车的质量为m,原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今有一个可以看作质点的小球,质量也为m,以水平速度v从左端滑上小车,恰好到达小车的最高点后,又从另一个曲面滑下.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滑离小车时,小车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B.小球在滑上曲面的过程中,对小车压力的冲量大小是

C.小球和小车作用前后,小车和小球的速度可能没有变化

D.车上曲面的竖直高度不会大于

11.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个球,原来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A球的速度是6m/s,B球的速度是﹣2m/s,不久A、B两球发生了对心碰撞.对于该碰撞之后的A、B两球的速度可能值,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做了很多种猜测,下面的猜测结果有可能实现的是(  )

A.vA′=3m/s,vB′=1m/sB.vA′=2m/s,vB′=2m/s

C.vA′=1m/s,vB′=3m/sD.vA′=﹣1m/s,vB′=7m/s

12.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如图所示为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定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μ氢原子,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v1、v2、v3、v4、v5和v6的光,且频率依次增大,则E等于(  )

A.h(v2+v1)B.h(v5+v6)C.hv3D.hv4

13.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则(  )

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遏制电压将减小

C.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少D.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14.如图所示,表示一定质量氧气分子在0℃和100℃两种不同情况下速率分布情况,由图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所有分子运动速率变大

B.图中虚线表示的是0℃时的速率分布情况

C.0℃和100℃氧气分子速率都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特点

D.100℃的氧气与0℃氧气相比,速率大的分子数比例较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4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中不变量的实验:

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将测得的各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上,A点是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  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  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填“AB’’或“BC“或“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kg,小车B的质量m2=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

碰前

mAvA+mBvB=  kg•m/s;

碰后mAvA′+mBvB′=  kg•m/s.并比较碰撞前后所得数据,得出结论:

  .

三.解答题(共3小题34分)

16.(9分)一个锂核

Li(质量为11.6505×

10﹣27kg)受到一个质子(质量为1.6736×

10﹣27kg)的轰击,变成两个α粒子(质量为6.6466×

10﹣27kg).

(1)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2)此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

热量为多少?

17.(9分)潮湿空气团上升时,水汽凝结成云雨,若水汽在高空凝结成小水滴的体积为V=1.8×

10﹣15m3,已知水的密度为ρ=1×

103kg/m3、摩尔质量M=1.8×

10﹣2kg,阿伏加徳罗常数为NA=6.0×

1023mol﹣1求:

①小水滴包含的分子数n;

②一个水分子体积的大小V0.

18.(16分)如图所示,两块相同平板P1,P2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P2的上表面光滑,右端固定一轻质弹簧.物体P置于P1的最右端,质量为2m且可看作质点.P1与P以共同速度v0向右运动,与静止的P2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P1与P2粘连在一起,P滑上P2直至将弹簧压缩至最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求:

(1)P1、P2刚碰完时的共同速度v1;

(2)P1与P2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3)当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P的速度v2;

(4)此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Epm.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模块考试

高二理科物理试题答案(2018.5)

故选:

C。

A.球对手的力的冲量B.球对手的力的大小

C.球的动量变化量D.球的动能变化量

B。

 

4.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En=

,其中n=2,3….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

A.﹣

B.﹣

C.﹣

D.﹣

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

+

→X+

+2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原子核中含有54个质子

B.X原子核中含有141个核子

A。

D。

B.

C.

D.

CD。

A.vA′=3m/s,vB′=1m/sB.vA′=2m/s,vB′=2m/s

BC。

AC。

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B.遏制电压将减小

C.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少

D.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