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习题集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05153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习题集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习题集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习题集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习题集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习题集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习题集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习题集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习题集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习题集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小敏心里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

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

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

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8.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

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

A.积极的情感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教育。

D.良好性格的教育。

9.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

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

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

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10.健康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拥有健康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一切。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

A.躯体健康。

B.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C.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D.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二、学科专业知识(20分)

(一)多选题:

(共14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全对计2分,少答计1分,不答或答错计0分。

11、以下哪几项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A、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B、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C、科学教育应开发课程资源

D、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12、动物细胞中所没有的结构是:

A、细胞膜B、细胞壁C、细胞质D、细胞核

13、下列动物的生殖方式属卵生的有:

A、乌龟B、蝙蝠C、鲸D、鸭

14、关于电磁铁的磁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通过的电流大小无关

B、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线圈匝数有关

C、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

15、如果把手放在炉火正旺的火炉上烤火,你会感受到手一下子热起来了。

火炉中的热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传递到手上的。

A、传导B、对流C、辐射

16、下列变化中只含物理变化过程的是

A、蜡烛熔化B、太阳晒干地面上的水

C、铁生锈D、水果发霉

17、如图所示:

小明用滑轮组提升240N的物体,他至少要用多大的拉力(F)才能提起?

(摩擦力及滑轮重均忽略不计)

A、120NB、80NC、60N

(二)判断:

(共6分,每小题1分)

18、如果电路中各用电器是逐个顺次首尾相连的,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F)

19、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T)

20、沉到水底的物体只受到重力,没有受到浮力。

(F)

21、停止敲锣后,还能听到锣声,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发声。

22、杆秤是利用杠杆原理做成的,当秤砣上不慎沾上了泥土,秤同一货物,其。

23、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许多科学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写下了伟大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创立了“日心说”。

第Ⅱ卷:

非选择题(60分)

三、公共知识(10分)

24、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文后的问题:

材料一。

“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

”不少教师强调课堂要鸦雀无声,追求课堂秩序井然。

材料二。

“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

”——叶圣陶

材料三。

张同学从小酷爱天文,每次向家长和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与天文有关,家长认为孩子满脑子奇思异想,对他们认为的主科语数外下功夫太少,会影响他将来的学习、升学与就业,多次横加阻拦。

班主任则认为张同学有天文的潜质,便建议张同学自己做一个人生规划设计,并联合家长、自然学科教师共同指导,使张同学正确处理好了学科学习与业余爱好的关系。

后来,张同学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几年后硕士毕业,分配在北京天文馆工作。

(1)分析材料一,反思“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你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

(3分)

参考答案:

①课堂里没有秩序、没有纪律是不行的,但秩序和纪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

②过分地强调安静并不科学;

③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得更好(让学生健康地发展/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比让学生安静更重要。

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

(2)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

材料二,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师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落实这一先进的教师观?

叶圣陶先生一语道破了教师主导的教师观。

落实主导性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到如下四个方面:

①启迪学生做人;

②引导学生会学习;

③激励学生会思考;

④指导学生能实践。

(3)材料三中,班主任有着什么样的学生观?

请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略谈如何突出这一学生观?

(4分)

班主任老师有着主体性的学生观。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突出学生主体性要提倡学生全体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四、学科专业知识(50分)

(一)填空:

(共12分,每小题2分)

25、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26、湖南有一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他研究的(杂交水稻)被西方世界称为东方魔稻。

27、人的心脏中有四个腔,它们分别是(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

28、种子萌发所需的三个外部条件是:

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29、太阳系共有(八)大行星,按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0、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实验室有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二)简答:

(共12分,每小题3分)

31、我们在教学《地震》一课中,要让学生知道地震发生时自我保护的一些措施。

那么地震发生时,应该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至少写三条)

保持清醒冷静头脑,做出敏捷反应。

(1)可选择桌子底下或床下等地方躲避。

(2)可选择卫生间等小房间墙角躲避。

(3)要关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炉火。

(4)不能乘电梯。

(5)当大地震后利用两次地震之间的间隙,迅速撤离。

(6)如果在户外,就迅速远离高压线、大树、建筑物等,然后跑到开阔的地方。

32、小实验:

用小玻璃瓶装满水,盖好塑料瓶盖,放到冰箱冷冻柜中,第二天打开冷冻柜看到什么实验现象?

为什么?

(1)瓶盖被顶开、顶坏或瓶子破裂,瓶内水结成冰后溢出了瓶口。

(2)水凝固成冰后,密度减小,体积增大。

33、分别写出人体的感觉器官及其作用。

(1)耳:

听觉作用

(2)眼:

视觉作用(3)鼻:

嗅觉作用

(4)舌:

味觉作用(5)皮肤:

触觉作用

34、李同学将呼出的气体吹进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这是由于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三)论述题(26分)

35、(14分)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本。

请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许多变化都是地球的运动引起的,《课标》中对引起的四种变化作出了具体的要求。

请把“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四种变化”用框图表示,并谈谈昼夜变化的成因及其影响。

(6分)

地球运动所引起的变化

②昼夜的成因:

由于地球的自转,才有昼夜的交替现象;

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或者举例说明)。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用不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课程目标,对三维目标中不同水平的学习要求分别用了行为动词进行描述。

请你把下面四个行为动词所对应的具体目标用线连起来。

体验

能够

理解

意识

(3)下面是《课标》中“内容标准”的节选。

主题物体与物质之四:

物质的利用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4.1知道物体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认识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

讨论如何保护当地的资源。

4.2意识到物质的利用对人具有有利和有害的方面以及正确使用物质的和重要性。

注意安全与健康,知道一些常用的防范、安全和健康措施。

利用自身经验和所搜集的各方面资料,讨论各种物质(如酒精)的利用对人有利的方面(如治病)和有害的方面(如酿酒)。

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材料(包括实物、图片、录像带学生自己的小文章、漫画等),举办一次小展览。

4.3意识到物质的利用会给环境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人对环境负有责任。

调查白色污染,讲座防治方法。

调查当地主要污染源。

写一份给地方政府的建议书。

上表中“活动建议”一栏的设立与表述,既对教学实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请你写100字以内的文字,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5分)

①上表中“活动建议”部分表述中关于讨论、调查、搜集资料等具体的活动方式、方法,对教学活动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导向作用,对教师实施教学提出了操作性建议。

②上表中“活动建议”中的活动方式、方法是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体现了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的特征,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

36、有的老师说:

探究式学习方式就是先进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就是落后的。

你是怎能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1)不能认为探究式就是先进的,接受式就是落后的。

(2)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均是中小学生重要学习方式。

(3)两种学习方式的效果关键是运用。

接受式学习运用得好,如教师讲授也可以生动地向学生传达大量的有用信息。

运用得不好,授课会很沉闷,让人昏昏欲睡;

探究式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但运用不好,也可能使课堂学习活动变得杂乱无章,没有效果。

(4)探究式学习能使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

接受式学习能让学生学习大量的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以丰富他们的心智与灵魂。

两者应该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不可偏废。

37、有位老师在进行《溶解》一课教学时,给每组学生提供了材料:

盛有水的烧杯,筷子,小包盐。

并让学生猜一猜食盐放入水中会不会溶解,然后让学生实验:

把盐放入水中,搅拌后食盐不见了。

接着教师分别做了沙子、高锰酸钾是否溶解的演示实验。

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填书上的表格:

石子、红糖、粉笔、肥皂、洗衣粉、橡皮是否溶解。

这些为什么不是科学探究活动?

如果你教这个内容,怎样来设计探究活动?

请写出探究活动设计思路。

(7分)

(1)食盐的溶解是学生已有的经验,还让学生进行猜想是无意义的。

学生已知结论,教师让学生做食盐溶解实验,显然这是一种验证性实验,而不是科学探究活动。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看,这一活动过程教师处于主动状态,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行为缺乏主动性,因此不属于科学探究活动。

(2)探究活动设计思路要体现:

①紧扣探究活动主题,活动要有探究价值;

②设计科学合理、方法新颖,让学生多感观参与和思维参与。

小学科学真题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30分):

1、空气的组成一般说来是比较固定的。

按体积计算,空气里约含氮气百分之(79),氧气占百分之(21)。

2、人体共有(神经)、(循环)、(运动)、(泌尿)、呼吸、消化、内分泌、生殖等八大系统。

3、脑由(大脑)、(小脑)、间脑和(脑干)组成。

其中(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的运动。

4、人类的传染病种类很多,常见的传染病按传播途径可以分为四大类:

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5、按顺序写出农历上半年的12个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6、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内到外依次为: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约等于365日(6)时9分10秒。

8、地球是倾斜的,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夹角为(23°

26′)。

9、池塘中的植物中,茎叶大部分挺伸在水面以上的植物称为(挺水型水生)植物,叶片漂浮在水面的植物称为(浮叶型水生)植物,整个植株完全沉在水中的植物称为(沉水型水生)植物。

10、人的一生分为胚胎期、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衰老期几个阶段,人类快速生长的阶段有两个,分别是(幼儿期)和(青春期)。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有些植物的地上茎,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样的茎叫变态茎。

如黄瓜上的(②),山楂上的(③),仙人掌上的(①)。

①肉质茎②茎卷须③枝刺

2、玉米的花属(②),桃花属(①),桑树的花属(②)。

①两性花②单性花

3、给下面动物分类:

①乌贼②蝗虫③蜗牛④蝼蛄⑤蚰蜒⑥蛞蝓⑦蚯蚓

⑧虾⑨蜘蛛⑩蚂蝗

属昆虫的有(②④)

属环节动物的有(⑦⑩)

属软体动物的有(①③⑥)

属节肢动物的有(②④⑤⑧⑨)

4、下列各种物质中是纯净物的有(②④),是混和物的有(①③)。

①糖水②蒸馏水③空气④氧气

5、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③);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①);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②);

①升华②凝华③汽化

6、冬季南部天空最引人注目的是(④);

春季是观察(②)的好时机;

秋季是观察(①)的好时候;

夏季南天最有名的是(③)。

①仙后座②狮子座③天蝎座④猎户座

7、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约是每秒(②)千米。

①300②30③3

8、“天狗食月”(月食)现象可能发生在我国下列哪个传统节日(④)。

①春节②端午③重阳节④中秋

9、在图1中,闭合开关后,a.b.c.d四处的电流(①)。

①a和d处最大②b处最大③c处最大④d处最小

10、现有下列变化现象:

a.冰融化成水;

b.白磷自然;

c.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色;

d.海水经日晒后析出食盐晶体。

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③)。

①ad②ad③bc④cd

11、如图2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处于不同的状态:

甲静止,乙以5m/s的速度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丙以5m/s的速度向下作匀速直线运动。

则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①)。

①F甲=F乙=F丙②F甲〈F乙〈F丙

③F乙〉F甲〉F丙④F丙〉F甲〉F乙

12、下列因素中,对电磁铁磁性强弱没有影响的是(②)。

①电流的大小②电流的方向③是否带铁芯④线圈的匝数

13、图3所示的的“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填空:

(1)若选用的操作是①③⑤或①④⑤,可研究浮力大小与(①)的关系;

①液体的密度②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③物体浸在液体的深浅

(2)若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可选用的操作是(①②③④)(填序号)。

14、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是:

(①)

①一个物种②一个群落③不同物种④一个生态系统

15、1:

500000的地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是(①)

①5Km②50Km③500Km④5000Km

16、在青春期,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男女体形出现明显差异。

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①);

随着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身体上还会产生其他的外形差异,称为(②)。

①第一性征②第二性征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为探究铁锈蚀的原因,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三枚无锈铁钉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如图4),数天后,只有试管Ⅰ中的铁钉在水面处生锈,其他两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发生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什么?

答: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既有水存在;

又有氧气存在。

(2)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

1.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2.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

(1)在铁制品表面涂矿物性油、油漆或覆盖搪瓷、塑料等物质。

(2)在钢铁制品表面用电镀、热镀等方法镀上一层不易生锈的金属。

(3)用化学方法使铁制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而稳定的氧化膜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2、绿色开花植物由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组成,请写出哪些是属营养器官,哪些是属繁殖器官。

营养器官:

根、茎、叶。

繁殖器官:

花、果实、种子。

3、菜豆的种子是双子叶,而玉米的种子是单子叶。

它们的子叶有什么不同?

菜豆种子没有胚乳而玉米种子有胚乳。

菜豆种子子叶有2片而玉米种子有1片。

4、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包括哪些器官组成?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5、计算:

要把50克98﹪浓硫酸溶液稀释成20﹪硫酸溶液,应将这些浓硫酸加到多少克水中?

50克×

98﹪÷

20﹪-50克=195克

6、装有水的铝壶在火上烧,不会烧坏。

如果不装水就会烧坏,为什么?

因为铝壶和水之间会有热传递,水吸走了火的一部分热,铝壶和水之间会保持热平衡。

水的沸点是100℃,铝壶和水的最高温度维持在100℃,没有达到熔点,所以壶不会坏。

没加水的时候,没有热传递,当铝达到熔点的时候铝壶就会烧坏。

7、有人画了下面的关于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试回答下列各问题:

①这个图有无错误?

如果有错误,指出错误在哪里,并说明改正的方法。

有错误。

错误一:

试管口向上倾斜。

改正的方法是:

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药品所含湿气变为水蒸气,至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使试管爆裂。

错误二:

水槽里盛的水太多。

当排水集气时,集气瓶里的水进入水槽会使水溢出。

水槽里盛的水减少到半槽。

错误三:

加热的位置错误。

酒精灯的火焰应对准试管中放药品的位置加热。

②实验完毕后,应该先移去酒精灯还是先把导管从水里拿出来?

实验完毕后,要先把导气管从水面取出,再移开加热用的酒精灯。

因为先移去酒精灯,可能发生水槽里的水逆流进入试管发生事故。

小学科学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

1、达尔文通过观察、比较、研究发现了所有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2、不同物体发生振动时,振动的频率会有快有慢。

3、在探究式活动中,教师是课堂中科学探究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支持者,是学生探究进程中掌握主动权的人。

(×

4、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两栖动物的化石出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

5、凡是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的动物都有自己的保护方法。

(√)

6、蚯蚓、蜘蛛和屎壳郎都属于食物链中的分解者。

7、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它们是不可再生的,被称为不可再生能源。

8、十八世纪英国发明家瓦特根据蒸汽产生动力的原理,制造出了用途广泛的柴油机。

9、我们身体的运动靠的是骨骼,无须肌肉的参与。

(×

10、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可以减少运动受伤的可能。

11、关节有铰链、旋转和球状几种常见形式,可做屈伸、旋转等运动.(√)

12、关节具有缓冲作用和保护作用。

13、荡秋千是一种来回运动,橡皮筋振动也是一种来回运动,因此橡皮筋振动的运动方式是曲线运动。

14、根据运动路线,运动有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和摆动等类型。

15、教师在进行具体的教学以前,需要把准备让学生建立、改善的科学概念设计成模块、单元和写出教案,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16、探究式科学教育所包含的步骤:

提出问题;

推测和假设;

设计实验;

寻求实证;

信息和数据处理;

获得结论和表达。

(√)

17、增加弹簧上挂的钩码可增加弹簧伸长的长度,要使弹簧伸长得最长,钩码挂得越多越好。

18、由于摩擦力阻碍物体的运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便,因此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应当尽量减少各种摩擦力。

19、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

20、全国各地的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不同的,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

21、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容易想办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

22、科学探究式学习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23、水是白色透明的液体。

24、探究是一种多层面的活动。

25、保护儿童的好奇心,不仅是为了增加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动力,而且也是在成就他们终身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能力。

26、赤铁矿成粉状时与液体混合,可以成颜料。

27、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壳体建筑。

28、科学探究的问题是让学生自己从活动中提出。

29、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学生不一定要明确所探究的科学问题。

30、人类祖先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里就含有机械的原理。

31.我们经常要采用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对一个系列问题中的不同部分进行研究。

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