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4646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1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3.试着用几句话写下自己听到的美妙声音。

【过程与方法】

完成表格,分小组说说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能用几句话写下自己听到的美妙声音。

教师:

大自然声音的音乐,多媒体课件。

学生:

课前预习本课字词,读课文。

2课时

第一课时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整体感知,说说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会认7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了解课文大意。

一、读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

淙淙 潺潺 哗啦啦 唧哩哩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叽叽喳喳

2.教师引读,学生说说读这些词语时眼前出现的画面。

3.教师小结:

这些都是表示声音的词语,它们都来自于大自然中,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大自然中聆听声音。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同座互读,正音。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4.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赛读。

三、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交流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声音。

教师相机板书:

风 水 动物

师:

文中写了大自然里的风、水、动物都能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

有一句话总结了整篇课文的内容,你能找出这句话吗?

(指名回答)

2.齐读第1自然段。

3.出示课后习题第二题,指导学生填写图表。

4.学生交流答案。

第二个方框中填: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第三个方框中填: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5.学生交流课文写法的特点和第2、3、4自然段的构段方式。

6.教师总结:

第2、3、4自然段都是围绕第1自然段来写的。

第2、3、4自然段的第1句又是每段的中心句。

四、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的字,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2.指导学生注意书写。

琴:

下部是“今”,不要写成“令”。

器:

不要把点漏写了。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大自然的声音

第二课时

1.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2.背诵第2~3自然段。

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试着用几句话写下自己听到的美妙声音。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交了一个新朋友——大自然,他的家族里有好多无师自通的音乐家和歌手。

今天,他想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一场特殊的音乐会,你们想去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不过,大自然说,要去参加音乐会,听那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出示由生字所组成的词卡),认识他们吗?

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分小组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课文中描写声音的短语,想想自己在哪里听到过这样的声音。

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 雄伟的乐曲

充满力量的声音 热闹的音乐会

轻快的山中小曲 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4.学生交流,全班汇报。

二、入境想象,美读感悟

1.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

2.学生默读课文后指名回答。

学生说出“风、水、动物”的声音,教师相机板书。

3.关于风的声音(大胆想象,美读悟妙)。

(1)师:

那让我们先去听听风之曲吧!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你们听……

(2)播放手风琴变奏曲,教师根据节奏的变换范读相关句子,让学生在音乐的变换中体会微风和狂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3)出示相关句子: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

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4)指名读,提醒学生读时注意将微风的轻柔读得轻、缓,将狂风的雄伟读得急、猛,感受风声的美妙。

(5)男女生合作读(女生读“微风”部分,男生读“狂风”部分),教师适时用手势划出朗读的节奏和声音的高低起伏。

(6)同学们读得真好,让我们聆听了音乐会上的风之曲。

(7)教师小结:

风真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呀!

既会演奏舒缓的微风曲,又能合奏出雄浑的狂风曲,大自然的风声原来如此美妙。

(8)学生熟读第2自然段,尝试背诵。

4.关于水的声音(直观感知,美读悟趣)。

还有谁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在书上找一找,自己读一读。

(1)指名回答,为什么这样说呢?

出示相关句子: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

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①“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声音多好听啊!

水也能演奏,真是趣事。

像这些描写事物声音的词叫“象声词”。

想象一下,小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还会发出什么声音?

你能不能也说几个?

(噼噼啪啪……)

②同学们说的这些词真形象,如果把它们补充到课文中去,小雨滴这敲敲打打的音乐会,会更加有趣、热闹吧!

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指名读,指导读好“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不同音效。

(2)教师引导:

小雨滴不仅会演奏,还会唱歌。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①指名读,其他学生思考:

是什么让小小的雨滴拥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唱出“大合唱”?

一滴小雨滴能做到吗?

②师生分小组合作朗读。

第1组读小溪,第2组读河流,第3、4组读大海,老师读最后一句话。

(通过体会“淙淙、潺潺、哗啦啦”来感受水声变化的美妙。

③学生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水之乐曲的美妙。

想象小雨滴“汇聚”起来(小溪→河流→大海)的美妙经历。

(体会不同水声的特点。

(3)小雨滴又会演奏,又会唱歌,可真了不起!

让咱们一起随着小雨滴的伴奏唱歌吧!

(全班配乐读第3自然段)

(4)你们喜欢这个自然段吗?

喜欢就试着背一背吧!

(5)学生试背。

5.关于动物的声音(角色体验,美读悟乐)。

(1)教师导语:

听到了风之曲、水之歌,动物们也不甘示弱,来到音乐会上一展歌喉。

(2)齐读第4自然段。

谁想当这些小动物,来演一演。

学生模仿出相应动物的叫声。

大自然中,还会有哪些动物的叫声?

看谁敢挑战难关,说说像课文中这样的词,学着叫一叫。

(3)情境互动。

小鸟(小虫、蝈蝈),你在唱什么呀?

出示句子“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

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

‘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教师范读句子。

(4)指名读,同桌轮读,小组赛读。

三、回归全文,积累语言

大自然的声音太美妙了,让我们全身心地走进大自然,静心聆听这场天籁之声的音乐会。

全班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

1.出示课后“阅读链接”《瀑布》。

2.指名读。

3.学生交流诗中瀑布的特点及诗的写作特点。

教师相机指导。

瀑布的特点——声音大、雄伟

写作特点——由远及近的顺序、比喻的手法

4.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四、想象拓展,课外练笔

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时,你就会发现大自然的神奇。

请把自己听到过的“美妙的声音”用几句话写下来,再和同学交流吧。

本课导入别出心裁,我将文中表示声音的词语挑出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自然导入本课学习。

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入境、想象、美读、感悟,旨在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的想象在美读中飞扬。

学习此课,学生感受到了风、水、动物在大自然中形成的美妙声音,并学习模拟这些声音,学习兴趣较为浓厚。

22 父亲、树林和鸟

本文通过写“我”和父亲在树林里的对话,表现了父亲对鸟儿深深的喜爱之情,同时启发我们应该爱鸟、护鸟。

父亲、树林和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课题便能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

而三年级的孩子都有质疑、解疑的追求,在读父子的对话,深深理解父子的对话中,学生会不断产生疑问:

为什么没有鸟飞,没有鸟叫,父亲却知道林中有鸟……所有的疑问都将激励着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言学习中去,同时感受到人鸟的亲如一家。

运用情境导入法、媒体辅助法、读思议结合法等方法教学。

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在反复诵读中用心体味,就会对文本产生更多更深的感受。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默读课文,领悟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理解“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的含义。

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2.在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情趣的基础上,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以理知法。

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爱,激发爱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默读课文,体会父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理解“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的含义。

课件,图片(父亲、树林、鸟)。

课前预习,搜集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息资料。

1.识字写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识字写字。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有鸟叫声的音乐,问:

“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根据学生的回答贴上鸟图。

2.课件展示图片,明确“家”的概念,问:

“你们知道小鸟的家在哪儿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贴上树林图。

(板书:

树林和鸟)

让学生用“我喜欢鸟儿,因为——”来说一句话。

(贴上父亲图)

3.继续板书课题(父亲),全班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先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带生字的新词,并借助拼音自主认识生字,强调鼻音和边音。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学生反馈:

课文共22个自然段。

课件出示生词:

黎明、喃喃、凝神静气、舒畅、一瞬间、猎人。

3.随机指名学生起来当小老师带读词语。

强调:

黎(边音)、凝(鼻音)、猎(边音)。

4.课件展示顺口溜,让学生猜字。

(1)十对十,日对月。

(朝)

(2)雨天做家务。

(雾)

(3)月亮在旁边。

(膀)

5.教师范写要求会写的字,学生书空。

6.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临写。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同桌齐读课文。

(1)先让学生说说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这篇课文呢?

(快乐、喜欢)

(2)学生带着快乐和喜欢的感情来齐读课文,并在文中找到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

2.反馈并指导朗读中心句。

(1)学生反馈信息,课件展示: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①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哪两个词最能体现父亲喜欢的感情呢?

(最,一生。

③那么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父亲如此喜欢树林和鸟的感情读出来呢?

(指名读)

④全班再一起读一读。

父亲、树林和鸟

父亲喜爱树林和鸟 最 一生

1.品读课文,感悟父亲对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品读课文,感悟父亲对鸟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深爱。

1.理解“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的含义。

一、复习导入

1.制作生字卡片,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相应的字卡。

2.认读词语卡片。

(做“找朋友”的游戏)

3.齐读课文。

二、精读感悟,体会思想感情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齐读第1自然段:

2.望鸟、闻鸟(仔细观察)。

(1)你能在课文中的第2~8自然段里找出相关句子来说明父亲是用心地闻、仔细地观察的吗?

(自由读第2~8自然段,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

(2)学生汇报,师相机指导。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从“幽深的雾蒙蒙的”体会到树林里什么都看不到。

从“望了又望、闻了又闻”体会到父亲在仔细地看、用心地闻。

(个别读)

“我茫茫然地望着……兀立的父亲。

”指导朗读,体会父亲静静地用心地闻、仔细地观察。

随机指导理解:

凝神静气。

“像树一般兀立的”可以看出父亲的专注。

(3)齐读这两句话。

(4)一旁茫茫然的我,这时心里会想什么?

请一位同学来扮演父亲,指导读父亲说的话,体会父亲用心爱护鸟的感情以及父亲对鸟的熟悉。

(幻灯片出示第3~8自然段中父亲的话,师生合作读,板书:

看叶知鸟)

(5)父亲这么仔细地观察,连说话的语气都是轻轻的,他是多么爱鸟、多么呵护鸟呀,可以看出:

3.体味鸟味(父亲对鸟味有深刻的了解)。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9~14自然段。

(2)出示句子: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味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指导理解“浓浓的苦味的”是谁的味道?

(草木的味道。

为什么作者只闻到草木的味道?

学生交流。

(3)齐读:

每一个张开的喙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指导认识“喙”。

(4)鸟特有的气味,容易闻到吗?

那怎样才能闻到?

(全班交流)(板书:

闻鸟有味)

4.知鸟。

父亲的判断正确吗?

(1)学生读第15~18自然段。

(2)学生交流。

(相机板书:

知其快活)

5.父亲对鸟更深入的了解。

(1)父亲对鸟还有哪些更深入的了解?

(2)请听师配乐读第19~22自然段。

“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指导朗读句子,体会“快活”,并用“快活”来说一句话。

你们还听出了父亲对鸟的什么?

(担心)(板书:

怕其受害)

(3)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此时,“我”的心情如何?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5)学生探究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

(6)教师总结:

如果父亲是猎人,以他对鸟的了解,恐怕每一只鸟都逃脱不了被杀的命运。

三、总结升华,再现父亲的形象

文中的父亲对鸟的了解如此至深,那么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请大家判断下面的说法,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父亲很善于观察。

◇父亲热爱自然。

◇父亲曾经是个猎人。

1.学生独立思考。

2.全班交流。

四、总结全文,明理导行

1.教师总结:

蓝天和树林是小鸟最好的家,人类是小鸟最好的朋友,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像父亲那样爱树林、爱鸟,每一个人都向可爱的动物们多奉献一点爱心,那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的美好!

2.同学们,我们也像父亲那样爱鸟爱树林,好吗?

请同学们观察鸟儿,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

父亲深爱鸟和大自然

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我们了解到“父亲知鸟”“父亲爱鸟”。

阅读本文,我们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同时,我多次让学生合作讨论学习,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习。

23 带刺的朋友

本文记叙了一个秋天新月斜挂的夜晚,一只刺猬偷枣的故事。

文章语言生动、明快,条理清楚,用词准确,特别是描写刺猬偷枣,把刺猬的机灵、敏捷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刺猬的本事高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有一颗热爱小动物的心,天生和动物有亲密感。

学习这篇课文,他们会有浓厚的兴趣,会跟随作者一起去“抓”那个偷红枣的小偷,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语文学习不仅要抓住语言文字来理解文章内容,而且要紧扣语言文字来体验和感悟,在阅读中走进文本。

本课教学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3.体会文中生动的语言,品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运用“读、议、思”等多种学习方式体会“我”对刺猬的喜爱与钦佩。

从刺猬偷枣这件事中体会刺猬的本事高明,激发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2.理解课文内容,从刺猬偷枣中体会刺猬的本事高明。

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课件。

了解刺猬的相关知识。

2.朗读课文,找出刺猬偷枣的部分。

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朗读课文,找出刺猬偷枣的部分。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是秋天,是瓜果成熟的收获季节,瞧,图上画着什么呀?

1.出示《秋枣》图,学生说图意,师引导学生用上动词“挂满”,数量词“一颗颗”来体现红枣的多。

枣儿长得可真好!

你们想不想摘一些来尝一尝?

这不,咱们有位带刺的朋友就迫不及待,抢先行动了。

2.教师板书:

带刺的朋友。

3.出示刺猬图和词语“刺猬”。

它是谁呀?

它和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有什么关系呢?

4.学生交流。

二、整体感知

1.打开书,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

读书要求:

字字响亮,句句通顺。

2.学习字词。

刺 枣树 一颗 眼馋 惊讶 猜测

监视 逐 扎 聪明 忽然 圆乎乎

暗暗 伸出 匆匆 水沟 偷枣 追到

缓慢 弯腰 恍然大悟

3.同桌相互交流。

4.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读词语,教师正音,重点指出“扎”是个多音字,在文中读zhā。

(2)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写了一件关于刺猬的什么事?

(偷枣)

(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共同点评。

三、朗读刺猬偷枣的段落

1.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部分,做上记号。

◇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挂满红枣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

◇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3.同桌互读。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记字的方法。

2.教师着重指导“刺、枣、忽、匆、腰”的写法。

(1)注意“刺”与“枣”的写法。

(2)“忽”的上部与“匆”字要区分开来。

(3)“腰”右部上边是“

”,不要写成“西”。

3.词语练习。

(1)用“刺、枣、颗、忽、乎、暗、伸、匆、沟、聪、偷、追、腰”做扩词游戏。

(2)教师提供词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4.学生书写生字,师提示:

注意根据字的间架结构合理安排书写。

五、课堂练习

1.朗读课文。

2.写生字新词。

带刺的朋友

刺猬偷枣

1.品读课文,体会文中生动的语言。

2.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3.从作者对刺猬不同的称呼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2.品读课文,体会文中生动的语言。

从作者对刺猬不同的称呼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学生“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2.回顾课文内容。

“带刺的朋友”是指__________,课文写了它________________的事。

二、再读课文,体验感悟

(1)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

我们一起来看第1自然段。

(2)指名读。

(多媒体出示: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这枣多么诱人啊,真让人眼馋,怪不得会引来刺猬偷枣儿。

2.学习第2~11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2~11自然段,画出一句概括介绍刺猬偷枣本领的句子。

(2)出示:

我暗暗钦佩:

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高明”是什么意思?

小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在哪儿?

请你们再读读课文第2~11自然段,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