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下册重要考点汇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4630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下册重要考点汇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下册重要考点汇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下册重要考点汇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下册重要考点汇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下册重要考点汇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下册重要考点汇总Word格式.docx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下册重要考点汇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下册重要考点汇总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下册重要考点汇总Word格式.docx

二、新航路的开辟

1.目的:

去东方寻找财富。

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

葡萄牙和西班牙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1492年哥伦布的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和海地。

4.意义:

A:

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给亚非拉许多国家带来了殖民灾难。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阶级矛盾激化。

2.时间:

1640—1688年 

 

3.领导阶级:

资产资级和新贵族

4.开始的标志:

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重新召集议会,筹集军费,议员要求限制王权。

5.高潮:

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

6.结束标志: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

(1)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3)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二、《权利法案》的颁布

为了限制王权。

1689年

3.意义:

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

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第12课 

美国独立战争

一、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775—1783年。

3.领导人物:

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历史功绩:

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亲自主持制订了美国第一部宪法,并忠实地执行宪法。

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5.美国独立的标志: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标志北美十三块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7月4日为美国国庆日) 

6.转折点: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7.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8.胜利原因:

(1)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

(2)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坚强不屈,英勇作战;

(3)得到法国、荷兰等国的国际援助。

9.意义:

(1)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2)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10.性质:

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二、1787年宪法

1.主要内容: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

国会和最高法院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从而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制政治体制。

2.意义:

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法国大革命

1.背景:

启蒙思想的影响;

封建制度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三等级要求改革;

路易十六的财政危机。

2.爆发标志:

1789年7月14日(7月14日为法国国庆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3.高潮:

雅各宾派专政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1894年热月政变,标志法国大革命结束)

4.重要文献:

《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自由、平等思想。

5.重要人物:

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

6.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

二、拿破仑帝国

1.1799年,拿破仑通过政变夺取政权。

2.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对内颁布《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残余势力,推动了法国以及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发动战争。

3.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败,敲响帝国的丧钟。

4.1814年,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封建王朝复辟。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随着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生产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

(动力)

2.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3.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4.参与国家:

英、法、美、德、俄、日。

(最早发生的英国)

5.开始的标志:

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珍尼纺纱机

6.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促进了煤炭这一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7.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8.主要发明:

A英:

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史蒂芬孙→火车机车。

B美:

富尔顿→轮船。

9.交通工具革新,汽船和火车机车出现。

(加强了各地联系,世界进一步连成一体)

10.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19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

11.影响:

(1)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逐渐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2.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开辟海外市场,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说明落后就要挨打!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1最早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道路的国家:

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

2“三角贸易”的原因:

美洲缺乏劳动力,贩卖黑奴可以获得高额利润。

3“三角贸易”的路线:

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4“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英国人。

(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

5“三角贸易”持续时间:

三百多年

6“三角贸易”的影响:

(1)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造成非洲长期的贫穷、落后。

(2)欧洲奴隶贩子把赚来的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英国走上殖民争夺道路的时间:

17世纪

2.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时间:

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3.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机构:

东印度公司(负责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4.英国在印度最有名的殖民头目:

克莱武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英国的宪章运动

1836~1848年

2.内容:

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3.特点:

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

4.性质:

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5.失败原因: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6.影响:

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略)

2.创立者:

马克思和恩格斯

3.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诞生的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5.意义: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6.实践: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成功实践是:

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国革命。

三、巴黎公社

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资产阶级对内投降,对内镇压人民。

2.经过:

工人起义建立政权保卫政权(五月流血周)

3.性质:

是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略)

5.《国际歌》词作者:

欧仁·

鲍狄埃,作曲:

狄盖特。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和南部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2.矛盾的焦点:

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3.导火线:

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南方叛乱的借口)

4.爆发的标志:

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南北战争爆发。

5.转折点:

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6.结果:

1865年,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7.性质:

既是一场内战,又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8.意义:

(1)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的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9.林肯的贡献:

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目的:

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巩固沙皇统治。

3.领导者: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4.内容:

(1)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高价)钱赎买这块份地。

(体现了这次改革的实质:

是对农民的一场剥削与掠夺)

5.性质:

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7.局限性:

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二、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面临幕府统治危机和严重的民族危机(外国入侵)(内忧和外患)

1868年开始

明治天皇

(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

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是明治天皇政府实施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b.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

2.主要标志: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促进了电力、石油的利用)

3.领先于世界的国家:

美国和德国

4.主要发明:

(1)新电器:

灯泡(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电动机等。

(2)新机器:

内燃机(卡尔·

本茨发明)、电动机。

(3)新通讯:

有线电话、无线电报。

(4)新交通工具:

电车、汽车(汽车之父——卡尔·

本茨发明),飞机(美国莱特兄弟发明)。

5.影响:

(1)经济:

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各国发展不平衡。

(2)政治:

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3)外交(国际关系):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霸斗争愈演愈烈,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3.爆发标志: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4.交战双方:

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

5.重要战役:

1916年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6.战争的结束:

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7.大战的影响:

(1)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大战涉及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

(2)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8.启示:

要珍爱和平,远离战争,战争悲剧不能重演。

9.一战的性质: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一、法国启蒙思想

1.出现的时间:

18世纪

2.背景:

法国的旧制度衰败。

3.代表人物:

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

4.主要内容:

反对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

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6.作用:

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在启蒙思想影响下,法国爆发了大革命,美国爆发独立战争。

也促进了亚洲的中国、日本的思想解放。

二、科学的革命——自然科学的大发展

1.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牛顿的贡献

(1)天文学: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数学:

创建微积分

(3)力学:

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2.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贡献

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思想,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3.爱因期坦的贡献

他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其最重要的贡献是20世纪初提出了相对论,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1、列夫·

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和《复活》。

这些作品描写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图景,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2、美术名家:

梵高,荷兰人,代表作是《向日葵》,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3、音乐家:

贝多芬,德国人。

《英雄交响曲》又名《第三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1804年,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4、“圆舞曲之父”——约翰·

施特劳斯(奥地利)——《蓝色多瑙河》等。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2.结果: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

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

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

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

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

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

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1921年

3.领导人:

列宁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

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

1922年底

2.全称: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

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

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

1991年底。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领导人:

斯大林

2.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实现。

4.斯大林模式(又叫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形成标志:

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苏联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2)评价:

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具有严重弊端,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

1919年1月到6月

缔结和约,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3.操纵会议的三巨头: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

4.结果:

签订《凡尔赛和约》(对德条约)

⑴时间:

1919年6月

⑵内容:

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凡尔赛和约》与对奥、匈、土、保和约一起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6.实质:

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或战胜的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二、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

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依然尖锐,日美矛盾尤为激烈。

3.主导国:

美、英、日

4.签订的主要条约——《九国公约》

1922年

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3)影响:

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

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

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

2.实质:

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3.评价: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它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但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第4课经济大危机

一、经济大危机爆发

1.相对稳定时期:

1924—1929年。

2.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1929--1933年。

4.开始国:

美国

5.特点:

涉及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破坏性大。

⑴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社会矛盾加深。

⑵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二、罗斯福新政

1.原因:

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

巩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时间:

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

5.中心措施:

调整工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调控。

(1)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恢复,人民生活改善。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2)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7.启示: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一、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激化了德国社会阶级矛盾。

(2)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展开欺骗宣传活动,赢得了中下层人民的信任和统治阶级及大垄断资本家的大力支持。

2.标志:

1933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理和总统大权于一身。

3.影响:

标志着世界大战在欧洲策源地形成。

4.内外政策:

对内:

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对外:

进行侵略扩张。

二、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1.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1)时间:

(2)头目:

墨索里尼

(3)标志:

向罗马进军

2.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

1936年2月

(2)标志:

日本军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主张扩张的一派控制了政府

标志着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慕尼黑阴谋

1.内容:

签订《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

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3.实质:

纵容侵略,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4.影响:

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5.启示:

对待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不能姑息养奸,要坚决斗争。

反对绥靖政策,制止争霸的局部侵略战争,是清除大战隐患的重要举措。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全面爆发标志: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2.规模扩大的标志: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3.进一步扩大的标志: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标志: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启示:

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可以走向联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