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二七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3616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3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保险二七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金融保险二七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金融保险二七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金融保险二七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金融保险二七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保险二七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金融保险二七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保险二七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保险二七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全年有174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终止经营,第4季度有26家退出市场,占现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总数的1.12%。

  截至12月底,全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共有工作人员86676人,持证率69.66%。

其中,业务人员69591人,持证率73.7%。

代理机构持证情况最好,达到73.74%;

经纪机构和公估机构持证率分别达到56.11%和44.52%。

经纪机构持证率提高幅度最大,同比提高了10.38个百分点。

  

(二)业务情况

  2007年,全国经代渠道[5]实现保费收入共357.46亿元,同比增长53.24%;

占全国保费5.08%,同比提高0.95个百分点。

  保险代理公司实现代理保费收入190.58亿元,同比增长50.51%;

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2.71%,同比提高0.47个百分点。

从业务结构来看,保险代理公司实现财产险保费收入高于人身险,分别占全部代理保费收入的70.72%和29.28%。

与上季度相比,两者之间差距增加了1.14个百分点。

  保险经纪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66.88亿元,同比增长56.47%,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2.37%,同比提高0.48个百分点。

其中,实现财产险保费135.51亿元,占全部经纪保费收入的81.20%,占同期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6.78%;

实现人身险保费27.48亿元,占全部经纪保费收入的16.47%,占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的0.55%。

咨询和再保险业务类保费收入3.89亿元。

  保险公估公司评估估损金额136.36亿元,同比增长9.14%。

  (三)经营情况

  2007年,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共实现经营收入48.87亿元。

总体盈利19496.2万元。

  保险代理公司实现代理手续费收入21.48亿元,同比增长52.01%。

其中,财产险手续费收入16.46亿元,同比增长44.64%,占全部代理手续费收入的76.63%;

人身险手续费收入5.02亿元,同比增长82.55%,占全部代理手续费收入的23.37%。

全国保险代理公司全年亏损4830.08万元。

  保险经纪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0.19亿元,同比增长41.39%。

其中,财产险经纪佣金收入15.36亿元,同比增长47.83%,占全部经纪业务收入的76.08%;

人身险佣金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34.04%,占经纪业务收入的9.36%;

再保险和咨询类佣金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18.55%,占全部经纪业务收入的14.56%。

全国保险经纪机构全年盈利22053.07万元。

  保险公估公司实现公估服务费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66.28%。

其中,财产险公估服务费收入为7.17亿元,人身险公估服务费收入约300万元。

按照险种划分,公估服务费收入的构成为:

机动车辆险3.88亿元,占53.89%;

企业财产险1.79亿元,占24.86%;

货运、船舶险7715万元,占10.72%;

建筑、安装工程险3084.01万元,约占4.28%;

其他合计4501万元,约占6.25%。

全国保险公估机构全年盈利2273.21万元。

   

  二、保险兼业代理机构

  截至2007年12月底,全国共有保险兼业代理机构143113家,比2006年末增加1835家。

  截至12月底,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实现保费收入2242.02亿元,同比增长40.71%,占总保费收入的31.87%,同比上升3.63个百分点。

  2007年,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实现代理手续费收入107.58亿元,同比增长47.86%。

  三、保险营销员

  截至2007年12月底,全国共有保险营销员2014900人,比2006年增加456811人,增长29.32%。

其中,寿险营销员1767024人,增长28.42%;

产险营销员247876人,增长36.1%。

  4季度末,全国保险营销员持证率为99.2%,同比提高3.77个百分点。

其中,产险营销员持证率98.55%,上升3.14个百分点;

寿险营销员持证率为99.29%,上升3.86个百分点。

  截至2007年末,保险营销员共实现保费收入3193.9亿元,同比增长20.48%,占总保费收入的45.4%。

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2596.19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597.71亿元,分别占同期全国人身险保费和财产险保费收入的51.53%和29.92%。

  2007年,保险营销员共实现业务收入444.15亿元,同比增长46.91%。

其中,寿险营销员佣金收入为395.16亿元,人均年收入2.24万元;

产险营销员手续费收入为48.99亿元[6],人均年收入1.98万元。

  四、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市场发展特点

  1.中介渠道保费贡献度稳步提高。

2007年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5793.38亿元,同比增长29.39%,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82.34%,同比上升2.97个百分点。

近年来,保险中介渠道保费收入占比逐年提高,从2002年的67%稳步增长到2006的79%,今年更是按年度统计首次突破80%,这表明保险中介继续发挥着保险销售主渠道的作用。

  2.专业中介机构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伴随着业务的稳步发展,专业中介机构的盈利能力也不断提高。

2007年,全国专业中介机构共计实现盈利19496.2万元,同比增长96.22%。

特别是保险经纪机构,全年实现盈利22053万元,同比增长104.74%,为历史最好水平。

  3.保险中介市场进退秩序平稳。

2007年共批设346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174家终止经营。

新设机构与退出机构比例约为2:

1。

进退机构数量的相对稳定,一方面反映出社会投资渐趋理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准入、退出市场化机制已经形成。

保险中介机构退出市场原因主要集中在经营不善、市场开拓能力差等。

这些机构退出有利于中介市场的新陈代谢,保持市场活力。

  4.保险中介机构利用资本市场取得重大突破。

保险中介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日益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同时,中介机构也开始积极探求利用资本市场解决发展瓶颈的途径。

2007年10月31日,在境外注册参股国内20多家保险中介的泛华保险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成功上市,募集资金2.16亿美元,是中国保险中介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第一次尝试。

华康在获得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投资后,以寿险业务为核心,在全国10多个省投资设立保险代理机构,并推出了伙伴代理人制度与内外勤股权激励方案,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业务管理模式。

  5.保险营销队伍整体实力增强。

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全国保险营销员数量首次突破200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同时,营销员的持证率继续保持在99%以上。

本年度,全国营销员渠道共实现保费收入3193.9亿元,同比增长20.48%。

随着营销实力的增强,各保险公司更加重视保险营销员队伍,加大了投入,全年共支付佣金444.15亿元,同比增长了46.91%。

  

(二)存在的问题

  2007年,全国各保监局共检查保险中介机构520家,其中专业中介机构349家,占全国专业中介机构总数的15%,兼业代理机构171家。

对125家机构实施行政处罚,其中专业中介机构101家。

同时,延伸检查保险公司47家(其中产险公司32家,寿险公司15家)。

对8家保险公司进行处罚。

本年现场检查共计对保险中介机构实施警告65家次,对个人警告28次,吊销许可证7家,不予换发许可证10家,注销许可证1220个,监管谈话86人次,下发监管意见函197份。

  从各地现场检查和行政处罚情况来看,保险中介市场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一些保险中介机构虚假宣传,误导投保人,侵害保险消费者利益;

有些中介机构出现收取营销人员入门费等违规活动;

个别保险代理公司盲目追求业务开拓,为跨区域展业的保险公司代办业务、超越保险公司授权范围经营,伪造和变造保单或未经被保险人同意办理有效保单的退保手续;

部分中介机构虚开保险中介统一发票,为保险公司套取费用或向投保人支付额外利益;

还有一些机构虚列成本,造成利润不实,或是设立账外账,大量资金交易脱离监管。

兼业代理机构无证经营,未按规定建立业务台账、保费专用账户、缴纳监管费现象依然存在。

  专业中介机构分布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

2007年全国保险中介机构中,专业主体数量达2331家,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数量最多的北京地区有277家,其他数量超过100家的地区包括上海、广东、江苏、深圳、辽宁和山东,上述7个地区中专业中介数量占全国专业中介总数的47.15%。

而宁夏、青海等西部地区机构数量少。

2007年3月,西藏雪域众成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成立,成为西藏地区第一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结束了西藏地区专业中介空白的历史。

  五、二〇〇八年保险中介监管政策取向

  2008年,中介部将按照十七大会议精神和定富主席讲话要求,紧密结合保险业和保险中介实际,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市场化导向,全心全意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利益,维护市场信誉,树立市场信心;

全心全意促进保险业发展,夯实保险中介制度基础,提高中介行业竞争力,构建一个市场体系完善、服务诚信规范、核心竞争力强和健康规范和谐发展的保险中介市场。

  

(一)加强基础建设,建立服务型监管体系

  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出台《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管理规定》、《保险经纪机构管理规定》、《保险公估机构管理规定》的修订和颁布实施工作;

完成《兼业代理机构管理规定》;

借鉴国际上保险营销管理制度经验,建立保险营销员分级分类管理制度,重点是建立适合农村保险营销员特点的管理制度。

加强信息化建设,做好“保险营销员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推广工作;

完成“保险兼业代理管理信息系统”、“保险专业中介和人员监管信息系统”等二期系统的开发工作;

启动“保险中介稽核系统”的开发工作。

加强执行力建设,加大对保监局现场检查、行政许可的工作指导力度,提高系统执行政策和法律法规水平,努力建立服务型监管体系。

  

(二)加强行业指导,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指导保险公司与专业中介、兼业代理开展深层次合作。

支持双方扩大合作领域,探索在产品开发、业务管理、市场拓展、广告宣传、人员培训、理赔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层次合作,建立保险中介与保险公司的和谐关系,提高市场效率,实现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共同发展。

指导行业协会发挥更大作用。

支持行业协会建设,逐步加强行业协会的独立性。

指导行业协会建立经纪师、公估师评审制度。

将保险营销员分类管理、公估师和经纪师管理等工作逐步移交到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对专业中介机构的服务、信息交流、行业自律方面的作用,实现行业协会对相关事务的自主管理。

继续编制《中国风险管理报告》,选择具有一定研究力量的中介机构,与相关行业合作开展行业风险管理研究,增强保险中介机构在行业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三)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升市场信心

  把维护保险消费者利益作为保险中介监管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加强对现场检查和行政许可的指导力度。

严肃查处欺诈误导、挪用侵占保险费等损害被保险人和相关保险当事人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打击反映强烈,具有普遍性的严重侵害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利益的违法行为,收到实效,维护市场信誉,提升市场信心。

督促保险公司站在保险风险承担者的立场上,改进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保险营销员、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和保险兼业代理的管理,逐步建立保险销售和保险事故索赔的服务规范,防范化解市场风险。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加强营销人员管理。

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提高营销员的整体素质。

积极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沟通,密切关注劳动关系界定政策动态。

按照《劳动合同法》要求,严格员工制与代理制保险营销的管理界限。

畅通营销员投诉渠道,完善营销员纠纷协调处理机制。

设立保险行业协会保险营销员专业委员会,努力疏通营销员参加社保的渠道。

多渠道加强保险中介高级管理人员培训,提高高级管理人员素质,提升行业的专业化及合规经营水平。

  (五)推进保险中介创新,激活市场活力

  继续完善鼓励保险中介发展和创新的环境和机制,关注防范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

探索相互代理创新,总结保险集团框架内保险公司相互代理的经验,研究非集团框架内保险公司相互代理制度的可行性,制定《保险公司相互代理管理制度》,促进相互代理保险业务健康发展。

鼓励渠道创新,研究利用外部网络、电话呼叫中心等新型渠道开展的保险业务,制定准入标准和管理办法,规范新型销售业务,切实维护被保险人利益。

研究组织形式创新,鼓励保险中介集团化创新,支持有条件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上市融资,鼓励风险投资在内的各类资本投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鼓励保险产品创新,研究制订相关政策,积极鼓励保险中介机构立足渠道特点,开展产品创新,满足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需求。

鼓励经营模式创新,鼓励保险中介机构结合区域特点和市场实际,创新经营模式,挖掘市场潜力,拓展服务领域。

  (六)推进对外开放,提高保险中介国际化水平

  深入调研国外保险中介市场监管措施和保险中介机构经营管理制度,结合国内市场实际,借鉴先进经验。

与国际部沟通,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加快保险中介市场开放速度。

调整对外开放的区域结构,促进中西部市场发展。

引导管理经验丰富,技术成熟的外资机构投资,充分利用其在产品开发、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优势,促进中外保险中介机构优势互补,提高我国保险中介机构经营管理水平。

  (七)建立社会评价体系,促进诚信教育

  在保险中介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开展中介社会评价专项调查,做好保险中介社会评调体系实施工作,形成第三方独立公正的外部评估机制,强化保险中介机构对自身信誉形象的重视和维护。

以保险营销员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为契机,结合《保险营销员诚信记录管理办法》,完善全国联网的保险营销员管理信息平台,落实保险营销人员的市场行为监管,建立保险营销员诚信档案,积极推动将保险中介从业人员信息纳入社会征信系统,加大诚信信息披露力度,发挥社会监督机制的作用。

加强保险中介从业人员诚信教育,将诚信教育纳入继续教育体系,实现诚信教育的制度化、常规化。

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协调,强化正面宣传引导机制,表彰保险营销员先进典型,树立诚信优质服务的保险营销行业形象。

  附件:

附表一:

2007年4季度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地域分布情况;

附表二:

2007年4季度全国保险营销员持证情况;

附表三:

2007年4季度保险代理机构业务收入前20名排名情况;

附表四:

2007年4季度保险经纪机构业务收入前20名排名情况;

附表五:

2007年4季度保险公估机构业务收入前20名排名情况;

附表六:

2007年4季度保险中介行政处罚情况

 

  [1]保险中介渠道包括:

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营销员、保险兼业代理机构。

  [2]2007年全国总保费收入7035.76亿元,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5038.02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1997.74亿元。

  [3]其中,外资保险经纪公司5家,外资保险公估公司2家。

  [4]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地域分布情况详见附表一。

  [5]经代渠道包括:

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和专业经纪机构渠道。

  [6]由于现有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没有统计产险营销员的手续费支出金额,此处保险营销员中的产险业务收入为测算数据,不作对比。

等式为:

产险营销员的业务收入=产险公司手续费和佣金支出*产险营销员保费占全部产险保费的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