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仪表设备安装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3514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化仪表设备安装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动化仪表设备安装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自动化仪表设备安装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自动化仪表设备安装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自动化仪表设备安装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动化仪表设备安装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

《自动化仪表设备安装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化仪表设备安装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动化仪表设备安装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

(1)在配合土建结构施工的同时做好预埋铁件及预留孔洞。

(2)配合土建装修、工艺设备安装、管道安装、电气、防腐、保温、给排水等专业施工的同时进行仪表安装。

三、施工工艺

仪表设备按安装位置可分为现场仪表,控制室仪表。

1.现场仪表安装

现场仪表为就地安装仪表和一次仪表。

有压力元件、温度元件、节流装置、靶式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椭圆齿轮流量计、变送器、物位仪表、传感器、调节阀等。

(1)安装前首先认真检查仪表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且说明书,合格证齐全。

(2)仪表设备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维修、安全不易损坏的地方;

避免安装在振动、强磁场干扰和有腐蚀性气体的地方。

(3)仪表设备必须经调试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4)仪表设备应安装牢固、平直。

(5)注意仪表外壳上标有流量方向的仪表应于被测介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一致,且在工艺管道吹扫后进行安装,以免损伤仪表设备。

(6)对于压力测量仪表,当被测介质压力波动较大时,应加缓冲器。

(7)检测粘性、颗粒、腐蚀性或易于汽化、液化介质的压力表应注意加隔离罐或吹洗装置。

(8)压力表与被测量管道连接的丝扣应加垫片,对于高压压力表应加特制的金属垫。

(9)对于双金属温度计安装,其保护套的末端应超过工艺管道中心线30~35mm。

温度计操作盘面向易于操作人员观察的方向。

(10)对于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安装,保护套末端要超过管道中心线,安装时一定不要敲

打,以免损坏内部瓷管或电阻丝。

(11)在保护套管上焊接连接件时,要先将内芯抽出,防止损伤瓷管与导线。

(12)安装表面热电偶时,要保证测温表面与工艺设备或管道表面接触良好,以减少测量误差。

应用卡子固定,注意在高压设备与管道上严禁焊接固定卡子。

(13)安装时注意接线端子盒的方向要防止油、水浸人。

(14)安装压力式仪表时应将温包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

要将毛细管敷设在角钢或保护管内,其固定处加软质垫。

(15)敷设毛细管时不许敲击或用力过大,毛细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mm。

(16)毛细管不得敷设在过热、深冷、温度易变化和易受辐射的场所,否则应采取隔热措施。

(17)多余的毛细管应卷好并固定在仪表盘内,不得散露在外。

(18)节流装置必须在工艺管道吹洗后进行安装,并随工艺管道一起进行强度与气密试压。

并及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19)测量液位的浮筒不应安装在物料进口附近。

外浮筒应垂直安装,应随同工艺设备一起进行强度及气密性实验。

(20)调节阀应垂直安装,其底座离地面不小于200mm,阀膜上方200mm无障碍物。

(21)执行机构应固定在坚固的结构上,并应保证所有拉杆和连杆的连接处能自由旋转及配合适当。

(22)执行机构安装完毕后,手动和自动操作位置都应试验合格。

2.控制室仪表有盘面安装仪表,盘后安装仪表和架装仪表。

(1)盘面安装仪表为显示、记录仪表、调节仪表,操作器,报警装置等。

仪表安装在操作人员可以接近易于观察记录操作的位置、高度。

(2)盘后安装仪表和架装仪表为变送器、转换器、及单元仪表等,仪表应安装在正常使用时操作人员不可接近的区域。

四、质量标准

严格按规范和说明书要求,对仪表进行安装。

五、成品保护

(1)在仪表到货检验、入库、现场安装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止磕碰跌落损坏仪表及影响精度。

(2)在仪表安装过程当中不要乱动仪表锁紧的调节部分,防止松脱导致仪表精度改变。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在仪表设备安装的过程中,要严格按规范和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2)仪表在经过单体校验后,在运至现场安装的过程当中,会发生振动、磕碰等情况,对仪表已调整好的指标会有一定影响,对此要尽量避免,另外要在联校的过程当中,减小或消除由此引起的误差。

自动化仪表管路安装技术交底

某装置自控仪表设备约在1600台左右,大部分仪表为中压,也有少部分高压、低压仪表。

大部分仪表在室外安装,因此需要拌热、保温,采用低压蒸汽热源。

因此,本装置仪表管路安装工程量大而且难度大,在施工开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

1.材料设备要求

仪表管路安装按不同的用途使用不同的管材。

(1)导压管路同安装工艺管道要求相同,按介质及其温度、压力、腐蚀性等选择管路材质、规格。

常用的有高、中、低压无缝钢管、合金钢管、不锈钢管、水煤气管、镀锌水煤气管、塑料管、铝、铜管等。

(2)气源管是作为仪表和装置供气的管路。

管材在过滤器减压阀之前使用无缝钢管、镀锌钢管等,在其后为黄铜管、不锈钢管、镀锌管。

(3)气动信号管采用∮6紫铜管、不锈钢管、铜缆管、尼龙缆管、尼龙单管等。

(4)蒸汽伴热管多使用紫铜管。

(5)电气保护管常用材质有电线管、水煤气管、镀锌管、PVC管、金属软管等。

(6)管外层完整,无剥落现象,丝扣清晰不乱扣,镀层完整,材质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具有产品合格证和材质证明。

(3)砂轮锯、套管机、揻管器、压力案子、电焊机、气焊工具。

(4)电锤、电钻、电烙铁、电炉、锡锅、兆欧表、工具箱、高凳、人字梯等。

(2)配合土建装修、工艺设备安装、管道安装、电气、防腐、保温、给排水等专业施工的同时进行仪表管路安装。

1.电线保护管的预制加工管弯、管路敷设及连接

(1)根据设计图加工管弯,管径25mm及以上时,使用液压揻管器;

管切断应使用切割机,断口处平齐不歪斜,管口刮铣光滑,管内铁屑除净。

D20mm管径分两板套丝,D25mm与D30mm分三板套丝。

(2)测定盒、箱、仪表设备固定点位置,按设计图纸要求弹线定位。

(3)管路连接:

管箍必须使用通丝管箍,上好管箍后,管口应对严。

外露丝应不多于两扣。

管路超过下列长度应加装接线盒,其位置应便于穿线:

无弯时,30m;

有一个弯时,20m;

有两个弯时,15m;

有三个弯时,8m。

(4)墙码间距不大于1m,允许偏差20mm,墙码距盒子中心为300mm。

(5)管子的弯曲半径应大于或等于6倍管子直径,弯扁度允许偏差小于或等于0.1倍管子直径。

(6)管子敷设时连接应紧密牢靠,配管平直度全长允许偏差20mm,垂直度允许偏差3mm。

(7)管进箱盒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严禁用电气焊开孔,两根以上管人箱盒要长短一致,间距均匀,排列整齐。

(8)管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连接,不得熔焊连接。

地线连接紧密牢固,接地线截面选用正确。

(9)管经过变形缝处理:

两侧各加接线箱,先在箱内固定管子一端,另一侧箱底部垂直方向开长孔,其孔径长宽度尺寸不小于管径2倍,两侧连补偿跨接地线。

2.导压管路的敷设形式及要求

(1)不同功能的管路其敷设方式和要求各不相同。

作为介质测量管线应较短为好,使控制点至一次仪表的距离较近,以减少测量滞后和测量误差。

一般长度为16m左右。

不许进控制室,不要与电缆同槽。

(2)敷设方式为架空支架分散安装,尽量避免埋地敷设。

当需要埋地时,应进行防腐处理,埋地部分不能有活接头,要有隐蔽工程记录。

(3)导压管需要进行清洗、吹扫、试压,特殊介质尚需脱脂、防腐、保温。

(4)导压管揻弯采用冷揻,高压管要一次弯成。

(5)导压管的连接多采用气焊焊接和卡套式接头、焊接接头连接。

不锈钢管采用电焊、氩弧焊焊接。

镀锌管采用丝扣活接头方式连接,不许焊接,厚壁水煤气管可以焊接也可以丝扣连接。

3,气源管的安装方式

有控制室和现场两种:

控制室采用集中供气的气源装置,用短管、活接头丝扣连接,或卡套式接头连接。

现场供气气源管分散安装在现场用气仪表附近,是单独沿槽盒、支架敷设的,或集中到现场供气装置再分散至各供气仪表处的二级供气。

气源管要

进行清洗、吹洗、试压、气密性实验。

4.气动信号管

是作为气动信号传输的管路,采用沿槽盒敷设或沿支架敷设的方式,沿支架要采取保护措施,固定卡子要以不损坏铜管和尼龙管为宜。

多芯管缆敷设同电缆敷设要求相同,但在分支处要采取接管盒或接管箱。

气动信号管的连接方式采用卡套式接头连接,紫铜管或铜管缆可用承插法或套焊连接。

气动信号管直径小,采用专用工具冷弯。

气动信号管也要进行通气检查、吹扫、气密性实验等工作。

5.蒸汽拌热管

是作为仪表设备或测量管路及附件的拌热保温,伴热管多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敷设自由伸缩度较大,要进行强度实验。

6.吹洗管路和放空排污管路

吹洗管路是为防止被测介质进入测量管线及仪表而用流体进行反吹的管路。

放空排污管路是仪表或取拌装置将被测介质放空或排污用的管路。

两种管路按设计需要敷设,是单独安装,安装方式多采用焊接。

严格按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仪表管线敷设。

(1)在配管施工中不得随意剔槽打洞,破坏建筑、结构成品。

(2)预埋管在土建专业施工时要流人看守,以免振捣时损坏配管及盒,遇到管路损坏,应及时修复。

(3)防止其他专业施工碰坏仪表配管,严禁私自改动管路。

六、应注意问题

(1)在仪表管路安装的过程中,要严格按规范和设计的要求进行。

(2)避免械弯处出现凹扁过大或弯曲半径不够倍数的现象。

(3)防止配管固定不牢固,固定点间距过大或不均匀。

(4)配管后要及时扫管,防止堵管。

(5)管口切割毛刺要及时用锉刀锉平,去掉毛刺再配管。

自动化仪表调试技术交底

某化工装置工艺流程长而复杂,工艺设备繁多,各化工单元之间关联性较强,中间缓冲余地小,对工艺条件参数要求很高,全装置的检测、控制工作量很大,总的检测控制点1500个左右,这样大而复杂的生产操作对安全稳定操作控制提出了很高要求。

(3)检查仪表外包装及仪表外观有无损坏、’水浸、污染等现象并做好记录。

(1)标准模拟信号发生器(如压力、温度、电压、电流等标准信号发生装置)。

(2)标准信号检定仪器(如精密压力表、标准温度计、标准数字电压表、电流表等)。

(3)万用表、标准电压(电流)源、标准电阻箱等。

(4)扳手、螺丝刀、钳子等电工常用工具。

(5)铜管、胶管、压力接头、聚四氟乙烯带、电线、锷鱼夹等辅料。

(1)仪表单体调试在仪表到货后,现场安装之前,在检定内进行,旨在消除出厂合格的仪表经过运输或存储后某些性能的变化。

(2)单体调试的调试问应满足仪表调试的各种条件,如:

环境、电源、气源等。

具体按仪表说明书要求确定。

(3)系统调试是在整个系统安装工作完毕,投入使用之前进

行。

(4)核查完现场安装仪表的规格、型号、测量范围、安装位

号,应与施工图表相符。

1.仪表单体调试

(1)选用标准表的精度等级必须高于被校仪表的精度等级,一般要求高两级。

(2)检查调校用的连接线路、管路应正确可靠。

(3)电源电压、气源压力与被校表相符。

(4)通电预热达到热稳定时间后,给被检仪表施加(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参数的)模拟量信号。

(5)依次施以0%、25%、50%、75%、100%的标准输入信号,通过标准检定仪器观察被检表输出值。

其输出误差应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6)反行程施加100%、75%、50%、25%、0%的标准输入信号,检查其输出误差及偏差应在允许范围之内。

(7)对超差仪表要按说明书要求对可调节部分进行精度、线性度等调整,直至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8)仔细记录上下行程每一点输出值,认真填写检测报告单,做好原始记录。

(9)经过校验合格的仪表要由其他检定人员抽取第一次检定值的三点进行复检,确认无误后,在报告单上签字。

将合格仪表分类摆放,做好标识。

(10)经校验不合格的仪表,应报责任工程师确认,并恢复原包装,准备退货。

2.主控制系统调试

(1)在接线柜端子处逐一施加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参数的模拟量信号和开关量信号。

(2)用万用表(四位半)测量控制柜的信号值、逻辑柜的开关值,应与所加信号相对应。

(3)在操作站观察输入信号显示值,应与输入信号量相对应。

(4)操作站给出输出值,在端子柜去现场端子处测量4—20mA信号与之对应。

(5)处理上述工作中出现的组态或线路故障。

3.联校

(1)按位号校对现场仪表和主控室接线柜的线路,确认无误后方可联机,并对现场供电。

(2)检查现场安装仪表的规格、型号、测量范围,应与施工图表相符。

(3)在现场按回路模拟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参数的变化量,使现场仪表输出0%、50%、100%信号,主控室二次仪表显示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4)在主控室调节输出0%、50%、100%,现场人员检查各转换器、调节器应有相应的动作指示,其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5)上述实验完毕后,应进行系统无故障检查,考核时间为240h。

(1)严格按规范和说明书要求,进行仪表的精度调整。

(2)对超差的仪表要进行精度、线性度、灵敏度等调整,仍不满足精度要求的为不合格仪表。

(1)在仪表到货检验、入库、单体校验、‘现场安装及联校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止磕碰跌落损坏仪表及影响精度。

(2)仪表经调试确认合格以后,要锁紧调节部分,防止松脱;

并恢复原包装,防止受振动影响精度。

(1)在仪表调试过程中,要严格按规范和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校验,按接线图接好线路后要认真检查,核对电源电压、阻值、以及显示仪表量程范围等,防止由此引发的仪器仪表损坏。

(2)在进行精度、灵敏度、线形度等调校的过程当中一定要

按规程操作,小心仔细、防止动作和用力不当损坏仪表调整机

构。

(3)仪表在经过单体校验后,在运至现场安装的过程当中,会发生振动、磕碰等情况,对仪表已调整好的指标会有一定影响,对此要尽量避免,另外要在联校的过程当中,减小或消除由此引起的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