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第一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3346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服务贸易第一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国际服务贸易第一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国际服务贸易第一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国际服务贸易第一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国际服务贸易第一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服务贸易第一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国际服务贸易第一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服务贸易第一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服务贸易第一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劳务必须含有转让的意思,因为劳务不被人接受也就不可能提供,而且劳务同样包含努力的意思,但不去判断价值同努力是否成比例”。

巴斯夏还认为,服务也是资本,是物。

劳动可以归纳为人们彼此提供服务。

因此,交换也就是服务的交换。

衡量服务有两个尺度:

一是提供服务的人的努力和紧张程度;

二是获得服务的人摆脱的努力和紧张程度。

由此可见,巴斯夏比萨伊走得更远,他“合乎逻辑”地抹杀了商品和服务的界分。

(5)马克思对服务的定义

在西方古典经济学逐步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日趋成熟。

服务经济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是这样界定服务的:

“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像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

但是这种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的。

”马克思的定义是十分精辟的。

这个定义首先肯定了服务是使用价值,是劳动产品,是社会财富,可以投入市场进行交换;

其次指出了服务同其他商品的差别只是形式上的,商品具有实物的形式,而服务则体现为一种活动形式。

(6)克拉克1930年提出的“剩余定义法”。

他认为服务是除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外的一切活动,但是对第一产业的认识及划分却有不同的意见,因此这种剩余法定义的服务概念仍是相当模糊的。

2.“二战”以后服务概念的发展

“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以后,服务经济取得了飞快的发展,服务业的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都有可巨大的变化,这引起世界各国经济学者的关注,对服务概念的理解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对服务的定义仍没有一个公允的说法。

(1)希尔对服务的定义

现在被经济学家广泛采用的定义出自希尔发表于1977年的论著。

他指出:

“一项服务生产活动是这样一种活动,即生产者的活动会改善其他一些经济单位的状况。

这种改善可以采取消费单位所拥有的一种商品或一些商品的物质变化形式,另一方面,改善也可以关系到某个人或一批人的肉体或精神状态。

随便在哪一种情形下,服务生产的显著特点是,生产者不是对其商品或本人增加价值,而是对其他某一经济单位的商品或个人增加价值。

分析:

从希尔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服务过程是以生产过程,它有产出,这种产出就是服务能够提供使用价值或者效果:

即要么作用于物、要么作用于人;

服务过程一旦发生就有提供者和消费者;

服务作为一种活动、劳动,它不对提供者产生使用价值,而是对消费者产生价值。

(2)美国学者卡卡巴德斯(1987)提出:

“服务就是那些你可以买卖却不会掉在你脚下的东西。

”这个提法非常形象地指出了服务的三个基本特征:

无形性、不可运输性和不可存储性。

(3)国内学者对服务的定义:

“服务是对其他经济单位的个人、商品或服务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得使用价值或效用。

”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定义实际是对希尔定义的翻版。

这里,对其他经济单位的商品或个人增加价值可能比较好理解,对其他经济单位的服务增加价值也不鲜见,保险服务与再保险服务即为一例。

所以,这里不存在循环定义的情况。

3.服务的特征

现在我们对服务概念的演进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就进一步分析服务作为一种劳动成果,它与普通商品相比有什么特征。

当然,对服务特征的把握与理解和对服务概念的解释一样,说法不一,但大同小异,互为补充。

(1)服务一般是无形的

商品的空间形态是确定的,直接可视的,有形的;

商品的生产、供应和消费伴随着它的空间形态而产生、转移和消失;

人们通常还可以根据商品的空间形态直接判断它的价值或价格。

服务的空间形态基本上是不固定的,不直接可视的,无形的。

比方说,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你现在想听相声,找到演员为你说相声,无形的服务进行了,演员是服务的提供者,你是服务的消费者,听完以后,付账走人,一次交易完成了,你说你得到了什么?

抓不着、看不见。

所以讲,服务一般是无形的。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服务,无形的服务也有了物质载体,比如将光盘,仍然以说相声为例,你可以买张光盘而不要直接去请演员,这张光盘的价格要比光盘本身的物质价格高,因为它可以代表演员为你服务,你听完光盘里的相声以后,哈哈一乐,在一定程度上也代替了演员与观众一对一的表演服务。

(2)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的

商品一旦进入市场体系或流通过程便成为感性上独立的交易对象,生产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将它分割开。

相反,服务要么同其提供来源不可分,要么同其消费者不可分。

这种不可分性要求服务提供者或(和)服务购买者不能与服务在时间或(和)空间上分割开来。

毫无疑问,买了电影票又想看电影的消费者,不会不到电影院:

做手术的医生不可能远离他的病人。

当然,在物化服务的情况下,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可以不同时发生。

(3)服务难以贮存

商品可以在被生产出来之后和进入消费之前这一段时间处于库存状态,而且这不一定会给商品所有者造成损失,而服务一旦被生产出来,一般不能长久搁置,也就是不可能处于库存状态。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无形的服务,有时也是可以储存的。

(4)服务的异质性,即同一种服务的质量差别

商品的消费效果和品质通常是均质的,同一品牌的家电或服装,只要不是假冒,其消费效果和品质基本上没有差异。

而同一种服务的消费效果和品质往往存在显著差别。

这种差别来自供求两方面:

①服务提供者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往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他们的服务随之发生差异;

②服务消费者对服务也时常提出特殊要求。

所以,同一种服务的一般与特殊的差异是经常存在的。

因此,与能够执行统一标准的商品质量管理相比,服务质量的管理要困难得多,也灵活得多,正因为如此,往往导致了寻租等外部性的存在与蔓延。

三、服务业

由于没有对“服务”的一个公允性的定义,因此,我们也没有一个关于服务业的一个公允的定义。

一般地认为,服务业就是生产或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或企业的集合。

(1)逻辑分类:

消费者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分配服务业、政府服务业

(2)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服务业共划分为11大类142个服务项目,这些可以参照教材的目录。

四、服务贸易

现在我们看看什么是服务贸易,我们必须明确地掌握三种不同定义标准:

1.传统的定义方法

这也是在我国出版的许多国际服务贸易教材中提到的最多的定义方法。

它认为:

“一国(地区)的劳动力向另一个国(地区)的消费者(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务并相应区的外汇收的过程,构成服务的出口;

一国(地区)消费者购买他国(地区)劳动力提供服务的过程,构成服务的进口。

各国服务的进口活动,便构成国际服务贸易。

这种描述性的定义得好处在于非常简洁明了让人,一目了然。

对这个定义,我们要注意两个方面:

(1)对于“一国的劳动力”向“另一个国家的消费者提供服务”,这里一国的劳动力并不是劳动力的国籍属性,而是雇用劳动力一方的国籍属性。

比如A国的甲公司在B国开立公司进行法律咨询服务,并且雇用了B国的法律专业人士,对B国企业法律援助活动,取得收入成为A国国际收入项目,就认为有国际服务贸易存在;

(2)对于劳动力的智力成果,也应被视为劳动力提供。

2.《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定义

服务贸易是指由其他缔约方的一个人或代表其他缔约方的一个人,在其境内或进入以缔约方提供所制定的一项服务。

大家要明确地是这里的“一个人”指的是“法人”或“自然人”。

3.《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服务贸易的定义

这是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一个定义。

这里我们结合书本上的来解释:

(1)过境交付:

即从一方境内向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

(2)境外消费:

即在一方境内向来自其他成员方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即服务的消费者移动而提供者不移动;

(3)商业存在:

即一方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方境内通过设立商业实体提供服务;

(4)自然人移动:

即一方的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通过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

这里,我们要明确两个概念,GATS里的法人和自然人分别是指:

法人:

系以缔约方的任何公司、合作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或协会,不论其建立是为了利润或是其他,也不论其为私人所有或政府所有;

自然人:

系该缔约方的国民或在缔约方有永久居留权的跟人。

4.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

(1)贸易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

(2)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国际性

(3)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

(4)服务贸易市场具有高度的垄断性

(5)贸易保护方式更具有刚性和隐蔽性

(6)服务贸易的管理,约束具有相对的灵活性

(7)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五、相关概念的区别

国际服务贸易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概念,过去我国一直把服务称为劳务,服务贸易也随之被称为劳务贸易。

教材中总结了研究中容易混淆的概念术语,提请同学们注意:

1.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或货物贸易)

区别:

(1)贸易标的的物不同

(2)服务贸易可以步跨越国境,而货物贸易则须跨越国境;

联系:

服务贸易通常伴随着货物贸易的发生,比如国际运输服务。

2.服务贸易与无形贸易

严格的说后者包含前者,也就是说无形贸易比服务贸易范围更广,除包括服务贸易中的所有项目,按照国际统计惯例,FDI的收支、捐赠、侨汇、赔款等应作为无形贸易。

3.服务贸易与服务业

4.服务贸易与国际服务交流

两者的区别主要看两个标准:

(1)是否是商业性目的,如政府的文化、医疗交流活动;

(2)是否存在收支的过境,当地收入、当地消费则不算。

5.服务与第三产业

现在我们国内的许多媒体、学术研究经常混淆服务业与第三产业这两个概念,这里有必要进行澄清。

三次产业划分的思想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费希尔首先提出的。

他当时是新西兰奥塔格大学的教授,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按照三次产业发展的历史,提出产业划分的概念。

他认为第一产业是指通过人类劳动直接从自然界取得产品的部门,如农业、采掘业;

第二产业是指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部门,这样,制造业、水电、煤气供应业等(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工业)和建筑业属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是指对消费者提供最终服务和对生产者(包括三个产业的生产者)提供中间服务的部门。

从费希尔的这个划分方法我们可以看出,完全是按照产业历史演进的顺序来划分的。

我们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时候讲到,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是狩猎、采集、捕捞,这是从自然界取得食物。

随后人类才进入了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生产活动的农业社会。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工业和建筑业的加工(劳动)对象主要是来自第一产业,而后来在本产业加工对象大大增加。

第三产业也是一样,早期的发展主要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部门,近几十年来,为生产者服务的部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又按逻辑方法,把采掘业归入第二产业,即工业。

区别:

(1)第三产业的界定是采用剩余法,即把第一、第二产业外的所有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而服务业的范围是以生产或提供服务来确定的;

(2)三次产业划分是暗含高阶层次产业的发展单向地依赖低层次的产业供给;

而服务业与农业、工业或分方法,是以经济体系需求为基础,它同农业、工业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3)第三产业划分局限于国内经济疆域,而服务业的经济结构则是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第二节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

一、统计分类:

根据同国际收支帐户贸易流量相关的项目不同,国际服务贸易分为:

1.要素服务贸易——在国际收支帐户中同资本项目相关的国际服务贸易流量

要素服务是指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发挥作用,向境外客户提供服务并获得报酬的行为,这类服务主要指农业生产中直接服务活动;

非要素服务则是指劳动力在非生产部门从事服务的行为,如保险、银行、咨询、设计等。

2.非要素服务贸易——只同经常项目、而同国际资本流动或金融资产流动无直接关联的国际服务贸易流量。

二、理论分类:

(一)根据服务贸易同货物的国际转移的关联程度分

1.国际核心服务贸易——如旅游

这是指与货物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无直接关联的贸易。

这类服务根据提供者和消费者接触的程度不同又分为:

(1)面对面服务,

(2)远距离服务;

面对面服务通常会伴随着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

像GATS定义中的过境消费、商业存在、及自然人流动多属这一类。

而过境交付则数千一类。

2.国际追加服务——如购买家电,核心是家电产品提供的效用,而同是也为售后服务附加付费。

指随商品实体出口而提供的追加服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知识密集型的各项服务已被广泛的应用与商品生产的各个阶段。

各种服务类型被追加到商品生产的各个环节。

*两者区别在于是否向消费者(包括生活和生产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

(二)根据服务的用途,国际服务贸易可以分为(省略政府)

1.消费者服务:

指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的服务贸易(即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的,满族其最终需求的服务)。

2.生产者服务:

指围绕企业生产而进行的服务(即生产者在市场上购买的,被企业用于生产商品或生产其他服务的中间服务,典型的生产者服务又被称为企业服务),特征是被企业作为一种中间投入,如经营管理、计算机应用、会计、广告等。

3.分配服务:

是一种连带性或追加性的服务,也就是有商品需求派生而出的服务,如仓储、运输等(即消费者和生产者为获得商品和供应商品而购买的服务)。

三、国际服务贸易的部门分类

(一)GATS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

在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经各方广泛讨论,把服务贸易定义为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移动。

各缔约方提出了150多个具体项目清单,其中较重要的项目有:

1.国际运输服务

2.金融服务

3.国际电信服务

4.国际旅游服务

5.国际影视服务

6.商业批发与零售服务

7.专业经济服务

(二)《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分类

1.农业和森林服务

2.矿业开采服务

3.建筑服务

4.分销服务

5.保险和不动产服务

6.商业性服务

7.其它服务

四、按照供求者是否发生位置变化

1.独立服务:

不要求供求者过境,如运输服务(民航机场)

2.需求地服务:

提供者接近需求者,相当于“商业存在”

3.供给地服务:

服务的需求发生移动(即到供给地)

4.自由与联带服务:

双方都要移动,才能实现服务贸易。

五、按服务业技术类型及未来的发展分类:

1.建筑服务

2.分销服务

3.金融性服务

4.专业经济服务(法律咨询、技术开发)

5.电信与信息服务

6.个人服务

7.集体服务(健康服务、教育与科研、社会福利、政府服务等)

六、按照服务的供给类型

1.基础服务:

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信息服务又包括技术信息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

2.生产和市场服务:

包括金融(银行、证券、保险)、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又包括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

3.个人消费服务:

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业零售等

4.公共服务:

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设施、技术教育、公共卫生、医疗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第三节国际服务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一、服务业的增长

衡量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两个基本的指标,即其产出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及该产业吸纳的就业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作为一个产业,其产出值和吸纳的就业量都不断的提高,究其原因有:

1.需求的增长

费希尔在《经济进步与社会安全》一书中解释说:

“富人总是倾向于比穷人在服务和无形商品上花费更多的钱,但是,当穷人的收入增长时,他们也倾向于在这些东西上多花些钱。

虽然在两种情况下选择的服务可能完全不同。

实际上,每当平均收入水平上升时,我们就需要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扩大做好准备。

2.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展了产业结构,深化了产业分工,不仅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精细,同时也使得社会财富极大地增多。

精细的生产过程刺激对生产服务的需求,专业化过程为服务项目的产业化提供外部环境,而随着物质产品的丰富,人们对服务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从而刺激消费者服务业的发展。

3.垄断组织的影响

巴维尔·

埃斯勒认为(1972),从供给角度分析,垄断组织的影响是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原因。

在发达国家中,服务业、商业性事业及其他行业的活动之所以发展起来,主要不是由于它们需求日益增长,而主要是由于过多的剩余资本、过多的声誉劳动力的结果。

垄断组织直接刺激服务业的发展,它们竭力限制价格竞争引起新的竞争,反过来促进商业、广告业和咨询业等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

随着竞争的激烈和对服务需求的增长,服务业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大,一方面不断增加新的服务行业或新的服务领域,另一方面,物质生产部门内部的某些服务性功能部门也在迅速扩大,并出现独立成为外部服务部门的趋势。

4.私有化

服务业私有化构成70年代以来服务业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私有化为产业的扩张、发展提供产权保证,例如在加拿大,政府采取逐步出售国有航空公司和其他运输部门中股份的做法以刺激服务业的发展。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与发展,各国经济活动的相互依赖性加强,从而强化了批次利益的渗透,服务便随着其它生产要素一道被国际化。

国际服务贸易实际上是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的必然产物。

真正称得上是国际服务贸易的是从中世纪开始的。

西方国家大规模的国际服务出口始于15世纪,伴随着哥伦布1742年发现新大陆而出现并发展,当时的服务输出主要是以移民形式出现,具有强烈的殖民色彩。

早期的国际服务贸易有两个特征:

1.发达国家向“新大陆”及落后的殖民国家输出服务;

2.服务人员的主动性和自发性移动。

(二)现代国际服务贸易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服务贸易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要快于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

1976年,全球服务贸易规模是622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7.6%,1980年国际服务贸易规模为358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17%,2004年国际服务贸易规模为2100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17%。

2.特点:

(1)服务贸易的范围日趋扩大

早期服务贸易主要是劳动输出,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信服务和数据处理等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使得服务贸易的范围日益扩大;

不仅贸易项目增多,而且服务贸易量也明显增加。

(2)服务贸易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不均衡

欧洲是服务贸易最发达的地区,而美国是服务贸易最大的国家。

像2004年发达国家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量的75%,美国、英国、德国就占30%。

(3)世界服务贸易市场呈多元化趋势。

(贸易的进口市场、服务的出口都呈现多元化)

(4)国际服务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3.现代服务贸易发展的原因

(1)服务输出的产生与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

(2)服务输出时社会生力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3)科技进步促进了服务贸易的繁荣

(4)世界经济中的区域一体化促进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5)各国在金融、税收、法律方面的优惠和保护措施,直接推动了本国服务输出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现代国际服务贸易市场

(1)西欧服务市场

(2)中东服务市场

(3)北美服务市场

(4)非洲服务市场

(5)东南亚服务市场

(6)拉美服务市场

5.现代国际服务市场的发展趋势:

(1)国际服务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市场向现代化的技术密集型服务市场转变;

(2)传统的以技术服务人员输出为主的工程承包服务市场呈停滞和下降态势;

(3)发达国家服务市场前景看好,发展中国家市场活动增强;

(4)国际服务贸易市场东移;

(5)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呈多元化趋势。

第四节中国服务业与对外服务贸易

一、中国服务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是一个普遍认可的规律,但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服务业的比重一直在一个低水平上保持稳定,有悖于经济发展规律而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是多年来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导向之一。

1.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增加

年份中国服务业产出占GDP比重

198021%

199133%

200234%

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出,在近12年中,仅上升了一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徘徊在1/3左右,明显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

2.服务业的发展与扩大就业

年份中国服务业吸纳就业占全部就业比重

198013%

199019%

200229%

与工业相比,服务业具有更高的就业弹性,服务业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1978年服务业就业人数是4890万人,2002年则上升为2.11亿人,新增吸纳就业人口1.62亿人,占非农业全部新增就业人数的65%。

第二产业与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