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范文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3110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基层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范文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农村基层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范文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农村基层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范文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农村基层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范文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农村基层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范文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基层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范文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农村基层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范文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基层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范文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基层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范文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弱质、落后产业,经营场所的封闭性、分散性和生产手段的落后性等特点决定了农业信息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中国已经正式加入wto,信息化技术在农业领域内的普遍应用,将对农业的发展起到难以想象的巨大推动作用。

随着泰安市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一、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当人类步入21世纪的时候,以internet技术为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不受地域、时间和计算机本身约束的信息交流、共享和协作方式,这种新的方式给农业和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它带来的是家业部门内部及农民与市场之间信息交流的重大变革,这些变革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环节,给农业管理模式、农业组织结构的重构乃至整体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从而导致产业结构以及经营方式的革命。

目前在农村,一方面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进不来,另一方面是农产品卖出不去,这种因信息渠道不畅诱发的问题不但影响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农民的收入,而且滞后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实现真正的信息化,没有从实质上解决小农经济经营的规模,因而造成生产科技水平不高、信息渠道不畅,因此,当前农业的当务之急是加快信息化基础建设,抓住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机遇,在农业信息服务、精准农业等现代化高新技术上有较大的发展。

信息化的建设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的基本内容,以互联网、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乃至生存方式。

互联网的出现与广泛的应用,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一体化的过程,并促使多个产业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新的世纪如何抓住这次历史性变革的机遇,应对变革的挑战使农业从弱质变成强质,让农民从贫穷走向富裕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各级涉农部门的首要问题。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农业也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各涉农单位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正逐步提高,并积极地探索本地区的农业信息体系如何向广大农民、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

但由于农业生产环境的差异,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地、市级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如果能把泰安市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更好,这就不仅关系泰安市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将对整个山东地区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积极带动作用。

泰安市具有区位、资源、农业产业化三大优势,尤其是的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特种养殖尤为突出,他们在客观上对市场信息更加敏感,需求更为紧迫。

由于获取、处理、存储、传输信息手段的问题,而而导致的信息不畅、消息不灵制约了本市农村经济发展。

加入wto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将更多的依赖市场、科技信息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目前,全国各地市纷纷建立信息中心,搭建农业信息平台,据统计国内农业网站已两千多家,40%的地市建立了信息网络,这些农业信息网站的发展与壮大对当代的农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我市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对来讲比虽然比较晚,在山东科技厅领导和泰安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完全可以发挥后发优势,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好我市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成为全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典范。

二、泰安具备建立全国一流农业信息化工程的产业、资源条件

泰安市具有区位、资源、农业三大优势。

泰安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南麓,北依山东省会济南,南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故里曲阜,东连瓷都淄博,西濒黄河。

面积7762平方公里,总面积7762平方公里,人口538.6万人,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6个县市区。

泰安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6.4℃,1月份最低,平均-2.6℃。

年平均降水量697毫米。

境内泰山海拔1545米,具有明显的高山气候特征。

山顶气温一般比山下常年低7~8℃,年平均降水1106毫米。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泰安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至2019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13.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12.69亿元,比上年增长28%。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优良品种的引进,泰安市农业国内生产总值以每年15.9的速度递增,粮、棉、油、果、蔬菜产量稳步增长,狐狸、水貂、鹿、蝎子等特种养殖在国内已具领先水平,肉鸡和菜牛养殖规模分别达1亿多只和80多万头。

泰安市这些其他地市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为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强大的信息资源基础、人才基础、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基础,具备建立全国一流信息化工程的基础要素。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是一项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向三农提供该项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

由于省科技厅、市政府对建设泰安市农业信息化非常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

特别是市科技局领导思路明、决心大、有魄力。

同时市科技系统有许多高、中级农业技术人员,比较稳定的服务体系,对农业信息的采集来说是一支强大的基础队伍。

所有这些,都为本市的农业信息化建设高起点、上规模、上档次,建一流的信息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泰安市的农业信息化建设铺平了道路。

三、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泰安市农业信息化建设要全面贯彻“统筹规划、政府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的指导方针。

以全国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导向,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泰安市科技局关于建立农业信息平台的要求,全面落实省科技厅农村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以信息需求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我们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农业信息体系,来实现农业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利用等环节的现代化。

我们要围绕农村经济发展为各级政府和领导决策搞好参谋服务,围绕农民增收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使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市场经济服务,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服务,来带动泰安农业产业化、国际化、标准化。

从而全面提高我市农业信息化水平,推进泰安农业现代化进程。

1.1坚持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力求高起点、高速度、高效益、建设技术先进、带宽充足、接入灵活、资源丰富、安全可靠的传输网络。

1.2坚持“立足泰安,面向全国,放眼世界”。

1.3坚持应用为主,项目带动,积极适应并引导社会需求。

1.4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动员社会广泛参与。

1.5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投资并重,不断强化农业队伍的建设。

1.6农业信息化建设力争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四、发展目标

根据泰安市农业科技发展的具体情况,逐步在我市范围内建成以市级信息平台为主体,覆盖县、乡信息网点的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手段先进、反应灵敏、制度规范、队伍健全、运行高效,集信息采集、分析与发布,农业技术指导为一体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为引导农民致富和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业信息服务。

同时根据泰安市农业企业、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实际情况,本着经济、高效、务实的原则,具体实现三大目标:

1、充分利用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立不同层次的,具备宽带、高速、大容量、多媒体等特点的农业信息系统。

提供农业资源、生产、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信息及决策支持方案。

2、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

以市信息平台为中心,逐步延伸到周边的县、乡、镇、农户。

推动“家庭上网工程”的实施。

将各县市区高新企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上网。

收集汇总各的供求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和发布。

3、促进农业生产领域的信息化。

重视农业基本信息和专家知识的采集、归纳和整理。

建成具有泰安特色的蔬菜、果品、畜禽及特种养殖等高效经济领域的农业智能化专家系统。

为农业决策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

建成覆盖种植、养殖业比较完整的农业智能专家系统。

五、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施原则

1.系统设计的原则

我市农业信息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集信息采集、处理、检索、远程传输、发布、数据库应用、信息分析预测、办公自动化于一体的网络信息系统工程,在制定技术方案时遵循以下原则:

1.1因地制宜的适用性原则

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科技、工业等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领域。

我们可以借鉴一些美国的商业模式和其它领域应用的技术运行环境,在农业信息体系的建设方面必须考虑我市地域的特殊性和农业的特殊性,建立起既与国际接轨又有中国农业特色、区域特点的农业信息化体系。

如果不考虑信息化体系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最终会成为摆设,不但不能很好的提供服务还有可能使生产经营工作更复杂化,成本更高。

1.2前瞻性、先进性和扩展性原则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的。

在体系建设方面如果没有前瞻性和先进性,很可能该系统的建立落后于时代,或者功能、技术不能适应农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由于受资金投入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农业信息化建设,还要采取分步实施的方案。

所以在信息体系建设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系统功能的升级的扩展性,以免重复建设,推倒重来。

1.3兼容性原则

由于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特殊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系统本身与其它地区、行业、政府等信息联接的兼容性,也要考虑网络与传统的信息收集、发布、传输系统的兼容性,还要考虑到与宽带、三网合一、卫星通讯、遥感信息、地理信息、专家智能决策、wap及其它信息家电、网络终端设备等网络通路与接收终端的兼容性。

1.4长远规划与近期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立足当前实际,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分清轻重缓急,既考虑长远规划,注重把握全局,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快速行动。

1.5经济、节俭的原则

在信息体系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抓主要矛盾,利用关键核心的部分,把功能造价比降到最低,决不能贪大求洋,追求形式,浪费农业系统极为宝贵的资源和资金。

1.6安全性原则:

因为农业信息体系具有一些政府办公职能,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方面也要有足够的重视。

2.系统配置

网络主要有硬件系统和软件(应用)系统组成。

2.1网络硬件系统

网络设备的选择是在基于网络协议及软硬件体系的网络发展的基础上,须遵循泰安市农业信息网络集成的需求。

建设初期,要进行网络规划,使泰安市农业信息平台规划经得起考验,在规划中应对网络协议、软硬件体系等核心因素做充分论证。

在确定建网方向时,要面向应用,面向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应用和需要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方案,不要一味追求高、新、难,避免使用不成熟的技术,某些过渡时期不成熟的技术很有可能导致网络建设的失败。

现在,大多数办公网选用以太网。

业界也普遍认为以太网是最适合办公系统的网络技术,其中100mbps的快速局以太网是网络办公室理想的选择。

随着交换、路由技术的发展,以太网的性能将更具吸引力。

在网络建设中,布线可以说是真正的一次性投资,人们很难以追加投资的方式来提高它的性能。

布线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网络的使用性能,所以布线系统的规划应以目前所能达到的尽可能高的性能为标准。

对于lan应坚决使用超五类线,如果有可能,可使用新兴的超五类线。

网络的硬件设备最主要的是科技局网络设备的构成,它是泰安市农业信息中心的基本单元,必须遵循设备精湛,易于扩充,功能齐全、易于维护,符合国际ieee电气标准,科技局网络的外网接入采用ddn。

2.2网络软件(应用)系统及实现

2.2.1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选择microsoftwindowsserver.windowsserver是一个功能强大、多用途的网络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易管理性、灵活性及网络通信服务。

2.2.2www信息发布系统

www信息发布服务器选用iis软件或apache,www信息网页制作采用dreamweaver软件。

网络采用超级链接技术将各种类型的信息(图像、文本、声音等)进行集成,在此基础上www提供了图形界面式的快速信息查找,并通过同样的图形界面与internet上的其它服务器对接。

2.2.3数据库系统

管理数据库系统选用oracle数据库或者sqlserver数据库,前台开发采用asp、cgi、php、java等编程技术。

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主要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方式,数据库发布、查询系统采用intranet/internet方式。

2.2.4电子邮件服务系统

电子邮件服务系统使用msexchange或netscapemessageserver。

用于传递文字、报表、语音及图像信息。

2.2.5网络传输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提供ftp功能。

ftp即文件传输协议,用于管理计算机之间的文件交换。

2.3建设内容

2.3.1加强信息网络及传输通道建设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加强信息网络及传输通道建设,加快农业信息传递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市农业信息体系要力争经过1~2年的建设,在全市形成“纵横交错”的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

a.在纵向上,形成一个系统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力争做到“上联省部、下联县乡”。

首先搞好市级网络建设,在市科技局组建小型局域网(已建立),在主服务器上对网页进行维护与更新,并与省科技厅实现连接,以实现与省联网,并在基础上,逐步建成一级网络平台,县区级也要建立相应的二级平台,组建局域网,乡级要有自己的网络终端,市、县、乡通过ddn专线或(isdn)联网,形成一个以市级信息分析、预测为主体,以县级信息采集、发布为基础,以乡级信息为先导的农业科技信息综合服务体系。

市、县(区)建立农业科技信息中心,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特别是在硬件建设上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超前性,网络的硬件设备是构成网络的基本单元,主要包括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客户机、调制解调器、电缆系统设备,保证网络的顺畅高效运转。

b.在横向上,通过市科技信息中心与农口单位、龙头企业、专业大市场、专业(种养)大户实现联网,力求及时反馈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的信息需求,形成一个综合、立体、高效率的农业信息体系,各级农业科技信息机构要立足自身特点,宣传本地特色农业,引导、帮助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专业大户宣传自己的产品,促进我市外向型农业的快速发展。

c.邻间局域网络建设范围

ⅰ.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畜牧、农机、水利、林业、粮食、烟草、供销、棉花、气象、农科所、乡镇企业局等互联网络的建设与接入方法。

ⅱ.各县(市)区科技部门的网站建设。

ⅲ.农业科技园区的网站建设。

ⅳ.重点特色乡镇网站建设。

ⅴ.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网站建设。

2.3.2建立健全农业信息采集、整合体系

农业信息采集体系主要以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为主体,定时、定点采集有关数据,把真正代表我市农情的科学数据收集上来,为各级指导农业生产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一是建设市级农业数据库,重点建设完善农产品供求、菜篮子价格、实用技术、农村经济、政策法规、农产品市场、农情气象等方面的数据库,全方位为我市农业生产搞好服务。

二是使信息采集不断标准化、规范化,开展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调研,摸清各种用户对农业信息的需求状况,对各类农业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整合,搞好信息的采集、传输与整合,为服务不同层次的信息发布打好坚实的基础。

2.3.3加强大型农业应用体系建设

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即:

农业数据和图像处理,农业系统模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农业信息实时处理。

根据我市的农业状况,重点应搞好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①建立计算机农业专家支持系统,建立起以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为对象的生产全程管理系统和实用技术系统,以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以一种全新的形式促进我市农业科技推广、科技咨询、农业教育的发展。

②农业信息实时处理系统,加快农产品市场联网步伐,准确及时提供各类农产品市场信息,及时为各地提供农产品价格、市场信息、加快我市农产品的流通。

重点是为特色乡镇、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搞好市场服务。

2.3.4加强信息发布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信息发布是发挥信息引导功能的关键。

定期不定期发布农业方面的重要政策和重大事件及市场信息,科技信息,是直接关系到能否服务好我市“农业、农村、农民”的关键,也是我市农业科技信息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将农业技术信息直接送到农民手中,还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新闻媒体发布信息,定期举行农业科技信息发布会,发布市场动态、科技、政策、农村经济运行等信息资源及时传送到广大农民手中,实现“信息入户”。

a.加强领导,协调联动

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

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县二级农业信息组织机构,保证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的正常运行。

b.充实力量,提高素质

健全各级、各专业信息队伍,为信息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因此要适应新时期信息体系建设和信息服务工作的需要,强化信息队伍建设,特别是计算机软件设计、网络维护及信息分析、预测人员。

要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提供信息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造就一支数量、结构配置合理,满足农业信息工作需要的高素质队伍,保证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c.完善手段,强化服务

围绕农业信息的采集、处理、发布等各个环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引进和开发信息高新技术,逐步提高信息体系的技术装备,在原有的热线电话进行技术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利用网络优势,沟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信息联系,提供更多、更及时、更有效的农业技术信息服务,为农业生产、加工及流通的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d.健全制度,规范运行

农业科技信息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确保各阶段、各层次、各环节工作的有序、高效、协调进行,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制度和规定。

一是建立人员管理、中心机房管理制度,为网络运行打好基础。

二是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发布制度,保证信息技术的真实可靠,切实为农业搞好服务。

三是信息资源更新、操作技术标准及网络管理,维护等制度,保证网络安全高效运转

六、软件投入建设具体内容

由于泰安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新兴的课题,需要各级政府的帮助和支持。

因此网络工程的建设,采取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分级投资、分期实施的办法。

网站的名称定为泰安农业科技信息网。

这样不仅能够反映泰安的历史、文化及生产发展状况,突出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而且易于记忆、访问和宣传推广,很具代表性、独特性。

栏目设计应该切合泰安农业科技系统政府部门的实际,网络平台的搭建应该采用市、县、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使各地方网站能够无缝的结合到省级信息平台中,各地方网站可以相互之间以及和省级平台之间进行在线数据交换,网站建成后,应该考虑到下级单位的无缝接口,如泰安市各部门、各单位的网站,各县区的已有网站可以经过简单改造后接入,没有建立的网站可以预留接口,各大批发市场、高效农业园区的网站也可以无缝接入科技局的信息平台。

网站的设计应该侧重于网站以后的运营管理方面,使网站的信息管理尽量的简单,对于有些信息的获取应该能达到自动化。

尽量减少人对网站运营的影响。

从网站的功能和性质上考虑,把泰安市农业科技信息网分成以下几个逻辑部分:

&

#61548;

时事新闻区:

实时对外发布国内外和本省、市内的时事、财经、农业等各方面的新闻。

农业资源介绍区:

介绍泰安市全市及各县的自然资源条件,社会资源条件,农牧业生产状况及主要农、林、畜产品。

农业行政单位及技术服务单位介绍:

介绍泰安市科技局的职能,现任领导,各科室的职能、负责人、联系电话,各技术服务单位的性质、职能、技术人员情况及联系方法。

招商引资专区:

宣传介绍泰安市主要农产品,畜牧产品,林产品,当地特产,特色企业,可供利用的招商引资项目等。

实用技术培训区:

提供技术培训资料,包括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病虫害防治方法以及电脑技术培训等资料。

商务区:

包括供求信息发布,农资超市,农产品超市等。

信息发布反馈区:

发布国家及地方的政策法规,发布农情信息,发布对农副产品的市场预测信息,动植物的疫情预测信息等内容,同时收集用户反馈信息如投诉举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