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可行性报告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228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威市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可行性报告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武威市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可行性报告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武威市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可行性报告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武威市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可行性报告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武威市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可行性报告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威市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可行性报告1.docx

《武威市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可行性报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威市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可行性报告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威市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可行性报告1.docx

武威市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可行性报告1

第一章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武威市湿地保护与恢复重建

项目性质:

新建

项目依据: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8〕111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湿地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甘肃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5—2030)、《甘肃省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

项目范围:

民勤县、古浪县、天祝县、凉州区、石羊河林业总场

项目规模:

保护湿地面积87767hm2、恢复重建湿地面积13165hm2。

主要完成人工造林15200hm2,其中水源涵养林4800hm2、护岸林1600hm2、库区防护林带1400,年平均气温5—10℃,年蒸发量700—2600mm,干旱指数1—25。

(三)水文及水资源状况

武威市被祁连山冷龙岭--牛头山--雷公山--乌鞘岭—毛毛山分成两个流域,岭脊以东、以南属黄河流域,较大的河流有金强河、石门河、大通河,均汇入黄河,本市利用有限。

岭脊以西、以北属石羊河流域,有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古浪河、大景河。

武威市石羊河流域属区六条山水河流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9.773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45亿立方米。

石羊河流域山区河流的径流补给主要是降雨,因此径流的年内分配与降水年内分配基本一致,主汛期7—9月占49.6%,枯季10月至翌年3月占18.49%。

地表年径流总量年际变化不大,具有较明显的周期性,其总量基本稳定,但有下降趋势。

下游民勤盆地地表水源主要来自于中游的退水、余水和上游的洪水。

红崖山断面来水,上世纪五十年代平均年径流为4.6亿m3,现状锐减为不足1.0亿m3。

石羊河流域地下水多年动态总体特征是地下水位持续性下降。

近20年实测资料对比表明:

武威南盆地地下水位平均下降6—7m,下降速率0.31ma;民勤盆地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0—12m,下降速率0.57ma,最大下降幅度15—16m。

(四)植被资源

武威市生态地域复杂,植被多样,在植被地理规律和种属地理分布上分异明显,境内平川和山地的植被区系各不相同。

平原荒漠区主要以旱中生、旱生、超旱生植物为主。

南部山地植物主要以阴生、湿生、寒生、寒旱生、中生、旱生植物为主。

荒漠低山丘陵以旱生、超旱生植物为主,种类较为贫乏。

森林植被包括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油松、山杨、红桦、沙枣、胡杨等,主要分布在祁连山中山带及荒漠河流沿岸;灌丛植被有杜鹃、高山柳、金露梅、柽柳、白刺、梭梭等广泛分布于山区和平原;草原植被由中温型的旱生丛生禾草、寒温型的寒旱生丛生禾草、中温型旱生、丛生禾草—旱生半灌木组成,主要分布于中低山带、中山带和高山带;荒漠植被则广泛分布于中山走廊及北山地区;草甸植被分布于平原和山区;在积水沼泽和土壤过湿环境中分布沼泽植被。

因水热条件的关系,植被在水平分布上自东南向西北,大体为森林、灌丛、草原及荒漠四个植被带。

垂直带谱极其明显:

海拔4000—4500m为高山垫状植被带;3800—4000m为高山草甸植被带;3200—3800m为高山灌丛草甸带,有高山柳、鬼箭锦鸡儿、金露梅等灌木林生长;山地森林草原带一般分布在2800—3200m,但就分布部位而言,阴坡比阳坡要高出200—300m,阴坡主要树种为青海云杉,阳坡有零星祁连圆柏分布。

这些山地及其植被对径流形成、调蓄河道水量、涵养水源有重要作用。

海拔2300—2800m为山地干草原植被带;2000—2300m为草原化荒漠带,对山地径流的汇集和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

(五)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据统计,武威市森林总面积为50.53万hm2,其中:

农田防护林3.57万hm2,水源涵养林24.29万hm2、防风固沙林19.23万hm2、其他林3.4万hm2、森林木覆盖率为12.06%。

祁连山森林具有林相整齐、郁闭度大、生长快、阴阳坡分界明显、天然更新良好等特点,树种主要为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油松、红桦、山杨、锦鸡儿、金露梅、高山柳等。

祁连山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维护流域生态平衡和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被誉为“天然水库”和“生命之源”。

中下游的森林除农田林网外主要以灌木林为主,主要分布在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绿洲与荒漠过渡带。

树种主要以旱生的柽柳、梭梭、白刺、珍珠猪毛菜等为主,并与红砂、禾本科草类、蒿类伴生,灌木主体高度20—250cm,综合盖度为30—65%。

这些灌木林对阻挡风沙、减弱沙尘暴强度、保护绿洲、维护脆弱的荒漠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六)动物资源

武威市地域辽阔,森林、草原、冰川、河流、水域分布广泛,动物资源较为丰富,构成了古生物界青藏高原生态区系和蒙新高原生态区系。

分布有陆栖动物229种。

属国家一类保护的动物有藏野驴、雪豹、野牦牛、白唇鹿、马麝、黑鹳等16种,属国家二类保护的动物有马鹿、盘羊、岩羊、草原雕、蓝马鸡、灰鹤等44种。

(七)矿产资源

武威市湿地中储存有多种矿产资源,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膏、石灰石、萤石、黄金等,储量可观。

(八)旅游资源

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有许多重要的旅游风景区都分布在湿地区域。

由于独特的生态景观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旅游观光,诸如天祝三峡、民勤红崖山水库、祁连冰沟河等草原已成为我市最具潜力的旅游名胜区。

二、社会经济状况

武威市辖天祝县、古浪县、凉州区、民勤县三县一区,以农业发展为主。

全市2007年常住总人口190.16万人,其中:

农业人口127.41万人,城镇人口62.75万人,城市化率32.35%。

国内生产总值(GDP)187.65亿元,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为47.96、66.61和73.0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868元,财政收入7.2亿元;工业总产值48.28亿元,农业总产值47.96亿元;粮食总产量96.99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302元。

武威市已基本形成以凉州区为中心的二元城市发展格局,城镇人口主要集中于凉州区及各县城关镇等。

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绿洲承载人口已达每平方公里300人以上,这对于干旱内陆地区来说,人口密度已相当高。

其中从事种植业生产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7%,第一产业负担人口所占比重大。

武威市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约占12.6%。

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其次为玉米、大麦、蚕豆、薯类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胡麻、油菜、甜菜等。

以玉米、啤酒大麦、葡萄等生产为基地的农业产业化和特色种植业的发展是本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

武威市这座丝绸之路上古老的城市已建设成为甘肃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甘肃省的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四章湿地资源概况

据调查和有关资源表明,武威市湿地有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总面积87767h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64%。

其中天然湿地83007hm2,包括冰川1233hm2,永久性或间歇性河流湿地8854hm2,高山、灌丛湿地52499hm2,泉源、草本沼泽2016hm2,内陆盐沼18405hm2共5个类别。

人工湿地面积为4760hm2,主要为蓄水区(水库)和灌溉渠系。

一、天然湿地

(一)祁连山冰川

武威市祁连山冰川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区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也即天祝县马牙雪山--乌鞘岭以西--冷龙岭一线,是发源于祁连山大小河流的重要水源,共有大小冰川42条,总面积1233。

祁连山冰川已经岌岌可危,并直接危害到石羊河流域来水水源。

保护祁连山冰川及高山湿地,成为武威市生态治理的根本之策。

(二)永久性或间歇性河流湿地

武威市境内永久性或间歇性河流湿地面积8854hm2,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10.09%。

永久性河流共有9条,水源主要产自祁连山区,是黄河、石羊河两大流域的一级支流。

其中:

金强河、石门河、大通河汇入黄河流域;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古浪河、大景河汇入石羊河流域。

间歇性河流(或称季节性河流)水源主要由自然降雨补给,一般仅在夏秋季节进入汛期才有洪水下泄,年积水约80—120天,主要分布在流域中游。

(三)高山灌丛、草甸湿地

主要分布在祁连山高山地带,生长植物主要以珠芽蓼、香青、高山龙胆、红花绿绒蒿、羽叶点地梅、金露梅等,面积大、分布广。

主要有高山沼泽化草甸和高山灌丛湿地两部分组成,总面积为52499hm2,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59.82%。

行政区域上主要分布在天祝、古浪、凉州三县(区),其中天祝县分布最广,面积最大。

(四)泉源、草本沼泽湿地

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的河滩地,诸如凉州区金羊镇以北的泉源地带,水源为地下水和天然降水,生长的植物主要以苔草为主。

总面积为2016hm2,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2.30%。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凉州区金羊镇以北的泉源地带保存数量尚多,主要为石羊河流域下游农田在旱时提供灌溉用水,进入九十年代后,逐步萎缩退化,目前大部分已开垦用作农地,基本无泉水溢出。

(五)内陆盐沼

主要分布在石羊河流域下游泉水溢出带和河流、渠系的退水区域。

诸如民勤县青土湖、南湖和凉州区邓马营湖,植物由一年生和多年生耐盐植物群落组成,代表种有柽柳、盐爪爪、碱蓬等,土壤为重盐碱潮土。

面积为18405hm2,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20.97%。

二十世纪初期,石羊河流域尾闾的青土湖(即湖区),水域面积大约120km2,芦苇丛生,碧波荡漾,环境优美。

随着流域人口的增长和灌溉农业的发展,青土湖水域面积逐渐萎缩。

四十年代末,水域面积尚有约70km2,五十年代中后期,水域面积快速缩小,1959年青土湖完全干涸。

七十年代,国家出版的五万分之一地图上已无青土湖一名。

昔日“碧波荡漾,芦苇丛生,野鸭成群,游鱼无数”的石羊河尾闾青土湖,已成了沙漠大举入侵绿洲的通途。

二、人工湿地

(一)蓄水区(水库)

系指境内用于农业灌溉蓄水库,武威市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13座,蓄水量2.35亿立方米,蓄水区面积3431hm2,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3.91%。

(二)灌溉渠系

仅指主要的灌溉干支渠,全市总面积1329hm2,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1.51%。

渠系在全市范围均有分布,凉州区灌溉渠系建设相对其他县较为完备。

第五章湿地保护与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湿地保护管理现状

湿地资源管理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工作,需由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而建立各种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与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

虽然武威市由于人口密度大,人为活动频繁,水资源利用率高,造成天然湿地严重萎缩和生态退化,也无专门的湿地保护区及管理机构。

但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坚持“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林业生态建设战略方针不动摇,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严管林”的要求,大力保护森林资源,积极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再加之目前实施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作,使包括湿地保护与恢复在内的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武威市湿地面积占全市湿地面积和国土面积的比例,还是相当的小,湿地还未得到有效保护。

因此,保护湿地和建立湿地保护区任重道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湿地管理协调机制

目前,武威市在湿地保护与管理上,尚未有一个专门的行政协调机构,对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不能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

如一些湿地,在开发时不考虑湿地生态的长远效益,只注意短期效应,忽视了湿地保护,造成了保护与开发脱节。

因此,急需建立一个综合协调部门,统一处理好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做到合理保护和科学开发湿地资源。

(二)基础研究薄弱,人才缺乏,技术水平落后

武威市目前对湿地的结构、功能缺乏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各种资源的研究处于停滞阶段,严重影响了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加之技术、手段的落后,使湿地得不到很好的利用。

(三)资金缺乏

湿地保护、管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资金严重不足。

由于湿地保护缺乏专项经费,用于人员培训、队伍建设、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