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保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1496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资源保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水资源保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水资源保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水资源保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水资源保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资源保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水资源保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保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资源保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抗旱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包括大江大河支流、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城乡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十二五”期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

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地下水超采基本遏制;

基本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形成机制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

为完成上述工作目标,需要懂得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基础知识,要懂得水资源保护管理的目的和措施。

本文通过简要概述,阐明了有关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全面概念以及目的、意义。

1.日趋严重的水资源短缺

当我们为自己以全陆地6.4%的国土和全世界7.2%的耕地养育了占全球1/5的人口而自豪时,却常常忽略了由此造成的我国日趋严重的水土资源短缺。

由于水资源在地区与时空分布上的极不均衡,使我国成为一个水旱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

至今,全国仍有1/2的人口,1/3的耕地和主要城市处于最高洪水位以下,而受洪水威胁地区的工农业总产值却占全国的2/3.洪水,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

干旱,同洪水一样,困扰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

7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干旱少雨,致使河道干旱,水库坑塘蓄水锐减。

少数地区,不得已在已经干涸的水库库底打井取水。

农村,特别是山区,依旧滴水贵如油。

农业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灌溉水源不足,受旱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

每年因缺水引起粮食减产2.5亿㎏。

一直以雨滋土润的我国南方,如今也处在干旱的威胁之中。

全国五个主要旱区,南方就有两个。

连年的干旱少雨,特别是在盛夏高温期的“伏旱”时有发生,常使夏秋作物大面积减产。

在沿海城市因供水严重不足导致水荒濒临。

目前,全国有8200万人饮水困难,而南方就有近4000万人。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供水工程落后,供水能力下降,是缺水的重要原因。

城市缺水已成为困扰其发展的羁绊。

我国现有城市460多个,缺水城市近300个,严重缺水的超过100个,日缺水1600万立方米以上。

每年至供水高峰季节因城市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近200亿元,因缺水而影响的工业产值每年高达1000多亿元。

我国北方人口稠密,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高,农业发达,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居全国首位,但人均供水量只有370m3/年,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能源基地(包括山西、宁夏、陕西北部、河南南部和内蒙古西部)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69.5%,但基地地处于干旱和关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基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下水的开采量与日俱增,局部地段地下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引起泉水消失、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含水层枯竭、水质恶化、地面沉降乃至海水入侵、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地表水与地下水本是一个完整的水文系统,相互补给,相互转化。

但在水资源开发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往往地表水和地下水分离,上游与下游分离,导致一些地区上、下游抢水、工农业争水的局面,破坏水资源。

河西走廊三大河系之一石洋河流域,近30年来上游不断兴修水库,导致河水对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天然溢出量不断衰减,转向凿井取水,北部武威盆地累计水位下降7.38m,南部民勤盆地水位下降3.68m,泉流量衰减,河流下游径流衰减,水质变咸。

华北平原的许多地区,60年代以前孔隙承压水是自流的,但由于70年代以来的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已同、出现严重衰竭。

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达1200km2,漏斗中心的水位埋深为52.58m,含水层大范围疏干。

省会级以上的27座城市中,24座于60年代至70年代初开始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

其中,尤经、以北方各大城市和沿海开采细、粒含水层为主的城市更为突出。

水位平均下降速率为每年1~2m,最大达8.24m。

造成城市供水水井或水源地的报废,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

伴随地下水位下降,土层不断压缩与固结,使地面发生沉降。

上海、天津、西安、太原等30多个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

地面裂缝,房屋破坏,管道爆裂,给城市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滨海城市海潮登陆现象时有发生,海水入侵使地下水质咸化,人畜饮水更加困难。

在如此严峻的水危机面前,各行各业用水的浪费却相当惊人。

农业是水资源的最大用户,我国80%左右的水量用于灌溉。

但目前农业灌溉大多采用大水漫灌,有效利用率平均只有30%~40%左右,这意味着农业用水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只有45%,有些产品的单位耗水量比发达国家高5~10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

城市用水中约有1/3的水量由于利用管理不当而浪费。

由于水价低廉,人民生活用水大手大脚,惜水节水的意识尚未进入人们的脑际。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对水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预计到200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4.6亿,占总人口的35%。

全国需水量将为1980年需水量的1.5倍,但按目前的水资源拥有量分析,只有其中的2/3得到满足,某些缺水地区的情况将更加严峻,如海河流域,估计到2000年的缺水率将达24%;

城市的年缺水率将超过200亿m3。

除了水资源的量将不能满足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处,水环境的质量也令人忧虑,这是水污染的日益发展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我国的年废水排放量达366.5亿m3(尚不包括乡镇企业废水),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33.9亿m3,占63.8%。

但工业废水的处理率仅为68.6%,被处理的废水中还有约50%不能达到废水排放标准;

城市废水的处理率则更低,全国479个城市仅有87座城市污水厂(1991年),处理能力仅占城市废水排放量的5.9%。

80%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全国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地不符合饮用水标准。

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流经18个省市,1991年度流域废污水排放量142亿t,并以2%~3%的速度逐年递增。

据有关部门调查,干流21个主要城市江段的394个直接入江排污口有半数排污口没有达到排放标准。

干流岸边污染带总长500余公里,占调查评价长度的62%,说明干流城市江段近岸水域已受到严重污染。

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围垦、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及水土流失等,造成水生生态系统破坏,淡水生物资源(尤其是渔业资源)受到威胁。

据统计,全国鱼虾绝迹有河长约达2400km,湖泊(面积在1km2以上者)数量在30年间减少了543个,部分湖泊富营养化严重,每年由于水生生态环境破坏,造成淡水鱼损失达8万t。

随着农村的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在各地兴起。

由于乡镇企业布局分散,技术设备落后,缺少或完全没有防治污染的措施,“三废”物质一般都未作任何处置就直接向江河湖塘和海洋排泄,使农作物、土壤和生活饮用水源受到严重的污染,危害了人民的健康,破坏了农业的生态平衡。

淮河流域1994年8月就因大面积污染造成100万居民守着淮河没水喝的局面。

流域内癌症发病率比全国平均高出10倍以上。

水污染不仅影响地表水的水质,并且也波及到地下水。

我国有地下水水质资料的城市共44个,其中41个已不同程度污染,部分地下水硬度上升,硝酸盐含量增加,有的还检出了油类污染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影响了生活饮用水质。

水污染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

据有关资料,长江流域自1987年至1993年共发生重大水污染事故27起,直接经济损失2440万元。

其中1993年7月发生的通州污染事件,致使4家自来水厂停产,12万居民的用水中断60多小时,300多家企业被迫停产,医院停止手术,电汛设备无冷却水,对外联系一度中断。

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

总之,水环境质量的继续恶化,导致了可利用水资源的进一步减少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

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两在重要障碍。

水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它已经向我们亮出了“红灯”。

因此,以我们来说,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是所有自然资源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2.水资源保护的概念

水资源保护,从广义上讲包括水量保护和水质保护两个方面。

也就是通过行政的、法律的、技术的、经济的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满足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

水资源保护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与水质。

在水量方面应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注意避免水源枯竭,过量开采。

同时,也要顾及环境保护要求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在水质方面应防治污染的其它公害,维持水质良好状态。

为此,要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水环境,加强对水污染防治垢监督和管理。

总之,最终是为了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以不断提高人类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造福人民,贻惠于子孙后代。

为了避免在水资源开发、规划、利用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对水资源保护应从更高的、更全面的层次来看待,即从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和卫生学等方面来理解水资源保护的涵义。

2.1生态学概念

从生态学观点看,水资源保护问题也是生态学问题,必须运用生态学问题,必须运用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加以解决。

当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必须遵循生态规律,要注意开发过程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程序如何,可否避免,如何弥补。

2.2环境学概念

环境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

从这个概念出发,水资源保护的目的是为人类创造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

人类在有目的、有计划的利用和改选环境。

使之更利于自身生存的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些消极的破坏作用。

这种人为的环境问题有:

①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如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

②经济高速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如工业和生活污水向水体滥排,造成水体污染,水质下降。

所以,对水资源保护来说,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人类健康;

二是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维护生物资源的生产能力。

2.3经济学概念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缺不了水,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已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条件。

水作为资源有其直接的经济效益,为社会创造财富。

水一旦受到污染会降低甚至损失其经济价值,造成资源浪费和损失。

为了治理,又需要投入。

2.4卫生学概念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体内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5%,每日每人生理需水量2~3L。

水质不良或受到污染,会通过饮用水或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许多地方病和公害病就是极为典型的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水资源保护还有卫生的目标。

在水资源保护中,水质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随着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水源越来越严重地受到污染的威胁,使可用水资源日渐减少,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长期以来,人们片面地追求水资源开发,而忽视水质保护,使水资源污染状况日益严重。

防止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本书所涉及的水资源保护主要侧重于水质保护。

水质保护的内容包括水质监测、水质调查与评价、水质规划、水质预测报以及水质保护管理等。

鉴于一切社会和经济活动都极大地依赖于淡水的供应数量和质量,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缺水的困难,经济的发展将受到限制,而人们并未普遍认识到水资源开发对提高经济生产力,改善社会方面所引起的作用,为唤起公众关心水、爱惜水和保护水的意识,1993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

认真解决面临的水问题,是一项相当艰巨的历史任务。

水的警告,使水利从农业的命脉到国家经济的命脉。

综合利用、节约用水和有效保护水资源,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水利工作者也在这事关国家发展的关键中,肩负使命,统一规划,强化管理,以保证有限的水资源能持续稳定的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环境改善提供服务。

《中国21世纪议程》描绘了我国从现代到21世纪环境与发展行动蓝图,其中《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一章中明确规定了我国水资源保护的任务、目标和行动计划,是我们进行水资源保护的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

3.水资源保护面临的任务

从长远来看,我国的水资源问题主要是短缺或不足问题。

根据我国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要求,预测在本世纪末在积极节水、合理用水和中等干旱的前提条件下,全国年总需水量为6000亿m3。

21世纪初10年间,淡水需求若按2%~3%的增长预测,则2010年全国总需水量达7200亿m3,即10年间增加了1000多亿m3。

为此,需要在2010年前增加供水能力近1200亿m3。

在21世纪前后,我国淡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仍是华北及山东地区、西北地区、辽中南地区部分沿海城市,缺水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水资源不足的威胁将日趋严重,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农田灌溉用水不足、山西能源基地严重缺水以及辽中南地区和山东半岛地区的缺水。

全求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的可能影响表现在北方河流出现长达20年左右的持续枯水期,南方部分河流则出现了大洪水,全国旱涝灾害出现频繁。

据预测,中国海平面上升与全求海平面上升大致相同,海平面上升,盐水侵入港湾、小岛屿和沿海蓄水层,尤其是对入海的江河三角洲的平原低地的水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利于水资源有效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由于条块分割人为的将系统完整的水系分开,“多龙管水”实际上很难实现水资源的统一和合理分配,导致出现了许多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以及流载上下游之间的水事纠纷。

传统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及其所具备的能力手段已不再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对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变革。

因此,必须尽快改革传统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同时加强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

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是一个涉及多种水体、多部门和学科领域的复杂问题。

主要涉及以下7个方面:

㈠水的长期供求计划与水资源评价;

㈡水资源、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保护;

㈢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㈣保障城市生活和工业可持续用水;

㈤水污染控制和污水资源化;

㈥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其适应战略;

㈦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及其能力建设。

4.水资源保护的目标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总体目标是:

积极开发利用水资源和实行全面节约用水,以缓解目前存在的城市和农村严重缺水危机,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量和水质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在维护水资源的水文、生物和化学等方面的自然功能,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充分地利用水资源,使得经济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同步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

(1)水长期供求计划和水资源评价方面,实现或满足我国(尤其是缺水地区)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供求计划要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国土整治规划为依据,在江河湖库流域综合规划和水资源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供需原理和综合平衡原则来制定。

水长期供求计划必须纳入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计划和规划,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行动的行动方案,并且有现实性和连续性,应全面掌握水资源评价技术,并组织财力、人力和机构加以应用,为制定水长期供求计划提供计划提供有关基础数据或依据。

(2)到2000年,基本解决饮用水源污染和风景区水域污染,使大部分城市供水水源的主要江河源库达到目国家规定的功能标准。

城市饮用水的地下水水源应基本符合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农村饮用水逐步集中供水,同时减少与水有关的疾病,防止水生态系统的继续恶化,2000年以后,逐步实现水资源、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在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方面,2000年前,合理开发可供利用的地下水源地,采用管理和补给技术,控制地下水严重超量开采区的地下水污染的蔓延和严重超量开采,逐步做到采补平衡。

健全法制,把地下水资源保护纳入法制轨道,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4)在城市生活和工业可持续用水方面,到2000年,重点解决108个重点缺水城市的供水不足问题,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5%,另一方面,将通过保护水源和水环境措施,基本扭转当前水资源质量退化与枯竭的趋势;

2000年以后,随着大型调水工程和水源工程的建设完成,基本解决所有城市的生活和工业用水,并且使这些城市水环境达到持续、良性利用。

(5)在水环境污染控制和污水资源化方面,到2000年,全国集中式供水的饮用水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普遍划定水源保护区,地表水水源地二级水质达标率大于80%,地下水水源达标率大于75%,全国主要水域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00年前采取污染排放物总量控制办法,使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松花江、太湖、鄱阳湖、洞庭湖等大江大湖水环境达到地面水二级标准,其它已遭严重污染的河流、湖泊争取达到地面水三级标准,至少使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控制;

2010年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

到200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20~30%,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8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平均达到处理量的10%。

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40%~50%,缺水城市和地区以及中小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30%~40%。

(6)为了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2000年的全国灌溉面积将由目前的4867万扩大到5333万,农业年缺水量将由目前300亿m3增到400亿~600亿m3,通过兴修农田水利,建设一大批以中小型工程为主珠蓄、引、提水工程,增加向农业年供水能力300亿~500亿m3,同时大力开展节水农业灌溉技术,如低压管道灌水、喷灌、滴灌、微灌技术的推广,以及平整土地,提高渠系利用率等措施,在保证5333万hm2灌溉的前提下,每年节约农业灌溉用水量80~100亿m3。

(7)在研究和制定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适应战略方面,掌握气候变化对淡水资源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采取有效对策减少气候变化对淡水资源的不利影响;

同时,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旱灾害频繁地区的潜在影响和控制途径。

(8)改革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一种法律和经济机制,逐步实行综合性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使水资源在工业、城市发展、水力发电、内陆渔业、运输、娱乐以及维持生态等方面的利用和保护综合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需要提高或加强管理机构、技术团体和公众参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能力和手段,能力的建设要与技术和机构相协调。

5.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行动

5.1管理行动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管理行动,具体包括:

⑴水资源供求与评价管理行动,具体有:

健全和完善国家和地方编制、审批、实施水长期供求计划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

采用先进技术和方法,制定目标明确、切实可行和具有成本估算的国家和地方行动计划和投资方案,如开源节水、保护、管理和应急等计划方法;

使保护潜在淡水水源地的措施(如勘查、土地利用、森林资源开发以及山坡和河岸保护等)一体化;

通过需求管理(如征收水资源费、用水定额分配)、供给管理(如实行取水许可制度、缺水流域水资源有效分配等)以及价格机制实现水资源有效分配;

提高公众水资源意识,鼓励公众(尤其是妇女)参与节水、水资源规划管理以及水资源评价活动。

⑵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管理行动,具体有:

强化以流域或区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从全局和整体来考虑水源利用和水质、水生态系统的保护;

制定和完善所有类型水体不同使用功能下的生物、卫生、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质量标准;

制定淡水和有关沿岸生态系统的无害环境管理计划,包括研究渔业、水产养殖、农业活动和生物多样性等;

完善水源保护区和水源地监测网点,提高监测水平;

严格控制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和农村化肥、农药污染,在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水资源消耗水平;

南方低洼易涝和血吸虫病传播地区,通过整治排水河道,完善灌排设施,在提高抗涝标准和改善水环境的同时,进一步采取灭钉螺措施来消灭血吸虫病。

⑶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污染控制管理行动,具体有:

全面评价地下水超采的现状,影响以及不同条件下的控制措施,统一规划和管理地下水的开发利用;

加快和加强立法工作,依法对地区内和跨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划分和确定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区,实施地下水人工补给和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蓄,如地下水库;

对可供开发利用的地下水源地作补查勘查,实施地下水采取平衡措施,并通过水价格机制抑制对地下水资源的浪费;

在管理体制方面,按地区、流域或区域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综合管理;

起草和颁布有关控制地下水污染的法规和技术规范;

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固体废

弃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对地下水的污染。

⑷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管理行动,具体有:

逐步建立以流域为单元并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制定跨省区水污染管理办法和城市水源保护区保护计划,实行谁收益谁补偿制度,协调上游保护和下游利用之间的关系;

制定各行业的用水标准定额,并实行用水定额供应计划和取消居民用水包费制度;

加强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鼓励节约用水和清洁生产,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和降低单位产品的用水量;

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和提高森林覆盖,以保护或改善水质和水源保护区;

提高公众觉悟,选择正确的水资源消费模式,推动参与保护水资源的活动和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

⑸水污染防治与管理活动,具体有:

在流域和区域内,划定水环境功能区,制定行政区域跨界水质控制标准,明确辖区水污染控制责任,并对划分的水环境功能区,实施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

完善水环境质量标准,制定污染物排放时限标准和生产工艺环境标准;

开展饮用水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强化公众保护饮用水水源的意识;

开展划地区、跨流域的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限期治理或搬迁影响水源的污染源;

加强水源保护区的水质监测和执法监督力量,逐步推行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的目标责任制;

制定全国污水资源化的计划和污水资源化的水质标准和行业用水的水质标准;

分批分期对占全国总污染负荷65%、75%和85%的3000家、6000家和9000家重点污染企业进行治理;

提高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的企业化经营,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⑹综合性立法和规划活动,具体有:

审查现行有有关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有关的政策、法规、条例以及管理规划,同时革除现行政策法规中不利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因素;

在国家和流域两级制定全国性的和流域性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而且这种规划必须与地下水结合考虑,规划要兼顾各个部门的利益,地方一级的水资源综合管理实施开发许可证和使用定额分配制度,在保证生活供水的基本条件下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