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教师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1395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单元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教师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4单元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教师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4单元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教师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单元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教师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4单元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教师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单元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教师版文档格式.docx

《第4单元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教师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单元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教师版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4单元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教师版文档格式.docx

2.50

0.65

N国

12687

0.94

0.82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M国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N国 ③M国属于发达国家 ④N国属于发达国家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根据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计算出M国自然增长率为1.85%,N国自然增长率为0.12%。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5.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中低纬度近海平原人口稠密

C.世界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D.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较慢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关。

一般来说,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分布稠密,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口分布稀少。

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不一定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如欧洲不少国家出现负增长。

世界各大平原地区不一定人口稠密,如亚马孙平原,气候过于湿热,人口稀少。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较慢。

6.亮亮同学学习“人口与人种”这一节后,对人口的增长、分布、人口问题、人口密度等方面作了如下归纳,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D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就等于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

B.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C.中纬度近海地区的人口分布多,高寒地区的人口分布稀少

D.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也最大

人口密度的大小是用该地的人口总数除以该地的总面积,一个国家人口最多,人口密度不一定最大,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面积大,人口密度并不是最大。

读下图,完成7~9题。

世界人口分布图

7.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 B )

A.北美洲B.欧洲

C.大洋洲D.非洲

8.亚洲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 A )

A.东部和南部B.北部和西部

C.中部和东部D.西部和南部

9.南极洲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 D )

A.自然资源缺乏B.地震灾害频繁

C.地形崎岖不平D.气候酷寒干燥

欧洲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湿润,平原广阔,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所以形成了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农业历史发展早,形成人口稠密地区。

10.小丽到某地旅游,她发现当地居民皮肤白皙,头发多呈波状、色浅,鼻梁高,嘴唇薄,游览的过程中,常见到尖顶的宗教建筑——教堂。

小丽旅游的地方最有可能是( D )

A.非洲南部B.亚洲西部

C.亚洲东部D.欧洲西部

该题考查人种、宗教的分布。

根据题干可判断这里的居民多为白种人,欧洲西部是白种人的主要分布地区,多信仰基督教。

11.(2017年聊城中考)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亚洲西部的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

B.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

C.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亚洲西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A项错误;

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基督教、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佛教发源于南亚,B项错误;

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C项正确;

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D项错误.故选C项。

12.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B )

A.汉语B.英语

C.法语D.俄语

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由于英国的殖民扩张和国际贸易等活动的扩展,英语的使用就越来越广,现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

13.宗教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世界三大宗教都源于( A )

A.亚洲B.欧洲

C.非洲D.北美洲

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基督教发源于亚洲的西部,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它们都发源于亚洲。

我国正积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全面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

读图回答14~15题。

14.“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大洋①是( C )

A.北冰洋B.太平洋

C.印度洋D.大西洋

图中①为印度洋,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主要大洋之一。

15.下列产品主要为我国向②地区输出的是( A )

A.冰箱、彩电B.黄金、金刚石

C.羽绒服、皮帽D.木材、香料

②地为非洲,这里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黄金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非洲动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都是热带雨林地区的名贵树种。

在非洲特别是中部和南部地区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出口初级农矿产口,进口工业制成品。

16.下表为我国最先进的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700型飞机的主要零配件来源,表格说明了( D )

配件名称

发动机

空气管理系统

驾驶舱控制系统

后机身

机翼

机头

升降舵

来源

美国

德国

法国

中国

A.国家之间和平共处

B.国际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C.各国的经济发展自成体系

D.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任何国家在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国家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在彼此之间进行积极的交往与合作。

我国的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700型飞机主要零配件来源也充分说明了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17.下列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D )

A.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冰屋

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东南亚地区——高架屋

D.中国南方——平顶房

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中国的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房屋的特点是屋顶的坡度大。

18.一般来说,山区的村落比平原地区的村落( D )

①规模大 ②规模小 ③民居分布紧密 ④民居分布分散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本题考查聚落的分布特点。

乡村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规模受地形等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大。

所以规模小且民居分布分散。

19.世界上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是( D )

A.所有的沿海地区

B.发达国家

C.地震、火山、台风等自然灾害较少的地区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

聚落的形成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和社会经济发达的地区。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20.最容易形成团块状聚落的地区是( D )

A.河流沿岸B.山谷地带

C.交通干线D.平原地区

聚落的分布有沿河呈条带状分布的特点;

聚落分布在山区有沿山谷呈条带状分布的特点;

聚落分布受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有沿交通干线呈条带状分布的特点;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农业发达,聚落多呈团块状分布。

(2017年盐城中考)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读下列四幅聚落景观图,完成21~22题:

21.下列聚落与分布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B )

A.蒙古包——青藏高原

B.竹楼——西双版纳

C.窑洞——云贵高原

D.冰屋——东北平原

22.目前,图中窑洞分布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

A.水土流失B.湿地破坏

C.森林砍伐D.河流污染

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竹楼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冰屋是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传统民居。

故选B项。

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故选A项。

二.综合题

23.根据图表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时期。

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60亿大关。

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材料二 世界人口统计数据表

年份(年)

1650

1700

1750

1800

1830

1930

1974

1987

1999

2010

人数(亿)

5.5

6.3

7.3

9

10

20

40

50

60

70

(1)根据材料二所提供的世界人口数据,在下边方框内将世界人口增长柱状图补充完整。

答案:

(2)从材料一和所绘制的人口增长柱状图可以看出人口增长的特点:

__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__。

(3)一地区某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05%,死亡率0.61%,该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0.44%__。

(4)我国在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

因此,实行__计划生育__,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从表中看出世界人口自1800年后,每增加10亿人口,用的时间越来越短,世界人口由10亿增加到20亿经历了100年,从20亿到50亿经历了57年,从50亿到60亿经历了12年,这说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在大大加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我国为了控制人口增长,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24.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据甲图分析,从地形类型看,世界约有56%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__平原__地区。

试举一例世界人口稠密分布区:

__欧洲西部、亚洲东部和南部、北美洲东部(任选一个)__。

(2)据乙图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中的__北__半球;

按纬度来说,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中低__纬度地区。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__温暖湿润__。

甲图表示不同海拔的人口分布状况,乙图表示不同纬度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从海拔上看,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平原地区;

从纬度位置看,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此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居住。

25.(2017年南平适应)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于2017年9月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金砖国家”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填字母),除南极洲外,没有“金砖国家”分布的大洲是北美洲、________,“金砖国家”间的交流合作属于“________”。

(2)C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该国粮食产量不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灾害频发;

E国北部的地形区是______,这里分布着有“地球之肺”之称的________(植被)。

(3)根据图中信息填写下表,比较两个国家的地理特征。

C国

E国

不同地理特征

________

相同地理特征

种植棉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砖国家指的是新兴市场投资代表,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五个国家。

金砖国家中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俄罗斯还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同时俄罗斯也是地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

中国和印度都位于亚洲,巴西位于南美洲,南非位于非洲南部。

因此,除南极洲外,没有“金砖国家”分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大洋洲。

金砖五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它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属于“南南合作”。

C国是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但西南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频发,导致粮食产量不稳定。

E国为巴西,其北部分布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同时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森林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亚马孙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之称。

印度和巴西两国不同的地理特征主要有:

印度位于东半球,北半球,而巴西则主要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

印度临印度洋,巴西临大西洋;

印度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黄麻等;

巴西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咖啡、玉米、可可等;

北回归线穿过印度北部,而南回归线穿过巴西南部;

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巴西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等。

印度和巴西相同的地理特征则表现在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都有回归线穿过;

都主要位于热带,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等。

(1)A 大洋洲 南南合作 

(2)热带季风气候 水旱(旱涝) 亚马孙平原 热带雨林 (3)不同地理特征:

C位于北半球,E主要在南半球;

C位于东半球,E位于西半球;

C濒临印度洋,E濒临大西洋;

C种植水稻、小麦、黄麻,E种植咖啡、玉米、可可;

C北回归线穿过,E南回归线穿过 相同地理特征:

都是临海国;

都主要位于热带;

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2017年青岛中考)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探究资料:

图1“法国地形图”、图2“法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图3“法国高速铁路线路图”

尝试探究:

(1)地形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据图1可知,巴黎处于海拔200米以下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2)气候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据图2可知,巴黎处于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区,气候温和湿润。

(3)河流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据图1可知,塞纳河流经巴黎、________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4)交通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据图3可知,巴黎有多条高速铁路在此交会,铁路交通便利,加强了内外联系。

归纳总结: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和交通等。

原理应用:

(1)据图4分析青岛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交通条件。

(2)平原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理想场所,而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却分布在高原上,据图5分析主要自然原因。

(2)据图2可知,巴黎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冬暖夏凉;

(3)据图2可知,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注入英吉利海峡,水量丰富航运便利。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资源、交通、政治等。

(1)据图4结合所学可知,青岛属于沿海港口城市,交通便利,信息畅达;

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高等院校众多;

临近日韩,便于承接产业转移;

工业基础、协作条件较好。

(2)读图5可知,墨西哥位于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

墨西哥高原地势较高,气候凉爽,气候宜人,适于居住。

(2)温带海洋性

(3)水

地形、气候

(1)交通便利,信息畅达;

(2)墨西哥位于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