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导师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00867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15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大学导师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上海大学导师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上海大学导师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上海大学导师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上海大学导师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大学导师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海大学导师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大学导师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大学导师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警惕商业主义对传

媒公共领域的侵蚀和消解,防止损害公共利益的“杂音”,激发人们关注公共事务的热情,提

升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水平和能力,使公共领域形成与国家政权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

关系,形成代表公众的社会舆论。

  二、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

舆论是“公众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并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

”④马克思也曾经指出,舆论在社会中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

⑤舆论可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穿透人们的心灵,潜在地影响公众心理,无形而又强大。

新闻传媒是舆论的主要表达渠道,并经常影响着社会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方向。

首先是“舆论引导”。

宏观层面上,它是一个国家调控内部情绪的主要工具之一;

微观层面上,则是大众传媒承担社会教化,引领潮流等行为的职责。

因此,作为直接反映社会观念形态的大众传媒,无论主观愿意与否,其“舆论引导”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

进行什么样的引导,朝什么方向进行引导,是“舆论引导”的关键。

其次是“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以新闻报道手段对社会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调节社会矛盾,体现公平与正义,维护公众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建构和谐的媒介现实

随着大众传媒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媒介环境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和重视。

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

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对现实环境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⑥我们身外媒介环境之中,地球被传媒团团包裹变得越来越小。

这意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改变,媒介新环境将自然界转变成它的背景,媒介是新的“自然”,新的环境。

新闻传播者必须面对这一现实,研究我们的生存方式,研究建构和谐环境的路径。

四、关注弱势群体,实现利益均衡

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公平与公正。

然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失衡现象,第一个失衡就是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在权利分布上的不均衡。

建构和谐社会最紧要的工作就是弱势群体要凝聚自己的能量,形成同强势群体对话的能力,明确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和利益。

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媒介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应对危机的重要途径

危机传播是针对社会危机现象和事件,对社会加以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是新闻传媒的重要工作之一。

新闻传媒进行危机传播的长效机制一般包括:

1.预警机制。

任何危机都有一个持续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危机发生之前,新闻媒介要及时预警。

2.信息披露机制。

危机传播中所涉及的信息涉及人们的切身利益,公众享有对危机的知情权。

媒体应及时、开、透明、客观地传播。

3.应急处理机制。

由于危机何时发生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传媒就必须“时刻准备着”,快速反应,安定民心,保障社会稳定。

  六、营造人文氛围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⑦在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有简化为经济和物质关系的危险,人文精神在逐步失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缺失人文精神,新闻媒体必须与受众建立平等对话关系。

要关注新闻事件背后的人———人的内心、人的命运、人的情感。

注释:

①于海《公共领域的起源和演化》,《社会》1998年第6期47页。

②尤尔根?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32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③尤尔根?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113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④陈力丹《舆论学-典论导向研究》第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237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⑥参见李普曼《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⑦叶朗《人文精神的坚守与呼唤》,《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1月2日第七版。

电视和网络传播

戴元光

电视产生在1938年的美国。

1958年中国在上海和北京首次播出了电视节目。

从电视的产生到中国电视的普及用了近六十年时间。

网络如果从1993年美国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开始计算,只用了六年时间。

现在网络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并达到一千多万的用户。

有人说电视将被网络代替,有人说信息时代我们将化为泡沫,不一而足。

我以为,电视的辉煌年代并没有结束,网络不会代替一切。

电视作为电子媒介中最为普及的传播工具,它对人类的影响可能是又一个“谷登堡”。

它的出现使人类真正进人了“地球村”,从农耕文明真正进人了工业文明。

今天是电视的猫权时代。

在电视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电视的弊害也显现出来,它占据了人类太多的生活空间,它喋喋不休地复制了一个又一个的工业文化,它所传播的虚拟的生活,它的偏情主义的广告传播,它所含有的反文化、反伦理的性质,严重地危害了社会健康的发展。

人类在充分发挥用电视传播的功能的同时,应当更大力地审示

电视的负面影响。

从卿年代起中国的电视正在从一个健康的教育的媒体朝娱乐的、大众的、商业的、低质的媒体发展。

人们沉缅于电视的“活生生的”生活,而越来越疏远自己所参与的“活生生的”生活,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越来越表面化、虚伪化、低智能化,它所传播的文化价值越来越游离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

随着电视观众的越来越成熟,电视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网络传播刚刚发展,其影响超过电视,但它的作用却远不及电视。

总体讲,网络的未来和出路还很模糊。

网络传播一提出来,就有不少人惊呼网络将不可一世地走向生活并垄断观众。

但就在网络传播的优越性刚刚表现的时候,它的缺点和社会危害也突显出来了。

实际上网络在高新技术的支持下,集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期刊的某些优势,却又。

网络的功能主要是:

一、快捷通讯。

网络是人类目前所获得的最快捷的通讯手段,它的特点是即时性、准确性和同步反馈,形同于面对面的传播。

二、言论的自由市场。

言论自由是中世纪以来人类追求的目标,但没有哪一个国家实现了真正的言论自由。

网络使人首次能自由表达思想,首次使每一个人都有可以成为传播者。

三、实现电子商务。

尽管电视时代就实现了电子购物,但真正实现电子商务的是网络时代,人从“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到“顾客不出门便购天下物”。

网络购物将成为21世纪初最重要的商业行为。

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网上犯罪。

早在网络通讯发展的初期,网上犯罪已经突显出来。

有人说,网络是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现在看来

有些言过其实,但网络确是金融危机的元凶之一。

作为技术加文化的网络,确实为金融犯罪提供了机会,加剧了金融危机的发生。

网上犯罪已成为国际性质了。

产生新的不平等。

网络传播一开始就孕育着不平等,网络是自由的传播市场,但能够进人这个市场的人并不是全体公民,因为网络传播是一种崭新的文化消费和信息消费,目前主要是城市和有钱人的行为;

其次是网民性别的不平等,产生了新的男尊女卑,因为在网上男性公民占绝大多数;

网络主要使用英语,非英语国面临着文化殖民化的威胁,网络的高科技化使网民成为高智商和高学历者垄断,普通市民不能很快成为网民。

网络同电视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网络取代电视也是不可能的,电视时代所出现的文化危机文化质量的下降在网络时代更为严重,而网络文化的出现,将预示着人类对价值、伦理、真理和文化的重新认识。

:

当代世界大众传媒发展透视

郑涵

在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文化经贸全球化影响下大众传媒在投资构成、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组织机制、政策法规环境诸多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变革,并且形形色色的变革交错融汇,彼此整合。

正确把握国际大众传媒及其集团发展态势与特征,意义重大。

这有利于推动我国传媒体制的进一步创新,以顺利适应与融入世界当代传媒发展的历史大潮。

虽然国际大众传媒发展状况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但是总的趋势及其特征还是相当明朗的。

一、大众传媒业已经成为世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八十、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大多数地区,花在媒体和娱乐业上的开支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还快,远东和中欧更为突出。

世界电影业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基本上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九十年代后期年收入达160多亿美元。

电视、音像、图书、期刊、报纸、游乐诸多产业进入九十年代增长势头依然强劲,波动总体不大。

1992年至1995年全球唱片销售量增长了38%,1999年全球100强电视企业收入由1995年的93亿美元上升到1380亿美元。

二、国际文化经贸全球化跟世界经济一体化互相汇合

当代世界全球化的基础和核心是世界金融与投资、市场及其发展战略、信息技术与通讯交往、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全球化跟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政治调控体系全球化和以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监控机制全球化的交汇。

国际文化经贸已经成为世界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世界大众传媒业是国际文化经贸的主体。

世界重要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传媒业及其大型传媒集团深刻介入全球化的文化生产、分配和消费以及技术与组织创新和基础设施快速升级换代体系;

在民族国家文化主权主导之下,各国大众传媒发展愈来愈受到世界性和区域性组织的制约(诸如世界贸易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组织)。

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文化经贸全球化,在民族国家调控与引导之下,适应世界性和地区性相关组织规章,遵循国际通行惯例,顺应变革开放与自由竞争的潮流,这已是当代国际大众传媒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国际传媒业呈现共存共荣,多元多极的格局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国际传媒发展的主旋律。

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文化经贸全球化为各国传媒的新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共存共荣、多元多极是当代有别于以往的最大特征。

共存共荣、多元多极的互动构成了当代国际大众传媒发展的总格局。

大众商业文化与公共事业文化并驾齐驱,九十年代欧洲传统上公共广播电视一统天下的局面基本上为商业与公共双头体制所取代,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通俗影视流行世界,但是区域性的和民族性的影视不仅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与更多的复兴可能,而且愈益成为不争的事实。

例如丹麦、挪威、瑞典、芬兰的视听业,中国已成为当代世界高雅电影大国,饮誉全球。

的确,美国大众传媒在当今世界商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也不可夸大其事。

日本索尼、加拿大Seagram、荷兰菲利普、澳大利亚新闻集团、德国贝塔斯曼等,不仅在全球而且在美国传媒业举足轻重。

美国影视在其他国家有很高的票房收入与收视率,但是统计表明最受欢迎的影视节目往往是本土节目,不仅美国传媒公司,而且许多其他国家众多跨国传媒公司在文化产品内容与形式以及语言上都愈来愈倾向于本土化策略;

在占世界唱片市场80%以上的五大全球传媒公司中,仅时代华纳属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等跨国传媒公司是世界最重要的图书出版机构,新闻节目以本国为主是普遍的现象。

在全球七大广告公司中,美国仅有三家其余归属英国、日本、法国。

四、广播电视普遍商业化

西方国家的图书出版、报刊、电影、声像、有线电视基本上一直处于商业化的发展轨道,而无线广播电视除北美以商业为主,八十年代以前在欧洲绝大多数国家沿用公共模式。

从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欧洲广播电视进入商业化的实质性发展阶段。

目前绝大多数欧洲国家形成公共和商业广播电视双头并重格局,而且商业广播电视呈后来居上的发展势态,公共广播电视在相当大程度上以商业化方式进行运作,重视收视率,以争取广告,补充政府财政补贴和国家视听费之不足,连老牌公共广播电视英国BBC九十年代以来也把商业战略列入生存计划的中心,已跟皮尔逊PLC公司、考克斯通讯公司以及其他商业公司建立联盟,生

产和销售面向全球的电视节目,1996年跟美国电信公司拥有49%股权的Flextech公司以及美国发现通讯公司共同建立了一个价值近10亿美元的合资公司,为全球电视市场创建10多个电视商业频道。

以商业为主导的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发展迅速。

1995年至2000年全球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用户从20%上升为38%,欧洲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收入从1990年

至1994年平均每年增长30%。

由于信息技术革命与多媒体融合,电视频道急速飚升,电视功能迅猛扩大,电视频道质量与数量上的发展前景变得非常广阔。

因此,商业视听节目制作公司生存和发展空间也自然不可估量。

1996年好莱坞已从中获得多达数十亿美元的订单。

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人只看八至十个电视频道,所以商业视听节目制作公司和电视台的商业竞争必然趋于白炽化。

纸质媒体与电子媒体的融合已经实现。

随着公众接收条件的改善和接收习惯的养成以及纸质媒体与电子媒体全面而有效的融合,商业媒体内容制作公司商业化倾向将变得前所未有的强烈。

当代信息技术革命和媒体商业化促成了大众传媒业成为世界最大产业之一。

五、全球传媒监管体制经历着历史性转变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全球大众传媒政策法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结构性转型。

在自由市场规则引导下,一方面各国程度不一地或快或慢放松对传媒的管制,拓宽传媒集团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经营空间,允许传媒集团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世界性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在规范成员国文化政策法规和政府行政调控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有约束力的作用,与此同时成员国及其世界性与区域性经济组织加强对国际文化经贸的监管力度(诸如市场准入、透明度、知识产权保护),以此维护市场规则,刺激国内传媒业的发展壮大,推动国际文化生产、消费、贸易、投资的自由化。

美国是全球放松政府对传媒管制而加强监管力度

的领头羊。

《1996年联邦电信法》的颁布标志着最新一轮传媒管理体制变革,其基本点是顺应新形势,减少政府对电信、广播电视等电子信息传媒产业的管制,扩大市场准入,减少产权限制,允许扩大经营,强化竞争,让市场更多地调节文化产业,鼓励拓展市场占有率。

这直接导致近几年美国大众传媒业的兼并重组浪潮,促进了美国以及世界传媒业的发展。

近年

欧洲在跟美国传媒大战中失利的一大原因,也正在于欧洲大多数国家对电子传媒业限制过多过严;

在国际上,世界和区域性经济组织正在积极逐步消除阻碍国际文化经贸自由化的壁垒,例如,1996年美国和墨西哥签署协议向对方开放各自的卫星电视市场;

1992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裁定加拿大不准为保护本国期刊而对美国杂志出版商征收特定税款;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裁定,挪威不能依其惯例禁止卫星广播传入该国的针对儿童的广告;

1996年欧洲法庭通知瑞典,不得禁止另一欧盟国家向其传播针对儿童的广告;

欧盟裁定,法国必须允许播放按法国惯例被禁止的含有酒类广告的体育电视节目等。

九十年代,国际版权保护成为国际文化经贸的突出问题。

西方传媒公司已委托政府领导反对破坏版权的事务:

世界经贸组织把此事定为内部问题,力图在全球实行版权保护,应该指出,全球文化经贸自由化在世界贸易组织中还是有待逐项谈判的事项,世界各国一般都实行相当严格的民族文化保护政策法规。

六、国际传媒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融合与重构

跨国公司是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和动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国际传媒向着规模更大和全球化的集团方向发展。

绝大多数设在美国的大传媒公司正处于历史性转型过程,从以美国为中心的生产和国际分配网模式

向跨国生产和跨国模式转化;

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传媒集团也加紧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统一的生产和分配活动,由此创造规模经济,更合理地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强化传媒产品本地化策略,在集中力量生产和分配全球流行产品的同时,积极促进适合当地趣味的传媒产品的活动,或以切实可行的方式推广全球流行的传媒品。

这一过程主要以传媒公司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进行。

国际大众传媒跨国跨行业兼并重组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九十年代愈演愈烈;

1996年美国广播电视业兼并交易额达253.6亿美元(无线),有线电视则为230亿美元,至1992年美国广播电视业主要市场已被大公司统领,其后发展势头更猛。

1999年维阿柯姆公司以320亿美元并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因此而成为美国第二大集娱乐、音乐、电影、电视剧、新闻节目制作为一体的综合节目公司。

1998年至今,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以1100亿美元兼并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经营者美国电信公司,美国有线公司耗资1900亿美元并购时代华纳公司。

这一情况也在世界其他许多国家与区域进行,例如,1999年12月默多克拥有40%股份的英国空中广播公司宣布跟德国电视巨头基尔希结成战略同盟,通过向基尔希的付费电视频道投资29亿马克,取得了该公司付费电视24%的股权;

法国新电视频道在比利时、西班牙、德国、瑞士、波兰、荷兰、意大利都有自己控股程度不一的大众传媒。

无论美洲还是欧洲,大众传媒兼并重组具有世界性的特点,一般是由全球跨国传媒及其他公司开展的,以制度与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属于强强全球化整合。

此种大众传媒并重组的结果之一是:

具有重大世界影响的公司愈来愈集中为少数巨型跨国传媒集团。

1995年,10家最大的出版公司占全球800亿美元总销量的25%,其中贝塔斯曼、时代华纳、维阿柯姆所属图书出版社销售额都达100亿美元,九十年代全球最大的五个唱片公司:

宝丽金、时代华纳、索尼、百代、贝塔斯曼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80%,1999年,世界电视100强中的前6位收入占总收入的34.62%,其中第一位的时代华纳所属电视企业收入184.62亿美元,占总收入的19.37%,是第100强米高梅公司1.98亿美元的93倍之多;

1995年三家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英国的WPP集团、美国奥美和Interpublic收益80亿美元,占全球总收入的23.88%。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国际大传媒发展高度不平衡性和竞争的激烈程度。

维阿柯姆八十年代还相对名不见经传,至九十年代已经处于世界顶尖级传媒集团,1992年至1997年销售额增长3.6倍。

在1997年

至1999年间,世界电视企业100强排位变动相当激烈,1998年100强中有16强是新的,1998年榜上无名约福克斯娱乐公司在1999年登上第七强的高位,比其母公

司澳大利亚新闻集团还胜一筹,巴西的环宇组织1998年电视收入14亿美元,跟上一年度持平,但排位却由第10位落到28位。

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际传媒集团已形成多层次多级别媒体集团体系。

第一传媒集团约10多家,诸如新闻集团、时代华纳、迪斯尼、贝塔斯曼、美国电信公司、宝丽金、全球广播公司、环宇、索尼等,每家年销售在100亿至250亿美元之间;

第二传媒集团约30至40家,绝大多数列于全球最大的1000家公司之内,每家年销售介于20亿美元至100亿美元之间;

第三传媒集团超过1000家,他们向传媒大公司提供服务或填补小的地方市场。

第一和第二传媒集团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第三传媒集团内部和彼

此之间互相拥有股份,而且大多数还有非传媒公司所占的股份。

国际传媒的融和与重构有力促进了传媒集团的规模化、纵向一体化和全球化。

这有利于调动已有的人、财、物创办新公司;

有利于使用交错销售、交错推销和优先进入等方法以获取整合与协作所致的好处,同时也起到排挤他人和减少恶性竞争的作用;

有利于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在更大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

有利于迎接新技术和全球化挑战,提高竞争力实现更大的规模效益。

当代中国舆论监督的角色定位于历史语境刍议

郑涵沈荟

新闻舆论监督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议题,不仅我们党愈来愈重视并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国内学界也特别关注对新闻舆论监督问题的讨论,研究深度不断提高。

但新闻舆论监督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本文仅就当代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角色定位与历史语境提出一点疑问,以期抛砖引玉。

一、新闻舆论监督与传媒角色定位

学界具有共识的观点认为,所谓新闻舆论监督其核心大致包括五点:

一是运用大众传媒;

二是在公共领域揭露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腐败阴暗现象;

三是客观上形成社会舆论,以此监督与制约国家与社会生活中违反道德与法规的行为,尤其是遏制或减少政府机构与官员滥用权力的情况,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促进社会机制的有效运行;

四是主观上为了人民利益或帮助公众;

五是在西方新闻业传统中形成“第四权力”的地位。

大体而言,这一有关新闻舆论监督的定义比较准确,但是仍然有可考究之处。

首先,在一定程度上,该定义在新闻传媒角色定位上存在忽视主体内在动机的倾向。

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观点来看,传媒为什么会有为人民利益或帮助公众的内在动机,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假如传媒没有这样的内在动机,新闻舆论监督又如何可能?

在不同的传媒历史语境中,如果存在这样的动机,那么其形态差异无疑也会很大。

如果传媒属于民间的,那么只有在新闻市场中才有可能形成为了人民利益或帮助公众进行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在动机。

但如果新闻市场结构单一或无序,或因资本与权力垄断,或因混沌动荡,这一动机就难于产生与维系。

如果传媒属于社会公营,那么其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内在动机同样根源于产权与治理结构的特定制度安排,“大社会小政府”是其基本社会历史语境,这方面欧洲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

如果传媒属于政府,那么问题就转换为政府自律而不是新闻舆论监督了。

在新闻传媒不构成社会重要主体结构的历史条件下,现代公共领域经典意义上的大众传媒基本上不大可能存在,又如何讨论新闻舆论监督问题?

当然,学界不是没有意识到当代中国新闻传媒角色定位问题,恰恰相反,此类探讨颇多,也具有代表性:

“在我国现行的意识形态管理体制中,舆论工具在机构设置上不具有独立性……舆论监督功能没有得到重视”,“实践证明,舆论监督如果不具有相应的自主权,就没有权威性,就会软弱无力,甚至被压制而面临寻求权力的支持,有了‘尚方宝剑’之后,虽会柳暗花明,一时改变局面,但也是事后监督,解决个别小问题,与舆论监督所负的职责很不相称。

因此,要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发挥舆论监督的权威性,消除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