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 提要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00769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 提要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 提要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 提要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 提要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 提要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 提要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 提要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 提要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 提要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西行漫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星在西方语境中指下层民众参加的,造旧世界反的民主革命,《红星照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

全书共12篇,全书共12篇,分别为:

“探寻红色中国”、“去红都的道路”、“在保安”、“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长征”、“红星在西北”、“去前线的路上”、“同红军在一起”、“同红军在一起(续)”、“战争与和平”、“回到保安”和“又是白色世界”。

二、各章概述

第一章探寻红色中国讲述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开始深入苏维埃红区的冒险,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产党的秘密。

并且讲述了张学良和杨虎成与共产党达成一致搞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

第二章去红都的道路讲述在进入红区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经历,并讲述了国民党通过“民团”这一组织对地方的统治和镇压政策。

介绍了周恩来及贺龙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

介绍了许多年轻的红军战士们因为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而参加红军、热爱红军的故事。

第三章在保安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给作者的初步印象:

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谈到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

红军大学开展的各项课程以及红军剧社开展的宣传工作。

第四章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本章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思想变改以及成长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

第五章长征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

着生记叙了第五次大围剿,以及长征中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原等艰难英勇的事迹。

第六章红星在西北讲述了刘志丹开创西北苏区的历程,西北大灾荒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苏维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货币各方而政策。

第七章去前线的路上讲述了普通农民对红军的拥护,对苏区工业的繁荣以及苏区工人身上具有的乐观活泼的社会主义工业精神

第八章同红军在一起讲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红军内部,了解他们年轻、精神饱满、训练严格、纪律严明、装备出色、政治觉悟高,才使得他们成为铁打的军队。

并且讲述了促使司令员彭德怀走上革命道路的悲惨童年经历,以及他独特的个人魅力。

红军采用游击战术的原因和策略。

红军战士健康丰富的生活。

第九章同红军在一起(续)共产党军事领导人徐海东的人生历程以及中国残酷的阶级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杀戮和苦难。

讲述共产党团结回族人民抵抗压迫者的策略。

第十章战争与和平讲述红色中国的少年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代表着中国的希望,讲述共产党为建立统一战线所做的努力以及革命领导人朱德极其杰出的领导才能和个人魅力。

第十一章回到保安讲述了在敌人封锁下的保安地区,红军丰富多彩的生活。

讲述了俄国对于红色中国的影响以及德国顾问李德指挥作战时出现的失误及其原因。

第十二章又是白色世界详细记述了“西安事变”的具体经过、结果,以及对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影响。

并分析了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面临挑战及其终将取得胜利的原因。

三、填空题

1.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 

 

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尽管这样,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该书还是成了一部禁书。

3、作者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以及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作者埃德加•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4、《红星照耀中国》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6红军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是:

行动听指挥;

不拿贫农一点东西 

打土豪要归公

7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年届不惑的周恩来 

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个人的成长轨迹 

,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

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

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 

八一南昌起义 

,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包含在这个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之中。

5.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 

徐海东 

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 

,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整天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朱作其,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的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老李 

,担心记者把自己写进专著、被外国人误以为“鸡巴”而影响红军声誉的红军小鬼向季邦………

6、《红星照耀中国》的英文版于1937年在伦敦首次出版,头几个星期就连续再版7次,销售10万册以上。

7、《红星照耀中国》的出版意思重大。

首先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其次,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还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最后,斯诺在陕北期间还拍了大量苏区生活的照片,为后人留下最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

如毛泽东头带羊角帽的半身像。

8、《红星照耀中国》的艺术特色:

人物的真实性(真实人的种种生活状态和性格特征)、叙事结构的真实性(全书是按作者行程见闻,以时间为序)、对比手法的运用、整体环状结构(白区-红区保安-红军前线-再回保安-回到白区(西安))。

9、《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中国工家红军长征经过,并重记叙了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原等艰苦英勇的事迹。

四、选择题

1.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D)

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C)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3.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2017年是红军长征胜利(D)

A、51周年B、61周年C、71周年D、81周年红

4.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B)

A、五四运动B、红军长征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5.埃德加·

“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B)

A、八一三事变B、西安事变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

五、简答题

1、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四项举措.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

2、代议制苏维埃政府结构是怎样的?

答:

从最小的单位村苏维埃开始建立的,上面是乡苏维埃、县苏维埃、省苏维埃,最后是中央苏维埃。

每村各选代表若干人参加上级苏维埃,依此类推,一直到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

凡年满十六岁的,普遍有选举权。

3、苏维埃革命委员会的权利有哪些?

它有决定选举或改选权,同共产党合作紧密。

乡苏维埃下面设教育、合作社、军训、政训、土地、卫生、游击队训练、革命防御、扩大红军、农业互助、红军耕田等等委员会,由乡苏维埃指派。

苏维埃的每一分支机构中都有这种委员会,一直到负责统一各项政策和作出全国性决策的中央政府。

4、苏维埃政府对春耕工作做怎样的批示?

进行广泛的宣传,争取农民自愿参加,不要有任何强迫命令。

5、苏维埃政府下的地主是怎样定义的?

根据共产党的(大大简化了的)定义,凡是大部分收入来自出租给别人种的土地而自己不劳动的人都是地主。

6、在来到中国进行国际援助的众多国际友人中最杰出的三位美国记者是谁?

他们记录中国历史的著作是什么?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7、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

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8、简要叙述红军长征的经过。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9、共产党定义的什么人算地主?

高利贷和土豪算吗?

共产党定义的地主是大部分收入来自出租给别人种的土地而自己不劳动的人;

按此定义,高利贷和土豪属于这一类。

10、共产党规定合作社的五项主要任务是什么?

制止商人对群众的剥削;

克服敌人的封锁;

发展苏区国民经济;

提高群众经济政治水平;

为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条件。

11、简述《西行漫记》一书的主要内容。

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12、《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改名为《西行漫记》?

一九三七年十月,《红星闪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

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

但在中/共地下组织的的帮助下,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

不到几个月就轰动了国内外华侨并重印发行多次。

直到现在,虽然不用再用这个隐晦的名字,但为了保证初版的本来面目,现在的重印本仍采用这个名字。

13、简述斯诺从李长林口中得到的贺龙印象。

答要点:

①贺龙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

他不知疲倦。

②贺龙对有钱人的仇视,据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14、简述《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的彭德怀印象?

①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

②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

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

③“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15、朱德妻子康克清眼中的丈夫的性格是什么?

一、天性极端温和;

二、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

三、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16、简要回答张学良在南方同红军打仗以后,对红军以及战斗的认识。

①.他们所打的“土匪”实际上是由抗日爱国的能干指挥员领导的;

②“剿共”这件事情可能要继续好几年;

③一边同红军打仗,一边要抗日是不可能的;

④而在这期间东北军却在同自己毫不相干的战事中很快消耗兵力,土崩瓦解。

17、红军的11项纪律有哪些?

答:

1.行动听指挥;

2不拿贫民一点东西;

3打土豪要归公;

4上门板;

5捆铺草;

6对老百姓要和气,要随时帮助他们;

7借东西要还;

8损坏东西要赔;

9和农民买卖要公平;

10买东西要付钱;

11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

18、红军如何改变佃农、贫农、中农以及所有“贫农”成分的处境。

1.在新区中第一年就取消了一切租税,使农民们有透口气的机会,在老区里,只保留一种单一的累进土地税和一种单一的小额营业税;

2.他们把土地分给缺地农民,大片大片地开“荒”—多数是在外或在逃地主的土地;

3.他们没收有钱阶级的土地和牲口,分配给穷人。

19、共产党认为合作社是“抵制私人资本主义和发展新的经济制度的工具”他们规定它的五项主要任务有哪些?

1.制止商人对群众的剥削;

2.克服敌人的封锁;

3.发展苏区国民经济;

4.提高群众经济政治水平;

5.为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条件。

20、游击战为什么在有些地方发展很快,成为了政治力量,而在别的地方却很容易遭到迅速的镇压?

1.中国的游击战只有在共产党的革命领导下才能取胜,因为只有共产党有决心、有能力满足农民的要求,了解在农民中间进行深入、广泛、经常的政治和组织工作的必要性,能够实现它宣传的诺言。

21、游击队的实际战地领导必须坚决果断、勇敢无畏。

没有这些领导品质,游击战不但不能发展,而且在反动派的进攻下一定会衰亡。

2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什么?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就共产党人而论,可以归结为孙逸仙博士和国民党接受两大革命原则。

第一个原则承认有必要采取反帝政策—用革命行动收复政治上、领土上和经济上的全部民权。

第二个原则要求在国内实行反封建反军阀政策—对地主军阀实现民主革命,建设新式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共产党和国民党都认为这必须是民主性质的。

23、中国人民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的军队?

第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4、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什么?

(即红军游击战的口号)答:

敌进我退;

敌驻我扰;

敌疲我打;

敌退我追。

25、“秋收起义”运动的五大纲领是什么?

一、省的党组织同国民党完全脱离;

二、组织工农革命军;

三、除了大地主以外也没收中、小地主的财产;

四、在湖南建立独立于国民党的共产党政权;

五、组织苏维埃。

26为什么说红军的西北长征是撤退而不能说是溃退?

红军的西北长征是一场战略撤退而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

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里因素。

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

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去,无疑是他们大转移的第二个基本原因,他们正确地预见到这个地区要对中、日、苏的当前命运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27、简述斯诺说:

“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把中国历史引导到了新的方向”,你是怎么理解的?

斯诺所说的“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实际上就是说的历史上有名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28、简述斯诺怎样看待杨虎城的当过土匪的经历?

绝不要以为杨虎城将军早年当过土匪,就必然没有资格做领袖了。

这样的假定在中国式不适用的。

因为在中国,一个人青年时当过土匪,往往表示他有坚强的性格和意志。

翻翻中国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中国有些极能干的爱国志士,都曾一度被人贴上土匪的标签。

杨将军反正在大多数外国传教士中间名声不佳,因此他不可能真的是一个坏人。

他的革命历史,说明他原来是个粗鲁的农民,可能一度有过崇高的梦想,要大大改变自己的世界,但是他掌握了权利以后,却也没有找到什么办法。

29、简述一下“白匪”与“赤匪”的含义?

答提示:

白匪,用国民党的名词来说就是民团,国民党为了要镇压农民起义,纷纷组织民团。

就是作为保甲制度的一个有机部分进行活动的。

赤匪用苏维埃的名词来说就是游击队,赤匪是国民党对游击队的敌视称呼。

30、简述一下周恩来走上革命的历程?

周恩来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从小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

但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里受的教育,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到了别的地方去了。

第一次革命以后,周恩来便被卷到了社会革命运动中去。

他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1919年学生运动中,他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

后来他去了法国,回国后与孙中山会和,准备发动国民革命。

并与26岁被任命为著名黄埔军校的秘书。

1925.1926.1927年进行了北伐,1927年以后蒋介石发动了他自己的右派政变,开始杀害激进分子,周恩来被列入头号黑名单。

几经周折,1931年后他终于“闯破封锁”,加入红色队伍。

31、简述斯诺听到的的贺龙的革命经历?

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他已年过半百,但是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

他性格急躁,但是他很谦虚。

贺龙在当时是一个土匪头子,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国。

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

贺龙是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在这以前不久,他还效忠于汪精卫的武汉政府。

但是唐生智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著名的“农民大屠杀”后,激起了他的愤怒,贺龙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

32、在紧急状态下,苏区教育制度分为哪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校,都是苏维埃办的;

第二部分是军队,是红军办的;

第三部分是社会,是共产党各组织办的。

33、朱德的特殊战术。

1)能跟战士共同生活,密切接触,因而获得他们的信任;

2)作战不管大小,事前要查勘地形,精密计划一切;

3)细心处理一切,亲自领导部队;

4)坚持要从一切角度对敌人的阵地有清楚的了解。

34、简答:

1936年9月彭德怀部队向黄河西移的原因.答:

首先是扩大和发展我们的苏区;

第二是配合二、四方面军的调动和前进;

第三是消除马鸿逵和马鸿斌在地方的影响,同他们的部队直接形成统一战线。

35、简答:

19世纪回民两次争夺政权。

一次是杜文秀在云南一度立国,自称苏丹王苏莱曼;

一次是在1864年回民控制了西北全境,甚至进犯湖北。

36、共产党鼓动推翻“国民党走狗”和“伊斯兰教叛徒”向回民提出的诺言.取消一切苛捐杂税;

协助成立回民自治政府;

取缔征兵;

取消欠债;

保护回族文化;

保证各派宗教自由;

协助创建和武装回民抗日军。

37、《红星照耀中国》又译名为什么?

为什么中译名不选《红星照耀中国》?

答《红星照耀中国》又译名为《西行漫记》。

当时中国正处于日本的侵略,同时国民也对共产党进行镇压。

在如此白色世界中,《红星照耀中国》要在中国流传的话必须用一个隐蔽的名称,因此选择了《西行漫记》作为掩护。

38、斯诺出发去中国前做了什么预防准备工作?

当时在西北天花、霍乱、伤寒、斑疹伤寒和鼠疫流行,因此斯诺出发前在臂部和腿部注射了这些传染病的疫苗。

39、陕西曾以盛产什么闻名?

西北发生过大饥荒的原因是什么?

陕西长期以来就以盛产鸦片闻名。

西北曾经的大饥荒也和鸦片的种植有关。

当时军阀强迫农民种植鸦片,最好的土地都种上了鸦片,一遇到干旱的年头,西北主要的粮食作物就严重短缺,饥荒就不可避免。

40、介绍下“白匪”。

白匪,用国民党的名词来说就是民团,国民党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纷纷组织民团。

4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什么?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国民党必须接受两大革命原则。

第一原则是承认有必要采取反帝政策—用革命行动收复政治上、领土上和经济上的全部主权。

第二原则是要求在国内实行反封建反军阀政策—对地主军阀实现民主革命,建设新式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