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地区高考物理最新信息模拟押题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071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开封地区高考物理最新信息模拟押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开封地区高考物理最新信息模拟押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开封地区高考物理最新信息模拟押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开封地区高考物理最新信息模拟押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开封地区高考物理最新信息模拟押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开封地区高考物理最新信息模拟押题二.docx

《河南开封地区高考物理最新信息模拟押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开封地区高考物理最新信息模拟押题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开封地区高考物理最新信息模拟押题二.docx

河南开封地区高考物理最新信息模拟押题二

河南开封地区2013年高考物理最新信息模拟押题二

第Ⅰ卷(选择题 共31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也归功于他们采用了正确的物理方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用放大法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B.伽利略用理想实验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C.法拉第用归纳法得出了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D.库仑用微分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解析:

选C 卡文迪许用放大法测出了引力常量,A项错;伽利略用理想实验证明了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B项错;法拉第研究了各种电磁感应现象,如动生、感生等,归纳出了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C项正确;库仑用库仑扭秤测出了静电力常量,D项错。

2.如图1所示,有5000个质量均匀为m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

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则第2011个小球与2012个小球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等于(  )

图1

A.        B.

C.D.

解析:

选A 选取所有的5000个小球为研究结象,由平衡条件得:

Tsin45°=5000mg,Tcos45°=F,可得F=5000mg,然后取下边5000-2011=2989个小球为研究对象,设2011个小球与2012个小球间作用力为T′,T′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由平衡条件可得:

Τ′sinα=2989mg,T′cosα=F,解得tanα=,故A正确。

3.如图2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v-t图象,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时间由t1到t2的过程中(  )

A.加速度不断减小

B.加速度不断增大

图2

C.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

解析:

选A 从图线的斜率可知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故A正确、B错误;若物体从t1时刻到t2时刻做匀减速运动,则其v-t图如图中直线2所示,从v-t图象可知两种运动情况下,匀减速运动的位移较大,其平均速度较大,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由t1到t2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等于,所以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中的平均速度应小于,故C、D错误。

4.神舟七号经过变轨后,最终在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圆轨道上正常飞行,约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七号绕地球正常飞行时三位宇航员的加速度都大于9.8m/s2

B.神舟七号绕地球正常环绕飞行的速率可能大于8km/s

C.神舟七号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宇航员由于失去重力作用而处于悬浮状态,在舱内行走时,须穿带钩的鞋子,地板是网格状的

D.神舟七号运行的周期比地球近地卫星的周期大

解析:

选D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9.8m/s2,g值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近地轨道上卫星的线速度为v=7.9m/s,高度越高、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故B错误;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但是并没有失去重力,故C错误;近地轨道的卫星周期约为84min,半径越大、周期越大,故D正确。

5.如图3所示,虚线框内存在着沿纸面方向的匀强电场(具体方向未画出),一质子从bc边上的M点以速度v0垂直于bc边射入电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cd边上的Q点飞出电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管电场方向如何,质子从M点到Q点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B.电场方向一定是垂直ab边向右图3

C.电场力一定对电荷做了正功

D.M点的电势一定高于Q点的电势

解析:

选A 由于是匀强电场,质子所受电场力为恒力,故质子运动的加速度恒定,一定做匀变速运动,A项正确。

由于电场方向不确定,故无法判断M、Q两点的电势高低,也无法判断电场力做功的正负,BCD项均错。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匀速转动,当线框的转速为n1时,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图线为甲,当线框的转速为n2时,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图线为乙。

则(  )

A.t=0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均为零

B.t=0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均为零图4

C.n1∶n2=3∶2

D.乙的交变电动势的最大值是V

解析:

选BCD t=0时,线圈的电动势为零,则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故A错误,B正确;由图可知,T乙=0.04s,T甲=s,由n=可得n1∶n2=T乙∶T甲=3∶2,C正确;由Em甲=NBSω甲,Em乙=NBSω乙,又ω=可解得Em乙=V,D正确。

7.如图5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足够长的木板B,木板B上放着木块A。

A、B接触面粗糙,现用一水平拉力F作用在B上使其由静止开始运动,用f1代表B对A的摩擦力,f2代表A对B的摩擦力,图5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力F做的功一定等于A、B系统动能的增加量

B.力F做的功一定小于A、B系统动能的增加量

C.力f1对A做的功等于A动能的增加量

D.力F、f2对B做的功之和等于B动能的增加量

解析:

选CD 若力F较小,A、B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力F做的功等于A、B动能的增加量,若力F较大,A、B间发生相对滑动,则力F做的功等于A、B的动能增加量与系统内能增量的和,故A、B均错误;由动能定理可知,C、D均正确。

8.如图6所示,倾斜的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2运动。

一小物块以v1的初速度冲上传送带,v1>v2。

小物块从A到B的过程中一直做减速运动,则(  )

A.小物块到达B端的速度可能等于v2图6

B.小物块到达B端的速度不可能等于零

C.小物块的机械能一直在减少

D.小物块所受合力一直在做负功

解析:

选AD 小物块一直做减速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小于v1的任何值,故A正确,B错误;当小物块与传送带共速后,再向上运动摩擦力对小物块做正功,机械能将增加,故C错误。

W合=ΔEk<0,D正确。

9.在如图7所示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Ⅰ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区域Ⅱ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磁场的宽度均为L,一个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ab边刚越过GH进入磁场Ⅰ区时,恰好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当ab边下滑到JP与图7

MN的中间位置时,线框又恰好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线框的动能变化量为ΔEk,重力对线框做功大小为W1,安培力对线框做功大小为W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下滑过程中,由于重力做正功,所以有v2>v1

B.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有(W1-ΔEk)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线框动能的变化量大小为ΔEk=W1-W2

解析:

选CD 由mgsinθ=B·L得:

v1=,当ab到达JP和MN的中点时,mgsinθ=2B·L得:

v2=,故v1>v2,A错误;因框运动过程中有安培力做负功,其机械能不守恒,机械能的减少量W1-ΔEk用于克服安培力做功,转化为电能,C正确;由动能定理得:

ΔEk=W1-W2,D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9分)

三、简答题:

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

请将解答填写在相应的位置。

[必做题]

10.(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实验开始前,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①W∝,②W∝v,③W∝v2。

实验装置如图8甲所示,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

小车在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图8

(1)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2)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计算出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________部分进行测量;

(3)同学们设计了以下表格来记录数据。

其中W1、W2、W3、W4…表示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v1、v2、v3、v4…表示小车每次获得的速度。

实验次数

1

2

3

4

W

W1

W2

W3

W4

v

v1

v2

v3

v4

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W-v图象,由图象形状得出结论W∝v2。

他们的做法是否合适?

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把木板的末端垫高,倾角为θ,若f=mgsinθ,则平衡了摩擦力,此时只有橡皮筋的作用力使小车运动。

(2)小车先加速后匀速,匀速时橡皮筋的弹力刚好全部做功,所以应选纸带的均匀部分测量。

(3)因为W-v图象是曲线,不能确定W与v2的函数关系,所以不合适。

答案:

(1)把木板的末端垫起适当高度以平衡摩擦力 

(2)点距均匀 (3)不合适。

由曲线不能直接确定W、v2的函数关系,应进一步绘制W-v2图象

11.(10分)图9是利用两个电流表A1和A2测量干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固定电阻R1和电流表A1的内阻r1之和为10000Ω(比r和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都大得多),A2为理想电流表。

(1)按电路原理图在图10虚线框内各实物图之间画出连线。

图9

图10

(2)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至某一位置,读出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I1和I2。

多次改变滑动端c的位置,得到的数据为

I1/mA

0.120

0.125

0.130

0.135

0.140

0.145

I2/mA

480

400

320

232

140

68

在图11所示的坐标纸上以I1为纵坐标、I2为横坐标画出所对应的I1-I2曲线。

图11

(3)利用所得曲线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

(保留两位小数)

(4)该电路中电源输出的短路电流I短=________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物图连接、实验注意事项、数据处理,本实验是用两个电流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质是将电流表A1与一定值电阻串联,改装成电压表使用。

(1)实物连接如图所示

(2)作I1-I2图象如图所示

(3)电动势E=I1′(图象与纵轴截距)×10000V=1.49V,

电源的内阻r=k(图象斜率)×10000Ω=0.60Ω。

(4)若图象与横轴的截距为I2′,则电源输出的短路电流I短=×I2′≈2.5A。

答案:

(1)见解析 

(2)见解析

(3)1.49(1.48~1.50) 0.60(0.55~0.65) (4)2.5(2.3~2.7)

12.[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选修3-3](12分)

(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0K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