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说课稿演示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0660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的组成说课稿演示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的组成说课稿演示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水的组成说课稿演示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水的组成说课稿演示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水的组成说课稿演示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的组成说课稿演示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

《水的组成说课稿演示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的组成说课稿演示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的组成说课稿演示教学Word文档格式.docx

为今后学习元素的概念,正确书写化学式打下了基础。

(二)、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氢气的性质。

(3)了解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并学会区分。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教材,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过程中体会科学的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对电解水的化学实验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保持对生活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四)教学难点

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认识和区分。

(五)教具准备

试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电解水装置。

二、说学生 

九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首先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

其次是知识基础:

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初步的对水的物理性质有所了解。

最后是能力水平:

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收集、分析、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也初步具备了与人合作、交流、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备学好本节课的知识和能力。

3、说教法

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采取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最优组织。

4、说学法

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

学生的学习方法有:

探究学习法、多种感官协同法、小组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5、说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的。

为此我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讲述:

1977年11月9日,在印度东南部的马德里斯某一海湾的水域内,发生了一次大火。

当时,海上风浪已经接连数日没有停息了,这天,一阵强大的飓风过后,海面上突然燃烧起熊熊大火,颇为奇观,火光照耀四周数十公里。

剧烈的火焰竟使海天连成一片,形成半壁红彤壮观奇妙的景观,目击者无不目瞪口呆。

海水为什么起火?

事故发生后,据科学家研究,原来这场大火的原因是时速高达250公里的飓风与海水发生剧烈摩擦,产生的巨大能量使水分子分解,引起氢气燃烧。

原来这场大火和水的组成关系密切,那么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水的组成。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

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设置悬念,引入本课题。

(二)演示实验推进新课

1.通过我演示电解水的实验过程,提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此时,再引导他们猜想、思考产生的是什么气体,接下来通过气体检验来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和氧气,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使用各种仪器做化学实验的能力。

最后在我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得出实验结论。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

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加深他们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②鼓励学生对未知事物进行大胆猜测,调动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

③培养学生学习观察、总结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2.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阅读第47页有关氢气性质的内容,鼓励学生归纳总结出氢气的性质,并加深学生对于氢气在使用前一定要先检验纯度这一认识,之后再为学生演示氢气验纯这一过程,接下来引导学生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并尝试写出化学式。

最后让学生自由交流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

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是在上述这个变化的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有无变化?

在交流讨论后,询问学生的交流结果,再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总结,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元素没有发生变化”两个重要结论。

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思考,而不是教师的直接灌输,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②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能力。

介绍氢气的多种用途:

①高能清洁燃料。

(可用火箭、宇宙飞船的燃料);

②最常见的用途是充填氢气球和氢气飞艇;

③氢气跟氧气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焰可达3000℃的高温,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

④利用氢气的还原性,可以冶炼重要的金属。

①拓展学生视野,活泼课堂气氛;

②引导学生放宽眼界,不要拘泥于课本,更多的知识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通过提出疑问(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水(H2O)、氧气(O2)、氢气(H2)虽然都是纯净物,但是组成各不相同,同学们能说说其中的区别吗?

)引导学生分析出(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而水中含有氢元素与氧元素。

氢气和氧气都是有一种元素组成,而水由两种元素组成。

)最后得出结论(把这种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并通过举例引出氧化物的概念。

①从刚刚学习的物质入手,便于掌握理解,降低难度。

②进一步加强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

③举例说明问题,能够使学生的认识更直观,由抽象变具象。

通过我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回顾本节课学到的重难点知识。

①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②进一步为学生巩固了新知识。

(三)、布置作业

1.对在水的电解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正极产生氢气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大

C.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8

D.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为l∶2

出这道题的目的:

本题能够考查电解水实验及实验现象这两个知识点。

答案D

2.用下图所示简易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

实验开始时,倒立在水槽中的两支试管均充满了水。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内都收集了不少气体。

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它能使带火垦的木条复燃,此气体是________,它与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

该实验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的知识即为本课题重点知识——水的电解实验。

能够检测学生是否认真观察了实验,理解了化学变化的实质,答案:

氧气l∶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水B.空气C.氧气D.二氧化碳

4.水是()

①单质②化合物③纯净物④混合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

出这两道题的目的:

考查的知识即为本课题的另一个重点知识——物质的分类。

能够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概念,并能区分其中的不同点。

答案分别是C和B。

5.完成课后练习。

这样设计的目的:

便于学生巩固新知识并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

说板书设计

清楚明了,重点突出,架构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7、说教学反思

本课题通过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学生比较感兴趣,也很容易掌握,在介绍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时学生很容易明白,比较好掌握。

介绍单质等概念时,语言不宜过多,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自行理解,然后通过练习不断加深印象与理解。

今天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请给予指正。

谢谢各位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