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0659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11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Word下载.docx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Word下载.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Word下载.docx

人本主义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最终达到自我实现,人本主义重视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18.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19.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大脑的机能定位。

20.研究心理学的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②辩证发展原则③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1.心理学研究方法:

①观察法②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法)③个案法④实验法。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1.神经元:

我们把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2.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三种。

3.外周神经元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4.在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称为自主神经或叫植物神经。

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的功能在于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

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

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

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

5.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构成的。

6.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7.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端脑构成。

8.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三部分。

脑干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9.脑干网状结构,调解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10.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底丘脑是调节肌张力,使运动正常进行。

11.小脑的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

12.大脑半球的外侧面以外侧裂、中央沟为界线分为四个叶: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13.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额中回;

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级;

顶叶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14.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是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

15.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右利手的人,大脑额叶受损伤导致了运动失语症。

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

16.巴甫洛夫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发射学说。

他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17.无条件发射是动物和人与生俱有的。

不学而会的反射。

如吃食物流口水光照使瞳孔收缩;

条件发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射,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18.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斯金纳---操作条件发射。

19.第一信号系统:

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现实的、具体的刺激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如灯光、铃声所引起的的条件反射、一朝朝蛇咬,十年怕井绳。

第二信号系统:

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是人所独有的。

如:

对于学生来说,电铃坏了,只要有人喊“下课了”学生就会照样走出课堂,这是词语的作用。

一朝朝蛇咬,十年怕井绳。

有人看到绳子以为是蛇,回头就跑—就是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如果这个人一边跑一边喊“蛇”,后面有人听到前面有人喊“蛇”,也回头就跑,这是词语的作用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活动。

20.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条件反射的抑制

(2)扩散和集中(3)相互诱导(4)动力定型

21.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

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

动力定型的破坏会引起人的消极情绪。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按照刺激来源于身体的内部还是外部,分为:

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痛觉)。

内部感觉是有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疼觉等)

我们把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

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感受性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反比关系)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英文:

j.n.d.

6韦伯定律—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韦伯定律公式△I/I=K△I是差别阈限;

I是原来的刺激强度;

K是常数,这个常数叫做韦伯常数或韦伯分数。

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

费希纳定律也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

他认为一个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可以用这个刺激所包含的差别阈限值来表示。

费希纳定律公式S=KlgRS是心理量K是一个常数R是物理量

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比如:

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开始看不到东西,后来逐渐看到了东西;

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的眼睛睁不开了,很快就不觉得光线刺眼了。

(视觉)

刚进开满鲜花的房间,闻见芬芳的香味,时间长了就闻不到了香味儿了,所谓“入芝兰之室就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就而不闻其臭”。

(嗅觉)

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

(温度觉)

4对光适应快,对暗适应慢。

要保护对暗适应的办法是戴上红色的眼镜,红光能保护对暗适应。

5感觉后像:

外界刺激停止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像。

电灯灭了,眼睛里还保留着两灯泡的形象;

声音停止以后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在萦绕。

6感觉后像有时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同叫正后像,例如,看到灯是亮的,灯灭后留下的视觉形象还是亮的灯,这就是正后像。

4感觉后像的性质与刺激物的相反,这就是负后像,例如灯灭了,眼睛里却留下了一个黑色灯泡的形象;

再如,红色的负后像是蓝绿色;

黄色的负后像是蓝色。

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鹤立鸡群;

红花还得绿叶配;

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做同时对比;

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相继对比。

吃完苦的再吃甜的,就觉得甜的更甜了。

联觉:

把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看到红色就觉得温暖;

看到蓝色就觉得清凉;

节奏鲜明的音乐觉得也和音乐一样在闪动。

视觉的适宜刺激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nm)之间的电磁波(光波)。

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

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锥体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圆锥状,在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

他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杆体细胞呈杆状,及总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叫暗视觉器官,它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

从视网膜出来的视神经,最终到达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即枕级的部位产生视觉。

色觉异常按照程度分为:

色弱、部分色盲、全色盲。

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遗传的途径是,男孩是由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自己的。

如果外祖父是色盲,而且爸爸也是色盲,这是女孩才会是色盲。

所以,色盲中男性色盲的人数大大高于女性色盲人数。

听觉的适宜刺激:

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声波)。

比16赫兹低的次声,以及比20000赫兹高的超声人们都听不到。

在听阈范围内,人们对1000HZ-4000HZ的声音最敏感,耐受性也比较高。

人类听觉的感受性和年龄有关,20岁以前随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增高;

6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降低。

但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是,他首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丧失的范围逐渐向低频方向发展,当扩展大中频的时候就影响到了言语的听觉。

听觉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是科蒂氏器官---听觉感受器。

声音有音调、响度、音色三种性质。

音调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是由声波的振幅决定的,振幅大声音就响;

音色是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嗅觉的适宜刺激是挥发、有气味的物质,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上膜的嗅细胞。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有味道的物质。

味觉的感受器味蕾。

最基本的味觉有甜、酸、苦、咸。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痛觉,它们分别有不同的感受器。

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

平衡觉又叫静觉,其感受器是内耳中前庭器官。

晕车晕船就是平衡器官过于敏感造成的。

运动觉又叫动觉,其感受器分布在肌肉、筋腱和关节中。

-

内脏感觉又叫机体觉,它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疲劳的感觉,便秘,性以及痛的感觉等,当各种内脏器官的工作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感觉。

21痛觉遍布全身的所有组织中。

皮肤痛和内脏之间的区别在于,内脏痛的性质不清,定位不准,而且具有放射的现象。

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痛觉具有生物学的意义。

一个人对疼的认识、态度以及性格和意志特点有关系。

22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23感觉、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不同于感觉。

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

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

24知觉的基本特性:

A整体性B选择性C恒常性D理解性

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1.大小知觉2.形状知觉3.方位知觉4.距离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距离知觉是判断距离远近的知觉又叫深度知觉。

对距离的判断条件:

⑴单眼线索:

①对象的重叠②线条或空气的透视作用③明暗、阴影④运动视差⑤眼睛的调节作用

⑵双眼线索:

①双眼视轴辐合②双眼视差。

双眼视差是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的线索。

28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钟表提供的信息,自然界昼夜的交替,四季周期性的变化,还可以根据人体生理、心理活动周期性的变化来估计时间。

38.影响时间知觉准确性因素很多A感觉道:

(听觉—准确度最高、触觉--居中、视觉---最低)B情绪

39.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是必然会产生的。

40.错觉一般按照A线段方向B线段方向C面积大小D不同感觉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象错觉、视听错觉)。

第四节记忆

1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2记忆的种类:

A形象记忆B情景记忆C情绪记忆D语义记忆(语词-逻辑记忆)F动作记忆

1记忆过程:

识记—保持—回忆(再现、再认)3个环节。

2遗忘:

对识记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叫遗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

艾宾浩斯以自己做主试,又以自己做被试,自己给自己做记忆的实验,他用的记忆的材料叫无意义音节。

艾宾浩斯曲线/保持曲线/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4表象:

我们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做表象。

实际上,表象就是记忆分类中的形象记忆。

5表象的特征:

A直观形象B片断不稳定性C可操作性D概括性

6表象的作用,表形既具有直观形象性,又具有概括性,这使它起到了从感知向思维过度的桥梁作用,或者说,表象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是从感知向思维过度的中间环节,没有表象,思维也难于发展起来。

7表象的片断不稳定性,如我们在回忆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忆起他的身材,面孔,或是眼睛,就像是过电影一样,可以是全景也可以是特写。

8表象的可操作性表现在,表象的形象在我们的头脑里放大、缩小、翻转;

为想象提供素材。

9人的认知过程可以看作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它把记忆也看作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并按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的方式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的特点:

A瞬时记忆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

是以感觉后象的形式在感觉通道内加以登记的;

B记忆的容量很大,保留时间短,记忆容量9-20比特,图像记忆时间0.25-1秒,声像记忆可超过1秒但不会长于4秒;

C如果对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注意,或是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时,信息就被转入了短时记忆了。

短时记忆的特点:

A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B容量有限7±

2即5-9个项目,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记忆广度;

C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即容易记住语言文字的声音,非语言文字材料主要是形象记忆,而且视觉记忆占重要地位,此外,也有少量的语义记忆。

D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

F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可转为长时记忆系统。

长时记忆的特点:

A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B记忆容量是无限的C长时记忆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两类D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回忆的话,人们是不会意识到的F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衰退,或因干扰造成。

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衰退,或因干扰造成。

干扰又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

前摄抑制是先前学习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系列位置效应是干扰对记忆效果造成影响的明显的例子。

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

系列两头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忆的效果好,这就是系列位置效应。

 

记忆名称

保持时间

保持容量

编码方式

信息

瞬时记忆

<

4秒

9—20比特

感觉后象形式

意识不到

转入

短时记忆

1分钟

2,5-9

听觉、视觉、少量语义记忆

意识到

正在加工

长时记忆

>

无限

语义编码、形象编码

思维、语言及想象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A分析与综合B抽象与概括

根据思维的形态分为:

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

根据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分为:

A辐合思维(求同思维)B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根据思维是否有创造性分为:

A再造性思维B创造性思维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

概念的内涵越深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多,那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就越少,外延就越窄;

相反概念的内涵越浅,它所包含的属性这个概念那属于个体就越多,外延就越广。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一种相反的关系。

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

所谓问题空间,就是对问题解决情景的认识,包括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从初始状态过渡到目标状态的认识。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A迁移的作用B原型启发的作用C定势的作用

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A正迁移B负迁移)如:

学会了骑自行车再去学摩托车有助于骑摩托车这是正迁移;

如果学会骑自行车的人去骑三轮车会影响到骑三轮车的技术,这叫负迁移。

原型启发的作用:

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叫原型启发。

如,水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来,瓦特受其启发发明了蒸汽机;

鲁班的腿被带齿的丝毛草划破了,受其启发发明了锯子。

定势的作用:

定势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的影响。

问题解决的策略:

A算法策略—是把所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加以尝试,最后总能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这种方法能保证问题的解决但工作量大。

遇到问题空间非常大的问题就很难用这种笨方法来解决。

B启发式策略—运用已有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例如:

A循环子目标的策略B逆向搜索的策略C计划简化策略)

言语—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叫做言语。

A言语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B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

C言语要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言语离不开语言。

言语的形式分为:

A外部言语(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B内部言语—不是用来进行交际,而是为了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

言语运动中枢又叫布洛卡中枢。

(左半球额下回靠外侧裂发生病变)这一中枢受损伤表现为说话迟钝费力、不连贯,病人能听懂别人说话,能写字,认字—表达性失语症。

言语听觉中枢又叫威尔克中枢:

(顶、枕、颞叶交会处的颞上回)这一中枢受损伤,患者能听见声音,但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失去理解能力,这种失语症叫做接受性失语症。

视觉性言语中枢:

(位于顶、枕叶交会处的角回)这一中枢受损伤,患者能看到字词,却不理解字词的含义,这种失语症叫失读症。

书写性言语中枢:

(位于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患者其他正常,但不能写字绘画,这种失语症叫失写症。

想像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想像按其是否有意识、有目的,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A创造想像B再造想像C幻想)

幻想是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像。

空想/理想

意识与注意

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它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

它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如知觉、思维、情感和欲望,也包括我们队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

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它是指个体没有察觉到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它既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也包括无意识的行为。

两种特殊的意识状态A睡眠B梦

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

⑴第1阶段频率和振幅都较低很容易被外界刺激惊醒,持续10分钟⑵第2阶段偶尔会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振幅大的脑电波,很难被叫醒,持续29分钟⑶第3阶段脑电波的频率继续降低,振幅更大,出现△波,持续40分钟;

⑷当大多数脑电波呈现△波时,睡眠就进入了第4阶段---深度睡眠阶段,经过90分钟左右,以后便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一阶段波消失,类似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出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持续5-10分钟。

以24小时为单位所表现出来的机体活动的一贯的、规律性的变化模式叫做生物节律。

人的生物节律都和睡眠有关。

梦境是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开始出现的。

梦的特点:

A梦境的不连续性B不协调性C认知的不确实性

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注意:

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有指向性合集中性。

主义只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一个特点,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一种伴随状态。

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

注意的种类:

A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B有意注意(随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有意注意是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有意后注意是一种既有目的,又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又叫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特征:

A注意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转移D注意分配

注意广度:

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叫注意广度,又叫注意范围。

简单的任务下注意广度大约是7±

2,即5-9个,互不关联的外文字母4-6个。

注意的稳定性:

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叫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但在稳定注意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变化现象,这种现象叫做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

注意的起伏并不影响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分散:

即平常说的分心,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注意转移:

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

注意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

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A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甚至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B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没有内在联系的活动很难同时进行C两种活动如果是在同一感觉道,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的话,这两种活动也很难做到注意的分配。

需要与动机

需要:

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需要的种类:

A自然需要(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获得性需要)B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动机:

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内驱力:

由生理需要引起来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叫内驱力。

诱因:

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诱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