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创新协同教学之模式策略规划与设计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0637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创新协同教学之模式策略规划与设计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学创新协同教学之模式策略规划与设计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学创新协同教学之模式策略规划与设计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学创新协同教学之模式策略规划与设计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学创新协同教学之模式策略规划与设计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创新协同教学之模式策略规划与设计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

《教学创新协同教学之模式策略规划与设计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创新协同教学之模式策略规划与设计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创新协同教学之模式策略规划与设计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

综合已有知识与技能而产生创造的能力;

(2)分析能力(analyticability):

分析情境及评估构想的能力;

(3)实践能力(practicalability):

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

创造力的意义在韦氏大字典是「赋予存在(bringintoexistence)、无中生有(makeoutofnothing)、及首创(forthefirsttime)」等方面解释;

根据《词源》,中文的「创」含有「破坏」之义;

「造」则有「建设」之义。

因此,「创」与「造」相联构成一词,有「破坏与建设」的含义。

这意味着「创造」必须突破旧的方法或事务,开创新的情境。

综合而言,创造力对个体产生新的观念或产品,有价值的新构想或新领域,或融合现有的观念或产品而改变成一种新颖的形式。

从发明家的观点看,创造是造出前所未有的事物;

就思想家而言,创造是提出前所未有的观念或想法;

就科学家来说,前所未有的科学理论或原理的发现,或是科技术的发明(毛连塭,民89;

陈龙安,民86)。

教学创新实际应用在教学之意义:

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作为;

但须以能产生正向价值为依归(张玉成,民90);

换句话说,教学要

(1)想出别人所不出的观念或做法,

(2)对传统或现况教学或做法之革新,(3)它是问题解决的能力。

从教学创新观点而言,即使前人已经发现或创造出来的事物或想法,如果学生尚未知悉,也可以用来做为「创造或创新」教学的教材。

参、协同教学的意义

尽管协同教学愈来愈受瞩目,Welchetal.(1999)谈到有一些重要的争论应纳入考量。

首先是一些令人困惑的措词。

对於协同教学的措词不尽相同,而且都使用一些同义字来描绘。

诸如:

共同教学(co-teaching)、合作教学(cooperativeteaching)以及协同教学(teamteaching)都是指相似的传授课业的系统。

Cook和Friend(1996)用四个要素来辨识共同教学:

两个教学者,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共同分配教学工作,来传授学生有意义的知识。

虽然这个字汇经常的被使用,但协同教学却有很多种不同的操作型定义。

例如,这字可能提到

(1)二个教师间简单的责任分派,

(2)共同合作计划、个别执行教学,或(3)共同合作计划、教学和评价以学得经验(Sandholtz,2000)。

多种对於协同教学的操作型定义导致教师间也有多种的协同教学方式。

必须澄清的是,不是所有协同教学都必须提供相等的机会去形成共同合作和增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Million及Vare(1997)定义,营造协同合作关系的要求是:

共同分享目标、平衡角色位置、和平均的参与决策过程。

Goodlad(1988)则说这是一个协同教学中很复杂、多元的论点,就像是一种〝象徵性的夥伴关系〞,其所指的在那里夥伴们可能有他们各自的兴趣、喜好,但他们却可以一起工作而且帮助彼此达到他们的目标。

Schlechty和Whitford(1988)所说的〝原始夥伴关系〞模式,其共同的好处是在二个夥伴关系中〝彼此相互的拥有〞。

Griffin(1996)回应这个观点,他说:

〝我们一起来到相等的地方,我们在相同的立场和态度上一起工作,在这里我们其中没有任何一人事优势於另一人的,除非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必须带入专家的意见时。

这是我们唯一可以带进的优点。

没有专业的架子、没有原则立场、没有学校管理者的态势(p29)〞。

Bennett,Ishler和O'

Loughlin(1992)对协同教学的准则定义为(a)协同教学的有效性只建立在当每一个部分的关系都有着真实的平等之时;

(b)基於不同的学理知识,例如,理论知识和实习技能知识都是相同的重要;

(c)两个负责的部分必须保持持续性的意见交换和共同质询和照会;

(d)所有参与者必须有机会在共同的支持性环境中去体验彼此的真实;

以及(e)协同者必须能接受开放性的讨论、议论或提出相关的问题,如此才能提昇教学的品质。

另外,Bennettetal.(1992)在文献中建议三个良好夥伴关系的必要特质:

了解夥伴间的相异程度,自我兴趣的共同满意状况,以及测量出每个夥伴无私的态度。

最後,Reed(1998)认为有几个方式可以使协同教学的情况变的轻松一些,例如:

增进互相的依赖,交换平日的心得和价值,分享决策过程和调适。

在加州大学河岸分校(UC-Riverside)的合作教师教育夥伴关系里,Sandholtz(2000)比较了近五年来四个协同教学的方案於高中阶段,夥伴关系经历着协同教学的多种方式。

然而,基本的定义仍包含必须:

参与计划、参与教学、和参与评估。

基本目标是以发展和执行协同教学内容为主,增加学习教师的专业成长。

因此,协同教学的最初目标是有方向的关系着学习教师的专业发展:

(1)增加共同合作机会,

(2)鼓励新教学策略的分享,(3)在自然环境下观察同侪,(4)培养共同的教学分析。

肆、协同教学的模式

协同教学的方式可以多元化,以致很难去辨识究竟它是由何种方式所构成一堂协同教学的课。

依据Cook和Friend(1996)描述几种不同情形的协同教学,两位协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采用下列模式:

1、大班式之班群教学模式

一个老师教学,另一个老师从旁辅助,实施的技巧在於当其中一个老师在引领学生进入课程时,另一个老师能适时辅助,通常可应用在两个班以上之大团体上课,主要讲解基础的概念。

2、换班式之教学模式

包含划分教学内容和教室内实体的安排,每个老师都教课程的一部份,以及到每个教室去上课,所以教师或学生会轮流从这一间到另一间教室去上课,通常可应用在特殊资源或实验室之需求。

3、循环式之教学模式

就教师自己的专长,选定该领域的若干单元,循环教数班中的每一班,通常可应用於同一个领域中包含不同的学科,并且课表必须调整为同一时段。

例如:

自然与生活科技领域、人文及艺术领域等课程。

4、分组式之教学模式

将学生按着主题的需要或学生的能力,加以适当分组,以利各教师进行各单元任务或加深加广的适性教学,通常可应用於一般实验操作或数理科等课程。

五、合作团队之教学模式

协同教学的模式也可采用任务分工合作团队教学模式,教学流程分为四个段落,可分别由三位协同教师负责,

(1)课程纲要讲解:

教师要把讲述的主题内容大纲和顺序有系统的组织,且应力求简明、扼要清楚。

可采用投影片或辅助教学媒体呈现。

(2)教学活动实施:

课程纲要重点讲完之後,另一位协同教师就要配合一些教学活动或实施小组讨论,让学生从做中学,并有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

(3)摘要总结及应用:

在这一个阶段,另一位教师可以最简洁的方式将整个主题单元之学习活动的内容做一个摘要和结论,并将学过理论或法则应用於实务中。

(4)课程统整:

在这一个阶段,全体教师来在一起做课程整合之工作并共同回答一些学生学习存在疑难问题,可采用多元评量方式,例如学生的成果展示或教学演示等。

六、智慧团队之教学模式

教师除了采用学科领域进行协同教学外,无论是单科或合科的教学还可以采用「智慧团队」为特色,团队的每位成员教师可以确认自己的智慧专长。

典型的智慧团队包含3-4位教师,每位都至少担负二种智慧的课程规划,并且这些教师都互相彼此支援。

智慧团队把教学任务一分为四,例如:

「自然与生活科技」的学习领域,若结合多元智慧的教学,三位教师采用协同教学,第一位教师(可以理化科专长或其他)负责数学逻辑、空间智慧的教学;

第二位教师(生物专长或其他)负责语文、肢体动作智慧的教学;

第三位教师(地科专长或其他)负责人际、音乐智慧的教学;

全体教师负责科技、内省等智慧的教学。

这些教师之教学并不是独立或分割的,乃是互相合作与支援,让学生学到多元智慧的启发与能力。

伍、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九年一贯课程的教学发展趋向多元化及科技化,故而在教材上的组织和编排,教学技术灵活运用,教学情境的妥善布置等都必须要有新思维和策略,脱离传统老套方式,教学已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巴打到底之方式。

教学策略的运用关系着整体教学之成效,所以教师必须了解各种教学方法,才能灵活且合适的运用,教材来源亦趋向多元化。

既然课程采用统整的方式,教学就不能采用传统的方式。

加上学生的个别差异,建议教师最好运用建构教学或多元教学的方法。

而协同教学统整的方法乃是小组教学团队成员采用协同教学的方式,并以建构主义或多元智慧为其理论基础的一种方法,适合单科或多科之整合课程。

一、协同-建构教学策略

协同-建构教学是采用协同教学小组方式以建构教学之策略进行教学。

合科教学通常是跨越数个学科领域,因此可采用统合主题为中心方式贯通各学科领域之范围,以建构教学之策略从事中心主题之探索。

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学到统整之技能与各学科之间关联之知识。

由不同专长的教师组成协同教学小组,先由小组共同拟定教学计划,再由教师依据教学计划进行教学,选择合适之教学方式和评监指标,最後再由教学小组共同对学生评监其表现,并实施教师间交互评监。

其教学策略或要领如下:

(一)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教师采用鼓励、奖励与赞美方式,造势让学生有机会去体验学习的乐趣,和运用幽默言词或比喻引发学习动机。

(二)提供给学生各种学习经验的机会

教学尽量采用具体代替抽象教学方式,观摩、示范、模型与图片等,要有实验、合作小组、练习、角色扮演或解题等活动,达到熟练和成功乐趣。

让学生有思考、创意或回馈机会,注意学习过程,失败却不气馁,培养担当与毅力。

(三)教学采用互动学习方式

教师要多发问且问的很建构,为甚麽、如何得到代替懂不懂、会不会;

让学生解释主题或问题,应对学生不同回答,应以「思考角度不同」代替不懂,了解学生如何想,制造小组讨论和学生彼此互动机会,采用小组合作解题、表演或展示等活动。

(四)多元化的评量方式

评量多元化,避免一种方式,过程与结果并重,可使用评量方式,例如:

纸笔测验、档案、日志、观察与讨论记录、实作结果等。

二、合作式教与学策略

合作式教与学是只指教师采用合作协同教学方式,而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策略。

合作小组成员是由能力高、中、低的学生一起工作共同解决问题或是达成小组目标。

在采取异质性的小组组成的情形之下,学业成绩较低的组员将有许多机会从中获得协助、鼓励。

事实上小组学习主要在透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及知识的交换,鼓励同侪之间互相支持、帮助,建立同舟共济的关系,而不是彼此间的相互竞争。

如此,整个课室环境变成了学习者沟通的殿堂。

因此在课堂中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不同能力的学习者透过同侪指导,其学习的表现除了在学业成绩方面以外,在社会技巧与认知发展上也获得许多成长(Johnson&

Johnson,1990)。

其合作式教与学策略流程如下:

1.拟定教学目标与计划

在每一个课程新单元,教师要思考要学到什麽,教师要用何种教学的方式与步骤,有哪些教学资源可以运用,例如:

图表、活动器材及录音带等。

2.适当的分组

可依照课程之单元来随机分组,每组约4-6人,每组不需要太多人,以免让学生无法参与,分组可以每学期或每阶段按任务需要轮换一次,但以成员彼此间充分合作为最高指导原则。

3.引起学习动机

每一单元都有中心主题之合作学习活动,可引用比喻或开场白刺激学生学习慾望,并采用增强原则提升他们的学习动机。

4.活动讲解及角色扮演

教师将活动进行之程序写在黑板或书面上,让学生清楚整个活动之进行,亦要说明每组成员要担任之角色,提供他们表现之机会。

5.观察与记录

在进行小组活动时,教师要在小组间来回走动,观察学生操作或进行活动,有无疑问或需要协助地方,并将之记录起来以便检讨及改进。

6.成果展示及分享

活动结束後,教师要学生将他们的成果写在黑板上或上台报告或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观摩并进一步讨论,教师可依其成果作评估。

7.综合及总结

在整个教学单元结束前,教师要综合所学之要点并将它作成有系统有组织,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及轮廓。

8.检讨及建议

每作一次合作式教与学,都会有优缺点,可依据教师之观察和学生之回馈加以检讨,并於下一次施行合作教学时特别加以注意并寻求改进。

三、协同-多元化教学之策略

协同-多元化教学是指教师采用协同教学方式,而运用多元化教学的策略。

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启发学生的多元智慧。

多元智慧论提供教师一个发展革新性教学方法的机会,这个理论认为:

没有任何一套教学方法在所有的时期,对所有的学生都适合,也就是说,所有学生在智慧中有不同的倾向,因此任何一种方法很可能对某些学生非常成功,然而对另一些学生就不太成功。

教师可以利用问答、讨论、观察、调查、蒐集、制作、阅读、发表报告、练习、表演、创作……等方法,以激发学习兴趣并充实学习内涵,以达到生活化的课程目标。

刚开始以多元智慧作为教学架构时,必须先设定实际的期望。

在一节50分钟课堂中,是不可能同时采用激发七种智慧的教学方法。

相反的,在一两周时间内,从每种智慧中挑选一项方法倒是比较可行,在每一堂课中至少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智慧的教学方法,例如:

脑力激荡、写札记、即席互动、做中学、音乐欣赏、同侪分享、合作小组、一分钟内省等教学策略。

两周後,学生就经验过七种模式,接下来就是采用循环方式来加强各种智慧的启发(郭俊贤&陈淑惠译,民87)。

四、鼓励学生参与并善用教学资源

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参与,并提供合适的机会,让学生说明或解释,肯定学生的表现,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协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或概念,提出具批判性的思考问题已激励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应尽量利用社会资源以充实教学设备,教师应善用教具或媒体视听设备,或教学网站和参考文献,以提高学习兴趣,并鼓励教师配合教学需要,自制教具及各式补充教材,以丰富教学内涵。

陆、协同教学的要领

「教师是不停止学习与成长的人」,唯教师在心态上要有「求进步」的自我期许,不要多年「原地踏步」或抵抗「教改潮流」,不断在教学上自我突破,常去思考有效教学策略,并勇於询问同侪意见,如此用心必能在课堂上展现创意,吸引学生注意,进而促进学习。

最後有一些具体实行的方法,是笔者对如何才能做好协同教学的一些看法与建议:

1.平时找几个同侪教师多聊聊,谈一谈教学或工作方面的心得,藉以形成一个可以进行沟通或讨论的对象,更进一步形成协同教学的夥伴。

2.并不是所有科目都硬要统整成一个科目,而是整合相近学习诉求的单元,亦鼓励配合社会时事或生活重大议题,以「多元和统整」方式组织学习活动。

3.一开始的时候,可能对协同内容还不是很熟悉,所以协同的科目可以先从自己手边任课,或是熟悉、既有的教材科目内容着手。

4.先找一位老师为夥伴,来尝试协同教学,先跨出单独教学文化第一步,因为单打独斗做课程统整会把自己累坏的。

5.教学小组必须专长互补,并在小组召集人协调之下确实分工合作,如此才会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而不是三个和尚没水喝。

6.脸皮厚一点,多去和有经验的老师们讨论;

自己的姿态低一点,不要太坚持自己的看法,多听听其他老师们建议。

7.学校教学设备及教学媒体必须充实完整。

许多学校教室内根本没有投影的萤幕,如此就缺乏教学媒体来辅助教学。

8.协同教学可能无法在一节课程完成,所以学校可能实施弹性课表、以利不同教学活动之衔接。

9.作协同教学,可能会有大班教学的情况发生,也会有小组讨论、个别学习之需要,所以学校需规划设置不同的学习空间与环境。

10.学校的行政体系、社区和文化机构都是重要的资源,先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再寻求其他资源和补充。

柒、协同教学设计之实例

1、单元主题:

红树林的故乡

适用年级及教学时间:

国小四年级、41节课

2、单元目标:

1.自然与生活科技

Ø

透过观察,网路搜寻认识红树林的种类、繁殖方式与功用及认识沼泽生物。

认识热闹的河口生态。

养成用五官观察及自己动手纪录的习惯。

透过网路的搜寻,收集红树林相关资讯,并予以纪录剪贴。

从接触大自然活动中,培养亲近大自然的情操,进而尊重生命,爱护周遭环

境,珍惜自然。

2.语文

能流畅朗读文章,并听懂别人表达的意思,达成沟通的目的。

能提出纲要概略了解内容与大意。

活动後整理归纳撰写游记,口头报告观察心得。

3.社会

描述红树林的自然景观,藉由接近自然,近而关怀自然与生命。

了解红树林所面临的危机。

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数学

能选择适合使用的符号表徵。

能察觉数学与人类文化相关的活动。

5.健康与体育

能参与活动并养成规运动的习惯。

了解运动安全与紧急事件处理。

能运用急救常识与方式。

6.艺术与人文

运用大自然中不同材质及肢体语言,以水彩方式画出红树林景观和黏土塑造

爬树的弹涂鱼。

7.综合活动

认识欣赏红树林环境,并关怀团队成员与周遭环境。

能辨认出水笔仔、海茄苳的特徵和异同。

能说出红树林和河口的关系。

能认识河口的动物生态习性。

能认识河口的植物生态习性。

能透过教学活动,学习并了解生态保育的重要性。

3、统整设计与架构(含基本能力与指称)

基本能力

学习能力指标

一、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

1-1认识红树林的种类、繁殖、功用【自2-3-2-1、自2-3-2-3】

1-2学习观察与探讨红树林生态环境【自1-2-1-1】

1-3养成自己动手纪录的习惯【国F2-1-1】

二、欣赏、表现与创新

2-1能欣赏红树林并利用绘画与黏土创作【艺2-2-1、艺1-2-1】

2-2能辨别基本词汇【国E2-1-1】

2-3能用喜悦的心情分享别人的创作【国2-8-5】

2-4描述红树林的自然景观【国C2-4-9】

2-5能听懂别人表达的意思,达成沟通目的【国B2-2-10】

三、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

3-1能参与保育自然生态【健7-2-6】

3-2参与活动与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健4-2-1】

3-3判断影响个人及他人安全因素并能进行改善【健5-2-2】

3-4对情境中可能的伤害作预防及处理【健5-2-5】

四、表达沟通与分享

4-1能表达红树林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国2-2-8】

4-2能表达河口生物生态的重要性【国2-3-7】

4-3藉由小组互相讨论上课内容【国C2-1-1】

4-4主动与师生分享上课内容与心得【国C2-4-9】

4-5学生能发问或回答网站上的问题【国F2-2-1】

4-6能流畅朗读文章表达情感【国E2-4-2】

五、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

5-1体验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性【健7-1-5】

5-2关怀团队成员与周遭环境【健6-1-3】

5-3发挥团队精神与分工合作【艺6-1-3】

六、文化学习与国际理解

6-1增进国际视野培养世界观【社9-3-1】

6-2重视环保与生态资源的维护【综4-2-4】

6-3察觉数学与人类的活动相关性【数N-2-2】

七、规划组织与实践

7-1能集中注意力聆听上课内容【国B2-1】

7-2能将上课内容重点加以规划或组织纪录下来【国2-2-7】

7-3学习运用既有的知识做事【自7-2-0-1】

八、运用科技与资讯

8-1能藉由IE进入相关网站搜寻资料与浏览【自1-2-5-3】

8-2能运用图片复制及文字编辑功能【自1-2-5-1】

8-3养成观察纪录的习惯来发现新事物【自5-2-1-1】

九、主动探索与研究

9-1了解红树林的功用与分布【自2-3-2-1】

9-2能表达自己的意见、自然与人应对【国C2-1-1】

9-3能提出纲要概略了解内容与大意【国C2-1-2】

十、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

10-1养成珍惜自然资源的习惯与建立良好的保育观念【自5-2-1-3】

10-2养成自己动手纪录的习惯【国F2-1-1】

10-3探讨如何解决红树林的危机【国C2-4-10】

4、主要活动设计

学习领域

主要活动

自然与科技

1.认识红树林

2.了解热闹的河口生态

语文

1.美丽的大地

2.地球只有一个

社会

1.台湾资源-保育篇

2.自然生态-地理篇

健康与体育

1.体能活动

2.急救常识

艺术与人文

1.水彩绘画红树林

2.黏土塑造弹涂鱼

数学

1.我知道有多久

2.我知道有多远

综合活动

1.户外教学-新丰红树林之旅

5、教学资源或准备

教学活动

教学资源

活动一:

主题研究

教学影片(电脑)、学习单

活动二:

文章奥妙

参考书(相关文章、辞典)、学习单

活动三:

算算看

电脑、地图、计时器、学习单

活动四:

运动与急救常识

电脑、急救箱、学习单

活动五:

户外教学

活动前准备事项:

收集资料:

红毛港红树林湿地生物观察手册、有关红树林报导之各项资料、台湾红树林自然导游。

户外教学用具:

急救箱、望远镜、红树林湿地相关图监、照相机、文具、学习单

活动六:

水彩画及黏土创作

风景图片、水彩用具、图画纸、黏土

活动七:

问题与讨论

电脑、图书馆、学习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