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材料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0260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近代史材料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世界近代史材料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世界近代史材料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世界近代史材料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世界近代史材料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近代史材料题Word下载.docx

《世界近代史材料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代史材料题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近代史材料题Word下载.docx

剩下的仅占有或使用50英亩土地的农民10余万户,占总农业户数的10%,占全国户数的3%。

――摘自《英国阶级史》

材料二 圈地既然办竣,那么在整个历史中,在整个传统中更加紧紧地随着公用地和敞田为转移的自耕农,亦即自由民的最终命运如何?

在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和60岁庆典之间,他们的数目和他们控制的面积,拉平来谈,可能没有下降的趋势……在1887年和随后的几年之中终于进行 准确的调查,据发现,威尔士有10%到20%的耕地是所有主用的,而他们多是小业主。

至于大不列颠,则同样的一些调查所举的数字是14%至15%之间。

英格兰15%至16%,苏格兰则刚刚超过12%。

诚然在英格兰并非所有这些土地都是自由民的土地。

――摘自《现代英国经济史》

材料三 纯粹小自耕农而言……若说一直靠各自的持有地为生的自由持有人往往圈地时归于消灭,那么丝毫不假的。

没有古老的公共权利,一块小持有地是不用说没有多大用处的,而这种权利丧失也未必能适当的补偿。

在土地重新分配时,分得土地的人必须设围。

对于小农来说,费用未免太贵,他可能决意把土地卖掉。

——摘自《现代英国经济史》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上述材料,归纳英国自耕农消失的原因。

(3)自耕农消失对英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4)谈一谈你对这历史现象的认识。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奴隶制是建立在人性中的自私自利上面的,是与人热爱正义的天性相违背的。

――林肯1854年的一次演说

材料二“分裂这家不能持久。

”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

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林肯1858年的一次演说

材料三我在这场战斗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

如果我无须解放任何一个奴隶便能拯救联邦,我愿意那样做;

如果必须解放一部分而保留另一部分奴隶才能拯救联邦,我也愿意那样做。

——林肯致记者的公开信

材料四各地群众大会的最大特点是一致真诚地主张没收叛乱者的财产,……每次提到这些措施中任何一项时,都引起如雷的掌声。

大家赞成起用挖战壕的黑人……——1862年《芝加哥论坛报》

材料五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政策的话,人力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

……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在南方土地上生长起来的20万人。

它还会给我们更多的东西,它使敌人减少同样的东西。

——林肯

(1)材料一反映了林肯对奴隶制持什么态度?

(2分)

(2)“分裂之家”在这里的含义是什么?

据材料二概括林肯在这个问题上的主张。

(6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是否矛盾?

为什么?

(4)据材料四、五,分析林肯决定废除奴隶制的原因有哪些?

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林肯看法。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离开农村和农业人口统计

年份

1751—1780

1781—1790

1801—1810

1811—1820

1821—1830

1851年城乡人口比例

流动

人口数

75000

78000

138000

214000

267000

52:

48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1760-1851年英国城市规模发展简表

5万——10万人

10万人以上

1760年

1个

0个

1851年

13个

7个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1)英国农村和农业人口流向何方?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这种人口流动对阶级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上述材料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历史进程?

你如何评价这一历史进程?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

“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

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

……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

”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

材料二 1890年日本首相在国会演说中声称,日本不仅要防卫国境线,而且要保卫国境线外的“利益线”。

(1)根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主张对它们采取何种政策?

(2)明治政府对中国和朝鲜实行的军国主义政策被称为“大陆政策”,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利益线”论对“大陆政策”的推行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出现“脱亚入欧论”和提出“大陆政策”的社会经济原因。

材料一 19世纪后30年,英、德、美三国在煤、钢、铁方面情况统计

1870年

1900年

项目

国家

英国

112

5.97

0.22

288.8

9.10

4.98

德国

30.0

1.39

0.17

149.8

8.52

6.65

美国

36.7

1.69

0.07

244.7

14.01

10.36

材料二 各国19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

     国家

年代

法国

32%

23%

13%

10%

19世纪80年代

18%

31%

16%

7%

材料三 据统计,19世纪末美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12%,德国占13%,英国占19%。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原因何在?

(4)上述材料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什么规律,并分析它带来的影响。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8年一位美国参议员在波士顿向商人发表演说:

“美国的工厂正在制造比美国人民所能利用的更多的东西;

美国的土地正在生产比美国人民所能消费的更多的东西;

命运已经为我们制订了我国的政策;

世界的贸易应该而且必须是属于我们的。

因此,我们将如同母国(英国)所告诉我们的那样,去得到世界的贸易。

我们将在全世界建立贸易站作为美国产品的分配点。

我国将派我们的商船队驶过海洋。

我们将建立起一支真正伟大的海军。

自治的、挂起我们的旗帜并与我们通商的巨大的殖民地将在我们的贸易的周围成长。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末,一位美国作者称:

“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美国人现在必须开始着眼世界。

国家不断增长的生产要求这样做。

公众的情绪越来越要求这样。

美国地处两个旧世界和两大洋之间,这一地理形势也提出了同一个要求。

——摘自美国人著《1897年美国海军的利益》

材料三 1904年美国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在年度咨文中说:

“我们在维护门罗主义时,在采取像我们对古巴、委内瑞拉和巴拿马所采取过的步骤时,在努力缩小远东战场时,以及在中国觅求门户开放时,我们是为了本国的利益,也是为了人类普遍的利益所采取的行动。

”——摘自《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中存在着怎样的“情绪”?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美国社会产生此种“情绪”的原因。

(3)综合材料评价当时美国政府与“公众情绪”的关系,你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7.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煤钢增长情况简表

   时间

产量

1870

1913

11220万吨

62万吨

14980万吨

1501万吨

1290万吨

8万吨

4080万吨

510万吨

2390万吨

14万吨

19110万吨

2050万吨

4250万吨

4万吨

57110万吨

3440万吨

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是何原因?

你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10分)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

(一)立法权力;

(二)有关国家事项的行政权力;

(三)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第一条第一项本宪法所授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

第二条第一项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

第三条第一项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

最高法院与低级法院之法官毋忝职守时,得终身任职。

回答:

(3)材料一的引文出自法国哪位启蒙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他发展了17世纪英国哪位思想家的学说?

(2)材料一所体现的政治观点是什么?

意义何在?

(3)材料二的引文出自哪一部文献?

它与材料一有什么关系?

(4)材料二的实质和意义是什么?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世纪后半叶英国议会通过一项关于诺尔福克郡圈地的法令:

“由公社使用之草地、公社牧场与放牧地都交错在一起,使其各所有人均感不便,但若由各土地所有人和一切其他利害有关人等按其对土地不同的权利、份额和得益划分应得的地段,将这些土地分割并以栅栏围圈,则对他们均将大为有利。

此种分割划分……必须在国会的协助下执行之。

材料二1793年6月3日通过的关于将流亡者产业分成小块出售的法令,自某月二日(1793年11月21日)起被推广应用于所有国有产业,已被收归国有的慈善机构和教育事业的财产以及已被处决的犯人和被流放的神甫的财产均按同样办法处理。

把地块分小诚然能使相当数量的农民从此拥有土地或使更多的农民能扩大其农庄。

……1793年6月lO日法令允许按人口平分市镇公地,使每个居民都能分得一份土地。

……6月3日法律虽然同意穷人可购买二十至五十公亩土地,地价分多年付清,但到了9月13日,国民公会又从财政考虑出发,收回这个让步,改作发给他们一张分二十年偿还的票面为五百里弗的无息借据,权充购买国有产业之用。

——G·

勒菲弗尔《法国革命史》

材料三历史学家普遍同意大约从1688年到拿破仑战争结束(1815年)这段时间是大土地所有者集团的黄金时代。

他们在这个国家的一些重要地区中迅速地扩展自己的势力。

这种扩张往往以牺牲小乡绅的、特别是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

毫无疑问,那些大的农业集团通过高利润、低成本而获得大部分增长收益。

——-B·

摩尔在《民主的专制的社会起源》

材料四这一时期(指19世纪末期),法国农业发展比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缓慢,小农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法国共有农户560多万,农业人口占60%以上。

耕地5公倾以下的400万农户(占70%以上),只有650万公顷土地。

……小农抵押借款的数额增加到250亿法郎,大批破产农民开始沦为无产阶级或半无产阶级,农民贫困和农业经营的分散性阻碍了农业机器和农艺科学的广泛使用,并间接影响了工业的发展。

——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英法两国土地处置方式有何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4分)。

(2)依据材料一、三。

分析英国土地关系变化的特点及其对英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3)依据材料二、四,分析法国土地关系变化的特点及其对法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4)通过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资产阶级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

10.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正因为北方拥有经济优势,所以南方不得不更加顽固地依赖其政治力量,……不得不强调州的自治权可以不听中央政府指挥……北方处于能够统一全国的有利地位,南方则不然,南方摆出进攻好斗的姿态,但它真正的意图是放弃斗争,脱离联邦。

——E·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内战后,北部工业资产阶级掌握联邦政权,统一的全国资本主义市场向纵深进一步发展,各种鼓励工业的积极措施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工业化进程。

19世纪最后30年的美国经济呈现出罕见的高速度发展。

60年代初美国仍未摆脱对欧洲的经济依附,基本上是个农业国;

到90年代末美国已拥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其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

……内战结束后,联邦政府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政策,在各方面扶植工业、金融业和商业,使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了充分发展的环境。

……给工业资本主义在市场、资金、资源、劳动力和技术诸方面创造了比当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要优越的有利条件。

——丁则民《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

材料三这场战争最终清除了联邦只是一个各州的联盟,而其成员可以随意退出的观念。

如今成功地取代它的是另一种观念,即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一个整体,即一个民族国家。

——R·

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1)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美国内战发生的根源是什么?

结合材料一分析南方种植园主对抗联邦政府的手段和意图。

(2)依据材料二,分析内战中北方的胜利对于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分析内战中北方的胜利在政治上的重要意义。

(4)简述与美国内战时间相近的欧洲大陆,统一促进国家实力发展的事例。

(5)依据以上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谈一谈你对维护国家统一重要性的认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刑罚。

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张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学技术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安定的英伦三岛。

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增加为14件。

——《英国经济史编》

材料二经济重心转向大西洋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从产生到发展的最活跃时期。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革命连续发生,生产力向高层次飞跃,领先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的更替,从而牵动世界经济重心从西欧向北美跨越。

——《世界经济运行轨迹探索》

材料三(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应用,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布,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

而当时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新型工业部门发展迟缓。

——《世界近代史》

(1)据材料一、二,归纳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优越条件有哪些?

结合史实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

(2)比较材料一、三,指出英国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有何变化?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自然辨证法》)

材料二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致瓦·

博尔吉乌斯》)

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8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

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夺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一位在奴隶贸易后期进入非洲内地的殖民者的记述:

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由种地的人们到哪里去了呢?

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捕捉奴隶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到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摘自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材料三几乎每个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

他们中拿不出一大捆货物者就拿出一小箱……,几乎各个阶层的人对几内亚的买卖(按:

指奴隶贸易)都兴趣浓厚。

这真是一股浪潮,无怪利物浦的小船多如牛毛。

在利物浦,赚取百分之百的利润并不稀罕。

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净利可达百分之三百。

1737年,活跃号货船首次处女航,装载了价值1307英镑的货物,它返回利物浦时,运来了殖民地(按:

指美洲殖民地)的产品和总额为3080英镑的汇兑支票,其中还未把随后提交的棉花和蔗糖计算在内。

──摘自《资本主义和奴隶制度》

材料四奴隶贸易的废止正如它的发生一样,是资本主义发展决定的。

……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它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

──摘自杨人楩《非洲通史简编》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三、四,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奴隶贸易兴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指出利物浦商人的贸易特点。

(3)试从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评价奴隶贸易的后果和作用。

14.阅读下列材料(均引自程汉大著《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一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

共和国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二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

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

材料二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

复辟初年,议会和王权关系极为和谐,在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上都能保持合作。

在经济政策上,复辟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

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

……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

“复辟解决”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二者的权力关系作任何实质性调整。

材料三“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

它通过三方面的革命解决……对中央权力结构作了重要而适度的调整。

“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1)上述三则材料表明,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的确立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贯穿这一过程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2)依据材料,分析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原因。

(3)就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的过程,谈谈你的认识。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1872年,(德国)全国铁路总长度达到22426公里,超过了法国和英国。

与此同时,德国还大力修筑公路,开凿运河,建设港口,发展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大规模的铁路修建给予采矿、冶金、煤炭和机器制造业以巨大推动,促使德国工业发展的重心较早地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迅速建立起雄厚的工业基础,保证了其他行业技术改造所需要的物资及装备能够得到及时而充足的供应,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全面发展。

──摘自刘祚昌《世界史·

近代史编》

材料二早在工业革命准备时期,普鲁士政府组织成立了技术委员会,颁布了专利法……30年代末,普鲁士政府制定了铁路法,以加强对铁路的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

工业革命初期,德国一方面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努力发展教育,以尽快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国民科学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文盲率降低到欧美各国的最低水平,还培养出一大批的集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于一身的优秀人材,获得了发电机、电车、合成燃料等一系列重大发明。

到70年代末工业革命结束时,德国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消除了与英国的差距,而且在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方面超过了英国,走在了世界前列。

要求:

内容应包括德国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及其从中得出的认识。

答题应成文,限230字以内。

(1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