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普高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020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普高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州普高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州普高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州普高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州普高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普高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docx

《广州普高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普高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普高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docx

广州普高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

2010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一)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l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

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整饬(chì)   着落(zháo)   紧箍咒(gū)  舐犊之情(shì)

B.妊娠(chén)  狡黠(jié)    一沓纸(dá)  瞠目结舌(chēng)

C.熨贴(yùn)   蹊跷(qiāo)   解剖图(pōu) 戛然而止(jiá)

D.恪守(kè)    龃龉(yǔ)     刽子手(guì) 方枘圆凿(ruì)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铁肩担道义,    著文章”,这是学界精英应该具备的素质,说白了就是“道德文章”四个字。

②目前,有部分高中语文教师      字词的教学,以为是小儿科,将其交给学生自学,对学生缺乏必要的指导。

③一晃就是二十年,这中间只有一次见过《收获》,是我在东北劳动期间,     在一个干部的床头见到的。

A.棘手 忽略 偶尔   B.棘手 忽视 偶然

C.辣手 忽视 偶然   D.辣手 忽略 偶尔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为迎接亚运会,广州市各类整饰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荔湾骑楼的柱体横梁用青灰色的文化砖点缀,传递着岭南悠久的历史;滨江路上那简约的欧式风格景观,与波光粼粼的珠江交相辉映……人们在使出浑身解数装扮自己家园的同时,也提防着小偷借助整饰工程的脚手架登堂入室作案。

A.如火如荼   B.交相辉映   c.浑身解数   D.登堂入室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许多日常食物的药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研究人员从橘皮中发现某种能明显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物质,这种物质的药用价值正被逐步推重。

B.国家明确规定了纳税人拥有的权利,首次把“知情权”放在权利的第一位,并且用“您”来称呼纳税人,这一改变立刻得到社会的赞许。

C.布匹面料制造商利用化学工程的研究成果,把大量蓝色、红色的轻薄梭织棉布投放市场,供那些生产预防免受紫外线伤害的产品的厂家选用。

D.迪拜世界公司宣布暂停偿还部分债务,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振荡,我们可以从这一事件中反映一个问题,过度依赖房地产业容易导致金融危机。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9题。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代为西州豪右。

熙性严重,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

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

博览群书,尤明《三礼》;善骑射,颇知音律。

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寻授帅都督,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

及周武帝平齐①。

以留守功,增邑六百户。

历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甚有当时之誉。

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

寻除司徒左长史,进爵河南郡公。

时吐谷浑②寇边,以行军长史从元帅元谐讨之,以功进位上开府,后拜沧州刺史。

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

熙乃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

在职数年,风教大洽,称为良二千石。

开皇四年,上幸洛阳,熙来朝,沦州吏民恐其迁易,悲泣于道。

及熙复还,百姓出境迎谒,欢叫盈路。

及上祠太山还,次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于是以熙为汴州刺史。

下车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为聚落,侨人逐令归本,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称为良政。

上闻而嘉之,顾谓侍臣曰:

“邺都者,天下难理处也。

”其年来朝,考绩为天下之最,赐帛三百匹,颁告天下。

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刺史以下官得承制补授。

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帅③更相谓日:

“前时总管皆以兵威相胁,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

”于是相率归附。

在职数年,上表曰臣忝寄岭表四载于兹犬马之年六十有一才轻任重然所管遐旷绥抚尤难虽未能顿革夷风颇亦渐识皇化今年疾俱侵岂可犹当重寄请解所任优诏不许赐以医药。

后因李佛子为乱之事,上闻而疑之,遣使者锁熙诣阙。

行至永州,忧愤发病而卒,时年六十三。

(选自《隋书·令狐熙传》,有删改)

【注】①齐:

指南北朝时的北齐。

②吐谷浑:

也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

③渠帅:

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妄通宾客     胡乱       B.时吐谷浑寇边   侵犯

C.及上祠太山还   祭祀       D.恶其殷盛       殷勤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     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

B.熙乃晓谕之               今者乃以手教相谕

C.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      邺都者,天下难理处也

D.沦州吏民恐其迁易         我辈其可违乎

7.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令狐熙政绩的一组是(3分)

①寻授帅都督,转复官府都上士         ②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

③熙乃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   ④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

⑤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           ⑥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

A.①②④   8.①③⑤   c.②⑤⑥   D。

③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令狐熙出身名门望族,为人严肃稳重。

他博览群书,文武兼备,早在周武帝时就很受重用,仕途通达,他的才能颇得时人的赞誉。

B.令狐熙治理沧州,使百姓安居,风气良好,因而广受拥戴。

他被调往朝廷任职时,百姓悲伤不舍;他重返沧州主政,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C.令狐熙做汴州刺史,一到任就针对当地“殷盛”与“多奸侠”的现象,推行重农抑商等政策,清理了狱讼积案,受到了隋文帝的嘉奖。

D.岭南一带的人经常作乱,其首领受前任总管武力胁迫,不肯臣服。

令狐熙到任后,广施恩信,使部落首领深受感动,从而率众归附。

9.断句和翻译。

(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4分)

上表曰臣忝寄岭表四载于兹犬马之年六十有一才轻任重然所管遐旷绥抚尤难虽未能顿革夷风颇亦渐识皇化今年疾俱侵岂可犹当重寄请解所任优诏不许赐以医药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

②上闻而疑之,遣使者锁熙诣阙。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武威①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②

岑参

片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①武威:

即凉州。

唐天宝元年改为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

②晋昌:

即瓜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晋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东南。

(1)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

请选择一个赏析。

(4分)

(2)结合全诗,说出“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曰:

“其恕乎!

         ,        。

”(《论语·卫灵公》)

(2)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         。

(李煜《虞美人》)

(3)         ,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4)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三、本大题4小题。

共l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15题。

论法的精神

(法)孟德斯鸠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法是由事物的本性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也就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

从这种意义上说,广义的法律指的就是规律。

所有存在物都有它们自己的法律。

人类世界与物质世界一样,拥有自己的法律,但这并不能说明人类世界的秩序同物质世界的秩序一样好。

物质世界的法律是固定不变的,而在人类世界中,由于人具有主观性和任意性,因此人类世界的法律不是固定不变的。

人类自己可以创造法律,但有些法律不是人类所能创造的。

在没有人类之前,按照物质世界的法律,人终究是要出现的。

所以,人出现之前的法律不是人创造的。

即使人出现之后,有些法律也不是人创造的。

在法律制定之前,人们已经有了道德规则,但道德规则的实施缺乏后盾,所以道德规则必须转化成法律规则。

因而,法律规则不过是国家强制推行的道德规则而已。

从这种意义上说,法律早就存在了。

在人们制定的法律产生之前,已经有自然法存在。

所谓自然法,实际上就是一些道德律令和道德戒条。

比如,自然法告诉我们:

不得杀人,不得奸淫,不得偷抢。

人们制定的法律中许多内容不过是依据这些自然法而已。

自然法是人定法(即人类制定的法律,是与自然法相对应的法律)之前存在的法律。

之所以称之为自然法,因为它源于我们的自然本性。

在国家产生以前,人们生活在自然状态中。

由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每个人都要行使自己的自然权利,采取各种手段去占有一切东西。

这样就产生了利害冲突,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战争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人对人就像狼对狼一样,残忍而狡诈,任何人的生命和安全都没有保障,人们不断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也无法正常进行。

没有法律限制人性的自然状态是可怕的,人们可以干出各种各样无法无天的事来。

人的内在理性告诉自己:

要摆脱自然状态,大家就必须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战争,实现自我保存的目的。

这个大家要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就是自然法。

它是高于人间法律的更高法律,是人间法律的源泉和准绳。

自然法思想萌生于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的“逻各斯”概念。

真正使自然法形成一个传统的还是斯多葛派。

斯多葛派试图把自然与人性调和起来。

斯多葛派认为整个宇宙受一个普遍性规则的支配,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的理性是宇宙理性的一部分,所以人也必须受宇宙普遍法则所支配。

这个最高的普遍法则就是自然法。

西塞罗继承了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同斯多葛派一样,他也试图调和自然与人性。

他认为自然法既是根植于自然的“正确规则”或“最高理性”,又体现了人的理性。

自然法为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提供了戒律,但仅有自然法是不够的。

因为对自然法的遵守全靠个人的自觉,如果有人破坏自然法而得不到任何惩罚,那么遵守自然法的人就会吃亏。

所以,为了使法律真正得到遵守,还必须建立国家,以保障自然法的遵守。

由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布的法律就是人定法。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法律称作政治法,公民与公民之间的法律称作民法。

政治法是规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民法是规范公民与公民之间关系的。

此外,还有规范不同国家之间关系的国际法。

(选自《论法的精神》第一章,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广义的法律,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客观世界的所有事物都有自己的法律。

B.由于人类是一种具有主观性和任意性的存在物,因此所有存在物的法律就必然是不断变化的,而非固定不变。

C.国家产生之前,由于人们生活在自然状态中,自私的本性得不到约束,因此人们便制定了法律,并强制推行。

D.斯多葛派和西塞罗基于对人性弱点的认识,都试图用自然法来支配人类,以便调和自然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E.法律是由国家机关制定并强制推行的行为规则,用以规范存在物之间的关系,其中有政治法、公民法和国际法。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类需要制定法律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自然状态下的人性如果不加以强制性的限制,就会危及社会。

B.自然法的执行缺乏足够约束力,无法确保能够真正得到遵守。

C.人的理性是宇宙理性的一个部分,必须受宇宙普遍法则支配。

D.由国家制定法律,才能更有效协调社会各存在物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