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综合测试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5401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4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综合测试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州综合测试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州综合测试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州综合测试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州综合测试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综合测试一.docx

《广州综合测试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综合测试一.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综合测试一.docx

广州综合测试一

2011年广州市综合测试

(一)生物学科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个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实现的B.丙酮酸的分解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C.细胞内的ATP都是在生物膜上合成的D.细胞中的囊泡都足由高尔基体形成的

【考点分析】

考查知识点

水平要求

考纲要求

答案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

A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

细胞呼吸探讨其原理的应用

理解

 

【解题思路】掌握生物膜的种类、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丙酮酸的分解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细胞内的ATP产生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生物膜之间是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囊泡可由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产生。

生物膜的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等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来实现,故A选项正确。

【数据】

题号

平均分

标准差

得分率

满分率

零分率

难度

区分度

选A率%

选B率%

选C率%

选D率%

1

2.7

1.88

66.92

66.99

33.01

0.67

0.44

66.92

15.14

2.93

14.91

2.下图哪支试管中的氧气含量下降最快?

【考点分析】

考查知识点

水平要求

考纲要求

答案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研究)

应用

A

细胞呼吸(说明)探讨其原理的应用

理解经历

 

【解题思路】看懂图中各支试管所处的不同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A试管中的生物最多,又处于黑暗环境,所有生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最多,故A试管中的氧气含量下降最快。

【数据】

题号

平均分

标准差

得分率

满分率

零分率

难度

区分度

选A率%

选B率%

选C率%

选D率%

2

2.9

1.76

73.62

73.66

26.34

0.74

0.39

73.62

24.74

1.42

0.17

3.科学家发现种植转抗除草剂基因作物后,附近许多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也获得了抗除草剂性状。

这些野生植物的抗性变异来源于

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变异C.基因重组D.染色体结构变异

【考点分析】

考查知识点

水平要求

考纲要求

答案

基因重组及其意义(举例说出)

理解

C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举例说明)

理解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简述)

了解

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简述)

了解

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反应(认同)

 

【解题思路】获得转基因作物(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抗除草剂基因作物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是同一物种,可以进行基因交流,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通过基因重组也使这些野生植物获得了转基因作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故C答案是正确的。

【数据】

题号

平均分

标准差

得分率

满分率

零分率

难度

区分度

选A率%

选B率%

选C率%

选D率%

3

3.1

1.64

78.45

78.5

21.5

0.78

0.46

17.48

0.8

78.45

3.21

4.以下实验不能说明

A.酵母提取液含有蔗糖酶B.酶具有专一性

C.蔗糖不是还原糖D.高温使酶失活

考查知识点

水平要求

考纲要求

答案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理解

D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探究

探究

【考点分析】

 

【解题思路】1号与2号对照说明酵母提取液含有蔗糖酶;2号与3号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第1组实验验证了蔗糖不是还原糖;2号酵母提取液中含有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成了还原糖,斐林试剂是检测还原糖存在的试剂,故不能说明高温使酶失活。

【数据】

题号

平均分

标准差

得分率

满分率

零分率

难度

区分度

选A率%

选B率%

选C率%

选D率%

4

3.4

1.47

84.03

84.11

15.89

0.84

0.36

2.31

9.49

4.08

84.03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能促进马铃薯发芽

B.果实发育过程只受生长素和乙烯的调节

C.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D.根具有向地性是由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而长得快

考查知识点

水平要求

考纲要求

答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理解

C

其他植物激素

理解

植物激素的应用

理解

【考点分析】

 

【解题思路】脱落酸能促进果实的衰老及脱落,抑制马铃薯发芽,故A错误;果实发育过程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等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故B错误;根具有向地性是由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而长得慢,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而促进生长而长得快造成的,故D错误;赤霉素和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都能促进植物生长,故C正确。

【数据】

题号

平均分

标准差

得分率

满分率

零分率

难度

区分度

选A率%

选B率%

选C率%

选D率%

5

3.5

1.31

87.88

87.96

12.04

0.88

0.3

3.38

1.82

87.88

6.8

6.以下关于生物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借助胚胎移植技术才能获得克隆牛

B.单倍体育种过程涉及脱分化和再分化

C.用自身干细胞培育的器官,移植后一般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

D.果酒与果醋的制作过程需要保持缺氧状态

【考点分析】

考查知识点

水平要求

考纲要求

答案

植物的组织培养(简述)

了解

D

胚胎干细胞移植(举例说出)

了解

胚胎工程的应用(举例说出)

了解

微生物的利用(选修一)

了解

 

【解题思路】牛是哺乳动物,故需借助胚胎移植技术才能获得克隆牛,A正确;单倍体育种过程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的,植物组织培养要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B正确;因为细胞表面与免疫排斥反应有关的分子具有特异性,用自身干细胞培育的器官中细胞表面的白细胞表面抗原(HLA)相同,所以移植后一般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C正确;果酒与果醋的制作过程分别利用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而醋酯菌是好氧性细菌,果醋制作需要保持有氧状态,D错误。

【数据】

题号

平均分

标准差

得分率

满分率

零分率

难度

区分度

选A率%

选B率%

选C率%

选D率%

6

2.1

2

51.54

51.58

48.42

0.52

0.51

9.11

32.76

6.48

51.54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嗜热细菌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B.基因在细胞中总是成对存在的

C.若一双链DNA中的A+T=40%,则A+G=60%D.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考查知识点

水平要求

考纲要求

答案

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总结人类对)

应用

AD

基因的概念(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理解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概述)

理解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分析)

应用

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阐明)

理解

【考点分析】

 

【解题思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嗜热细菌是原核生物,它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A正确;基因在细胞质内和性染色体不一定成对存在,B错误;双链DNA中的A+G=50%,C错误;孟德尔发现两大遗传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正确。

【数据】

题号

平均分

标准差

得分率

满分率

零分率

难度

区分度

选A率%

选B率%

选C率%

选D率%

24

2.8

2.79

46.03

39.62

47.39

0.46

0.67

1.29

3.05

1.3

11.68

25.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

B.血糖调节只有激素调节,没有神经调节

C.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D.体温保持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维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考点分析】

考查知识点

水平要求

考纲要求

答案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理解

CD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描述)

了解

【解题思路】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导致尿量减少,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应该减少,A错误;下丘脑有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故血糖调节有激素调节,也有神经调节,B错误;C是课本上的原话,不管是炎热环境还是寒冷环境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稳态时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一定维持动态平衡状态,D正确。

【数据】

题号

平均分

标准差

得分率

满分率

零分率

难度

区分度

选A率%

选B率%

选C率%

选D率%

25

4.8

2.19

79.92

74.56

14.47

0.8

0.45

1.51

0.33

2.27

8.67

第二部分简答题(共36分)

26.(16分)热休克蛋白(HSP)是细胞和机体受到高温侵袭或生存威胁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蛋白质(如HSP60、HSP90等),它们具有多种功能。

请回答:

(1)当细胞受高温刺激时,HSP迅速地被诱导出来,以避免细胞结构被破坏,这表明生物的性状是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下图表示HSP60发挥作用的示意图,据图推测HSP60所起的作用是

(3)癌细胞能在体内“恶劣环境”下存活的关键是其HSP90比正常细胞的含量,这提示我们在开发增强化疗和放疗效果的药物时应考虑。

(4)当细胞癌变时,会产生正常细胞原本不具有的蛋白质,它可引发免疫反应,在此过程中,热休克蛋白参与了识别作用(见下图)。

①图中甲细胞的名称是,a表示T细胞的过程,清除癌细胞的免疫方式是。

②研制抗癌疫苗时最好提取纯化图中的。

【评分标准、答案及补充答案】

26.(16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基因和环境(2分)

(2)促使多肽链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2分)

(3)第一空:

多(2分)高(2分)第二空:

抑制HSP90的活性(2分)

(4)

吞噬细胞(2分)增殖与分化(2分)细胞免疫(2分)

热休克蛋白——抗原复合体(2分)

【试题分析】

1.考查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

小题

知识内容

要求

能力要求

(1)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理解能力1-(3)

(2)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获取信息的能力3-

(1)

理解能力1-

(1)

(3)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获取信息的能力3-

(1)

理解能力1-(3)

综合运用能力

(4)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获取信息的能力3-

(1)

理解能力3-

(1)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解题思路:

小题号

解题思路

(1)

题干提供了背景:

“……高温刺激……,HSP被诱导出来”,根据运用所学知识“性状=基因+环境”,同时也通过“表现型=基因型+环境“作答。

(2)

据图可知:

1、前后由相对松散的多肽链变为折叠的蛋白质。

2、HSP60并为改变。

迅速抽提只是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形成。

推测出HSP60实际是从多肽链形成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的过程。

(3)

结合主题干,获取“癌细胞”,“高温”和HSP90之间的关系推测知,在化疗和放疗这种“恶劣环境”下应尽可能考虑用一定方法减少癌细胞内HSP90的含量(或抑制其活性)从而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4)

①由图中信息,注意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产生效应细胞之前的过程是相同的,要区分要抓住关键信息:

最后一个阶段图是表示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的过程;所以图所表示的是形成效应T细胞而发挥细胞免疫的过程。

根据疫苗的知识,一般是用灭活的病毒,失去毒性而具有抗原性。

抓住的关键是提取物质一定要能够被“吞噬细胞”识别并吞噬处理,从而能完成这个细胞免疫的过程,而图中展示参与这个过程的最有可能是:

热休克蛋白——抗原复合体。

【考试数据】

全样统计:

题号

人数

满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难度

26

15232

16

16

0

9.78

0.61

第26题

满分

得分

难度

全题

16

9.78

0.61

(1)

2

1.01

0.51

(2)

2

1.01

0.51

(3)

4

2.47

0.62

(4)

6

4.35

0.73

2

0.76

0.38

 

27.(16分)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利用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可用染色。

巴氏小体能用来区分正常猫性别,理由是。

(2)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个巴氏小体。

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

(3)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AY的猫毛皮颜色是。

现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若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

【答案与评分细则】

(1)碱性染料(改良苯酚品红染液、龙胆紫染液、醋酸洋红染液)

正常雄猫体细胞中没有巴氏小体,正常雌猫体细胞中有巴氏小体(2分)

(2)2(2分)转录(2分)

(3)橙色(2分);XAXaY(2分);父方(2分);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A、Y染色体没有分离“橙色”为唯一接受答案,其余均0分。

(2分)

【试题分析】

考查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

小题

知识内容

要求

能力要求

(1)

1-4细胞的增殖

(3)细胞的有丝分裂

理解能力1-

(1)

实验与探究能力2-

(2)

获取信息的能力3-

(1)

(2)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5)遗传细细的转录和翻译

理解能力1-(3)

获取信息的能力3-

(1)

(3)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1)细胞的减数分裂

理解能力1-(3)

获取信息的能力3-

(1)

该题考查《2010年广东考试大纲的说明》中要求的学科能力有:

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实验与探究能力: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与教材知识的联系

小题

与教材知识的联系

(1)

人教版必修

《分子与细胞》第115页

(2)

人教版必修

《遗传与进化》第63页

(3)

人教版必修

《遗传与进化》第17页

3.解题思路

小题

解题思路

(1)

由题干可知巴氏小体的化学本质和染色体一样,只是结构更紧密,可用能使染色体着色的各种碱性染料进行染色。

正常雌猫有两条X染色体,根据题意可知其中一条会形成巴氏小体;正常雄猫只有一条X染色体,这唯一的一条不会形成巴氏小体,故在正常猫的体细胞中能看到巴氏小体则该猫为雌猫,若看不到巴氏小体则该猫为雄猫。

(2)

由于一个细胞总只有一条X染色体能维持正常形态,故有三条X染色体的细胞中,其中两条会高度螺旋成为巴氏小体。

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其中转录以DNA为模板,DNA与蛋白质形成染色体,因此染色体高度螺旋会影响转录。

(3)

题干中清晰指出“基因A(橙色)”,因此基因型为XAY的雄猫皮毛是橙色。

能同时表现出橙色和黑色的雄猫,精分裂分化发育成该猫的受精卵中必须同时有基因A和基因a,则会同时有XA、Xa和Y三条性染色体,故该猫基因型是XAXaY。

由于母方没有XA,而父方的基因型为XAY,因此XA和Y这两条染色体只能同时来自父方。

由于XA和Y这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的关系,正常情况下,在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若同时出现在精子中传递给后代,则必然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没有分离,进入了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

【考试数据】

试题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27

16.0

0

11.18

3.97

0.70

27-1

4.0

0

2.334

1.55

0.58

27-2

4.0

0

2.793

1.35

0.70

27-3

8.0

0

6.052

2.07

0.76

 

28题.(16分)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

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

请回答:

(1)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

氧化塘中的风车草、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

(2)植物细胞吸收的磷酸根离子用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

(3)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

(4)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

(5)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说明生态系统的。

【答案与评分细则】

28.(16分)

(1)太阳能和化学能(2分);生物群落(2分)

(2)核酸(2分)高(多)(2分)

(3)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2分)

(4)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2分)

(5)无机盐被充分吸收(2分);自我调节能力有限(2分)

【试题分析】

1.考查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

小题

知识内容

要求

能力要求

(1)

3-5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3-4种群和群落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2)群落

理解能力1-(3)

理解能力1-

(1)

(2)

1-2组成细胞的分子

1-5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1)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

(2)光合作用的产物

理解能力1-

(1)

获取信息的能力3-

(1)

(3)

1-4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理解能力1-(3)

(4)

3-4种群和群落

(1)种间关系

综合运用能力4

(5)

3-5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1)生态系统的结构(分解者的作用)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理解能力1-(3)

综合运用能力4

主要考查的能力:

(1)理解能力

能正确理解渗透作用、生物群落、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知识,并运用相关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牛奶场废水处理相关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2)获取信息的能力

能从题干材料中获取牛奶场废水处理相关的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题目的有关问题。

(3)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一些热点问题。

2.与教材知识的联系

小题

与教材知识的联系

(1)

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93页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71页群落的概念

(2)

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8页核酸的分子组成;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03页光合作用的产物。

(3)

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60页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4)

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73页种间竞争。

(5)

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90页分解者的作用、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09页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解题思路

小题号

解题思路

(1)小题

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粪便、饲料残渣中的化学能及太阳光能。

氧化塘中的风车草(生产者)、圆田螺(消费者)、腐生细菌(分解者)等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此问没有涉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能答生态系统。

(2)小题

根据题干“磷酸根离子”、“生物大分子”这两个限定条件回答。

避免出现答蛋白质、核苷酸等错误。

第(3)小题

外界溶液浓度过高,细胞通过渗透作用迅速失去水分,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正确理解题干“废水需经稀释处理”是答题的关键。

第(4)小题

挺水植物与浮游藻类等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要从竞争阳光的角度去回答,避免从竞争N、P的角度去回答或只回答挺水植物与浮游藻类是竞争关系。

第(5)小题

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好氧性微生物充分分解为水、CO2和无机盐,若能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较多的无机盐被水生植物吸收,一方面增加氧化塘的溶氧量,另一方面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考试数据】

全样统计(人数:

26030人)

第28题

满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标准差

难度

(1)小题

4

4

0

2.17

1.30

0.54

(2)小题

4

4

0

2.15

1.38

0.54

第(3)小题

2

2

0

0.36

0.69

0.18

第(4)小题

2

2

0

0.88

0.93

0.44

第(5)小题

4

4

0

1.63

1.2

0.41

合计

16

16

0

7.18

3.38

0.45

【原题】29.(16分)请回答以下问题:

(1)番茄植株缺镁会出现叶片发黄和矮小的症状,主要原因是。

(2)利用番茄叶提取色素时,为防止色素被破坏,需加入。

(3)科学施肥可使作物接近最高产量而又不会造成肥料浪费。

实验表明锌肥的施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