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变化中体验改良创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99909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7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变化中体验改良创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二章变化中体验改良创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二章变化中体验改良创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二章变化中体验改良创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二章变化中体验改良创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变化中体验改良创新Word格式.docx

《第二章变化中体验改良创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变化中体验改良创新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变化中体验改良创新Word格式.docx

让我们用汉字来举个例子,同一个汉字,具有相同的结构,一个是碑帖石刻,一个是拓片。

即便它们拥有一模一样的外形轮廓,一摸一样的间架结构,却有不一样的味道,原因在哪里?

就在于它们的笔画具有不同的细节特征,石刻的笔画拥有更丰富、更有节奏的变化。

以上取自唐代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第一排为碑刻拓片,第二排为碑刻摄影,字的结构和轮廓完全一样,但是它们给人的感觉是有差别的。

我曾经拿着这几个字问过我们的设计师,让他们说说区别。

大家都认为,两排字看结构都一样,但碑刻摄影看上去更漂亮、更精神。

原因在哪里?

就在于摄影记录了碑刻更丰富的细节变化。

家具也是同样道理,硬木古典家具材料,除了花纹以外,几乎都没有太大的颜色差异,家具之所以产生了差异,都是因为细节的不同。

往往是很细腻、很微妙的一点变化造成了家具观感的巨大反差。

家具的器形好比是汉字的结构,家具的线型有如汉字的字脚,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人笔下,笔画节奏和粗细也不尽相同,写出来的样子自然不同。

相同的器形,不同的厂家做出来千差万别,原因还是细节的变化,尤其是对“线形”和“线型”的处理,有变化和没变化,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对于相同器形和尺寸的明式圈椅,比较它们谁更美,几乎全部是由线条的“形”和“型”的细节变化来决定的。

同样一条边抹、同样一条腿足,可以做成不同的“线型”,家具出来的味道就会有所不同。

冰盘沿线脚(上大下小)

边抹线脚(上下对称)

腿足线脚(圆材和方材横断面)

腿足线脚(扁圆材和扁方材横断面)

在家具造型中起重要作用的各种“面”和“线”见于文献及流传在匠师口语中有不少专门术语,但缺少概括的统称,今名之曰“线脚”是借用近代建筑用语,相当于英文所谓的Molding,它对家具装饰有特殊意义。

——王世襄,语出《明式家具珍赏》

注:

把家具“腿足”上的起伏变化称之为“线脚”的变化,没有什么问题。

但要沿用这一称呼,把椅子扶手、搭脑的线条,把柜子、桌案、架几上的边框线条,也称之为“线脚”,似乎不够妥当和准确。

在建筑装修中,专业人员都将“踢脚线”、“石膏线”、“门套线”、“画框线”称之为“型材”,即不同横截面形状的线材。

因此,我认为将“线脚”改称为“线型”更为贴切。

方圆结合的明式圈椅,造型简练,看过一眼,便会铭记于心。

动中有静,静中寓动,几乎可以看作是明式家具的标志性符号。

在前面再加一个“素”字,素圈椅,更简单,远异于清式太师椅的简单。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对它垂青有加。

是细节,是线条的“形”与“型”里的细节,是有变化的细节。

变换一个角度,前面正视换成侧面平视,联邦棍从曲线变成一条直线,鹅脖儿从直线变成了曲线,椅圈从一个椭圆变成另一个椭圆,再把视线放低,椅圈可以变成一条直线。

艾克先生所著《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书中由杨耀先生绘制的测绘图

有些细节变化看得见,很容易被发现。

你只要转换一下角度,眼睛里就会产生一个新的外形,曲线变成了直线,线变成了面,圆变成了椭圆。

线条走向是圆,横截面也是圆,移步换景,凸起和凹下的弧线上,又产生了断断续续移动着的光点和光线,审美空间和审美意味便由此打开。

但是有的变化却“看不见”,不容易被人们觉察和发现。

“看不见”的变化是基础,如果没有这些“看不见”的变化,那些“看得见”的变化,可能就不美了。

写好一个简单的字,很难。

做好一把简单的椅子,更难,因为那些“看不见”的变化,把握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看不见的变化

有些变化很细微,微妙的变化在影响着我们,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时会连我们自己都浑然不觉。

明式的椅子,处处都有“看不见”或者“不起眼”的变化。

这些“看不见”的变化,对人的视觉产生了影响,也强化了家具的美感。

这些微妙的变化中包含着透视与错觉。

透视:

近处的东西看起来大,远处的东西看上去小。

而且离得越远就越小,甚至会在人的视线中消失。

错觉:

由于线型结构和观察角度的不同,家具的某些部位在体量感、光感上会在视觉与实际有所不同。

例如同样宽度的方材,凸面和凹面的可视面积大于平面面积,眼睛的观感会与实际厚度和粗细不一样;

圆柱形的椅圈和椅柱在光线的变幻下变化着轮廓;

券口牙板,被椅子座面遮挡,在人的视线里感觉会比实际尺寸小;

等等。

素圈椅的那些“看不见”的变化,就是运用了人的视觉规律,用简单的外形,制造了丰富的空间层次。

素圈椅的靠背板,在常人的印象里,上下一样宽。

其实,背板的宽窄是有变化的,上面部分稍窄,下面稍宽,差距在0.8厘米左右。

不到一厘米的差距,如果不细加注意,我们很难一眼就分辨出来,但这不到一厘米的差距,却足以影响到你的美感,绝对不容忽视。

上窄下宽的背板与上收下挓的椅腿产生了呼应,增加了椅子的视觉稳定感。

素圈椅的椅圈,外形是圆的,实际上是一个充满了变化的圆。

根据古斯塔夫·

艾克先生所著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以及杨耀先生所绘图纸,圈椅的椅圈实际是一个接近于同心圆的圈。

但是,为什么会有很多专家都认为,椅圈是一个不规则的圆,是由三个圆相交构成的?

就是因为“看不见”的变化造成了视觉误差。

我们制作家具应该有一个严谨的态度,宣明典居的素圈椅,椅圈在制图的时候做了一些调整,也是三个圆构成,但是半径的差距非常小,几乎接近于同心圆。

画图时是一个样子,安装又是另外一个样子,因为椅圈不是水平方向装上的,而是倾斜了一个角度,椅背从后面抬起。

如此一来,椅圈在人的眼睛里就变成了一个椭圆。

再变换一下视角,似乎又有变化。

变化制造了错觉,也制造了美感。

椅圈,离远了看,我们很容易忽略粗细的变化。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椅圈中间最粗,到扶手两边越来越细。

圈椅最粗的部分直径为33至35毫米(一寸或稍大),与联邦棍榫接的部位直径为30至31毫米,扶手与鹅脖榫接的部分直径为27至28毫米。

(椅圈在镟切制作的时候,为了处理粗细变化,需要更换三种型号的刀头,并且多让出一两毫米的余量,留给刮磨的师傅处理。

一根小小的联邦棍,为了追求比较均匀的粗细过渡,加工的时候也要换四次刀。

四条椅腿,也是上面的稍细,下面的稍粗,差距在3至5毫米之间。

这样的差异,很多人都不会注意,也发现不了。

但是如果没有这个细微的差距,椅子腿在眼睛里就会感觉别扭、缺乏沉稳。

椅腿在椅面以上是圆柱形,在椅面以下是外圆内方,增加了对椅面的辅助支撑作用。

另外,内方的外形,让椅腿多了一条棱线,在两侧牙板的夹角中凸现出来,增加了椅腿部位的视觉层次。

椅腿从上到下,向外挓开,既稳固,又弥补了因为俯视造成的“上大下小”的现象。

所有的这些变化,变量都很小,正是这些微妙的变化,丰富着素圈椅的美感,同时也造成了错觉,美的感觉就在错觉中产生,在错觉中展开。

形式美的用处

圈椅在器形结构方面,有几处特别有意思的地方,既满足了结构功能的需要,又把形式美的韵味展示的淋漓尽致。

一、券口牙板

素圈椅的券口牙板,不仅对椅面起到了类似“横枨”的辅助支撑作用,还体现着简洁的形式美。

有些老师傅称之为“壶门”,有的专家则称之为“壸(音捆)门”,我们不去分辨到底是“壶门”还是“壸门”,只谈结构功能之下的形式美。

券口牙子在古典家具中似乎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形式美元素,普遍存在于各式各样的家具中,椅凳上有、桌案上有、床榻上有、架几上有、箱柜上也有。

传世的圈椅,券口牙板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浮雕或透雕花纹、有的曲线婉转复杂,而宣明典居的素圈椅为了突出简洁明快的现代感特点,借鉴了最简单的券口形式,把能省略掉的雕饰都省略掉,采用了券口中间下垂洼膛肚的做法。

圈椅雕刻券口牙板

宣明典居制作的素圈椅洼膛肚券口牙板

鱼肚线券口,曲线流畅、缓急有度

券口线条应该是均匀而又流畅,富有弹性的。

有人把洼膛肚的线条形容为鱼肚线,像鱼肚子底下的轮廓线,我认为非常形象。

怎么才算流畅而有弹性的曲线,就是曲线衔接不能有死弯,曲线就是曲线,不能把曲线中间参杂上直线。

曲线和直线本来是两种“本质”不同的元素,甚至是对立的元素。

因此,除了一条线的两头之外,中间部分尽量不要把曲线和直线混淆参杂使用。

对于洼膛肚的轮廓,看似简单的线条,却考验着我们的木工师傅的水平,有美术基础的人画出的曲线和没有美术基础画出来的迥然不同,有美术基础的,画出的线均匀流畅;

没有美术基础的,可就难说了。

短的曲线好画,很多人都会画;

长曲线却很难画,越长的曲线把握起来越有难度。

有些木工师傅,不太懂什么是曲线美,为了图省事,先画一个短弧线,再画另一个短弧线,然后在中间把它们用直线一连,就认为画好了,其实离要求的曲线差得远,殊不知这一根直线根本交代不了。

需要的不是一根直线,而是一根修长优美的曲线。

即便是故宫的老家具也存在着曲线加直线的情况,斜向下的直线让券口轮廓过分下垂,牙板体量过大,感觉生硬、失衡,如果没有螺钿的点缀,臃肿淤滞的感觉会更强烈

以上是两个比较流畅的曲线,即使曲线再长,曲线终究是曲线,而不应该是直线。

流畅的洼膛肚长曲线牙条,看上去非常舒服。

中国画讲究用线,特别是工笔白描,考验的就是线描功夫。

不论是在绘画里还是在家具里,线条代表的往往不是线条本身,而是一个事物的轮廓;

它的存在意义也不仅仅是一条曲线,而是曲线所界定出来的空间。

一条曲线可以把一个物体一分为二,曲线的形状成了牙板的轮廓,也成了牙板围住的空间的轮廓,赋予了虚实两个空间不同的感觉,也产生了两个空间之间的关系。

形态各异的曲线可以制造出千姿百态的空间,曲线的缓与急蕴含着不同的质感和情感因素。

素圈椅券口横牙和立牙外轮廓形成的空间应该是一个劲挺而又生动的空间,券口横牙的曲线实现的是生动,两块立牙从上端延续横牙的曲线,急转直下,以直线收结。

整体外观上宽下窄,体现就是劲挺。

因此,有人形象地称呼券口立牙为“刀牙”,名副其实。

另外,券口“横牙”的宽度要和“立牙”的宽度在体量上保持均衡,只有如此,整个券口构成的空间才会是劲挺而又生动的。

二、鹅脖儿与鳝鱼头

椅圈尽头向外反转的小勾,有人称之为“云头”,师傅们都形象地叫它鳝鱼头,而与鳝鱼头扶手相连的是上端扭曲的椅子前腿,师傅们也给它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鹅脖儿”。

一件家具要把它做好、做到位,在细节方面需要认真地思考,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圈椅上为什么还要有鹅脖儿?

由前腿向上,一木连作,穿过面板,直直的与扶手榫接,既省工又省料,不行吗?

保留鹅脖儿的原因是什么?

仅仅是为了美观吗?

为什么要装一个有曲线的牙角?

这种形式感的来源在哪里?

明式的素圈椅,可以用人体的功能结构类比,几乎没有一个多余的器官。

它的每一部分、每一个零件都是有用的,不是仅仅是为了好看。

家具属于实用艺术,形式美应该从属于功能,尤其是极简的明式家具,没有功能的形式美只能是“点缀”,起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椅背上的团花草龙纹。

如果装饰得太多了,无异于画蛇添足,非但于事无补,还有可能妨碍使用功能。

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

我是这样认为的:

传世的明式圈椅,不管素不素,雕刻有多少,有一种元素是始终存在的,就是卷草纹。

当然,有一些是卷草纹变体或延伸。

鳝鱼头,这个月牙扶手的出头,在我看来就是缠枝卷草翻转的一片叶子,鹅脖儿则是卷草向前叉出的另一条支脉,而牙角则承袭了卷草的轮廓。

这一点,从后背板的草龙纹团花雕刻中能看出端倪。

曲线的外形和椅圈的圆弧形成了呼应,成就了素圈椅的动态美。

宣明典居的扶手线条也修改过几次,早期用楠木打样,后来制作红酸枝的,再到最后紫檀的,在线条的弯转上下了一些功夫。

最早的楠木圈椅扶手,鳝鱼头向外翻出,然后再向后勾回。

弯度急,幅度大、感觉“炸”、有一些夸张,不够含蓄也不够庄重。

换句话就是:

做撇了,有点儿拧巴,与整个椅圈均匀的弧度不太协调,显得矫情和小家子气。

后来,把弯度减小,感觉好一些,但鳝鱼头伸得太长,放过劲儿了。

最后改成现在的样子,把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弯度折中,把鳝鱼头长度缩短。

我最终追求的是这样一种效果:

就像一个刚刚抽出的卷草芽头,正在向外生长,想弯出去,但还没有完全弯出去,还有生长的空间,于是给人带来了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扶手,手扶之用。

对于扶手的触感,中国明式家具学会的张乃仁教授讲得很形象:

“手在触摸到(鳝鱼头)的时候,就像写字,写横写竖,最后那个顿笔,“顿”的那一下感觉。

在“顿”的过程中,笔刚开始顿,还没有提起来,那个过程感觉最舒服,用现在的话说“最爽”。

用手向下触摸,到“鳝鱼头”的这个地方,稍稍给人一顿的感觉,如果没有这个“鳝鱼头”,那个富有节奏的感觉就消失了。

早期椅扶手

中期圈椅扶手

现在圈椅扶手

人在坐下和起立之前,一般都会先用手按住扶手。

因此,加大对扶手部位的固定和支撑,是十分必要的。

在结构上,由于鹅脖儿和牙角的存在,有效地延长了它们与扶手的榫接面积,比前腿直上的做法,榫接长度增加了三分之一,对扶手的支撑和固定作用也增强了。

外翻的扶手出头(鳝鱼头)抵住掌心,阻止沿坡度下滑的手臂。

闲来无事,还可以随意地按摩手掌,促进手部的血液循环。

S型的联邦棍,下粗上细,就像两支生长的花茎,不仅增加了椅子的动态美,而且也起到了对椅圈的辅助支撑。

三、靠背板

有人说明式椅子的S型靠背板符合人体工程学,与人的脊柱曲线一致,但我却一直都把眼睛盯在靠背板的形式美上,思考着影响靠背板美感的因素。

有一些明式的老家具并没有S型的靠背板,采用后拱的单向弧度。

有些椅子根据器形的要求,采用单向弧度靠背板会更好看,但如果在素圈椅上也使用单向弧度的靠背板,我总感觉缺乏美感。

一开始做的S型靠背板,整体看基本还是一个单向弧度的板子,仅在最下截向前掰出一个小弯,丝毫没有流畅的感觉。

还不如单向弧度背板好看,就像一个身子特别长,腿却特别短,佝偻着身子的老头,比例不协调,不美而且缺乏力度。

后来一遍遍的改,终于改出了我比较满意的曲线。

靠背板的上截向后拱,下截向前拱,如果把靠背板分成三份,上截长度占三分之二强,下截长度占三分之一弱。

上截后拱的弧度稍平缓,下截前拱的弯度稍大,上下衔接舒展流畅。

板子做成后安装到圈椅上,让人坐上去试一试舒适度,普遍都感觉比较舒服。

靠背板下截前拱的高度提高了,正好抵在人的腰眼上,撑住了腰部;

上截托住后背,整个腰背全部有了支撑,舒适度要远远高于单面弧度的椅子。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对于素圈椅的靠背板,我一直想找出一个最舒展的、最美的S型弧线。

通过实践看来,其实最美的弧度也是我们感觉最舒适的弧度。

另外,还有一个与舒适度有关的细节,就是靠背板与椅圈之间的榫接位置。

是选择居中,还是靠前?

乍一看,居中榫接最牢固,其实不然。

由于椅圈从后抬起,角度是侧倾的,背板榫接位置越靠前,就越接近椅圈内圈,接口的弧线就越直,卯槽对椅圈的切割破坏就越小。

因此,接口靠前一些反而更牢固。

于此同时还产生了一个优点,就是椅圈与靠背板的高低差减小了,坐上去会更舒服,不硌背。

一张图纸,两个结果

家具中,椅子是与人体发生最全面、最亲密接触的器物,人的头颈与搭脑接触,后背与靠背板接触;

大臂靠住椅背,小臂置于扶手上;

臀部和大腿落座椅面,小腿挨住椅腿,双脚踏于底枨。

整个身体和椅子呈折叠式的接触。

这还是正襟危坐,要是斜靠在椅背里,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就更复杂了。

除了椅子之外,再没有任何家具可以与之比拟。

椅子是最考验工匠水平的,尤其是素圈椅。

圈椅虽然在结构上比较简单,但多数都是曲线,除了两条后腿和底枨,就没有什么直线。

椅腿有侧脚收分,四条椅腿都不垂直于地面,也不垂直于底枨;

由于坐倾角的存在,椅腿还不垂直于椅面。

整张椅子的线脚结构,不是弯的就是斜的,要想做好这样一把椅子非常难。

有些家具看起来构件很多,也很复杂,例如顶箱柜,但顶箱柜方方正正,线与线不是平行就是垂直,只要图纸准确,凿卯开榫做平做正就可以了,除了加工繁琐一些,其实难度并不是特别大。

有难度的家具基本上都是不规则的家具,不是圆的就是弧的,不是角多的就是不对称的,关键看工匠怎样在不平衡中寻找平衡,在不对称中制造四称的格局。

中国传统的绘画中,人物画难度最大,主要是把握两个要点,一个是动态,一个是神态。

多数情况下,只要是人物的动态把握的好,神态自然也就有了。

画过画的人都知道,在画人物的时候,最关键的是把握动态线。

事物精神不精神要看骨架,看姿态。

只有架势、动态把握准确,所描绘的人物就有动感,不会僵死。

椅子的结构和人的姿态一样,也有动态线。

圈椅的主要动态线就是一个椅圈和四条椅腿。

椅子做出来精神不精神,与它们有很大的关系。

说到这里,出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椅圈和四条椅腿之间的角度关系,到底是多少度看上去最美,最舒服?

角度关系很重要,但是这个角度恰恰在传统的图纸中反映不出来。

因为传统图纸都是按照平面的角度绘制的,按照图纸下料,等到了攒活的时候,都变成斜的了。

椅圈是水平制作、倾斜安装;

椅腿是四劈八叉,侧脚收分。

图纸全都一样,制作安装以后却是千差万别。

我听说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位非常资深的擅长做圈椅的老师傅,曾经把他做过的圈椅图纸无私地奉献出来,交给别人做。

同一套图纸,别人做出来的圈椅就是和老师傅做的不一样,而且远没有老师傅的味道足。

用同一张图纸制作,做出来的椅子可能一个人一个样。

因此,要把握好攒接部件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四条立腿与椅圈之间的结构关系。

在攒活前,把做好椅圈架到四条腿上,立在地面。

这样,素圈椅的基本骨架就搭起来了,接下来便是认真观察、细细调整,把握整体找对感觉。

心里要铭记三个方面:

一是椅圈与四根立柱之间的关系;

二是椅圈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是是否合适;

三是,四腿挓度的控制。

至此,只要骨架能够把握住,椅子的风格韵味也就基本定型了。

中国古典家具是集美学和力学为一身的设计理念,把握之中的精髓和相互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再造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