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99054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度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度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度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度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

《度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度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1.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①栽培稻谷遗存②鱼纹彩陶盒③干栏式房屋④司母戊鼎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③

2.《北京人的发现:

中国重要古人类遗址》中记载:

“……对北京人地层中出土的植物孢粉的分析表明:

榛子、胡、桃、榆等植物大量存在……另外,还发现了石球,它们可作为砸击坚果的工具……(遗址)共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以上的考古发现不能证明北京人( 

 

A.会使用火

B.依靠采集生活

C.会人工取火

D.会制造石器工具

3.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

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

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4.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下列内容与半坡居民相符的是(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

②种植水稻

③住半地穴式房子

④制作彩陶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图一为我国古代某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请问该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玉米

B.粟

C.小麦

D.水稻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最早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

B.黄帝部落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7.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发现距今约7000年的远古人类遗址。

下面两幅图片所示文物是这个遗址中出土的炭化稻谷和猪纹陶器。

据此判断,当时在这里生活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8.下列哪一叙述是学习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

( 

A.“女娲造人”的传说

B.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骨耜”

C.电影《建军大业》

D.小说《三国演义》

9.距今约六七千年前,以农耕为特征的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

下列图片中,代表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A.骨耜

B.铁农具

C.曲辕犁

D.筒车

10.“黄河”与“长江”共同孕育了中华文明。

在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新石器时期”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对我国古代半坡原始居民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原始森林里

B.使用色泽鲜艳,红底黑色纹饰的彩陶

C.住在干栏式房屋里

D.会制造精美的打制石器

12.暑假期间,小明参观了一处距今约7000年的远古人类遗址,“榫卯结构的干栏式建筑,稻米大规模种植,舟船的使用,编织和纺织,陶器的制造与使用”是其主要看点。

该遗址可能位于( 

A.周口店

B.半坡村

C.河姆渡

D.元谋县

二、填空题

13.我国远古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定居生活,如河姆渡人居住在________房屋里,半坡人居住在________房屋里。

14.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________石器,________生活,用________收割庄稼。

他的主要粮食作物________。

三、材料分析题

15.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国家。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是哪一原始居民的住所?

其名称是什么?

这一原始居民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

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什么?

(2)图二所示住所的原始居民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

这种房屋被称作什么?

其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3)如图所示两种原始居民的房屋式样为什么大不相同?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为人类正确认识自己的由来和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学术界誉为“古人类研究史中最为动人的发现之一”。

下图为北京人制作的石器。

材料二:

“北京人”用火的证据十分明显。

人类能够使用和管制火,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这必须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累积了绝对化经验,有了相当的智慧才能办到的。

正因为“北京人”能够如此,才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对对付自然已有了一定的办法。

材料三:

图三幅。

(1)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地点在哪里?

经对化石的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多少年?

(2)根据材料一北京人制作的石器外形和所学知识,写出其中一件石器的用途。

(3)材料一中说: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京人怎样用火“对付自然”。

(5)材料三图1、图2原始居民的出现表明我国的历史已经进入什么时代?

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分别给图1、图2原始居民举一证据,以证明他们已经进入了这个时代。

(6)材料三图3传说人物有哪些发明?

图3传说人物对我们研究历史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的房屋。

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

会制造色彩鲜艳的彩陶。

2.【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为反向选择题,按题目要求应选择“不能证明”北京人的选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开始使用人工取火,因此C项“会人工取火”是北京人考古发现不能证明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适中。

学生还需掌握北京人生活的年代、使用的工具,由于北京人的工具太简单,为了生存,他们过着群居的生活。

3.【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浙江余姚的河姆渡聚落开始种植水稻;

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属于识记层面的考查,难度不大。

4.【答案】D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北方气候阴冷干燥,住半地穴式房子,生活用具最具特色的是彩陶,选项①③④符合题意;

而选项②种植水稻,是河姆渡居民的农作物,不符合题意;

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

本题难度适中。

5.【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这是河姆渡人居住的干栏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类。

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干栏式房屋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

学生还需掌握河姆渡居民生活的年代、使用工具、使用的陶器等。

6.【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有石刀、石斧等。

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在半坡遗址的许多窖穴、房屋和墓葬中,都发现大量的粟粒。

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D。

【点评】本题考查了半坡居民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

学生要掌握河姆渡居民最早种植了水稻、半坡居民最早种植粟。

7.【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浙江发现距今约7000年的远古人类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和猪纹陶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会制造黑色陶器。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知识,属于知识层面的识记,难度不大。

学生需掌握河姆渡居民生活的年代、使用工具、使用的陶器等,他们会种植粮食作物水稻。

8.【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史料一般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

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即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是最有史学价值、最可靠的材料,如遗迹、遗物等;

文献史料中属于第二手史料的居多,即回忆录、传说、历史小说、电影等史料,这种史料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考证。

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骨耜”属于第一手史料,是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故B符合题意;

ACD三项属于第二手史料。

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我国处于原始社会农耕时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处于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是磨制工具骨耜。

B项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生产工具;

C项和D项是唐朝时期产生的生产工具。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原始农耕生活的知识,难度适中。

学生还需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的工具、居住房屋、使用的陶器等,可用列表法进行归纳。

10.【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新石器时期’文化特征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③两项属于长江流域河姆渡居民的特征,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居住的房屋是干栏式房屋,C项符合题意;

②④两项属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特征,需排除含②或④项的ABD项。

11.【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地处黄河流域,干旱少雨,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使用色泽鲜艳,红底黑色纹饰的彩陶;

会制造精美的磨制石器。

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

12.【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距今约7000年的远古人类遗址”和“干栏式建筑”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7000年前,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住干栏式的房屋,会制造陶器和石器,还会种植水稻,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

13.【答案】干栏式;

半地穴式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湿润多雨,干栏式建筑具有通风、防潮性能;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少雨,房屋为半地穴式建筑。

故答案为:

干栏式、半地穴式。

【点评】本题考查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房屋,难度适中。

学生还需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的工具、种植的农作物、使用的陶器等,可用列表法进行归纳。

14.【答案】磨制;

定居;

石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半坡居民是处于新石器时期的居民,他们使用的是磨制石器,从事农业生产,过定居生活,使用的收割工具是石刀;

因半坡居民位于北方黄河流域,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粟。

磨制;

粟。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知识,难度不大。

学生还需掌握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年代是距今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使用的陶器是彩陶,会饲养猪、狗牲畜。

15.【答案】

(1)黄河流域;

半地穴式房屋;

(2)河姆渡人;

干栏式建筑;

长江流域;

水稻。

(3)所处地理自然环境不同。

【解析】【分析】

(1)根据图一“圆形半地穴式房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

这处遗址距今约六千年,定名为半坡遗址。

半坡原始居民住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房子主体一半埋在地下,房顶用秸秆草搭起,防风防寒,屋内有灶炕,供炊煮和取暖用。

半坡原始居民会种植粟。

因此,材料一中图一所示是是半坡人的住所;

其名称是半地穴式房屋;

这一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

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

(2)根据图二“干栏式房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

这处遗址距今约七千年,定名为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栏式房屋以木桩插于底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分为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

因此,图二所示住所的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

这种房屋被称作干栏式建筑;

其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3)根据图一图二及上述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

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因此,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栏式房子分为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

五六千年前的黄河流域。

气候寒冷干燥,特别是冬天,北风更加寒冷,因此,半坡原始居民住的半地穴式的房子,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

由此可知,导致图一、图二两种房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由人们生活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解题的关键需熟悉材料中的两幅图片是哪个大河流域的代表性房屋,其它问题就会很容易得出。

16.【答案】

(1)地点:

北京周口店(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多少年:

70万-20万年

(2)A:

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材和制造狩猎用的木棒。

B:

刮削器,割剥兽皮,刮削木棒。

C:

尖状器,挖掘植物的根茎。

(回答其中一项)

(3)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4)“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御)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生活条件。

(5)时代:

原始农耕时代。

图1居民证据:

建造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

种植农作物粟等。

图2居民证据:

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制造骨耜等农业生产工具;

种植农作物水稻等。

(6)发明:

建造宫殿;

制作衣裳;

挖掘水井;

会炼铜;

弓箭和指南车等

意义:

传说虽然不是真实的历史,但是许多传说有真实的成分,对历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比如,黄帝的传说就被许多考古资料所证实。

(1)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相关知识。

1929年12月考古学家开始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挖掘,最终挖掘出了5块珍贵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经对化石的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前。

地点:

70万-20万年。

(2)本题考查北京人制作的工具的用途。

石器是“北京人”文化的主要代表,“北京人”创造了三种不同的打制方法,主要用砸击法,生产出长20一30毫米的小石片;

常见长度为20—40毫米;

工具分两大类,第一类包括锤击石锤、砸击石锤和石钻,第二类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石锥和球形器。

图A是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材和制造狩猎用的木棒或用于劈砸坚硬果实之类。

图B是刮削器,割剥兽皮,刮削木棒。

图C是尖状器,挖掘植物的根茎(回答其中一项)。

(3)本题考查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的意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斐文中先主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

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4)本题考查北京人用火的相关知识。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

用火驱赶野兽;

用火照明;

用火防寒等,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御)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生活条件。

(5)本题考查农耕时代的相关知识。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都使用磨制石器,都从事农业生产: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

都过着定居生活:

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的房子,使用黑陶;

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的房子,懂得制造彩陶。

这些都表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时期我国的历史已经进入农耕时代。

时代:

(6)本题考查黄帝的相关知识。

相传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

他的妻子嫘祖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

古代历史传说尽管有些虚构、不太真实,但是我们要看到认识和理解、研究那个时代的历史可以从传说中找到一些与真实历史本身的相关系和彼此之间的联系。

因为史前时代缺乏文字记载,而这些历史传说的背后有着符合历史真实的一面。

如黄帝的传说,如果没有这些传说,仅仅只靠有限的文献资料和出土的文物来印证,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上古历史的研究来说,在传说中寻找到与历史相关的线索是很重要的。

从描述的文字中探寻古代文明的礼仪、习俗、民族、战争的历史,对于古代文字学、上古史、民族历史的研究是很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

发明:

弓箭和指南车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京人、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黄帝等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

其中既有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有对解读材料,归纳概括等能力的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