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3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98096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3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3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3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3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3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3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3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3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3文档格式.docx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思想?

(儒家思想)

引言:

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提问:

儒家思想形成在什么时候?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界出现了一个什么局面?

(“百家争鸣”)

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儒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一家。

幻灯出示课题: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二、教授新课: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解释含义:

(带领学生回忆已学知识,一起归纳)

“诸子百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上形成的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当时学派很多,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农家、小说家等十家。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纷纷涌现,以及各学派间相互诘难批驳而争相发表自己见解的局面。

2、分析历史背景:

(先要求学生思考,后帮助归纳)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

(1)经济上:

井田制崩溃。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

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

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没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3)阶级关系: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

“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4)思想文化:

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说明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

3、认知主要流派及代表:

(阅读后,出示幻灯片归纳)

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了解百家之中的十个主要学派。

概述: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发达。

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法家和墨家。

幻灯出示:

儒家:

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

老子、庄子。

法家:

商鞅、韩非子等。

墨家:

墨子。

4、剖析“百家争鸣”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学生互相讨论后谈看法,教师帮助总结要点)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2)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资料链接】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

后人把小说家以外的九家,又称为“九流”。

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

他的理论的核心是“仁”,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礼”。

儒家学派在孔子以后发生分裂,至战国中期孟子成为代表人物。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孔子的嫡孙子思(名孔伋)的弟子。

孟子的主张是复古倒退的,当时许多国王都认为不合时宜。

他主张“仁政”,他的伦理观是性本善。

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

荀子名况,时人尊他为荀卿。

在政治方面,他主张“仁义”,哲学方面坚持“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

墨子名翟,是战国初期鲁国人。

墨子的主张和儒家是针锋相对的。

反对世卿世禄制度,主张尚贤,任用官吏要重视才能,打破旧的等级观念,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代表墨翟思想的有《墨子》一书,是他的弟子根据受课笔记编撰而成的。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约与孔子同时,出身于没落贵族。

反映他思想的书为《老子》,又名《道德经》,大约是战国人编纂的。

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周。

庄周是宋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曾做过宋国漆园吏的小官。

后来厌恶官职,“终身不仕”。

《庄子》一书,是由他和门人编成的。

法家学派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后期法家韩非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集大成者。

韩非是荀子的大弟子,与李斯同学,出身于韩国的贵族家庭。

《韩非子》一书是他总结前期法家思想的成果。

韩非注意吸取法家不同学派的长处,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孔子和早期儒学:

1、透析孔子思想:

(学生阅读后,共同讨论,教师先提问后讲解)

(1)思想核心——“仁”。

讲解: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达一百多次,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仁是解决人际关系的学说,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

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

仁与礼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仁是人的内在本质,是修己爱人的自觉性,强调人与社会的和同;

礼是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

“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

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2)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也体现了民本思想。

从孔子的言论中可以看出,孔子试图从道德上根本解决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解决人的灵魂问题,这使儒家思想有了一些宗教色彩。

(3)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黎的要求。

(4)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扩大教育的社会基础。

“有教无类”这是孔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在论述他的教育对象时说: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也就是说,只要是主动亲自带着干肉到我这里来登门求教,就表示有尊师重道之意,我就没有理由不把我的知识和学问传授给你。

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据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看司马迁对孔子的评论: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再看孔庙、孔府、孔林的一些图片,体会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2、分析孟子的思想:

(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教师提问后略作讲解)

(1)主张实行“仁政”;

(2)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孟子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并提出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

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

反之,如果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

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3)主张“性本善”。

孟子是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人性”问题的思想家。

他的“性善论”对整个封建社会的伦理学说都有深刻的影响。

孟子的“性善论”,也是他的“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

孟子认为,每个人生下来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

“四端”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端绪、萌芽。

“四端”的进一步发展,就成为仁、义、礼、智“四德”(《孟子·

告子上》)。

“恻隐之心”是“四端”之首,“仁”是“四德”之首。

孟子认为统治者把内心固有的“恻隐之心”发扬出来,推行到行政措施中去,“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

公孙丑上》),这就是“仁政”了。

孟子说的人性善是一种先天就有的道德观念,这是唯心主义思想。

3、分析荀子的思想:

(学生自主学习归纳,略作讲解)

(1)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他所提出的“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

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从道不从君。

”等观点,都可见诸于孔孟的思想学说。

(2)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强调人民群众力量的巨大。

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

“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主张“性恶论”。

在人性论方面,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说:

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

苦饭不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

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

顺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

虽然和孟子观点截然相反,却和孟子一样主张后天学习,通过学习成贤成圣,“涂之人可以为禹”,可谓殊途同归。

孔子的生平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或孔夫子是对他的尊称。

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十八日,享年73岁。

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十分惨淡。

然而,孔子自小就勤奋好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政绩十分显著,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后在五十五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

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最终未能实现。

于是,孔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为改造社会培养人才,并在教育上获得了巨大成功。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一起》一图。

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荀子

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

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

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冯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

荀子分析批判诸子百家的言论,并吸收了各家的优秀思想。

如荀子说“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有其固定的次序的,这同老子说的“道法自然”,在客观物质世界都有其一定的运行规律这一点上是相通的,显然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这跟孔子的重视礼是源流相通的。

可是荀子所说的礼,重在分定界限,对人制裁。

强调礼的制裁的一面,已隐含着法的作用,表现出趋向法治的观点,并以此影响了他的学生韩非子、李斯等人,成为主张法治主义的法家学派,促成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道家和法家:

(学生自学后置疑,针对问题,教师讲解)

1、道家:

(1)老子: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①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

他认为“道”就是“无”。

这个“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形状、无声无息的,是无时无地不在的。

“道”即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②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这是老子思想消极的一面。

老子长年居住在周,春秋末期,周朝政治日益紊乱,礼坏乐崩,社会正面临着一场大变革。

面对这一切,他消极悲观,提出一个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的主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

他所向往的这种理想社会,实际上不过是保留着原始公社遗迹的早期奴隶社会。

这显然是一种开历史倒车的没落阶级的消极思想。

③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猜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而且,事物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正复为奇(反常),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但是,老子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严重的缺陷,他不仅忽略了对立面转化的必要条件,而且把事物向反面转化看作是循环的,而不是上升发展的。

(2)庄子:

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把世间的事物都看成相对的,认为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大与小、高与低没有什么绝对的界限。

庄子将这种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运用来观察人生社会,便产生了怀疑论和消极悲观的情绪,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可怕和痛苦的,人生只是一场梦,活着不如死。

因此,他反对一切进步,反对一切文明。

庄子的思想比老子更为消极,是战国中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思想代表。

庄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叫做“道”,“道”生出天地万物。

庄子的散文非常富有哲理,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如《逍遥游》等名篇。

2、法家:

韩非子——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1)主张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韩非子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

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

五蠹》)。

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有度》)。

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

(2)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

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

人主》)。

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

主道》);

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

韩非子的学说,后来成为秦代的官学,对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起了积极的作用。

韩非子的法治理论

●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

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

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韩非子·

五蠹》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

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

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贵之而传之。

──《韩非子·

有度》

●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废常、上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

故曰:

“上法而不上贤。

”──《韩非子·

忠孝》

三、探究学习:

⊙【学思之窗】这是体现人性问题的几种不同看法,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提示:

孔子、孟子、荀子对“人性”的看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和“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

人性从客观上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

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

关于孔子“人性论”的几种观点:

黄仁宇认为,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却说圣贤也要经常警惕防范不仁,可见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另有学者认为,孔子的确不像后来的孟子和荀子那样,直接而明确地谈论人性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但《论语》中却多处蕴含着孔子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

还有的学者认为,孔子的人性观是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并且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就是孔子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两个方面合乎逻辑的分化和发展。

⊙本课测评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答案提示:

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经济制度井田制崩溃,旧的政治权力中心周王室衰微,出现了新的经济制度和新的政治力量,诸侯国纷纷起用原先地位较低的士,士开始崛起。

同时,私人讲学风气兴起,士阶层不仅在政治上发挥作用,也在文化教育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传播文化、研究学问,形成了诸子百家。

同时,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互相学习,相互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学习延伸

第一句和第二句都是孔子的言论,分别是“只有仁的人才能去喜爱人,厌恶人。

”“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礼法?

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乐理?

”,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

在孔子那里,“仁”是衡量一个人的基本标准,是最根本的道德规范。

第三句的意思是“关爱他人的人,人们就会爱戴他;

尊敬他人的人,人们就会敬慕他。

”这一句体现了孟子的“性本善”。

第四句的意思是“对人言语友善,比布帛还温暖;

对人恶语中伤,比刀剑还尖刻。

”表明荀子性恶论虽然认为人性中有恶的一面,但实际仍主张弃恶扬善。

四、课后作业:

请结合学习内容,谈一谈你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