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课题及论文要求Word格式.docx
《毕业设计课题及论文要求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课题及论文要求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
1.选题
选题的基本原则是:
(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训练等内容,并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其创造性,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训练。
(2)课题有明确的任务或研究对象,且工作量和难易程度适当,使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段内,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努力能独立完成。
大型的课题可由几个学生共同完成。
(3)课题的类型可多样化,但应尽可能结合社会、
(2)摘要:
也称内容提要,扼要叙述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对于设计应反映其特点,对于论文应简述论点结论。
摘要须有中、外文对照,中文摘要约300字为宜,外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50字。
(3)前言或引言:
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前言应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要求。
简述本课题国内、外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所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采用的方法。
毕业论文的引言主要包括立题的依据、对本课题已有研究的评述、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采用方法、成果及意义。
(4)正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包括:
设计方案论证、设计计算、结构设计说明、试验或实测数据分析、设计方案的校验等。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
本课题的基本前提、设定条件及其合理性、课题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等)、研究结果的论证等。
(5)结论:
结论是对整个设计或论文的归纳和总结。
包括本设计或论点的特点、长处和创新之处,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继续工作的方向。
(6)谢辞:
简述自己通过本次毕业设计(论文)的收获和体会,并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及附录:
列出主要参考文献并将试验或实测纪录、计算机软件、有关实物等附上。
三、指导教师的条件和职责
毕业设计(论文)实行指导教师责任制。
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过程全面负责。
1.指导教师的条件
由学术水平较高且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
指导教师应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初级职称人员一般不单独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但可协助指导毕业设计(论文)。
可聘请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生产科研部门的专家或技术人员(须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但必须有我校的专业教师参与指导。
指导教师确定后,不能随意更换,不得随意出差,确需出差者,须经院长(系主任)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案。
2.指导教师的职责
(1)提出选题报告,包括选题的依据、课题的特点、主要内容、进行方式、工作量及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包括已具备条件和需要提供条件),供教研室(研究所、学科组)集体审定和学生选题。
题目确定后,指导教师应提供设计(论文)任务书及指导书,准备学生实践环节并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2)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的指导,尤其对设计或实验方案的选择、设计计算、结构设计、数据分析、论文的立论依据、论证方法、结论等环节应仔细检查,要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工作能力。
(3)指导学生制定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答疑,要随时掌握学生的进度和动态。
(4)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
要为人师表、公正廉洁、诲人不倦,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5)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
答辩前,向答辩委员会提交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表现、工作能力、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及水平等方面的书面材料。
并督促和指导学生做答辩前的准备。
(6)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把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整理归档,至少保存三年。
四、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学生应充分认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重要性,端正态度,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质按量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工作。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制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和进度,并分阶段实施。
如调研前需拟定调研题纲,调研后撰写调研报告;
设计(论文)一开始,先制订设计(论文)方案、技术路线等,设计(论文)完成后,认真准备答辩。
(3)学生应定期向教师汇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主动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检查。
在设计(论文)中,要刻苦钻研、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严禁抄袭他人设计(论文)或请人代做毕业设计(论文)。
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目标和工作量均应按计划定期完成。
(4)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学生应及时交回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材料(包括设计图纸、说明书、论文、实验记录、计算机软件、调研资料和制作的实物等),并对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负保密责任。
(5)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总结。
五、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评定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人评分及答辩委员会评分三部分组成(各类评分标准见附表一、二、三(见本手册末页),文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评分标准参照《"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
中毕业论文评分标准》执行)。
各自所占比例为3:
3:
4。
1.指导教师评阅:
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认真、全面审查。
对学生的外语水平、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情况及水平、工作能力及态度写出评语,并依照附表一作出评分。
2.评阅人评阅
由答辩委员会聘请评阅人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认真仔细的评阅,写出评语并依照附表二对毕业设计(论文)作出评分。
学生应在答辩前五天将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送答辩委员会。
3.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毕业答辩由各院(系)毕业答辩委员会主持。
答辩委员会由领导和专家5-7人组成。
其成员必须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
学生人数多的专业还可成立专业答辩委员会,专业答辩委员会在院(系)答辩委员会领导下工作。
根据需要答辩委员会可下设若干答辩小组,开展答辩工作。
有条件的专业可适当聘请少量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的校外专家参加答辩工作。
答辩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和工作程序为:
组织毕业设计(论文)评阅,审定学生毕业答辩资格,组织学生毕业答辩会,评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并撰写评语。
(1)答辩委员会综合指导教师和评阅人的意见确定学生是否具备参加答辩的资格。
对于不具备答辩资格的学生,答辩委员会应指出原因及处理意见。
(2)学生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取消其答辩资格:
①未完成指导教师规定的任务和要求;
②说明书有严重错误或极其潦草;
③图纸有严重错误或极其潦草;
④设计(论文)期间有l/3时间不在设计场所,或擅自离校、旷课达五天以上;
⑤查明有抄袭或代作者。
(3)答辩一律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最后一周进行。
各院(系)应将学生答辩的名单及日程安排提前向学生公布,并于答辩前报教务处备案。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会由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主持。
会上学生逐个进行答辩,答辩时先由学生介绍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时间一般为20分钟左右,然后回答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依据评分标准(见附表三)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集体讨论决定每个学生毕业答辩的评分及评语。
4.毕业设计成绩的确定
(1)毕业设计(论文)成绩(x)采用五级计分制:
优(90≤x≤100分),良(80≤x≤90),中(70≤x≤80),及格(60≤x≤70),不及格(x<
60)。
总成绩按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组成原则计算。
对于指导教师、评阅人、答辩小组评分相差悬殊的学生,其成绩由答辩委员会复核、审定。
(2)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水平,院、(系)答辩委员会须控制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分布符合正态规律。
各级成绩比例应控制在:
"
优"
不超过15%;
优和良"
之和不超过60%;
成绩比例应按专业总体控制,不可下达到答辩小组。
凡申报"
等成绩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由答辩委员会主持公开答辩。
六、毕业设计成果的知识产权
我校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发明权、专利等均按《广东工业大学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执行。
七、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与评估
1.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
指导教师、研究所(室)、学科组或教研室和学校共同控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指导教师除经常辅导、答疑和了解情况外,应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进展要求定期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如实记录检查情况,并向研究所(室)、学科组或教研室汇报。
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两个月,院(系)应检查承担毕业设计(论文)任务的研究室、学科组或教研室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准备情况,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要求、组织安排等。
在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过程中,院(系)和研究所(室)、学科组或教研室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检查,如设计(论文)现场查看、召开学生座谈会和教师汇报会、个别了解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院(系)或研究所(室)、学科组或教研室成立答辩委员会组织毕业答辩。
院(系)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写出总结报告。
学校检查全校的毕业设计(论文)从准备到答辩的全过程。
毕业答辩后,学校审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并组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复查。
2.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估
(1)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见附表四
(2)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关键要素
①德育的基本要求
主要评价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国情教育、敬业与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心理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
②导向性的选题原则
课题的选择应符合教学基本要求,同时力求结合科研、生产或实验室建设等项实际任务。
鼓励学生选择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实际课题。
课题的选择应注重综合基本训练。
对于设计、绘图、实验、情报检索与外文翻译以及计算机应用等训练内容应综合考虑,以获得综合基本训练的实际效果。
在确定综合基本训练内容时,不同专业应有所侧重。
课题的选择应有适当的深广度。
由于思维的深广度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条件,因此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以课题的深广度为基础。
(3)教学效果的评价
毕业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
指标体系中规定评价毕业设计教学效果的要素是能力水平、毕业设计质量以及创造性。
其评价内容确定为: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含设计内容涉及的学科范围与内容的深广度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
工程基本训练的效果(含设计与计算、计算机应用,其中有数模的建立、程序编制、运行结果;
绘图;
实验研究;
文献检索与外文翻译,其中有译文字数与参考价值);
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分析(含方案对比与择优;
综合分析,其中有技术经济分析;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设计说明书的撰写质量(含技术要求;
书写格式;
术语、符号、单位;
各种图表;
参考文献);
图纸质量(含结构与工艺性、制图标准、图面质量和图的工作量)。
设计的实用性与创造性(理论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毕业论文教学效果的评价:
毕业论文的能力水平考核,含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科学实验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文献检索与外文翻译能力。
对于论文质量的评价主要依据论文的撰写质量与图表质量,同时,仍需考核其论文的创造性。
(4)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估的组织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即评估准备工作阶段、中期检查阶段、后期检查阶段及总结阶段。
首先组织校级评估专家组。
专家组受学校的委托,对被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估。
专家组成员应由本学科教学经验丰富、学术上有较高造诣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督导员和校内有关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部门的人员组成。
八.专家组的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即评估准备工作阶段。
主要工作是:
检查师资力量的配备情况,审查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检查教学文件与物质条件是否符合教学要求。
第二阶段,即中期检查阶段。
主要工作是深入教学现场(设计室、计算机室、实验室、工程现场)进行实地检查。
了解学生对教学工作的反映,同时,检查教师工作状况及院(系)、研究所(室)、学科组或教研室组织管理情况,及时总结、提出教学质量监控的具体建议和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
第三阶段,即后期检查阶段。
实地考察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情况;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评定,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审。
第四阶段,即总结阶段。
专家组审查专业的自评报告,教师、学生、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评议意见,依据评估指标体系逐项评分,得出评议结果,并提出书面总结报告。
报告的重点是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