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案八年级物理文档格式.docx
《实验教案八年级物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教案八年级物理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17
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8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注:
标★的是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20个学生必做实验
实验一、声音的特性
【提出问题】
1、我们所接触到的各种声音中,有的听起来很尖、很刺耳,而有的听起来却很粗、很浑厚。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实际就是指音调的高低。
既然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那么又为什么会造成音调有高有低呢?
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在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相同物体也能发出响度不同的声音。
那么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想与假设】
1、声音的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2、声音的响度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实验方案:
物体的振动有两个参数:
振幅和频率。
振幅是指物体在一次振动中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而频率是指物体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所以音调的高低与响度的大小应该与这两个因素有关。
为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我们可以利用一把钢尺按在桌子边沿,使它一端悬空,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子边的长度来改变它振动的频率,并保证前后振动时振幅基本相同,观察声音的音调是否发生变化。
在研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大小时,我们可以借助音叉来进行,通过改变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来观察音叉振幅的大小。
但由于音叉的振幅较小,不便观察,我们可以利用乒乓球来放大其振幅。
所需器材:
课桌、钢尺(或锯条)、铁架台、乒乓球(或泡沫小球)、细线、音叉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步骤:
(一)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1、如图1-1那样,将一把钢尺(或锯条)紧紧按在桌子面上,使钢尺的一端伸出桌子边沿。
用手拨动钢尺,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振动频率)。
2、使钢尺伸出桌子边沿的长度增加或减小,再次拨动钢尺,且保持钢尺振动的幅度与上面的相同,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同时注意听声音的音调变化。
实验次数
伸出桌子边的长度
钢尺振动的快慢
音调的高低
第一次
第二次
表1
3、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于表1中。
(二)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
1、如图1-2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或泡沫小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2、改变音叉发声的响度,再将发声的音叉快速轻触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再根据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来推断音叉振幅的变化。
音叉发声的响度
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音叉振动的幅度
表2
二
3、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于表2中。
【分析与论证】
【评估】
1、在本次探究中,你的猜想与结论是否相同?
如有出入,原因何在?
2、还可以利用哪些器材完成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实验?
实验二、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方法与步骤:
一、估计和测量水的温度
1.用温度计测开水的温度
将开水倒进杯中,把温度计插入水中,可以看到温度计的水银柱(或液柱)很快上升,待温度停止上升时,读出温度计的读数。
2.手感估计水的温度
待杯中热水逐渐冷却(也可加凉水加速冷却),用手指轻轻试一下水的温度,先估计水温,然后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
用这样的方法分别测出烫手、温、凉等几种感觉时水的温度,把每次的估计值和实测值记入下表。
二、作水的加热曲线和冷却曲线
1.烧杯里盛入2/3的水,然后把它放在有石棉网的三角架上。
用温度计测出水的初温,将它记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2.点燃酒精灯,并立即启动秒表,用中等火焰给水加热,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在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水。
将加热时间t和对应的温度T记入预先设计好的表中。
3.当水温到达90℃,立即熄灭酒精灯,但是让秒表继续计时,然后每隔5分钟测定一
次水的温度,并把时间和对应的水的温度填入表中。
4.根据自己的测量结果,在坐标纸上以加热时间t(分钟)为横轴,以水的温度T(℃)为纵轴,描出所测得的数据点,然后描出T—t曲线,这条曲线叫做水的加热曲线。
接着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紧接着加热曲线,画出水冷却时的T-t曲线,这条曲线叫做水的冷却曲线。
【注意事项】
1.使用温度计时,手应拿在它的上部,实验中不允许用它作搅拌棒使用。
2.用普通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必须使温度计的整个液泡全部浸入液体,否则测出来的温度会有偏差。
读数时,也不应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3.因为温度计是用厚玻璃管制成的,温度的刻度在管的外表面而液体却装在管子里,因此读数的时候,眼睛必须保持在温度计液面的同一高度上,否则会产生读数误差。
4.作水的加热曲线和冷却曲线实验,可以两个学生一道做,事先要合理分工,各司其责,互相配合。
这个实验主要是实际训练。
使用温度计,要注意正确读数,特别是不要将温度计碰到烧杯底部。
实验三、水的沸腾
1、你认真观察过水的沸腾吗?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是不是会越来越高?
3、水的沸点是否是个定值?
1、水沸腾时,伴随着大量气泡上升。
2、水沸腾前温度一直上升,水沸腾时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3、水的沸点可能与大气压强有关系。
为了证实上述猜想1、2,设计如图
图6-1研究水沸腾的实验装置
(一);
图6-2所示的实验装置
(二)是为了验证猜想3而设计的。
烧杯、水、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中心有小孔的纸板、钟表
1、用实验装置
(一)把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
从90℃开始,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把它填入下表中,然后在方格纸上作出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6-3。
时间/min
…
水的温度/℃
2、用实验装置
(二)甲把水加热至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T1=℃;
移走酒精灯,观测到水停止沸腾后,再换上如图乙设备。
拉伸活塞,立刻又观测到烧瓶中的水发生沸腾。
1、水在沸腾时可以观察到有气泡上升,并且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大,到达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2、水在沸腾时,虽然继续给它加热,但是水的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3、汽化存在两种方式:
和。
4、液体沸腾的条件是①达到沸点和②继续吸热。
5、液体的沸点还与液体上方的气体压强有关。
1、如何缩短水加热至沸点温度的时间?
2、水沸腾时和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中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沸腾前气泡少且上升变小,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且变大了?
3、水沸腾时,为何烧杯口出现大量的白气?
是否为水蒸气?
4、气压对水的沸点影响关系是什么?
实验四、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有很多物质在熔化时是先变软后再慢慢变成可流动的液体的,如蜡、橡胶、沥青等;
而有些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没有变软、变稀的过程,而是直接变成液态,如冰、海波、铁、锡等,那么:
1、不同物质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是否相同?
2、不同物质熔化时的熔点是否一样?
3、物质由液态变化为固态时,温度变化规律是否相同?
1、不同物质在熔化时虽然状态变化过程有些不同,但要加热温度都会上升。
2、不同物质熔点不同。
3、物质凝固时,温度变化有无规律可循,取决于物质的种类。
1、把一定量的海波和蜡分别放入试管中后,放在火焰上加热,然后用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变化,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2、把海波已熔化的试管放入冷水中冷却,再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酒精灯、试管两支、烧杯、水、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火柴、海波、蜡、钟表
1、研究海波的熔化温度,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把结果记录在下列表格中。
海波的温度/℃
蜡的温度/℃
2、如图5-2、图5-3所示,用方格纸上的纵轴表示温度,温度的数值已经标出;
横轴表示时间,请写出。
根据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
3、研究液态的海波和蜡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把相应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海波的状态
蜡的状态
1、分析实验1中的数据,得出结论是:
2、分析实验2中的图像,比较得出结论是:
3、分析实验3中的数据发现:
实验五、光反射时的规律
用激光对平面镜照射,正对着照射、斜着照射,观察反射后的激光亮点,提出以下问题:
1、射向镜面的光反射后将沿什么方向射出?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的位置在同侧、异侧还是重合?
3、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一定相等吗?
4、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吗?
1、激光经镜面反射后,红色的亮点在正对镜面的身前,表明反射后的光线一定是沿原路返回。
2、激光经镜面反射后,红色的亮点位置不固定,表明反射后的光线沿着什么方向射出,无规律可循。
3、激光经镜面反射后,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可能与激光向镜面入射的角度有一定的关系。
4、反射角可能等于入射角。
A.如图2-1所示,取一个平面镜M,一张
可以绕轴ON水平转动的纸板E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轴线ON垂直于镜面,保持纸板E、F在同一平面上。
B.在A实验基础上,让一束激光沿着纸板斜射向O点,同时把纸板F向后转动,观察反射光线,重复几次操作。
C.沿反射光线的反方向用激光入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
平面镜、白纸板、激光笔、直尺、水彩笔、量角器
1、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AO,反射光线OD的径迹,改变入射光的入射方向两次,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如图2-2。
入射角i
反射角r
第三次
2、按上述实验设计中C分别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并将结果记录入下表中,如图2-3所示。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AO
BO
CO
DO
EO
FO
由于光在空气中传播我们看不见,无法观察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我们将激光笔贴近硬纸板,根据光的反射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从实验记录中可以看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可以完全重合。
1、分析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分析实验2得出的结论是:
光路是可逆的。
1、坐在教室前排两侧的同学,常常会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是什么原因呢?
2、人为什么能看到并不发光的物体呢?
实验六、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还是实像?
1、像与物体的大小是相等的。
2、像和物体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
3、像和物体的对应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所成的像是只能用眼睛观测的虚像。
该实验是要探究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和位置关系。
而所成的像只能在平面镜中看到,其大小和位置并不能进行直接的测量,所以要通过一个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来代替镜中的像来完成该实验。
所以,我们先取一块玻璃板,点燃一支蜡烛后立于玻璃板前,让蜡烛在玻璃板中成一个像,如图3-1所示。
然后,拿另一支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前后、左右移动,直到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并记下两只蜡烛的位置。
这样,像与物体的大小,以及物体与镜面和像与镜面之间的关系就可通过实验得到。
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再一次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
玻璃板、大白纸、水彩笔、直尺、火柴、两支相同的蜡烛
1、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白纸,在纸的中央处画一直线,在直线上竖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2、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观察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只同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只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只蜡烛的像的位置。
4、在纸上记下这两只蜡烛的位置,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接起来,用刻度尺测量蜡烛和它所成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于表中。
5、移动点燃的蜡烛的位置,按步骤1-4重做实验,也将测量结果与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于表中。
物体的位置
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像与物大小比较
A
B
C
2、在一张白纸上用墨汁写上A、B、C三个字母,当墨迹未干时将纸对折,然后摊开,这样在纸上就有2个对称的图形,再将一块玻璃板沿纸的对折线垂直于纸面竖起放置,从玻璃板前进行观察,你会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由此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1、从表中的测量数据可知,物体与像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物与像的连线垂直于镜面,且物到镜的距离等于像到镜的距离。
2、在实验中,两只蜡烛的外形完全相同,从而能将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了:
物与像的大小是相等的。
1、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用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什么?
2、在玻璃板的同一侧,某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七、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照相机、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
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使物体成像。
但是,照相机所成的像比被照的物体小,并且是倒立的;
投影仪所成的像比物体大,也是倒立的;
放大镜所成的像却是放大正立的。
这是为什么?
凸透镜成像是否有什么规律呢?
1、像的大小、正倒跟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2、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成放大、缩小的像是以什么位置为分界的呢?
3、实像和虚像是否都能用光屏接收?
1、照相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使用投影仪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
看来,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可能与物体和像的相对位置有关。
2、无论是照相机还是投影仪(它们都成倒立的像),物体和像都在凸透镜的两侧,而放大镜(成正立的像)成像时,物体和像是在透镜的同侧。
看来,像的正倒很可能跟它与物体是否在同侧有关。
1、拿一个凸透镜,用“太阳聚焦法”找出凸透镜的焦点,测出焦距。
然后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火焰,观察到的蜡烛能否用光屏接收,它比实际的烛焰大还是小,此时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满足什么条件?
2、从左到右依次在水平桌面上放蜡烛、凸透镜(焦距在10cm-20cm之间)和光屏,如图所示。
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刻度尺、光具座(或直接利用水平桌面)
1、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
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分别测量物体、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几厘米,放好后重复以上操作,直到在光屏上得不到蜡烛的像。
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进行观察。
怎样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像在什么位置(只需估测)?
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按上述操作,把数据填入下表: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像的正倒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按照探究开始时提出的问题,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选取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竖直立在水平面上,用一支点燃的蜡烛作为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左侧,研究烛焰所成的像。
在凸透镜的右侧用一块白色的硬纸作屏,承接烛焰的像。
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靠近凸透镜,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并用刻度尺测出蜡烛到透镜、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把观测的结果和测量的数据记录入下表中: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50.0
35.0
22.5
20.0
18.0
15.0
12.0
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像的大小变化特点
【分析与论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成像的条件
成像性质
应用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u>
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
v<
照相机
U=2f
等大
V=2f
u<
放大
v>
投影仪
U=f
不成像
0<
f
正立
虚像
u
放大镜
注意:
(1)物体靠近焦点,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就逐渐变大。
(2)像的正倒、虚实、大小都是相对于物体而言的。
为什么有的时候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实验八、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怎样测量课本的长、宽、厚度?
2、如何测硬币的直径?
周长?
3、如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
1、积累法:
测课本的厚度(微小长度不便直接测量,先测出N张纸的总厚度或N匝金属丝的直径为D,再计算每一张纸的厚度或单根金属丝的直径为d=D/N。
)
2、替代法:
测硬币的直径,如图21-1所示。
3、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如图21-2所示。
(微小长度不便直接测量,先测出N匝金属丝的长度为L,再计算单根金属丝的直径为D=L/N。
刻度尺、作业本、物理课本、细铜丝、硬币、三角板、纸条、针
1、测量课本的长、宽、厚度
课本的长(cm)
课本的宽(cm)
课本的厚(cm)
2、测硬币的直径(画示意图如21-1所示)
测得:
1角硬币直径为;
5分硬币直径为。
3、测细铜丝的直径
线圈长度
L1=
L2=
L3=
线圈圈数
N1=
N2=
N3=
铜丝直径
D1=
D2=
D3=
平均值
1.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被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刻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2.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有:
(1)累积法(积少成多),例如测量纸张的厚度、铜线的直径等
(2)“化曲为直”法:
例如测量圆柱体的周长,地图上两地间的路程。
(3)“化暗为明”法:
例如测量乒乓球直径。
(4)、替代法:
测硬币的直径
用秒表测量时间
1.观察表的各指针单位、分度值;
2.指针复零;
3.开始计时;
4.停止计时;
5.正确读数。
实验九、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
(1)实验前要测量出同学的身高,作为“纸锥”下落的高度s,记录在实验表格。
(2)一位同学把30~50厘米长的刻度尺平放在自己的头顶,另一个同学按照这样的高度自由释放“纸锥”,同时开始记时,记下“纸锥”落地时所用的时间t,记录在实验表格。
s
—_
t
(3)重复上述步骤两次。
次数
高度h(cm)
时间t(s)
速度v(cm/s)
(4)根据速度公式v=,计算出“纸锥”三次下落的速度,并计算出平均值。
【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
(1)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斜面的距离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
路程(米)
运动时间(秒)
平均速度(米/秒)
s1=2.4
t1=
v1=
s2=1.2
t2=
v2=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s1/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用停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实验十、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熟悉使用天平的步骤和规则。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和砝码、体积相同的长方形木块、铝块、铁块、墨水瓶和水
【实验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平台上,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以及游码标尺上的最小刻度值。
2、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横梁右端的螺母,使横梁平衡(空调平衡)
3、把长方形木块(铝块、铁块)放在左盘里,向右盘里加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计算出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得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填入记录表中。
每称量完一个物体,都要把砝码放回盒中。
5、用天平称出一墨水瓶水的质量:
(1)先称出空墨水瓶的质量;
(2)墨水瓶装满水后,称出墨水瓶和水的总质量;
(3)用瓶和水的总质量减去空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