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研组新课程改革阶段性总结文档格式.docx
《生物教研组新课程改革阶段性总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教研组新课程改革阶段性总结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为不断推动新课程培训工作,2005年秋学期起,生物教研组编印了多期课改专集类《教研通讯》,及时宣讲课改精神,报道课改进程,刊载教师的新课程学习体会。
为推进课改增加了感性材料和实践范例。
在新课程实施之后,学校根据本校老师的建议并借鉴外地的做法,不断改进培训方法,重点实施了“分学科教材教法培训”活动,在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和新教材的分章分节解析上做文章,由教研员及骨干教师精心准备,认真分析、讲解并配以示范课进行观摩交流。
这样的培训针对性强、实用性高,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
3.组织新课程观摩与考察活动
2005年春,教研组相继组织新课程实验教师赴新课程实验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习考察活动,先后到揭阳、汕头、梅州、普宁等市各兄弟学校去学习与观摩,学习他们实施新课程的成功经验。
凡外出学习培训回来的教师都得利用时间进行汇报交流,使得他们吸收的先进经验及时传授给其他教师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1.2.3引领与指导,提升新课程实施水平
课改的主力是教师,核心在课堂。
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新理念、运用新方法,才能使课改真正落到实处。
为此,教研组加大了对学科的新课程引领和指导工作。
1.明确提出新课程教学的总要求
为有效地指导学校生物学科的新课程教学工作,教研组在2005年秋学期开学前的教研组工作会议上,对生物学科的新课程教学提出了“一要立足现实,不回避问题并在实践中寻求解决;
二要增强自信,敢于实践又不盲从;
三要创新教学,但又不忽视基础;
四要加强责任,各负其责;
五要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实践水平”的总体要求,为新课程教学指明了方向。
2006年秋学期开学工作会议上,又提出“客观分析、认真总结、学习典型、积极实践、提升水平”的课改推进策略,保障了新课程的持续推进。
2.充分发挥教学骨干和典型的作用,加强“同伴互助”
在2005年暑期培训中,教研组注意发挥骨干的力量,组织骨干教师带头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整理出较为实用的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并编印成集,使教师在开学前手头上便有了教学参考教案。
在实验初期,大家对新课程还不太熟悉的情况下,及时地发现典型并有效地发挥其引领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教研组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采点”工作,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
同时,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充分发挥本校和本地区教育资源的作用,学科通过公开课、研讨课、观摩研讨等活动加以落实,实现了“同伴互助”,生物学科每年邀请揭阳市教研员来我校上指导课,与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和交流,推动我校生物教学。
3.成立“课改中心组”,引领课改
2005年秋学期,教研组都成立了“课改中心组”,由教研组长任组长。
制订了详实的活动计划并按期开展活动,通过集体研讨、教学观摩、专题调研等活动,共商课改中的疑难问题,促进了课改的健康发展。
2005年秋学期“课改中心组”组织的活动就达30余次,其后,“课改中心组”的活动进入常态化,做到了每个月活动一次。
实践表明,“课改中心组”在引领课程改革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4.组建“课改讲师团”,引领课改
2006年秋学期,教研组精心挑选了两位教学骨干和课改积极分子组成了“课改讲师团”。
“讲师团”成员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深入学校开展了“示范课”、“交流课”、理论讲座、教学点评等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活动,受到了老师们的广泛好评。
目前,“课改讲师团”活动已成为教研组的一个常规工作。
1.2.4促进校本教研,支持学校的校本化发展
教学研究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是当今世界教学研究发展的共同趋势。
校本教研已成为支持学校校本化发展的重要元素。
在校本教研的推进工作中,我们加强了宣传,组织观摩交流,制定了相关制度以保障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
如:
利用校园网,让教师在中午和节假日进行“主题聊天”,大家围绕一些感兴趣的教育教学问题,在校园网上自由展开探讨,形成了特定的办公室文化。
1.2.5找准抓手,积极而稳妥地推进课改
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找准抓手,积极而稳妥地推进。
为此,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工作。
1.将新课程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常态化
在重视对教师的新课程培训的同时,我们还抓紧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我们有计划地安排一些续年轻教师参加活动,增强他们对新课程的感受;
每期暑假,除组织新教师参加培训外,还组织他们进行更为细致的学科新教材教法培训,请骨干教师现身说法,尽量缩短新教师的适应期。
在这方面作了许多努力。
2.开展“课改展示月”活动
经过2005年秋学期的实验,我们对实施新课程的情况有了基本的认识。
为了促进课改经验和成果在全校范围内的交流,形成互学互助、共商课改的新局面,2006年4月,教研组决定开展“课改展示月”活动。
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新课程已经深入人心,所展示的研究课都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老师的教学都着眼于人的发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中能够准确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呈现一派新的气象。
3.开展“课改反思系列活动”
2006年秋学期,为了巩固课改成果,推进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教研组开展了“课改反思系列活动”,其主要工作是:
⑴总结经验,评选课改先进集体和个人。
⑵组建“课改讲师团”。
我们认为,我校第一年的课改工作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有一批教学基本功扎实、教育理念新、教学方法活、善于思考并乐于奉献的教学骨干,他们为课改的开展起到了主力军和带头人的作用,这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当发挥其积极作用。
⑶征集并评比课改成果。
为及时总结并推广课改经验,教研组于2006年11月份起举行了课改成果征集和评比活动。
共收到课改论文(包括经验总结等)30余篇,案例(包括教案、课例等)40余篇,光盘10余张,校本课程教材3种。
这些成果洋溢着我组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也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和辛劳。
经过“课改反思”系列活动,我们看到了很多很好的课改成果和成功经验,也发现了课改工作中的种种不足,体会到了课改一线老师的种种困惑,这都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推进课改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4.研究并抓实“常态课”
在新课程背景下,“常态课”的状况和质量倍受人们的关注。
2005年春学期,我们提出关注“常态课”的口号,意在引导教师切实关注常态下的课堂教学,真正关注平常的、真实的教学,促使教师努力上好每一天的课,上好每一节课,使重视“常态课”的质量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为。
为此,在教研活动中都避免推出表演课、作秀课,努力促使精品课向常态化发展,使“提高教学质量”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1.2.6以科研为先导,扎实推进课改
课改实施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是难免的。
我们注意降低科研的重心,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课题,促使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保证了课题研究的真实有效,促进了课改的不断推进。
我们充分意识到课题研究对新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学科也能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带动学科教学及研究活动。
今年,我组就申报市级课题1项,县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2项。
并通过这些课题,不间断地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开展研究,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并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
2.
主要成果及经验总结
课改工作三年来,在上级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学校领导、老师和教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组的课程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新课程的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大部分教师能够用新的课程观去观察、处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努力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来实施教学――课堂焕发出了生命活力,教学方式正在逐步改善。
2.1主要成果
2.1.1课程意识逐步确立,课程资源得到拓展
课程意识逐步确立。
通过学习和实践,教师的课程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民主的、发展的、校本化的、综合性的课程意识得到了强化和落实。
教研组每学期都要下达课程计划,并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督查,促进了课程的规范执行。
从多次调研的情况来看,我组的课程管理意识日趋明确,课程管理逐步规范,课程实施情况总体良好。
课程资源得到拓展。
“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与特色”的认识日益强化。
经过三年的努力,现在我组已经拥有了较为实际的校本课程,全组共有校本课程3种,其内容十分丰富。
2.1.2教学方式正在变化
实践表明,我组教师都能够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关注学生的状况,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实施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革。
⑴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转变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能够自觉地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上实施教学。
教学中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
课堂内外能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智力活动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新课程中,教师们能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合作等活动,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教师学会了用鼓励性语言来评价学生;
学会了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学会了主动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学会了解放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
学会了如何驾驭开放的课堂教学;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能以一个平等的对话者的姿态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
课堂教学注重生成性,教育活力明显增强。
⑵学生的学习方式悄然变化
经过新课程实践,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已经成为主流方式。
课堂上,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学生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主题活动由学生自己设计和主持,社会调查、专题访谈、情景表演、辩论等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2.1.3校本教研制度正在建立
“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的校本教研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我组逐渐形成并健全了校本教研制度,并能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能认真开好公开课、研究课,并规定教师一学期必须听规定数目的课,教师在上课、听课之后能写“课后反思”、“教学日记”等。
“反思”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工作方式。
2.1.4教育科研成绩喜人
目前,“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理念正深入人心,“校校有课题、人人有专题、个个搞科研”的局面已经形成。
全组的课题研究活动进一步规范,“将科研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正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
(添加教师获奖情况)(添加学生获奖情况)
2.2基本经验
经过了三年的新课程改革,广大教师逐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总结如下:
2.2.1明确认识了高中生物课程的学科地位
从课程结构的总体设计来看,高中生物课程与物理、化学等课程同属科学领域,而且在必修部分的学分分配上和理、化等课程等同。
高中新课程计划明确了生物课程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生物科学教育恢复应有的地位和尊严。
高中生物课程的任务和价值是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教师是科学课程的教师,应该按照科学课程的教育规律来组织教学。
2.2.2切实的把握了高中生物课程的学科特点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历经亿万年的进化形成的、比任何非生命系统都更加复杂的系统,对这个系统的研究几乎包容了所有科学的原则。
在21世纪加速发展的学科群中,生命科学因其研究客体的极端精巧和复杂性,以及社会多种需求(人类生存环境、资源、食物、健康等)所产生的紧迫性,最可能会成为新的科技革命的中心,并对其他学科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生命科学正在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生命科学具有自然科学的共性,同时还具有学科特征的个性。
作为科学教育一部分的中学生物教育,既应该反映科学的共同本质,也应该反映生物学独特的思想、方法。
例如,适度渗透观察-比较法、假说-演绎法等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体现对某一生命现象可从近期原因和终极原因进行不同层次的探讨;
等等。
2.2.3深刻理解了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高中阶段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放在所有课程理念之首的目的,是强调高中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面向全体学生”是指面向全体高中学生。
初中阶段生物课程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更多地强调了“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高中阶段则更重视在共同必修单元之后,有较大的灵活性,保证“不同的学生得到充分的、不同的发展”,即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高中《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在初中生物课程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探究能力作了进一步的要求,在课程目标上,明确提出11方面的要求。
高中《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2.2.4比较、研究了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知识内容的联系及区别
表1现行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知识内容的比较
现行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绪
论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高中生物课学习的要求和方法
生
命
的
物
质
基
础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模
块
Ⅰ
分
子
与
细
胞
细胞的
分子
组成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1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1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1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本
单
位
细胞主要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
结构
3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1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
代谢
2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细胞周期
增殖
1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1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细胞分裂
分化、衰老
和凋亡
2说明细胞的分化
2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的分化和衰老
1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细胞的癌变
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
新
陈
代
谢
酶的发现
酶的性质
2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植物的矿质营养
光合作用的发现
2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
3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人和动物体内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
细胞呼吸
2说明细胞呼吸,探讨其原理的应用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活
动
调
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
模块Ⅲ
环境与稳态
植物的
激素
调节
2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
1列举其它植物激素
2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
体液调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
1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2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2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神经调节
人体的
内境
与稳态
2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注:
表1中的“1”表示该知识内容的目标动词属于了解水平;
“2”表示该知识内容目标动词属于理解水平;
“3”表示该知识内容目标动词属于应用水平。
表中楷体字表示现行大纲要求而《标准》不作要求的知识内容。
由上表可见,《标准》运用特定的目标动词界定知识内容要达到的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将高度概括,但较为模糊的总体课程目标转化为详细、具体的教学目标,通过用行为术语来描述,使教学目标成为可观察、可测量的、可操作的具体要求,使教师能较好地测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及目标达到度,有利于学生自我检测和评价。
《标准》删去了“酶的发现”、“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体内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等内容,增加了细胞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等特点的内容,分子生物学的内容不仅在遗传部分学习,还在细胞、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等方面渗透分子生物学的观点、证据和方法。
可见《标准》根据现代生物科学的特点更新基础知识内容,精选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认知水平的基础知识,其基本概念和原理与现代生物科学相一致,既把握基础性,也体现先进性。
加强了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之能适当地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2.2.5把握了高中生物课程的目标要求
生物课程目标由三部分构成:
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
这三维目标在课程实施中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核心,通过相互渗透构成了生物课程总目标的完整结构体系。
如图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自然观、世界观;
振兴中华的责任
感和使命感;
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参与社会决策;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
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兴趣
动机
理解
思维
判断
行动
生物科
学素养
应用
实践
体验
知识目标
遗传与进化
三个必修模块稳态与环境
分子与细胞
能力目标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利用多种媒体搜集、鉴别
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正确使用一般实验器具
和操作技能。
图1生物课程三维目标的构成
3.
存在的问题及困惑
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
三年的课改虽然硕果累累,但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也不少,与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研究和改进。
3.1教师在课改中的主体意识尚待加强
课改中可以明显地感到,个别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主体意识比较淡薄。
其实,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中心来展开。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针对“校情”和“学情”,真正确立“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主体意识,才能有效地推进课改。
3.2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把握尚需研究和实践
老师们普遍感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还难以把握。
加强“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保证教学进度与学生讨论探究耗时过长、探究式教学与保证最终的教学质量(考试成绩)等实际问题还难以处理;
有效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活”与“实”的关系还成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还有形式化倾向,如:
缺少必要的规范和训练,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却要进行讨论,没有提供足够的讨论时间,情景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不大等等;
有些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准,教学设计不合理,认为现在的课只要“放”就是好课,却忽略了课堂的秩序,对课堂的调控能力不强,使得课堂秩序较乱,正常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
同时也应该看到,部分教材的难度偏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储备不足,教师知识结构也不完善,致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比较吃力。
因此,如何有效地把握课堂,尚需认真研究和实践。
3.3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激发尚缺良策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这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但师生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认识不尽一致,以致于很多活动流于形式。
有的老师动辄组织讨论,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造成了学生的“无效参与”;
有的学生已经习惯了“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现在一放开,让他自主学习,则显得无所适从,学习效率很差,因而学生两极分化在加大。
3.4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和操作问题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按照这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