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卷生物高考冲刺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195035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1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卷生物高考冲刺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浙江卷生物高考冲刺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浙江卷生物高考冲刺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浙江卷生物高考冲刺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浙江卷生物高考冲刺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卷生物高考冲刺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浙江卷生物高考冲刺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卷生物高考冲刺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卷生物高考冲刺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故选B。

3.下列关于艾滋病和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属于先天性免疫缺乏病B.HIV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C.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严重衰退D.HIV通过性接触和握手等途径传播

【答案】C

艾滋病是英文AIDS的译名。

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一词的英文缩写。

这是一种新发现的通过体液传播的疾病。

它是由感染HIV所引起的。

A、艾滋病是由感染HIV所引起的,是后天获得的免疫缺陷病,A错误;

B、HIV是一种RNA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B错误;

C、由于HIV的破坏作用,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严重衰退,C正确;

D、HIV的传播途径有三种:

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不会经过握手传播,D错误。

故选C。

4.某条染色体经处理后,其结构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

这种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属于

A.缺失B.倒位C.重复D.易位

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

根据染色体断裂后断片连接方式,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分为4种:

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分析图示可知,原来排列为123456的染色体,经过断裂后,重新连接为125436的排列顺序,可知其中的345片段发生了180︒的颠倒,此类染色体结构变异为倒位。

5.物质X过质膜从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到浓度低的一侧,须载体蛋白参与且不消耗能量。

这种转运方式属于

A.易化扩散B.主动转运C.扩散D.渗透

物质通过质膜的运输方式有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

1、被动转运:

物质由浓度较高的一侧转运至浓度较低的一侧。

包括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

2、主动转运:

物质由浓度较低的一侧转运至浓度较高的一侧,需要消耗能量,必须有载体蛋白参与。

由题意可知,物质X过质膜顺浓度梯度运输,须载体蛋白参与,且不消耗能量,这种转运方式属于易化扩散。

6.胡萝卜根单个细胞经体外培养,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其根本原因是胡萝卜根细胞

A.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B.具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C.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了植株D.能合成胡萝卜所需的蛋白质

细胞全能性:

已高度分化的组织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胡萝卜根单个细胞经体外培养,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体细胞中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7.无机盐是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与肌肉的兴奋性无关

B.

是类胡萝卜素的必要成分

C.

作为原料参与油脂的合成

D.

具有维持人血浆酸碱平衡的作用

【答案】D

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含量不高,约占1%~1.5%,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但它们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作用,还是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A、Ca2+与肌肉的兴奋性有关,若哺乳动物血液中Ca2+含量过低,则会发生抽搐,A错误;

B、Mg2+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B错误;

C、油脂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所以不需要H2PO4-作为原料参与的合成,C错误

D、HCO3-作为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具有维持人血浆酸碱平衡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8.细菌内某种物质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戊代表生长必需的不同物质,①~⑤代表不同的酶。

野生型细菌只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甲就能生长,而突变型细菌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甲、乙、丁才能生长。

A.突变型细菌缺乏酶①、②、③

B.酶④与乙结合后不会改变酶④的形状

C.酶②能催化乙转变为丙,也能催化丙转变为丁

D.若丙→戊的反应受阻,突变型细菌也能生长

分析题意可知,野生型细菌体内含有①~⑤这五种酶,所以只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甲就能合成生长需要的乙、丙、丁、戊这四种物质;

而突变型细菌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甲、乙、丁才能生长,说明缺乏合成相应物质所必需的的酶。

A、突变型细菌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甲、乙、丁才能生长,说明缺乏合成乙、丁所必需的的酶,即酶①、③,A错误;

B、酶与底物结合后会改变酶的形状,反应完成后,酶分子又恢复原状,B错误;

C、酶具有专一性,酶②能催化乙转变为丙,酶③能催化丙转变为丁,C错误;

D、若丙→戊的反应受阻,乙可以合成戊,所以突变型细菌也能生长,D正确。

9.某海岛上,因为经常有大风天气,昆虫中无翅的或翅特别发达的个体比翅普通(中间型)的更易生存,长此以往形成了现在的无翅或翅特别发达的昆虫类型。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昆虫翅的变异是多方向且可遗传的

B.昆虫翅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C.大风在昆虫翅的进化过程中起选择作用

D.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得到保留并逐渐积累

在海岛上经常有大风天气,昆虫中无翅的或翅特别发达的个体比翅普通(中间型)的更易生存,是因为翅特别发达的个体不容易被大风刮海里去,因而能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

无翅的可以躲避大风,也能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

中间型由于翅膀不够强大,容易被海风刮到大海里淹死,在达尔文看来,自然对生物进行了定向选择,保留有利变异。

A、海岛上昆虫中有三种翅膀类型,说明昆虫翅的变异是多方向且可遗传的,A正确;

B、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称为种群的基因库,所以昆虫翅的全部基因不能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B错误;

C、大风在昆虫翅的进化过程中起自然选择作用,C正确;

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使有利变异得到保留并逐渐积累,D正确。

10.为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制备了某苹果的两种提取液:

①浅红色混浊的匀浆;

②浅黄色澄清的匀浆。

A.提取液②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并加热产生红黄色沉淀,说明②中含有还原糖

B.与提取液②相比,①更适合用于检测苹果中的还原糖

C.提取液中含有淀粉、少量的麦芽糖和蔗糖等还原糖

D.检测还原糖时,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入B液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可用本尼迪特试剂,本尼迪特试剂与还原糖在热水浴条件下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检测还原糖通常选用苹果或梨等这些白色或近白色的材料。

A、本尼迪特试剂与还原糖在热水浴条件下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

所以提取液②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并加热产生红黄色沉淀,说明②中含有还原糖,A正确;

B、由于②较澄清,①为浅红色混浊的匀浆,所以与提取液①相比,②更适合用于检测苹果中的还原糖,B错误;

C、淀粉和蔗糖不是还原糖,C错误;

D、双缩脲试剂是用来检测蛋白质的,不能检测还原糖,D错误。

11.下列关于淀粉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能产生淀粉酶

B.固相淀粉酶比水溶液中的淀粉酶稳定性更高

C.枯草杆菌

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比唾液淀粉酶的高

D.淀粉被淀粉酶水解形成的糊精遇碘-碘化钾溶液不显色

1.酶

(1)作用:

酶是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2)特点:

它有高度的专一性和高效性、酶的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固定化酶

概念:

将水溶性的酶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固定在某种介质上,使之成为不溶于水而又有酶活性的制剂。

A、淀粉酶可以分解淀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都能产生淀粉酶,A正确;

B、固相淀粉酶不溶于水,比水溶液中的淀粉酶稳定性更高,可以反复利用,B正确;

C、枯草杆菌

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50~75℃,比唾液淀粉酶的高,C正确;

D、淀粉水解时一般先生成糊精(遇碘显红色),再生成麦芽糖(遇碘不显色),最终生成葡萄糖,D错误。

12.酵母菌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①~③为相关生理过程。

A.①释放的能量大多贮存在有机物中

B.③进行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C.发生①③时,

释放量大于

吸收量

D.发酵液中的酵母菌在低氧环境下能进行①②和①③

分析题图可知,①为糖酵解过程,即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溶胶;

③为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即需氧呼吸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分别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②为厌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溶胶。

A、①释放的少量能量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有少部分合成ATP,A错误;

B、③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B错误;

C、①③是需氧呼吸,

释放量等于

吸收量,C错误;

D、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需氧呼吸也能进行厌氧呼吸,所以发酵液中的酵母菌在低氧环境下能进行①②和①③,D正确。

13.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及其分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的有些神经细胞能分泌激素

B.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门脉的血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

D.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会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垂体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组成,它不仅有重要的独立作用,而且还分泌几种激素分别支配性腺、肾上腺皮质和甲状腺的活动;

垂体活动又受下丘脑的调节,下丘脑通过对垂体活动的调节来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A、下丘脑的有些神经细胞能分泌多种下丘脑调节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正确;

B、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脂肪的分解,B错误;

C、促甲状腺激素通过垂体门脉的血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C错误;

D、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错误。

14.研究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

表示沉淀物,

表示上清液。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TP仅在P2和P3中产生

B.DNA仅存在于P1、P2和P3中

C.P2、P3、P4和S3均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D.S1、S2、S3和P4中均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据图分析分析各个部分中所含有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P1为细胞核、细胞壁碎片,S1为细胞器和细胞溶胶,

S2为除叶绿体之外的细胞器和细胞溶胶,P2为叶绿体,

S3为除叶绿体、线粒体之外的细胞器和细胞溶胶,P3为线粒体,

S4为除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之外的细胞器和细胞溶胶,P4为核糖体。

S1包括S2和P2;

S2包括S3和P3;

S3包括S4和P4。

A、ATP可以在细胞溶胶、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产生,即在P2、P3、S4中均可产生,A错误;

B、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即P1、S2、P2和P3中,B错误;

C、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核糖体,所以P2、P3、P4和S3均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C正确;

D、P4中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错误。

15.下列关于膝反射的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

B.传出神经末梢可支配骨骼肌细胞和内分泌腺

C.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可受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

D.反射中枢由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组成

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感觉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和效应器。

膝反射的反射弧是只有一个感觉神经元和一个运动神经元组成的二元反射弧,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股四头肌。

A、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脊神经节中,A错误;

B、在膝反射弧中,传出神经末梢可支配股四头肌,B错误;

C、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可受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两者之间可以形成突触,C正确;

D、膝反射弧是二元反射弧,没有中间神经元,它的神经中枢在脊髓,D错误。

16.下列关于用不同方法处理与培养小鼠骨髓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缺乏营养物质的培养液培养,会使M期细胞减少

B.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不影响G1期细胞进入S期

C.用促进细胞分裂的试剂处理,G2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增加

D.用仅含适量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液培养,S期细胞的数量増加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

分裂间期又包括G1期、S期和G2期。

A、用缺乏营养物质的培养液培养,会使细胞不能在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所以细胞周期不能正常进行,M期细胞减少,A正确;

B、G1期发生的主要是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无法进入S期,B错误;

C、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用促进细胞分裂的试剂处理,G2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会增加,C错误;

D、虽然S期进行DNA的复制,但用仅含适量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液培养,S期细胞的数量不会増加,D错误。

17.下列关于利用胚胎工程培育优质奶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雄性奶牛中采集到的成熟精子遇到卵子即可进入卵子内

B.在体外完成受精后的受精卵,将其植入子宫即可完成着床

C.随着卵裂的进行,卵裂球细胞的体积变小,卵裂球的体积和有机物总量显著增加

D.在含有经辐射处理的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体系中,胚胎干细胞不易发生分化

1、体外受精主要包括:

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

2、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

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

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

②配种或人工授精;

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椹或胚囊胚阶段);

④对胚胎进行移植;

⑤移植后的检查。

3、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①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

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

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

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

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兔疫排斥反应。

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④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

A、从雄性奶牛中采集到的成熟精子需要进行获能处理才能受精,A错误;

B、在体外完成受精后的受精卵,需要进行早期胚胎培养,才能将其植入子宫,B错误;

C、随着卵裂的进行,卵裂球细胞的体积变小,卵裂球的体积基本不变或略有减小,有机物总量减少,C错误;

D、在含有经辐射处理的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体系中,由于胚胎成纤维细胞可以分泌一些能抑制细胞分化的物质,所以胚胎干细胞不易发生分化,D正确。

18.若马的毛色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棕色马与白色马交配,

均为淡棕色马,

随机交配,

中棕色马:

淡棕色马:

白色马=1:

2:

1。

A.马的毛色性状中,棕色对白色为完全显性

中出现棕色、淡棕色和白色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马交配,其子代中雌性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3/8

中淡棕色马与棕色马交配,其子代基因型的比例与表现型的比例相同

分析题中信息:

“棕色马与白色马交配,

”可知马的毛色的控制属于不完全显性。

A、马的毛色性状中,棕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A错误;

B、

中出现棕色、淡棕色和白色是基因分离的结果,B错误;

C、

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马交配,其子代中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1/4+2/4×

1/4=3/8,雌性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3/16,C错误;

D、

中淡棕色马与棕色马交配,其子代基因型的比例为1:

1,,表现型为淡棕色马与棕色马,比例为1:

1,D正确。

【点睛】

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根据题中信息可知,马毛色遗传属于不完全显性,然后再依据基因分离定律写出每种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即可得出准确答案。

19.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如下,图中①、②表示染色体,a、b、c、d表示染色单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可存在于a与b中,但不存在于c与d中

B.在减数分裂中期Ⅰ,同源染色体①与②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

C.在减数分裂后期,2条X染色体会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

D.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b与d可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

分析题图可知,此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形成四分体,①、②为同源染色体,a、b为姐妹染色单体,c、d为非姐妹染色单体。

A、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所以可存在于a与b中,但不存在于c与d中,A正确;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B正确;

C、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所以2条X染色体会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C正确;

D、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b与d不可能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D错误。

在解决减数分裂的相关问题的关键是,需要考生特别铭记:

减数第一次分裂进行的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第二次分裂进行的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再结合题图解题即可。

20.胎萌是指种子未脱离母体即发芽。

下列关于种子胎萌和萌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施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种子萌发会受到抑制

B.抑制与脱落酸合成相关酶的基因表达,会引起胎萌

C.外施脱落酸,可抑制脱落酸受体缺失突变体发生胎萌

D.离体的水稻成熟胚,可在无激素的

培养基上萌发

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

脱落酸可以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萌发。

A、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所以外施赤霉素合成抑制剂,抑制赤霉素合成,种子萌发会受到抑制,A正确;

B、抑制与脱落酸合成相关酶的基因表达,导致脱落酸不能合成,使种子不能休眠而萌发,会引起胎萌,B正确;

C、脱落酸受体缺失突变体,由于缺失脱落酸受体,即使外施脱落酸也不能发挥作用,也会发生胎萌,C错误;

D、离体的水稻成熟胚,可在无激素的

培养基上萌发,D正确。

21.遗传信息传递方向可用中心法则表示。

A.劳氏肉瘤病毒的RNA可通过逆转录合成单链DNA

B.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通过复制将遗传密码传递给子代

C.果蝇体细胞中核DNA分子通过转录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

D.洋葱根尖细胞中DNA聚合酶主要在

期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

中心法则可表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如下:

①DNA→DNA:

DNA的复制过程;

②DNA→RNA→蛋白质:

DNA的转录、翻译过程;

③RNA→RNA:

RNA的复制过程;

④RNA→DNA:

逆转录过程;

其中,①②过程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③④为某些RNA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A、劳氏肉瘤病毒是逆转录病毒,其RNA可通过逆转录合成单链DNA,A正确;

B、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B错误;

C、果蝇体细胞中核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C错误;

D、洋葱根尖细胞中DNA聚合酶主要在G1期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D错误。

2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营养级数量越多,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就越低

B.呼吸消耗量在同化量中所占比例越少,生物量增加就越多

C.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量越大,各级消费者的体型就越大

D.营养级所处的位置越高,该营养级所具有的总能量就越多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起点:

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2、总能量: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3、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

4、过程:

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三个去路:

呼吸作用散失、被下一营养级同化、分解者分解。

5、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A、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的高低与营养级数量无关,A错误;

B、净生产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生物量实际是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所以,呼吸消耗量在同化量中所占比例越少,生物量增加就越多,B正确;

C、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量越大,各级消费者的体型不一定越大,C错误;

D、食物链越长,在能量流动中损失的能量就越多,所以营养级所处的位置越高,该营养级所具有的总能量就越少,D错误。

23.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

分别标记

噬菌体,然后将大肠杆菌和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如图所示。

一段时间后,分别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悬浮液中的放射性。

A.甲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

标记的噬菌体DNA,但不产生含

的子代噬菌体

B.甲组被感染的细菌内含有

标记的噬菌体DNA,也可产生不含

C.乙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

标记的噬菌体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