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总结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94747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经典总结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经典总结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经典总结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经典总结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经典总结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经典总结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最经典总结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经典总结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经典总结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提示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没有DNA。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2015·

高考题重组改编)关于DNA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兔的成熟红细胞可提取DNA

B.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DNA提取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

D.用甲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

解析 兔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可提取DNA,A错误;

健那绿染液是对活细胞中线粒体进行染色的专一性染料,B错误;

斐林试剂与还原糖水浴加热才可产生砖红色沉淀,C错误;

甲基绿与细胞核DNA结合呈绿色,D正确。

答案 D

2.下图表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基本实验步骤,对该实验基本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制片,首先应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B.②表示水解,需要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烘干后的装片

C.③表示用缓水流冲洗,以免影响染色

D.④表示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标本先后进行染色

解析 染色时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标本进行染色,不是对标本先后染色。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3”个易错点

(1)应选择口腔上皮细胞或无色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能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以防止颜色的干扰。

(2)吡罗红甲基绿染液:

混合使用,且现配现用。

(3)DNA和RNA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分布,只是量不同,故结构中强调“主要”,而不能说“只”存在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

易错·

防范清零

[易错清零]

易错点1 混淆多种物质或结构的化学组成

点拨 巧用“物质(或元素)+”原理快速判断化合物或结构:

(1)运用“蛋白质+”快速判断常考物质或结构:

①细胞膜→蛋白质+糖类+磷脂→C、H、O、N、P

②染色体→蛋白质+DNA→C、H、O、N、P

③核糖体→蛋白质+RNA→C、H、O、N、P

④DNA病毒→蛋白质+DNA→C、H、O、N、P

⑤RNA病毒→蛋白质+RNA→C、H、O、N、P

⑥中心体、细胞骨架、抗体→蛋白质→C、H、O、N

(2)巧用“C、H、O+”快速判断化合物

(3)巧借“标志元素(或物质)+”快速确认几种特殊化合物

+Fe2+―→血红蛋白

+Mg2+―→叶绿素

+I-―→甲状腺激素

+“T”或“脱氧核糖”―→DNA

+U或“核糖”―→RNA

易错点2 混淆细胞中的能源物质及供能顺序

点拨 

(1)能源物质:

糖类、脂肪、蛋白质、ATP都是能源物质。

(2)主要的能源物质:

糖类,其中“最重要能源物质为葡萄糖”。

(植物中储能的糖类为淀粉,动物中储能的糖类为糖原)

(3)主要的储能物质:

脂肪。

(4)直接能源物质:

ATP。

注 

(1)能源物质的供能顺序:

先由糖类氧化供能,当糖类供能不足时,依次由脂肪、蛋白质供能。

正常情况下,蛋白质一般不供能,它只有在病理或衰老状态下才大量氧化供能。

(2)能源物质为生命活动供能的过程

易错点3 混淆大分子物质的“彻底水解产物”与“彻底氧化分解产物”

点拨 ①物质初步水解:

其产物还可继续水解。

②彻底水解:

在水解酶作用下,水解为不能再被水解的最小物质分子。

③彻底氧化分解:

其产物不能再氧化分解,而不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还可以继续氧化分解,如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不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可以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而乳酸和酒精都可以继续氧化分解。

归纳如下:

水解产物和氧化分解产物(代谢终产物)的比较

物质

初步水解

彻底水解产物

氧化分解产物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CO2+H2O

脂肪

甘油+脂肪酸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CO2+H2O+尿素

核酸

核苷酸

磷酸+五碳糖+碱基

CO2+H2O+尿酸等

[纠错小练]

1.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若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是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则②是脂肪

C.若③为能储存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一定是DNA

D.若④主要是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的储能物质,则④是糖原

解析 ③的组成元素为C、H、O、N、P,若③是能储存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其可能是DNA,也可能是RNA,C错误。

答案 C

2.下图是构成细胞的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情况。

则对A、B、C所表示的物质及其所能表现的生理功能推测错误的是(  )

A.A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B.B可能是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作用

C.C可能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D.A、B、C必为同一类物质

解析 A含有Mg,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含有Fe,可能构成的是血红蛋白,运输氧气,B正确;

C含有P,可能构成的是磷脂,构成生物膜,C正确;

叶绿素是叶绿酸的酯,血红蛋白属于蛋白质,磷脂属于脂质,故A、B、C可能为不同类物质,D错误。

3.如图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物质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叶绿体中

B.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C.可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物质乙

D.物质丙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解析 综合分析图示可知甲、乙、丙分别代表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磷脂,三者可同时出现于叶绿体中,A错误。

DNA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B错误;

鉴定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C错误。

4.如表所示是糖类、脂肪主要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分析数据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种类

质量分数/%

C

H

O

73~77

11~12.5

9.0~12

糖类

52~58

7.0~8.0

40~45

A.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类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B.食物中淀粉、脂肪彻底水解产物均不相同

C.脂肪、糖类在体内代谢的共同代谢终产物是CO2和H2O

D.脂肪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解析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而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D错误。

随堂·

真题演练

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解析 DNA与ATP的元素组成均为C、H、O、N、P,A正确;

每个tRNA的一端有3个相邻的碱基,能与mRNA的密码子互补配对,称为反密码子,B正确;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C正确;

细菌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D错误。

2.(2015·

新课标全国卷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解析 依据端粒学说,端粒酶存在于染色体的两端,大肠杆菌无染色体,A错误,C正确;

依据端粒酶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判定端粒酶应该是逆转录酶而非RNA聚合酶,B错误;

正常细胞的端粒DNA序列在每次分裂后会缩短一截,D错误。

3.(2014·

新课标全国卷Ⅱ)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解析 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C错误。

4.(2015·

北京卷,2)下列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

B.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

C.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D.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解析 在真核细胞的高尔基体中加工膜蛋白而不是合成膜蛋白,A错误;

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而且T2噬菌体在侵染细菌后,是在细菌的细胞质中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C错误;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在暗反应阶段形成了淀粉、脂肪等有机物,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D错误;

在真核细胞中,转录形成m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B正确。

答案 B

(时间:

10分钟 满分:

50分)

1.下列关于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4种生物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B.都是水溶性物质

C.都含C、H、O、N这4种元素

D.都是人体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解析 四种生物分子分别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A正确;

脂肪为脂溶性物质,不溶于水,B错误;

淀粉和脂肪都只含有C、H、O三种元素,C错误;

核酸是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不能作为能源物质,D错误。

答案 A

2.关于蛋白质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中含有蛋白质和多种RNA

B.蛋白质多样性的体现与核酸有关

C.DNA分子的复制不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D.基因表达过程中可产生核酸和蛋白质

解析 DNA分子复制需许多酶参与,而这些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3.(2016·

山东潍坊检测)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肝糖原和磷脂共有的元素是C、H、O

B.相同质量的脂肪和多糖彻底氧化分解,脂肪放能多

C.某些糖类和脂质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脂质和糖类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CO2和H2O

解析 脂肪(而不是脂质)和糖类的最终氧化分解产物(而不是水解产物)是CO2和H2O。

4.(2016·

河北保定模拟,2)有关下列生物体或其部分结构的物质组成分析正确的是(  )

A.核糖体——磷脂和蛋白质

B.细胞膜——脂肪、糖类和蛋白质

C.T2噬菌体——RNA和蛋白质

D.细胞骨架——蛋白质

解析 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A错误;

细胞膜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质(磷脂和固醇)和多糖,B错误;

T2噬菌体中含有的是DNA和蛋白质,C错误;

细胞的骨架是蛋白质,D正确。

5.(2016·

海南七校联考)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碱基组成相同的核苷酸不一定相同

B.若核酸中含有碱基T或脱氧核糖,则为DNA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D.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DNA不同

解析 核苷酸包括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含有相同碱基的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是不同物质;

碱基T和脱氧核糖是DNA分子所特有的;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是不同的生物,它们含有的DNA不同。

6.埃博拉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将该病毒彻底水解,关于得到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得到20种氨基酸

B.能得到四种核糖核苷酸

C.碱基种类和噬菌体相同

D.产物中一定含有H、O元素

解析 该病毒蛋白质中未必含全部种类的氨基酸;

RNA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为四种核糖核苷酸继续水解的产物——核糖、磷酸及四种含N碱基;

噬菌体的碱基有T无U,埃博拉病毒的碱基有U无T,水解产物中一定都有H、O元素。

7.(2016·

山东齐鲁名校联考)下列有关糖类、脂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麦芽糖、蔗糖、纤维素、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B.脂质分子中氢的含量少于糖类,而氧的含量更多

C.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D.糖类、脂质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

解析 组成麦芽糖、纤维素、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分子,1分子蔗糖由1分子果糖和1分子葡萄糖组成,A错误;

脂质与糖类相比,C、H比例大,O比例小,B错误;

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而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少量分布在细胞核中,C正确;

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和二糖都不是生物大分子,且单糖不含有单体,D错误。

8.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

B.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l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

C.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l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

D.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则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结构是相同的

解析 如果该图表示一段肽链,则2表示肽键,1表示中心碳原子,3表示R基,A错误;

如果该图表示一段RNA,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3表示含氮碱基,包括A、G、C、U四种,B正确;

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则l表示脱氧核糖,2表示磷酸,3表示含氮碱基,C错误;

虽然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但三种物质的结构不同,D错误。

9.如图所示,关于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  )

解析 还原糖不包括蔗糖,葡萄糖不属于二糖;

固醇和脂肪都是脂质的一种;

固醇不属于生物大分子。

10.(2017·

全国名校重点中学高考冲刺卷)如图是鉴定生物组织中某种成分的操作流程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甲试剂也可以用于鉴定蛋白质

B.可用菠菜叶片替代苹果

C.石英砂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

D.甲试剂由甲、乙两种液体组成,使用时先加甲液再加乙液

解析 根据选材及颜色变化可知该实验测定的是还原糖,其中甲试剂是斐林试剂,斐林试剂不能用于鉴定蛋白质,A错误;

由于菠菜叶片呈绿色,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所以不能用菠菜叶替代苹果,B错误;

石英砂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C正确;

斐林试剂由两种液体(甲液和乙液)组成,使用时应先将甲乙两液混合后加入样液中,D错误。

11.(2016·

东北师大附中二模,41)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三种重要有机物A、C、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X所指的元素为________。

(2)A的中文名称为________,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

(3)E具有多样性,其原因由b分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②叫做________,若b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r,通过②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e的E,则E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_______。

(4)细胞结构Ⅱ的名称为________,在细胞中分布场所为________。

解析 

(1)题图中的a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元素是C、H、O、N、P,所以图中X所指的元素为N、P。

(2)题图中的A是DNA,其中文名称为脱氧核糖核酸,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A、T、G、C)。

(3)题图中的E是蛋白质,蛋白质具有多样性从b氨基酸分析为组成B的b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

过程②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的过程,若b(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r通过②脱水缩合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e的E(蛋白质),设E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X个,根据“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

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

18”,则有关系式:

r(m+X)-18X=e,解得:

X=

个。

(4)题图中的结构Ⅱ是糖蛋白、也叫糖被,位于细胞膜外侧,具有保护、润滑和识别作用。

答案 

(1)N、P 

(2)脱氧核糖核酸 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A、T、G、C) (3)组成B的b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 脱水缩合 

 (4)糖被(糖蛋白) 细胞膜的外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