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193628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

N(S)为低纬度

30°

――60°

N(S)为中纬度

50°

――90°

N(S)为高纬度

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

20°

W以东到160°

E为东半球,

W以西到160°

E为西半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

4.经纬网:

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

40°

N,116°

E

注意:

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

北纬(0。

纬线、0。

经线、180°

经线不需要方向)

二、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方向;

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方向)

自西向东(俯视逆时针方向)

周期

一天(约24小时)

-——-^年

旋转特点

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地轴始终倾斜66.5°

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引起现象

昼夜父替(周期24小

时)

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

季节变化(正午太阳咼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冋;

春:

3、4、5月;

夏:

6、7、8月;

秋:

9、10、11月;

冬:

12、1、2月。

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五带形成(各地一年中获得太阳热量不冋,自北向南

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1•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与冬至: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

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南北半球相反。

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南北半球昼夜长短1

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

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夏至

P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

秋分

9月23日前后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一一秋;

夏一一冬)

2•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

北寒带(66.5°

N--90°

N、北温带(23.5°

N--66.5°

N、

热带(23.5°

N--23.5°

S)、南温带(23.5°

S--66.5°

S)、南寒带(66.5°

S--90°

S)

3•寒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

热带:

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

温带:

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重点图:

P13图1.18,P14图1.19

三、地图

1.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

1比例尺的类型:

文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

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0千米

1/4000000或1:

4000000

②比例尺的计算:

比例尺一图上•距离。

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

实地距离

比例尺也越小;

分母越小,分数值越大,比例尺也越大。

③比较比例尺的大小、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冋样大小的地图

比例尺

表示范围

内容

—大

详细

简单

读比例尺技巧:

记住:

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

辨别方向:

一般方法

指向标法

经纬网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

图例=符号注记=文字和数字识记图P18:

图1.25一些常用图例

2.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

用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1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山峰一般用▲表示,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弯曲是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弯曲是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坡陡之处等高线密集,坡缓之处等高线稀疏)

识记图P25:

图1.37

(3)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

海拔较低,V200米,地面平坦;

高原:

海拔较高,>500米,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

海拔较高,>500米,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

海拔不高,V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盆地:

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

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第二章陆地与海洋

1.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比例: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分布: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基本概念

A.大陆

大片的陆地

B.岛屿-

-―四面被海包围的小块陆地(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

C.半岛一

—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三面被海包围

,一面与陆地相连。

最大的半岛

是亚洲的阿拉伯半岛)

D.海一-

-指大洋的边缘部分

E.海峡-

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3)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识记P33:

图2.6

1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

亚洲(跨纬度最广)、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跨经度最广,海拔最高)、欧洲(海拔最低)、大洋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都在北半球

都在南半球

在东半球

西半球

欧洲,北美洲

南极洲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北美洲,南美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

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2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全在东半球)、北冰洋(全在北半球,且跨经度最广)。

(太大印北)

3洲界:

亚洲与非洲:

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

亚洲与欧洲: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

洲和欧洲连在一起叫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分界线最长,自北向南分别是山、河、海(世界最大内陆湖)、山和海、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

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

亚洲与北美洲:

白令海峡(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

南美洲与南极洲:

德雷克海峡(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

欧洲与北美洲:

丹麦海峡(沟通了北冰洋与大西洋)

欧洲与非洲:

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

2.海陆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三叶虫等:

海——陆)、海平面升降(台湾海峡看到人类活动痕迹:

陆一一海)、人类活动(荷兰填海造陆:

海一一陆)

大陆漂移假说:

(魏格纳提出)2亿年前地球陆地是一个整体一一分裂一一分离一一

七大洲四大洋: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识记P42图2.22,图2.23,图2.24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1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阿尔卑斯山(欧洲):

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亚洲):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

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

气候

概念

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区别

1•短时间

2.经常变化

1•长时间2•变化不大

联系

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

2.天气预报图

(1)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

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其越

浓说明云层越厚,往往下面的雨就越大。

P49图3.4

(2)天气符号图: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P49图3.5)

(3)天气预报图:

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知道:

①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2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气温的单位一般用C表示,读作摄氏度。

3风力和风向的表示方法。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的大小。

风矢:

风向杆指示风向,风羽指示风力(每根长的代表两级风,短的代表一级风,一面风旗代表八级风)

④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

指数小,质量好;

级别大,质量差。

空气质量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污染指数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

300

空气质量状况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14时);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会计算气温日较差。

气温的日较差: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气温的年变化: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则相反。

(会计算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

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2•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

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点连在一起组成的线。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P56图3.17

影响因素

气温分布特征

纬度位置

①低纬度气温咼,咼纬度气温低。

(气温从低纬度冋咼纬度递减)

海陆位置

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陆地气温低

气温高

,海洋

地形因素

③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

降0.6C)

人为因素

④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

三、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形成

1降水的概念: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雾、露、霜不是降水。

2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4降水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暖湿气流上升运动)

四、世界的气候

1.降水的季节变化(时间)

全年多雨区:

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

全年少雨区:

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

夏季多雨区:

在南、北纬

〜40°

附近的大陆东岸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

京;

冬季多雨区:

在南、

北纬

附近的大陆西岸

,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

罗马;

常年湿润区:

40°

〜60°

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

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2•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类型的分布

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试举例分析。

纬度位置影响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则冰雪覆盖

海陆位置影响一一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地形影响一一台湾岛台湾山脉东侧降水比西侧多(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2)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影响因素

气温特征

降水分布特征(四多四少)

纬度位置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东岸降水多,大

陆西岸降水少

海陆位置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在温带地区:

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地形因素

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冋而降低,海拔母

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C

④在山地: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

最贫乏的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6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世界“雨级”);

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世界“干极”,南美洲的智利北部)。

(3)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热带季凤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口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吒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干風

 

热带草原代候匕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降水hUnim)

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特征,夏季凉爽,冬季寒冷,全年降水较少。

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

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

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

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较少・

气温降水嶽fmm

气温/贮隆水址/毫米

地中海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CT附近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最典型口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

-60*之间的大陆西岸.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南美洲、非洲、亚洲东南部的赤道两侧

全年咼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美洲、非洲热带雨林气候两侧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热带季风气候

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

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终年炎热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中纬度大陆东岸

夏季咼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亚欧大陆东岸

夏季咼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中纬度内陆(亚洲和北美洲内陆分布较广)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较少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

—60°

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分布最广

全年温和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

—40°

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高原山地气候

分面在咼原和咼山地区

夏季凉爽,冬季寒冷,全年降水较少

寒带(极地)气候

南北极圈内

终年严寒少雨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一、人口与人种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1)世界人口增长:

从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人口所需时间逐渐

趋短,这表明在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步趋快。

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说明人口数据是一个动态的数据,也就是说是一个变化的数据。

所以要说清楚

人口数据是哪一年的数据,通常以最近一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为准。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A.—般来说,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

率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就高。

B.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洲是不同的,

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3)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人/平方千米),即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人口分布:

a.人口稠密区: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

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原因:

①社会经济条件: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都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人类在

这里聚居的历史悠久,农业发展较早;

欧洲和北美洲这两个地区都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

经济发达。

②自然条件:

这四个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地区,气候较为适宜;

同时,都

在平原地区,所以自然条件都比较优越。

b•人口稀疏地区: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寒冷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寒、热、高、干)。

如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

漠亚马逊平原北冰洋沿岸青藏高原

极端干旱;

过于湿热;

终年严寒等。

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的生产和生

活。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1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问题:

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生活贫困、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

2人口不断减少,停止增长带来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国家用于老年人的社会养老等费用增加等问题。

3采取措施:

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1)原因:

a)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

b)城乡差别:

城市就业机会、物质生活条件、文化教育等条件较乡村好。

(2)带来的问题:

a)一方面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有力地支持城市建设;

解决乡村人多地少的问

题。

b)另一方面则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过多而引发城市物质供应问题,城市就业问题,城

市社会治安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

4.世界三大人种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1)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

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来划分。

(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

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2)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白种人:

欧洲、西亚、北非、美洲、大洋洲

黄种人: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区

黑种人: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及大洋洲西北部

(说明:

三大人种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其次还有各人种混居区。

人类肤色的深浅主要是太阳辐射造成的)

二、语言和宗教

(一)主要语言的分布(见教材P78图4.9)

1•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

国的工作语言。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基督教:

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

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

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宗教建筑:

基督教一一教堂;

伊斯兰教一一清真寺;

佛教一一寺庙,佛塔。

我国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在我国也称作回教或清真教),藏族、蒙古

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三、聚落:

包括乡村和城市。

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在高山、

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房屋

道路

修筑

情况

商店的多少

学校的多少

医院的多少

有无农田

有无

果园

有无鱼塘

自然景观改变大小

密集度

高度

乡村

小(稀疏)

城市

大(稠密)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地形、气候、资源、交通等P82图4.12

(2)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当地气候特点民居的建筑特点

因纽特人的冰屋

严寒

冰块构筑,低矮,无窗,门小,墙厚,保温性好。

黄土高原的窑洞

干燥,冬冷夏热

利用厚厚的黄土层,挖凿成窑洞,冬暖夏凉。

傣族竹楼

(高架屋)

潮湿,炎热多雨

双层,楼上住人。

凉爽,通风,防潮。

新疆的平顶屋

干燥,风沙大

平顶房,屋顶可以晒庄稼。

西亚的乡村

炎热,干燥

墙厚,窗小。

减少白天太阳热量的传入和热风。

(3)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国家和地区:

世界的国家和地区---220多个(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

a)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

b)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

其中中国和印度人口超过10亿。

(中国人口最多,

印度居第二位)

c)地跨两洲的国家:

埃及(亚非)、土耳其(亚欧)、俄罗斯(亚欧)、美国(北美、大洋洲)

d)领土:

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的总称。

e)国界:

是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

它用来划分国家间各自行使主权的

范围。

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的依据民族、语

言、宗教等来划分。

(如:

南美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