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Word文件下载.docx
《课外文言文阅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文言文阅读Word文件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
②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如今(我的)单衣被老鼠咬了,因此(感到)悲伤。
(“见”,表示被动。
二多多益善
上(指刘邦)尝(曾)从容(随意)与信(韩信)言(评论)诸将(各位将领)能不(不,同“否”。
有才能还是没才能),各有差(ci,不同等第)。
上问曰:
“如我,能将(统率)几何(多少)?
”信曰:
“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
“于(对于)君何如?
”曰:
“臣多多而益善(越多越好)耳。
”上笑曰: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统率)将(将领),此乃(是)信之所以为(被)陛下禽(捕捉)也。
”
(选自《史记》)
①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越多越好,为什么被我逮住呢?
(这是被动句式);
②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您不能统率士兵,而善于统率将领,这是我被您捕捉的原因。
(被动句式)
三曹操诳父
太祖(指曹操)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节制),其叔父数(屡次)言之于嵩(指曹嵩,曹操之父)。
太祖患(担忧)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同“佯”,假装)败面歪口(面孔及嘴巴歪斜);
叔父怪(奇怪,吃惊)而问其故,太祖曰:
“卒(同“猝”,突然)中恶风。
”叔父以(把)告嵩。
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
嵩问曰:
“叔父言汝中风,已差(痊愈)乎?
”太祖曰:
“初(本)不中风,但(只是)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①”篙乃疑(怀疑)焉。
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更加)得(能够)肆意(为所欲为)矣。
(选自《三国志·
武帝纪》注引)
①其叔父数言之于嵩:
他的叔父屡次对曹嵩说这些事。
②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本来没有中风,只是被叔父失去了爱怜,因而被诬陷。
(其中“于”和“见”,均解释为“被”)
③后逢叔父于路:
后来(曹操)在路上碰到叔父。
四
子产相郑
藏孙行(施行)猛(暴)政,子贡(孔丘的学生)非(批评)之,曰:
”……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
推贤举能(推举有德有才的人),抑恶扬善;
有大略(才能)者不问(追究)其短,有厚德者不非(苛求)小疵(缺点);
家给(富裕)人足,囹圄(监狱)空虚。
子产卒(死),国人(全国的人)皆叩(敲击)心流涕(泪),三月不闻(听不到)竽琴(两种乐器)之音。
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选自《后汉书·
陈宠传》)
①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
难道你没听说子产做郑国国相的事迹吗?
(子产,郑国国相。
““独……乎”,这是一种固定句式,表示反问。
②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那人活着的时候被人爱戴,死了值得(大家)悲伤。
(“见”,解释“被”,表示被动句)
五
得绢之辱,甚于受刑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复娃长孙,名顺德)受人馈赠(贿赂)送绢,事觉(发觉,暴露),上(指唐大宗)曰:
“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我,皇帝自称)与之共有府库(国库),何至贪冒(贪婪)如是(如此,像这样)乎!
”犹惜其有功,不之罪①,但(只,仅)于殿庭赐绢数十匹。
大理少卿(官名)胡演曰:
“顺德枉法(违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为什么)复(再,又)赐之绢?
“彼(他)有人性,②得绢之辱,甚于受刑;
如不知愧,一禽兽耳(罢了),杀之何益!
”
(选自《资洽通鉴》)
①犹惜其有功,不之罪:
仍然爱惜他(对国家)有功劳,不惩罚他。
(“不之罪”,即“不罪之”,文言文遇到用“不”“未”"
无”“弗”“勿”“莫”等词表示否定句时,如果宾语是代词,这宾语往往要提到动词谓语之前。
这便是所谓倒装句。
②得绢之辱,甚于受刑:
得到(赏赐)绢的侮辱,比受刑还要厉害。
六
宋濂正直
宋濂尝(曾)与客饮,帝(指明大祖朱元璋)密使入侦视。
翼日(翼同“翌”,第二天),问濂昨饮酒否?
坐客为谁①?
馔(食物)何物?
濂具以实对(将事实回答)。
笑曰:
“诚然(真是这样),卿不朕欺②。
”间(隔了一段时间)召问群臣藏否(好坏,善恶)。
濂惟(同“唯”,只)举(推荐)其(那些)善者(品行好的人)。
对(回答)曰: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
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
①坐客为谁:
在座的宾客是那些人?
(“为”作判断词“是“用。
②卿不朕欺:
你没欺骗我。
(卿,你;
朕,我。
在否定句里,代词宾语“朕”置于动词谓语“欺”之前。
七
陈在衡不怕鬼
陈在衡先生,和蔼有风趣,年六十余。
暮(日落的时候)行郊野间,见二人笼灯(提着灯笼)前行,就(靠近)火吸烟,久而不热(点燃)。
其一人问曰:
“君过首七(旧称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末耶?
”陈讶(惊)其语,漫(随意)曰:
”未也。
”其人曰:
“宜哉,阳气未尽故阴火不燃。
”陈悟为(是)鬼。
佯曰:
“世言人畏鬼,信(真的)乎?
”鬼曰:
“非也,鬼实畏人。
”陈曰:
“人何足(值得)畏?
“畏啐(吹气)。
”陈即长吸而啐之。
二鬼退至三步外,张目怒陈曰:
“汝非鬼耶?
”陈笑曰:
“①实不汝欺,吾乃与鬼相近之人耳!
”再啐之,各缩其半;
三啐之而灭。
(达自《金壶七墨》)
①实不汝欺,吾乃与鬼相近之人耳:
确实不欺骗你,我是和鬼靠近的人罢了。
(“实不汝欺”,即“实不欺汝”,否定句里代词宾语前置。
八
三人成虎
庞葱与(跟随)太子(魏王的儿子)质(做抵押品)于(到)邯郸(赵国国都),谓魏王曰:
“今一人言市(市场)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否(不信)。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寡人疑(怀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寡人信(相信)之矣。
”庞葱曰: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魏国国都)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矣。
“寡人自为知(自有主见)。
”于是辞行,而谗言(攻击庞葱的话)先至矣。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
①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庞葱说)两个人说市场上有虎您相信它吗?
(在这句话之前,应有“庞葱曰”三字,即省略了主语和谓语。
②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后来太子结束做抵押的任务,(庞葱)果然不能(被魏王)招见。
(省略了主语“庞葱”和宾语”魏王”)
③于是辞行:
于是(庞葱向)魏王告别出行。
(省略了主语和介词结构。
④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现在邯郸距离大梁比宫内到市场远,而说我坏话的人(又)超过三人了。
九
水喻
南方多没(mo,潜水)人,日(每天)与水居(相处)也,七岁而能涉(趟水),十岁而能浮(浮水),十五而没矣。
夫(发语词)没岂苟(苟且,随随便便)然(这样)哉?
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规律)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生不识水,则(那末)虽壮(壮年人),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①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
向会潜水的人求教,而寻求他能够潜水的方法。
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按照那人的话(到)河里面试验,没有不淹死的。
(“以其言试之河”,即“以其言试之于河”,省略介词“于”。
十
商鞅立木建信
今(指商鞍变法的备令)既具(已经准备就绪),末布(公布),恐民不己信,乃(于是)立(竖起)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市场)南门,募(招幕)民有能徙(移)置(放)北门者予(给)十金(古代计算贷币的单位)。
民怪之(指代这件事),莫敢徙。
复(又)曰“能徒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就)予五十金,以明(表明)不欺。
卒(终于)下令。
①恐民不己信:
(商鞅)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
十一
邴原泣学
邴(bing)原(三国时人)少孤(幼时丧父),数岁时,过书舍(书塾)而泣(哭)。
师曰:
“童子何泣?
”原曰:
“凡得(能够)学者(学习的人),有亲(父母)也。
一则(一方面)愿(羡慕)其(他们)不弧,二则羡其得学,中心(内心)感伤,故泣耳(句末语气词)。
”师侧然(怜悯、同情的样子)曰:
“苟(如果)欲(想要)学,不须资(学费)也。
(选自《初潭集》)
①童子何泣:
小孩子哭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