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性恋者的婚姻和家庭给传统婚姻制度带来的挑战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91777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同性恋者的婚姻和家庭给传统婚姻制度带来的挑战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女同性恋者的婚姻和家庭给传统婚姻制度带来的挑战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女同性恋者的婚姻和家庭给传统婚姻制度带来的挑战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女同性恋者的婚姻和家庭给传统婚姻制度带来的挑战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女同性恋者的婚姻和家庭给传统婚姻制度带来的挑战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女同性恋者的婚姻和家庭给传统婚姻制度带来的挑战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

《女同性恋者的婚姻和家庭给传统婚姻制度带来的挑战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同性恋者的婚姻和家庭给传统婚姻制度带来的挑战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女同性恋者的婚姻和家庭给传统婚姻制度带来的挑战精品文档Word格式.docx

74)提到一个新观点,他认为异性婚姻更多的是“同志”自我选择的结果。

因为在一个充满变数的社会中,婚姻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

当同志面对未来感到不确定时、发生身份认同危机时,他们就会寄希望于婚姻。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个自主选择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压力所致,因为在一个不自由的环境中,不可能有真正自由的选择。

  作为同性婚姻的一个相关议题,形式婚姻(也称互助婚姻1)近年来已逐渐引起关注。

文清(2007)将“同志”按出生年代划分为1970年代前、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和1980年代后三个阶段。

他认为,第一阶段的同志多数处于传统婚姻中;

第二阶段的“同志”会采取各种方式(如形式婚姻)来应对婚姻压力;

而第三阶段的“同志”则在思维方式及行为上更加开放大胆。

在他采访的近20位第二阶段的同志中,约42,0%的人认同形式婚姻,约38.0%的人对此不置可否。

  2008年,《点》杂志对100名同性恋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91.0%的人都知道互助婚姻,并且还进行过不少激烈的讨论。

调查同时显示,有24.0%的人考虑过互助婚姻,有2.0%的人已经选择了互助婚姻。

在考虑互助婚姻的人中,迫于家庭压力的占92.6%,其次是社会压力的占74.1%,希望要孩子的占55.6%(同上:

15)。

  以上调查研究有一个共同点,即主要是针对男同性恋者,相对忽视了女同性恋者的状况。

正如SaraKaron所说:

“不同性别、种族以及民族的人们具有不同的经验和视角,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

在这个持续不断的奋争过程当中,很明显的是,女同性恋者是相对缺席的,女同性恋者的存在不仅是被边缘化,很多时候根本是被否认的。

”(转引自孙中欣、张莉莉,2007:

386)

  几乎每个适龄女性都会遇到婚姻压力,无论是否心甘情愿,她们最终还是会选择婚姻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女同性恋者也不例外。

2005年11月,北京的女同性恋社区工作组“同语”(2005:

13)做了一次调查,在176份有效问卷中有78人表示自己正面临婚姻压力,占有效答题数的44.3%,可见婚姻是女同性恋者面对的主要压力来源。

  2005年,ElisabethEngebretsenl在北京“同志”社群中做田野调查时发现,几乎所有她们遇到的女同性恋者都感到有婚姻压力。

她们采取各种方式来应对压力,只有一小部分人会完全拒绝婚姻。

较年轻的会更多地拒绝婚姻,而年长的则迫于压力不得不采用别的办法,包括形式婚姻和接受异性婚姻。

一般而言,30岁以上的女同性恋者都有过婚姻体验,有的还生了孩子。

  在一次访谈中,一个外表看起来很男性化的北京女同性恋者告诉她,自己选择了形式婚姻来应对家人施加的婚姻压力。

ElisabethEngebretsen对此感到困惑,这样一个女同性恋者是否还符合西方lbian的定义呢?

显然,由于所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不同,西方(美国和欧洲)女同性恋文化和东方(东南亚)女同性恋文化存在明显差异。

  2005年,LoKam(2006:

97)在上海访问了20位女同性恋者,其中一位被访者说:

“我从来没有想过不结婚,没有人不结婚,所以我就以为每个人都必须走这一步……你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家人,为父母,也包括为你自己”。

LoKam(同上:

64)为此深切感到,在一个异性恋话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未婚女同性恋者面临着双重的耻辱。

  目前,国内女同性恋者的婚姻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与男同性恋者组成的形式婚姻(其中少数是与异性恋者组成的形式婚姻);

一种是传统的异性婚姻。

在这两种婚姻模式中,都存在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

以往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女同性恋者如何应对婚姻和家庭压力上,本文视角与此不同,笔者力图从女同性恋者的婚姻生存状态中提炼出一些要素,借此来探讨其对传统异性婚姻制度构成的挑战。

  二、关于网络调查方法的讨论

  由于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与亚文化传播特征相吻合,同性恋群体更乐于通过网络来争取自己的权利(蔡蕾、赵成旭,2007:

39)。

随着网络交往在同性恋群体中的普及,网络调查方法在同性恋研究中的使用率也逐渐增加。

  

(一)同性恋与互联网

  自1998年以来,得益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国内涌现出大量同性恋网站或论坛。

C.贝里(ChrgBerry)和Martin(2004:

131)在1997年一1998年曾调查过台湾“酷儿”的网络使用情况。

他们发现,“酷儿”在网上可以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和社群,并且往往与其线下生活相互作用、融为一体。

魏伟(2007:

83)也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科技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同性恋身份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首先,网络突破了现实空间的限制,大大拓宽了同性恋者的交往范围,改变了他们的交往方式。

24)的调查显示,网络已成为“同志”彼此认识的主要途径(占54.0%),且年龄越小使用网络的越多。

林可(2008:

6)在调查中则发现,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同性恋,男男性接触者的传统交往方式。

  网络对于同性恋群体的重要性正在加强,因为许多研究都发现在该群体的网络使用中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

江秋雨和李耕(2005:

371)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的同性恋者对网络的依赖性很强,有87.6%的人会固定登陆同性恋网站。

范乐娟(2006:

33)的调查也发现,近一半的被访者是通过网络进入“同志”社群的,这些人中以年轻人居多。

  其次,网络的普及给“同志”社群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同志网站”在msm社群的活动方式中以其相似的组织机制,启动了国内“同志社区”组织形式的诞生(童戈,2005:

470)。

板块组织的活动让他们从虚拟走到现实,结成了更加紧密的社区(廉卫东,2007:

40)。

王建明(2006:

37)在对一个校园同性恋群体调查时也发现,该组织更像一个网络上的虚拟组织,内部交流信息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的。

  此外,同性恋群体的网络使用还存在性别差异。

传统的同志空间多数是男性的,所以互联网对女同性恋者来说尤其重要,它使得女同性恋者有机会相互交往,建立自己的社群,发出自己的声音(范乐娟,2006:

44)。

当前,网络已成为女同性恋者中最流行的交往平台(LoKam,2006:

90)。

在由上海女爱工作组主持的女同性恋者的自述调研项目中,13个人里只有3个人没提到网络,其他人都或多或少地讲到了网络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二)网络调查方法一览

  林可(2008:

73-74)在其硕士论文附录中将网络调查分为两类: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其中定量研究又分为:

网页问卷调查、电子邮件调查、弹出式调查、网上固定样本;

定性研究又分为:

一对一的网上深入访谈、网上观察、文献资料分析、焦点组访谈。

她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利弊,并对如何降低定量分析的误差提出了建议。

  在同性恋的网络定量研究中,使用最多的是问卷调查。

这类调查不少是大学生做的,如刘辉(2005)通过电子邮件对男同性恋大学生做了一次调查,回收问卷共40余份。

江秋雨和李耕(2005)选择在一些同性恋网站上公布问卷,招募人来做答,得到有效问卷582份。

涉及人数最多的可能是2004年朱川燕的一次问卷调查,共有3512名同性恋者参与。

此外,一些同志公益机构也在进行调查,如宇丹2008年做的关于同性恋生存状况的网络调查。

  郭剑和马骏(2006:

498)曾就网络问卷调查的利弊进行分析。

他们指出,网络为接触同性恋人群提供了便利,通过网络调查可以涉及更多的同性恋者,这使得获得的样本更为多元,也更具代表性,且这种方式在收集数据上不易出错,所需成本也很低。

其不足之处是在数据后期的统计处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目前同性恋的定性研究多为访谈,有的是熟人访谈,如杨洁(2008)在北京调查时采取的方式,这需要研究者对被访群体非常熟悉才可能做到。

另一种常用的方式是滚雪球,范乐娟(2006:

9)认为,这种方式能比较有效地找到被访者,但由于不是随机抽样,被访者的代表性会受到局限,因为这样找到的人往往在“同志”社群中比较活跃,自我身份认同度较高。

  网络上的同性恋定性研究主要是访谈,只不过访谈者多从网上招募,样本更大,大大减少了调查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魏伟(2008)就曾通过msn和“同志”网站寻找访谈者;

36)的方式则是通过与某校内同性恋论坛成员先进行网络聊天,取得信任后再当面进行半结构式访谈。

  (三)网络参与式观察法

  本文资料主要通过网上参与式观察(加少量文献)获得,即笔者进入虚拟社区观察被研究人群的议题、互动模式,选择参与部分讨论,对相关文本进行记录,再采取适用于媒介研究的“内容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文本进行整理分析(巴比,2005:

306)。

该方式获得的文本在形式上接近于访谈,但涉及个案更多,内容也更丰富。

同时,它还具有非介入性研究的一些优点,例如对研究对象影响不大等。

  网络参与式观察法相对于传统的研究方法具有不少特点和优点。

  1、进入社区的低成本

  在做实地研究时,身份问题往往成为一个难题,这是许多研究无法开展的主要障碍。

如果研究对象知道他们正在被研究,可能会驱逐研究者,或者修正某些行为。

而即使研究者没有表明身份,他们的参与也会影响到所研究的实际进程(同上:

279)。

  一些女性主义者,如SherylRuzek认为:

“在进行参与式观察时,在任何场合而不仅仅是公开场合,都应该揭示出研究者的身份……不真实地表露自己的身份是与许多群体或个体的道义相违背的”。

然而在一些个案中,研究者身份的曝光可能会立即导致研究项目的破产(德沃斯,2008:

208),对边缘群体的研究往往就是如此。

  而虚拟社区则不同,网络自身的匿名性使得研究者的匿名合法化了。

例如天涯的“一路同行”版面,该版位于天涯社区的主板,版面并不排斥异性恋者参与,内容也完全对浏览者公开。

按照网络规则,如果当事人无特别声明,在注明出处的情况下是可以用于非营利的转载和引用的。

于是,研究者进入社区的成本大大降低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需要审核成员身份、内容并非完全公开的网络空间,研究者隐藏身份进入仍然可能导致研究伦理上的问题。

  2、个人隐私的双重保护

  显然,研究者自身的性倾向会对研究产生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正面的。

69)认为:

“研究者本人的同志身份和对同志亚文化的熟悉,对于招募访谈对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Tang(2006:

18)在访谈中也注意到,在涉及“性”问题时,她的同性恋身份让参与者对其更加信任,从而较容易展开讨论。

  目前国内很少有研究者对女同性恋者进行访谈,本文所引用的资料不少是国外研究者来国内调查所得,这种现象仅仅是因为女同性恋者极其稀少且难以接触到吗?

笔者曾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某位国内研究者提及自己在做调查时,如此回答被访者关于自身性倾向的询问:

“我不是,我是做研究的”。

由于笔者认识这位研究者,知道这并非事实。

  那么,是她在调查时隐瞒了事实,还是后来在对公众的表述中对此进行了修饰呢?

笔者讨论这样的问题并不在于要澄清任何真相,而是试图揭示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为了掩饰自己的性倾向,部分女同性恋者放弃了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而她们正是那些有可能进入“同志”社区进行深入调查的人。

  在对弱势群体做研究时,人们往往强调保护被访者的隐私。

“我经常提醒自己访谈可能对参与者造成损害,尽管我尽可能地对文档进行加工,使得他们不被认出,但某些人在研究过程中被暴露恐怕是不可避免的。

”(Tang,2006,24)然而对于从事被泻名化群体的研究人员而言,她们同样可能处于被暴露的危险之中,这一点往往被忽视了。

  网络的出现使得任何人都可以便捷地通过网络进行调查研究。

在此过程中,不但被研究者的个人隐私会得到保护,研究者自身的隐私也同样受到保护。

如果研究者希望在文本中加入自己的生存体验(女性主义研究经常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交流),还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必担心自己的隐私会被暴露。

  3、以被研究者为中心

  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强调要以被研究者为中心,所以往往更重视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然而由于研究者自身具有专业优势、访谈主题预先设置等因素,这点在访谈中较难做到。

尤其对于女同性恋者这样的边缘群体,她们处于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早就习惯在交谈中隐藏自己的观点。

访谈使用的一对一模式令她们更易受研究者的影响,对其表述真实想法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

  而当女同性恋者自己在网上发言时,讨论主题和叙述方式都能自主选择和控制,再加上网络匿名性带来的安全感,她们往往更容易说出真实的想法。

通过这样方式收集到的文本,能够真正体现“以被研究者为中心”的原则,使得边缘弱势群体的声音有机会得到呈现,并有可能对既有的学术规范和主流观点构成挑战。

  4、具有较高的信度

  实地研究一般具有较高的效度,能够挖掘到概念的深刻含义,但在信度上却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任何情况下,要研究实地研究者所提供的描述,才能让你们真的知道这些描述中的人是什么样子(巴比,2005:

301)。

这一点在边缘群体的研究中尤其明显,因为涉及样本少,再加上研究者参与所带来的偏差,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相对较低。

  目前对于女同性恋者的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是访谈,除少数研究者外,无人能看到原始文档。

由于多数人对该群体缺乏基本认识,对其生存状况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研究者的主观阐释。

尽管出于保护个人隐私的目的,资料保密是必要的措施,但它对于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全面性较为不利。

  而通过网络参与式观察获得的资料却与此相反,研究者收集到的文本是完全公开的(如果不公开,则需得到授权才可使用),任何具备上网条件和一定网络搜索能力的人都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找到这些资料,验证其真实性和全面性。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据此对研究者选取资料的角度进行质疑,从而有利于问题的清晰表达和深入讨论。

  5、存在问题的浅析

  以往同性恋研究之所以不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无法接触到这个群体,如今借助网络的力量,任何对该议题有兴趣的研究者都可以开展其研究计划,这大大拓展了同性恋研究的视野,但该方法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

例如缺乏被研究者的背景资料,从而使得文本的真实性难以判断等。

如何才能尽量减少可能出现的误差呢?

  为了剔除那些虚构性太强的叙述者,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式来对文本进行筛选。

例如通过检验被研究者的其他发言内容,去除那些前后表述明显矛盾的个案;

通过长期的观察,借鉴网友对叙述者的回应,尽量选取在论坛上具有一定公信力的个案。

这需要研究者付出大量的精力,且必须对网络发帖规则和互动方式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与实践。

  此外,网络参与式观察法作为一种新方法,尚无人对研究的规范性进行过讨论。

这一方面给了研究者更大的便利,可以进行各种尝试,另一方面也给具体操作带来一定难度。

由于没有前人可以借鉴,也找不到同仁进行交流,也就难以进一步提高研究质量。

不过,这种状况在涉及更多案例后有望得到改善。

  三、研究发现与讨论

  通过笔者的长期观察,根据网络论坛中相关议题出现的频率、讨论的深入程度以及参与人数的多少等因素,本文选取在女同性恋者婚姻状况讨论中一些较受关注的议题来进行分析。

  

(一)形式婚姻:

形式与实质的距离有多远

  尽管有诸多共同问题需要面对,但男女之间对婚姻的期待并不完全相同,这导致了同性恋者在形式婚姻中很容易出现冲突与矛盾,从而加大了寻觅结婚对象的难度。

很多时候,形式婚姻正如澳大利亚社会学家所描述的“假相容关系”体系,处在这种关系中的双方都声称要平等地对待对方,但事实上双方给予和获得的却是不平等的,而且两人都在向对方隐瞒这个事实(切尔,2005:

120)。

  有女同性恋者如此描述在寻找形式婚姻时的困惑。

  我是一个lesl,由于年纪渐渐大了,父母也在催我的婚事,所以一直计划找个gay做形式男友。

昨天去了一个gay的聊天室,结果遇到一个gay,他和我说的一番话,让我大跌眼镜。

他说他想找les形式结婚,要求les不能太男性化,这样他会很没面子,带不出去。

结婚后要生孩子,因为如果不生,在家长面前不好交代,生完孩子后就离婚,孩子判给女方抚养,他每个月给生活费就OK。

这样他既可以完成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给父母一个交代,又可重获自由,再到圈子里玩。

他说这番话的时候理直气壮,还说这就是作一个女同志应该付出的代价。

(A1)

  确实,由于形式婚姻往往涉及一方的真正伴侣,有时会引发一些普通婚姻中不太可能出现的冲突。

下面这个女同性恋者的叙述是一个类似的案例:

  昨天跟bf的形式男友吵了起来,原因很简单,他说他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跟着女人姓,原因是他是男人。

(A2)

  异性恋男女之间的婚姻一般认为孩子跟男方姓是天经地义,但在同性恋伴侣中,女方的真正爱人可能会觉得这对自己不公平,因为她完全被排除在外了,从而会更深刻地意识到婚姻中的性别不平等。

  然而,男同性恋者也有他们的抱怨,这些不满更多地与物质利益相关。

一位男同性恋者这样说:

  大部分拉拉都希望男方有房子,职业也要差不多,虽然谈不上她要来依靠我,但在北京这样的城市,一套房子要好几十万,这个形式婚姻也太负累了吧。

我的一个哥们,在父母及家族催促下找了个拉拉……女人天性中的小气一览无余,因为新房是男方家的,好,装修与她无关,看着男方累个臭死也绝不去看一眼,家电家具是男方的事,住进去只负责二分之一的水电……既然是形式,那么请部分拉拉要考虑好经济上拿出自己该付出的部分,不要一边说形式婚姻没有性!

一方面还要享受真正婚姻中小鸟依人的生活!

(A3)

  认真分析起来,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源在于,虽然是形式婚姻,但也是建立在传统婚姻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并不能把它看成是两个无性别的人为抵御外界压力而结成的互助小组。

从这个角度出发,女同性恋者的要求看起来也是合情合理的。

  说句心里话,我就想让我的bf买房。

并不是想沾什么光,占什么便宜,也许是一点点小小的虚荣心吧。

和一个拉在一起,他应该省了很多钱,我从不要他买衣服送给我,也不用他送我钻戒项链,甚至几千元的婚纱照,还有结婚酒宴也省了……所谓形式婚姻,是结给别人看的,当然也想好看一点点啦,要求一个男的有房子应该不是很过分吧?

(A4)

  在这里,形式婚姻与传统婚姻的实质发生了矛盾。

上文中的男同性恋者很明确地提出,既然婚姻中没有性行为发生,即女方并不需要为男方提供性服务,那就不该在经济上太过依赖男方。

而女方认为,即使没有“性”,也应该按照传统婚姻的规则,由男方更多地承担经济责任,因这婚姻的目的本来就是顺应传统的。

这正如某网友指出的那样:

  两个人各怀鬼胎,都希望付出的尽可能少,得到的尽可能多,而且都觉得对方和自己合作,是对方占了便宜――这样的生意,如何谈得成?

  更麻烦的是形式婚姻虽然只想维持形式,但这形式有时竟会发生质变,给当事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困扰。

有人讲述过这样一个离奇的故事:

  婚礼顺利举行了,所有的人祝福他们,陈把一个好丈夫扮演得淋漓尽致。

与老婆(注:

“老婆”是指故事陈述者的“老婆”,即女同性恋者中的P角)洞房那一晚,和我通了一夜的电话。

对于婚礼,她淡淡地说,当陈吻过来的时候,她踩到头纱摔倒了,撞翻了香槟山,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骚乱。

之后,老婆和陈在她诸多亲朋好友的陪同下去祭祖、拜家庙、改族谱。

我和老婆断了几天的联络。

过了几天,老婆和我说,她可能爱上了自己的丈夫。

她原以为她不是一个传统到嫁鸡随鸡或以夫为天的女人,但这几天的一系列仪式,她的传统道德全体发芽了,她惊恐地发现她爱上了自己的丈夫。

(A5)

  这样的事远非个别,另一位女同性恋者在看了帖子后,提到自己也碰到过类似情景:

  我还真没担心这个一开始,我觉得我们的感情实在不必要担心这个,我们在人前一直引以为傲的就是我们情比金坚。

后来她告诉我,我们都低估了传统的力量……处在那样的情况下,亲戚朋友、家人等等,所有的人都在对你做心理暗示,而你也要跟那个假结婚对象做出适当的亲密。

人啊,其实都有那一瞬间的感觉……我是个t,但我坦言,要是假结婚的是我,我估计我也会有片刻恍惚,看着眼前的一片祥和,如何不想它继续下去。

(A6)

  尽管同居的盛行趋势不断上升,但婚礼仍显得十分重要,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