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与问题完整版综述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191731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6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与问题完整版综述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与问题完整版综述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与问题完整版综述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与问题完整版综述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与问题完整版综述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与问题完整版综述文档格式.docx

《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与问题完整版综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与问题完整版综述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与问题完整版综述文档格式.docx

保险资金运用政策也随之收紧。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十不贷”和“重点倾斜”的政策要求,保险资金运用范围被严格限定为流动资金贷款、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购买金融债券和银行同业拆借,并开始采取了担保和银行承兑汇票抵押等风险控制手段。

(三)无序投资阶段(1991~1995年)。

1991年后,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取得突破,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保险资金运用也随之再度活跃起来,并很快进入到房地产、有价证券、信托等热点领域。

但由于法规制度不健全、投资权限分散且经验不足等原因,资金运用很快出现了无序和失控的局面,各保险公司资产质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化。

(四)依法整顿阶段(1995~1998年)。

1995年10月,我国颁布第一部《保险法》,开始依法对前期保险资金运用中出现的无序现象进行整顿。

保险资金运用范围被限定为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

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同时规定保险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和向企业投资。

(五)规范监管阶段(1998年至今)。

1998年11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进入到了规范监管阶段。

2002年和2009年,国家先后两次修改了《保险法》,为保险资金运用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制度空间。

随后,《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保险资金运用的规定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

三、保险资金规模及运用的国际比较

(一)国内外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分析

1.国外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庞大

国外保险公司可运用资金规模大,投资大,管理资产与年营业收入比率偏高。

从图中看到,美国、英国等各国以养老基金、保险基金、投资基金为代表的各类机构投资者规模都相当的庞大,高的如美国达到71829亿美金,它们关注于资金的长期收益。

而保险基金(人寿和财产保险基金的和)占基金的比重也是相当的高,美国占31.4%,英国占46,8%,日本占72.7%,德国占693%,加拿大占3.95%,可见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规模之大。

2.保险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高

保险公司在一国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可以用其金融资产占该国整个金融体系资产的份额以及保险公司对整个金融市场资金来源的贡献来衡量。

从图中看到,美国和日本是老牌的经济强国,整个金融资产规模高,保险在金融中的地位比较稳定,保险业的资产规模一直在各类金融机构中处于领先地位。

我们也可以看出台湾的变化比较明显,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台湾保险业规模在急剧的膨胀。

3.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规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保险业是每年上一个台阶,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费规模还是很有限。

(二)国际保险业资金管理模式

1国际保险业资金管理的模式

1、外部委托投资,是指保险公司将全部保险资金委托公司外部的专业投资公司进行管理。

外部委托的控制风险较大,适于规模较小的保险公司。

2、公司内设投资部门,是指由保险公司内部设立部门来具体负责本公司的保险投资活动。

3、专业化资产管理机构,是指通过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的运作,投资管理公司的运作模式。

这是目前国际上大型寿险公司比较普遍采用的模式,如纽约人寿等。

2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模式分析

目前,国内保险公司大部分采用内设投资部门和委托外部投资公司的管理模式(证券投资基金)。

而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组织架构应该与保险公司的资产规模、投资领域以及保险资金运作的特点相适应。

对于规模较小的保险公司来说,这两种管理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对于规模较大、投资管理专业化、规范化、收益率要求较高的保险公司来说,这两种模式已与其发展不相适应,目前运作中已出现问题。

(三)保险资金的运用结构

保险资金运用结构同证券市场的发展和保险资金来源密切相关。

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可以分为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以及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

前者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后者则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

虽然都是金融深化程度与自由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但美国整个金融结构以直接金融为主,而在资本市场结构中又以债券为主。

与美国不同,德国强大的银行体系在金融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

(四)国际经验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启示

1谨慎看待保险资金投资股市的高额回报率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虽然具备较高的投资回报,但股票从未成为保险公司的主要投资工具,因为其收益不稳定,现金流量难以预测,风险大。

对于寿险业,由于需要稳定的收入、确定的现金流以满足到期的给付,稳定投资收益率以匹配预期利率。

所以在看到股票市场投资高汇报率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它的高风险,股票投资的标准差在所有投资渠道中是最高的。

2债券是保险资金运用的一个重要方向

国外保险资金投资有价证券,绝大部分投资于债券而不是股票这一普遍规律背后的机理是债券的收益性、流动性和风险性的组合比较适合保险资金运用的要求。

无论是间接融资还是直接融资体系,债券都是保险资金运用的一个重要方向。

3贷款应成为保险资金的一种重要投资方式

由于保险资金特别是寿险资金的长期性,贷款是比较适合保险公司的投资品种。

一般贷款和公司债券一样,属于固定收益的债务,能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

可以和借款者建立稳定良好的客户关系,促进保险业务的发展;

通过和借款者协商贷款利率、期限等,可以进行资产和负债的匹配。

为确保贷款的偿还,保证保险资金的安全,一般采用抵押贷款的方式,其利率高于银行存款,收益较高且稳定,在日本和德国的保险资金投资组合中,贷款占相当大的比重。

我国目前经济处于高速成长期,贷款应当成为保险资金的一种重要投资方式。

4不动产投资可作为未来保险资金运用考虑的方向

从国际经验看,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等不动产领域是十分普遍的。

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和新加坡等国的保险公司不动产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都达到5%~8%。

国外已经不单纯将投资基础设施等不动产作为一项分散风险的途径,而是越来越将其作为获得投资收益的重要手段。

就国内而言,由于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势头过猛,政府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控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快增长以免造成银行不良贷款和金融泡沫。

但长期看来,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房地产业尤其是局部发达地区的房地产业,仍面临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应该进入保险资金的投资组合,以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

5成立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保险资金是我国保险业发展的趋势

目前,国内保险公司大多采取内设投资部门的管理模式,对规模较小、运作历史较短的保险公司来说,这种管理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而对规模较大、投资管理专业化要求较高的保险公司来说,应设立专业的资产管理部门,从而提高保险资产管理水平,增强保险公司的风险管控能力。

成立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有利于吸收资本市场的优秀人才;

其二,有利于明确保险公司与投资管理的责任和权力,加强对投资管理的考核,促进专业化运作;

其三,有助于保险公司扩大资产管理范围;

最后,为控股公司适应金融混业经营趋势,向国际金融保险集团发展积累有益的经验。

四、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现状

1.保险资金运用规模迅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始终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从2001年到2013年,伴随着我国保费收入的增加和保险资产规模的扩张,保险资金运用额度大幅提升。

我国保费收入增速较快,从2001年的2109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7222亿元。

2013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1.2%,其中产险业务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6.53%,达到6212.26亿元;

寿险业务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8%,达到9425.14亿元;

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0.22%,达到1123.5亿元;

意外险业务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9.46%,达到461.34亿元。

在产险业务中,交强险保费收入1258.86亿元,同比增长12.99%;

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306.59亿元,同比增长27.43%。

伴随着保险收入的不断增长,我国保险资产的规模迅速扩张,由2001年末的4591亿元增加到2013年末的82887亿元,年均增长超过30%。

2013年末总资产比年初增长12.7%,其中产险公司总资产10941.45亿元,比年初增长15.45%;

寿险公司总资产68250.07亿元,比年初增长11.9%;

再保险公司总资产2103.93亿元,比年初增长14.02%;

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190.77亿元,比年初增长29.92%。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从2001年末的3702.8亿元增加到2013年末的76873.41亿元。

我国保险行业保费收入的不断增加和总资产快速增长,为保险资金运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无论是行业规模、抵御风险能力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均显著提升。

一方面,我国保险资产占金融资产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表明保险资金对经济社会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日益突出。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保险资产不良资产比率较低,保险资产质量优良,从而增强了有效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

下图是我国历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情况:

2.保险资金运用渠道逐步得到拓展

2010年8月31日开始实施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

“保险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

(一)银行存款;

(二)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

(三)投资不动产;

(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2012年6月11日至12日,保险投资改革创新闭门讨论会在大连召开,保监会提出了旨在拓宽保险资金运营渠道并降低其投资门槛的保险新政13条,其中几乎涵盖了保险业所有可预期的投资工具,包括投资债券、委托投资、投资股权和不动产、资产配置、基础设施债权投资、境外投资、金融衍生品交易、融资融券、创新产品以及托管等。

此后,保监会于7月、10月和今年相继出台了政策。

新政的推出展现出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方式愈来愈多元化。

五、我国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债权投资比重过大

2011年,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53906亿元,资金运用渠道主要为银行存款和债券投资。

这种资金运用结构虽然保证了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但是无法保证较高的投资收益。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结构不是很合理。

例如,美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比重依次是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抵押贷款、保单贷款和不动产,而我国顺序则是银行存款、债券和股票基金。

另外,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中银行存款和债券占比太高,两者合计高达80%左右,而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低于60%。

同时,我国债券品种少,且多为中短期债券,缺少长期债券,导致收益率较低;

股票投资一方面受到投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股票市场风险较高,加之整个股市低迷,保险资金对股票的投资比例偏低。

2001-2011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结构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一直以来以债券投资为主。

以下是平安集团2012年保险资金运用结构图示在平安集团公布的2012年年报中,保险资金投资总额达到1074188亿元,由下图可以看出,债权类投资总额达874236亿元,占比高达81.4%,很显然,债券投资在保险资金运用上占很大比重,是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工具。

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结构不是很合理,债权性投资占比过大,虽会放宽了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但我国保险公司投资结构仍过于单一,这种资金运用结构难以使保险资金得到最有效地利用,无法使资产与负债最优配置。

2.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偏低并且不稳定

2004年以前,由于受到相关政策的限制,保险资金投向主要集中于银行存款,投资收益率受制于央行大幅度降息影响,一直呈线下降趋势。

2005年到2012年期间,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有所上升,分别达到了3.6%、5.8%、10.9%、1.89%、6.41%、4.84%、3.49%、3.39%,但多数情况下仍然低于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相对于发达国家8%~12%的年均收益率水平,更是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在保险资金运用的过程中,不同的投资渠道收益水平有着显著的区别。

其中债券投资收益相对稳定,2003年至2012年期间,债券投资收益率始终在4%-4.7%之间波动,年均投资收益占保险资金总投资收益的比例超过40%。

作为基础性资产配置,债券投资可以较好地满足保险资金运用中流动性管理的需要。

权益投资作为重要的风险收益来源,其收益水平相对较高,但稳定性差,表现出高波动性的特点。

2003年至2012年期间,股票、基金投资收益累计达到为2767亿元,年均收益率为7.76%。

其中2006、2007、2009年,权益投资取得了高额的回报,投资收益率分别达到29.5%、46.2%、22.7%,但在2008年、2011和2012这三年,投资亏损明显,投资收益率分别为-11.66%、-2.34%和-8.21%。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在保险投资领域内不断开放,但受国家政策、金融危机以及国家整个宏观形势的影响,保险资金并没有有效投资,仍保持着较低的收益率且跌宕起伏。

由上图可看出,2001年以来,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为4.55%,仅比去年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高1%左右,比资本年收益率最低限高1.55%。

很明显,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的缺口较大。

不仅如此,受政策、资产管理能力以及投资技术和专业等因素的制约,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在这十几年间波动很大,相当不稳定。

在2007年和2008年,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分别达到近十几年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这不仅影响了很多产品的收益水平和竞争力,阻碍了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甚至还导致了整个保险行业进入了一个困顿时期。

3.保险资产运用期限与保险业资产分布不匹配

2005~2010年保险业资产分布

保险负债经营的特性要求保险资金运用在期限、成本、规模上与其较好地匹配,以满足偿付要求。

目前,2010年保险业总资产为50481.61亿元(见上表),其中寿险公司资产为42642.66亿元,占84.5%,寿险业务经营的长期性特征,决定了这部分资金可以投资于长期、风险高、收益丰厚的项目中,比如基础建设、股权投资等。

但在现有保险资产组合中,资产与负债失配现象严重,保险投资的工具中大部分是银行存款和债券,与保险资产分布的匹配度很低。

4.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特征复杂

现阶段我国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利率风险。

保险资金运用过程中存在的利率风险主要针对保险公司资产金额由于市场利率变化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因为利率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企业资产负债金额价值的变化,容易导致保险机构资产与负债的成本与收益出现非对称性变化,使企业的资产规模在短期内出现剧烈波动,既可能引起收益的增加,也可能造成损失的扩大,从而增加了市场主体经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同时,利率的变化还会带来保险机构对投保客户回报率的波动。

二是流动性风险。

近年来伴随着保险资金投资新政的陆续出台,投资渠道不断拓展,投资比例限制日益放松,保险资金运用越来越表现出自主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迄今为止,保险资金不仅可以涉足股票、债券、基金等流动性相对较高的金融产品,也可以广泛投资于基础设施、不动产、无担保债、未上市股权等流动性相对比较匮乏的领域。

部分保险公

司在资金的来源与运用上存在着突出的期限不匹配现象,筹集资金的来源往往选择短期理财型保险产品,成本高期限短,缺乏稳定性。

资金运用中流动性较弱、变现能力差的投资产品占据过高的投资份额。

一旦出现保险产品集中到期或退保,投资资产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变现或变现成本较高容易给保险机构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影响对保险受益者的

偿付,出现由于流动性风险导致的保险事故。

三是信用风险。

保险资金运用中出现的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与保险机构长期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企业或个人,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正常履行保险合约的相关条款,甚至通过隐瞒、欺诈或造假的方式骗取保险金,造成保险机构不仅无法获得正常的经济利润,还可能出现巨额经济损失,从而导致保险机构投资收益水平的下降,影响保险机构正常业务经营的开展。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金融行业业务交叉、影子银行渠道迅速拓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原因给保险资金的运用增加了区域性和行业性的信用风险。

随着保险投资渠道的不断拓宽,保险机构开始涉足基础设施投资,偿债主体涉及地方融资平台的投资计划,如果能够遵循国家政策的相关规定,偿债主体选择合理、偿债能力较强,地方财政能够给予大力的支持,采取充分完备的增信措施,其风险将基本可控。

但特别需要指出的2013-2014年,约有四分之一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将集中到期,受限于“借新还旧”的传统模式的影响,市场融资需求非常旺盛。

特别是部分区域地方政府过度依赖融资平台集中筹措巨额资金,区域性风险比较突出,需要引起人们高度关注。

四是道德风险。

部分保险机构由于自身资金实力薄弱、治理结构不规范、内控制度不健全、专业投资人才匮乏等原因,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缺乏对国内外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理性判断,对投资收益报以过高的期望。

为博取超额投资收益,选择过多高风险投资项目,甚至采取违法违规的投资策略,通过复杂隐蔽的内幕交易、信息欺诈、利益输送等行为谋求暴利,冲击监管红线,从而对保险资金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对保险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

5.保险资金运用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起步较晚,监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监管法规不健全,信息化程度低,动态监管机制发展缓慢,监管经验有限,技术水平落后,专业监管人才匮乏,监管队伍力量薄弱。

投资范围限制过于严格,片面强调资金的安全性而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2012年以来,国内金融改革不断深化,保险资金投资新政陆续出台,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进一步拓展,投资品种日趋丰富,投资比例限制逐渐放宽,推动了保险机构资产配置结构的优化,提升了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水平,充分地发挥了保险资金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六、完善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建议

(一)保险公司方面

1.充分发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平台优势。

目前我国只有中国人寿、人保、平安等十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但由于成立时间比较短,专业化运作水平也不高。

同时,由于这些资产公司一直是公司的内部机构,缺乏市场化竞争,所以投资观念较为落后。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一般是保险集团的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主体,充分发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平台优势,整合现有资源并积极推进市场化竞争对于改变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在管理自家母公司或集团其他公司资金的同时,还可以寻求管理其他公司的资金。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可以同时委托多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来管理其资产,根据投资业绩进行评比和筛选。

这样做可以促使各资产管理公司努力提高投资业绩,也有利于保险公司自身资金收益率的提高。

2.健全风险管控体系,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1)优化保险资产组合,实行投资风险的内部分散化。

保险公司应结合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对投资组合进行管理,根据目前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的特点,设计最合理的投资组合,包括金融品种的组合、投资期限的组合、投资行业的组合以及投资区城的组合,通过分散化投资,消除资本市场的非系统性风险,在分散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投资收益。

同时利用对冲、套期等金融衍生工具来控制不可分散风险。

(2)合理运用资产负债混合配置的管理策略。

在资金的运用中,要充分考虑保险资金的负债性质和期限结构因素、各类投资品种是否符合保险资金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管理的要求,制定合理的资金配置模式,从而实现与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相匹配。

(3)建立风险准备金和风险预警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置风险预警的量化指标体系,做到对风险早预测、早化解。

3.加大保险产品创新力度。

保险公司应当及时追踪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变化,加大保险产品的创新力度,拓宽资金运用范围,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

比如按照《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的精神,针对市政建设、重大交通设施资金规模大、投资周期长、风险小、收益稳定等与保险负债特别是寿险负债匹配的特点,积极申请加大基础设施保险资金的投入,加大保险集团金融综合业务开展的探索,加大保险资金在中长期商业贷款领域的投放力度,逐渐减少银行协议存款的比例,减少其对利率性产品的过度依赖,在准备金充足、资产负债保持平衡的情况下谨慎选择配置一些相对高风险的产品以提高投资收益,减轻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压力,以较低的投资成本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4.不断提高投资水平和员工素质。

首先,严格规定保险资金运用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建立起资格认证和审查制度。

其次,必须建立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并存的劳动用工体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准确合理地评价干部员工的工作业绩,并根据评价结果落实奖惩措施。

第三,积极鼓励和组织员工参加各类研讨、交流、考察和培训,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开阔员工的视野,拓宽员工的思维,培养更加专业化的人才。

(二)监管者方面

1.进一步放开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和投资比例。

作为保险监管机构必须把握“三性”的统一与平衡,为了适应当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发展,监管者也需及时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模式。

在放宽保险投资方式的同时,保监会应审慎控制保险资金运用比例。

近年来,国内保险投资渠道不断放宽,极大地刺激了保险资金的投资热情,但是与发达国家宽松的保险投资环境相比,我国保险资金的监管显得过于严格,造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所以,未来一段时间,保监会应该在注重保险资金安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和比例。

2.加强监管队伍建设,着力提高监管者素质。

目前,保险资金运用紧密贴近国内外各个金融市场,对监管队伍要求很高,需要有既熟悉保险市场,又熟悉资本市场,既要熟悉虚拟经济,又要熟悉实体经济,既掌握国内金融市场运行,又熟悉国际金融市场状况,既懂业务,又懂法律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的着力点,在于提高监管者的素质,重点是更新监管理念、提高。

3.加强与其他监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

随着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和渠道的不断拓展,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和境外市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形式也日趋多样,保险监管部门与其他监管部门包括境外监管机构的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需要逐步搭建经常性的沟通交流平台,建立正式的合作磋商机制,在监管信息、技术、政策交流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4.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