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课时复习提升作业题14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91659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课时复习提升作业题14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化学课时复习提升作业题14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化学课时复习提升作业题14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化学课时复习提升作业题14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化学课时复习提升作业题14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课时复习提升作业题14文档格式.docx

《高三化学课时复习提升作业题14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课时复习提升作业题14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化学课时复习提升作业题14文档格式.docx

0.200

0.300

c(H2O2)/mol·

v/mol·

s-1

0.00760

0.0153

0.0227

0.0151

0.0228

A.0.0380mol·

s-1B.0.152mol·

C.0.608mol·

s-1D.0.760mol·

4.某反应的ΔH=+100kJ·

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kJ·

mol-1

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kJ·

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kJ·

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

5.(2013·

东丽区模拟)已知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如下:

2I-+2Fe3+====I2+2Fe2+。

某温度下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I-、Fe3+浓度的关系为v=kcm(I-)·

cn(Fe3+)(k为常数)。

c(I-)/mol·

L-1

c(Fe3+)/mol·

L-1·

s-1

0.20

0.80

0.032k

0.60

0.40

0.144k

0.128k

由此推知,有关Fe3+、I-的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判断正确的是()

A.Fe3+浓度对正反应速率影响程度大于I-浓度的影响程度

B.Fe3+浓度对正反应速率影响程度小于I-浓度的影响程度

C.Fe3+浓度对正反应速率影响程度等于I-浓度的影响程度

D.无法比较

6.如图所示为800℃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

2A(g)

2B(g)+C(g)

B.前2minA的分解速率为0.1mol·

C.开始时,正逆反应同时开始

D.2min时,A、B、C的浓度之比为2∶3∶1

7.在一定条件下,当单独改变可逆反应N2+3H2

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下列条件后,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加入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增大压强,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

C.降低温度,v(正)、v(逆)都减小,且v(逆)减小的倍数大于v(正)减小的倍数

D.加入氩气,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

8.(能力挑战题)实验测得某反应在不同pH下产物A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其他条件相同)。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增大压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pH=6.8时,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一定pH范围内,溶液中H+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D.可采用调节pH的方法使反应停止

9.(2013·

深圳模拟)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2NO(g)+2CO(g)

N2(g)+2CO2(g)ΔH=-746.4kJ·

mol-1。

起始反应时NO和CO各为4mol,10秒钟后达到化学平衡,测得N2为1mol。

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5秒钟内,用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

B.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将减小,逆反应速率将增大

C.达到平衡后,反应速率的关系有:

v正(CO)=2v逆(N2)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往容器中充入1molO2,正、逆反应速率都不改变

10.(2013·

武汉模拟)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水解实验:

NH2COONH4+2H2O

NH4HCO3+

NH3·

H2O,测得c(NH2COO-)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12min,初始浓度越大的实验,水解反应速率越大

B.c(NH2COO-)将随反应时间的不断延长而不断减小

C.25℃时,0~6min,v(NH2COO-)为0.05mol·

D.15℃时,第30min时,c(NH2COO-)为2.0mol·

L-1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1.(10分)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t/min

X/mol

Y/mol

Z/mol

1.00

0.00

0.90

0.75

0.50

0.65

0.30

0.70

9

0.55

0.10

10

14

(2)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α等于______________。

12.(12分)(2013·

大庆模拟)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H2C2O4+H+——Mn2++CO2↑+H2O(未配平)

用4mL0.001mol·

L-1KMnO4溶液与2mL

0.01mol·

L-1H2C2O4溶液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改变的条件如下:

组别

10%硫酸体积/mL

温度/℃

其他物质

20

10滴饱和MnSO4溶液

30

1mL蒸馏水

(1)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如果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________和________(用Ⅰ~Ⅳ表示,下同);

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________和________。

(3)对比实验Ⅰ和Ⅳ,可以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Ⅳ中加入1mL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8分)(能力挑战题)某探究小组用测量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限选试剂:

1.00mol·

L-1HNO3、2.00mol·

L-1

HNO3,细颗粒大理石、粗颗粒大理石,35℃水浴。

(1)他们能完成哪些因素对速率影响的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能进行的探究内容,填写以下实验设计表,完成探究实验:

T/℃

大理石规格

HNO3浓度/mol·

常温

2.00

(3)整个实验中应控制的不变量是硝酸溶液体积和________。

(4)该实验小组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①除电子天平、干燥管、锥形瓶、药匙、胶塞等仪器外,必需的实验仪器还有__________。

②干燥管中应放置的试剂是______。

A.碱石灰B.无水CaCl2

C.P2O5固体D.浓硫酸

③若撤除干燥管装置,所测速率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

A、D两个选项中起始的c(H+)不相等,反应速率不同;

B中HI的物质的量相同,但A、B两容器的体积并没有指明,即两容器中HI的起始浓度并不一定相同,因而反应速率并不一定相同。

2.【解析】选B。

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铝会发生钝化;

增大稀硫酸的体积但不能增大其浓度;

加热能够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用铝粉增大了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

加入少量硫酸铜可生成铜单质,铜单质会和铝形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

3.【解析】选B。

观察表中所给数据,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呈倍数关系,所以当c(HI)=0.500mol·

L-1时,反应速率是实验1的

5=20倍,即0.152mol·

s-1。

4.【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2点:

(1)可以根据题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不同进行分析。

(2)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解析】选D。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和小于生成物的能量和,画出图像进行分析,图像如下:

由图可知正反应的活化能E1>100kJ·

mol-1,A、C错;

逆反应的活化能E2不确定,B错;

正反应的活化能和逆反应的活化能差值即为反应热ΔH=

+100kJ·

mol-1,D对。

【误区警示】活化能指的是从反应物到过渡态过程中所需要吸收的能量。

在该题中对于ΔH是反应的反应热都比较清楚,但是对于反应的活化能是E1还是E2容易混淆。

对于正反应来说是从反应物到生成物,从反应物到生成物的中间状态能量差是E1。

逆反应是从生成物到反应物,生成物到反应物的中间状态能量差为E2。

学生容易认为活化能是从中间状态到生成物的能量差而容易将E1错认为是逆反应的活化能,将E2错认为是正反应的活化能。

5.【解析】选B。

由题给信息可知:

k•0.20m•0.80n=0.032k,即得①式为0.20m•0.80n=0.032;

k•0.60m•0.40n=0.144k,即得②式为0.20m•0.80n•3m•2-n=0.144;

k•0.80m•0.20n=0.128k,即得③式为0.20m•0.20n•4m=0.128,①/③整理可得:

m-n=1,可见Fe3+浓度对正反应速率影响程度小于I-浓度的影响程度。

6.【解析】选C。

根据图像,反应过程中A的浓度减小,B、C浓度增大,因此A为反应物,B、C为生成物,根据浓度的变化量可以确定反应为2A(g)

2B(g)+C(g),A说法正确。

前2min,

v(A)=

=0.1mol·

min-1,B说法正确。

开始时加入的物质为A和B,没有C,C说法错误。

根据图像,2min时,A、B、C的浓度分别为0.2mol·

L-1、0.3mol·

L-1、0.1mol·

L-1,因此D说法正确。

7.【解析】选D。

解决这类问题要把握增加浓度、增加压强,升高温度会使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加,但对于不同的反应正逆反应速率增加的程度不都是一样的,同理可以理解减少浓度、减小压强,降低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

催化剂能同倍改变v(正)、v(逆),A正确;

加压v(正)、v(逆)均增大,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

v(逆),B正确;

降温,v(正)、v(逆)均减小,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

v(逆),C正确;

加入氩气,如恒温、恒容,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化,如恒温、恒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均减小,且v(正)<

v(逆),D错误。

【方法技巧】气体反应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不参与反应)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恒容:

充入“惰性气体”

总压增大

物质浓度不变(活化分子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2)恒压:

体积增大

物质浓度减小(活化分子浓度减小)

反应速率减慢。

8.【解析】选D。

不知反应有没有气体参加,故A项错;

图像中表示反应速率的是曲线的斜率,B项错误;

pH越小,H+浓度越大,反应越快,C项错;

pH=8.8时,反应速率接近于0,D项正确。

9.【解析】选C。

10s内,由化学方程式知,参加反应的NO为2mol,v(NO)=

=0.1mol·

s-1,所以,5s内的速率不是0.1mol·

s-1,A项错误。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B项错误。

由方程式知,v正(CO)=2v正(N2),结合C项中的关系,可说明v正(N2)=v逆(N2),即为平衡状态,C项正确。

充入O2可以与NO反应,使NO的浓度减小,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瞬时不变,随后减小,故D项错误。

10.【解析】选C。

A项,0~12min,25℃时的水解反应速率最大,错误;

B项,随着反应时间的不断延长,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c(NH2COO-)不再减小,错误;

C项,0~6min,v(NH2COO-)=

=0.05mol·

min-1,正确;

D项,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不断减小,v(24min~30min)<

v(12min~

18min),所以第30min时,c(NH2COO-)>

2.0mol·

L-1,错误。

11.【解析】

(1)根据题目中表格给出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相应的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描点即可。

(2)根据题意,可以利用“三步法”求解

aX+bY

cZ

开始/mol1.001.000

转化/mol0.450.90.9

平衡/mol0.550.10.9

根据转化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比,可得X+2Y

2Z。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3min时,Z的物质的量为0.5mol,其平均速率为

0.083mol·

min-1。

(4)X的转化率=

×

100%=45%。

答案:

(1)

(2)X(g)+2Y(g)

2Z(g)

(3)

≈0.083mol·

(4)45%

12.【解析】

(1)根据电子守恒列式可得:

n(

)×

(7-2)=n(H2C2O4)×

(4-3),则n(

)∶n(H2C2O4)=2∶5。

(2)研究某一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要保证其他各条件完全相同。

(3)对比Ⅰ和Ⅳ,反应的温度、溶液的体积等都相同,仅有c(H+)不同,故可研究c(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加1mL水的目的是确保c(KMnO4)、c(H2C2O4)不变和总体积不变。

(1)2∶5

(2)ⅠⅡⅠⅢ

(3)c(H+)(或硫酸溶液的浓度)

确保所有实验中c(KMnO4)、c(H2C2O4)不变和总体积不变

13.【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3点:

(1)根据所给数据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2)分析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要采取变量控制的方法,控制只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其他因素不变。

(3)考虑减小误差所采取的措施。

【解析】

(1)根据所给的试剂可知有两种不同浓度的硝酸,因此可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有两种不同状态的大理石,因此可比较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还有35℃水浴,因此可比较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因为①与②的不同是HNO3浓度不同,所以其他的因素应该相同。

若①中大理石为粗颗粒,则②中大理石为粗颗粒,温度为常温。

①与②研究的是HNO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③中HNO3的浓度相同,可以控制温度变化,碳酸钙都为粗颗粒分析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④中HNO3浓度相同,可改变CaCO3的状态,比较常温下粗颗粒与细颗粒大理石时的反应速率快慢。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反应过程中除了控制硝酸溶液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CaCO3的质量相同。

(4)①根据图中装置可知要测定单位时间内烧杯内减少的质量,把减少的质量看作是CO2的质量。

所以还需要用量筒量取所需HNO3体积及秒表计算所需时间。

②干燥CO2且不能让水蒸气逸出,需要酸性干燥剂或中性干燥剂,B、C都可以。

③若不用干燥装置,则相同时间内减少的质量增大,认为生成的CO2增大,反应速率值偏大。

(1)硝酸浓度、温度、大理石表面积

(2)

粗颗粒

35℃水浴

细颗粒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CaCO3质量(4)①秒表、量筒②B、C③偏大

【方法技巧】控制变量法在探究性实验中的应用

在对未知的反应机理或规律的研究中,如果有多个影响因素,通常采用控制变量法。

人为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通过研究每个因素变化时的反应机理或规律,从而得出正确的反应机理或规律与多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类型。

如探究本题中反应速率与温度、固体表面积和浓度的影响时就注意采用人为控制变量的方法,只改变一个因素,从而得出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固体表面积之间关系的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