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监理细则759785New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191276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监理细则759785New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6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监理细则759785New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6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监理细则759785New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6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监理细则759785New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6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监理细则759785New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监理细则759785New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6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监理细则759785New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监理细则759785New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监理细则759785New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般特大桥

6659.86/5

4

大桥

6358.41/18

5

中桥

670.9/8

6

小桥

24.61/1

7

隧道

28011.4/14

8

涵洞

55

二、编制依据

1、与本工程相关的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

2、《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

3、《铁路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指南》

4、《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5、已批准的《新建成都至重庆铁路客专工程CYJL-3标监理规划》。

6、《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7、《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8、铁道部《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47号文)。

9、关于印发《铁路建设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制指南》的通知建建[2009]389号

10、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道部铁建设[2010]120号

11、本工程《委托监理合同》、《施工合同》、《招标文件》

12、国家、铁道部及相关行业其他现行标准、规范

13、建设期间国家、铁道部修订或发布的标准、规范

三、专业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3.1、工程特点

(1)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本标段地处川东褶皱带,狭长条形低山山脉与丘陵槽谷沿区域构造线方向交替排列组成平行岭谷景观。

蜿蜒曲折穿越丘陵、长江、沱江等大小江河两岸零星分布河漫滩和河谷阶地。

铁路:

本线区域内既有铁路干线为既有成渝线、宝成线、内昆线、成昆线、遂渝线、渝怀线、襄渝线、川黔线等纵、横向通道。

公路:

成都至重庆间公路网发达,与本项目相关的主要交通干线有成渝高速公路、遂渝高速公路、G321国道、G319国道,其他省级以下公路以及乡村道路。

水运:

本线沿线临近或者跨越的主要河流有长江、沱江及其支流,均属于长江水系。

水运主要有长江航道,在重庆市内设有码头。

(2)地质条件

沿线的主要不良地质有煤层瓦斯及煤窑采空区、老窑积水、石灰岩采空区、岩溶;

其它尚有滑坡、岩堆、顺层、危岩落石、可燃气体(天然气田)、人为坑洞(人防工事)、地震区、风化剥落等。

①地形地貌

本标段位于重庆市范围内,属剥蚀低山地貌,嘉陵江、长江侵蚀河谷发育的低山丘陵,槽谷内横向沟谷发育,地形波状起伏。

②工程地质

工程沿线分布地层地处川东台褶带,属狭长条形低山山脉与丘陵槽谷沿区域构造线方向交替排列组成平行岭谷地貌,地势起伏较大,上覆第四全新统、上更新统人工弃填土、粉质黏土、膨胀土、软土与松软土、卵石土、砂层等,厚度变化较大;

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三叠系泥岩夹砂岩、灰岩、白云岩、泥灰岩、页岩、炭质页岩夹薄层煤、盐溶角砾岩、石膏等。

③水文地质

沿线江河、水库、堰塘分布较多,水量均受大气降水补给。

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等大小江河、沟渠为常年地表径流。

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等。

沿线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类型主要以HCO-3-Ca2+型与HCO-3·

SO42--Ca2+、SO42--Ca2+·

Mg2+、Cl-·

SO42--Ca2+型为主,一般为低矿化度淡水、软水、弱酸性~弱碱性水。

据区域地质资料,白垩系(K)侏罗系(J)“红层”泥岩、砂岩地层中含石膏、盐卤,地下水对混凝土多具侵蚀性;

三叠系须家河组含煤层段、三叠系嘉陵江组与雷口坡组含膏盐地层地下水对混凝土也多具侵蚀性。

④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

本段线路范围内不良地质主要有断层、岩堆、岩溶、危岩、落石及崩塌、沙土液化、高地温与高地应力;

特殊岩土主要为软土、膨胀(岩)土、红黏土。

煤层瓦斯及煤窑采空区、老窑积水、石灰岩采空区;

其它尚有滑坡、岩滩、顺层、危岩落石、可燃气体(天然气田)、人为坑洞(人防工事)、地震区、风化剥落、偏压、褶皱、断裂等。

(3)气侯环境

所经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西南季风气候和地形影响,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暖春早,夏长秋雨,云雾多霜、雪少。

春季花明,夏日风清,秋熟香溢,冬至温润,空气湿度大,无霜期时间长,雨量充沛,日照少,风力小。

根据多年收集资料,年平均气温16.9℃~18.2℃,常年降水在918~1105mm,主要集中在5月~10月,占全年降水的70%。

日照年平均数为1000~1400小时,是全国最少的地区之一。

(4)工程特点

本标段长大隧道工程一览表

序号

中心里程

起点里程

终点里程

工点长度(m)

风险级别

缙云山隧道

DK276+942.5

DK275+355

DK278+530

3175

高风险

璧山山隧道

DK284+917.5

DK283+185

DK286+650

3465

新中梁山左、右线隧道

DK292+358/

YDK292+364.5

DK290+305

YDK290+315

DK294+410

YDK294+415

4105

极高风险

新红岩隧道

DK299+167

DK297+290

DK301+055

3796.4

大安隧道

DK246+477.

DK243+950

DK249+004

5054

大坪隧道

DK303+220.

DK302+180

DK304+260

2080

①设计标准高

本线设计时速350km/h并预留提速条件,是以简支箱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为主的客运专线。

在建设过程中,该线对路基、桥梁、隧道、无砟轨道等基础工程及“四电”集成工程要求高。

②外部建设条件困难

本线经川渝经济走廊,征地拆迁工作量大,难度大,而各省市征地拆迁标准不一,实施办法不同,协调难度较大。

③高风险

结合设计文件,考虑工程结构难易程度、地质情况、地理与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经过认真分析,对管段内工程进行施工安全质量、工期、特殊结构桥梁施工、特殊路基施工等风险因素的分析后,确定主要高风险隧道及风险点因素详见下表:

高风险隧道及风险因素一览表

项目(工点)名称

主要风险因素或风险点

风险等级

瓦斯、塌方

中度

新中梁山隧道

地表失水、岩溶、瓦斯、塌方。

极高风险隧道

埋深浅,地表房屋密集,主要风险源为地表房屋破坏、塌方。

3.2、技术、质量标准

1、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

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

双线

正线线间距:

5m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

350km/h

最小曲线半径:

7000m,进入枢纽可适当减小

限制坡度:

20‰(困难地段可适当加大)

到发线有效长度:

650m

牵引种类:

电力

闭塞方式:

自动闭塞

动车组类型:

动车组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CTC

行车指挥方式:

调度集中

轨道类型:

无砟轨道。

结构型式:

暂按CRTSⅢ型板式无碴轨道

2、质量标准

按照验收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率、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确保全部工程质量全面达到国家及铁道部现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四、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4.1监理工作范围

监理范围为CYJL-3标段内全部隧道工程的监理,主要监理项目包括:

DK240+154.26~DK306+302.2(大安隧道进口~重庆站),14座隧道28.01公里范围内的全部土建工程。

4.1.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范围

1)审查地质预报实施单位的施工、技术人员和机械、仪器设备到位情况是否满足超前地质预报合同的规定。

2)审核优化设计文件,主要审核横断面、沿线工程、水文地质是否与设计文件相符。

3)审核施工单位编制上报的《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大纲》、《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内容应包括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分段预报内容、方法及技术要点,并应编制气象、重要泉点、暗河流量、地下水位等观测计划和观测技术要求。

4)审查超前地质预报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①地层岩性预测预报,特别是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岩土的预测预报。

②地质构造预测预报,特别是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③不良地质预测预报,特别是溶洞、暗河、人为坑洞、反射性、有害气体及高地应力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④地下水预测预报,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及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富水地层中的裂隙水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5)核对可能存在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段,如可能存在岩溶暗河系统、富水断层、储水构造等易发生突泥、突水的地段;

可能诱发重大环境地质灾害的地段;

高地应力、瓦斯、天然气、人为坑洞等分布地段是否纳入了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重点。

6)审查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单位是否建立健全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

是否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岗位责任制;

是否有质量、安全检查制度;

专职质量、安全检查人员是否到位;

审查质量、安全检查人员资质是否合格;

作业人员是否经过岗前安全培训和教育。

7)审查超前地质预报施工过程中特殊情况下的应急预案是否制订和适宜。

4.1.2实施阶段监理工作范围

1)超前地质预报施工过程、方法和工艺是否与批准的施工方案一致,能否保证预报工作质量并准确、可靠。

2)预报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并能满足隧道施工进度需要,保证超前地质预报进度的措施是否可行。

3)重要部位旁站范围界定为:

围岩类别判定、地震波反射法数据采集、地质雷达探测、钻探岩芯鉴别等。

4)审查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单位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能力,检查施工单位将超前地质预报专业队伍纳入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的措施。

5)核查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单位根据预报方案和合同规定配备的(地质、物探)专业人员和仪器设备,物探专业技术人员(地质、物探)数量、能力,仪器设备的性能、精度及效率应能满足预报和工期的要求。

6)督促地质预报单位研究既有区域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必要时进行地表补充测绘,全面了解隧址区地质情况,分析和把握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地质灾害隐患及其分布范围、在隧道内揭示的大致里程等,核实与领会设计文件中关于地质复杂程度分级、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内容。

7)对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过程进行监理,监督检查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和数据采集,要求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单位及时将超前地质预报成果报监理、勘察设计、建设单位。

8)检查超前地质预报单位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及时进行调整隧道区段的地质复杂程度分级、预报方法和技术要求等,修改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并按有关程序经批准后执行。

9)检查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单位是否对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预报并相互比对验证,将各种预报手段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编制地质综合分析成果报告,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10)督促超前地质预报单位及时将地质预报成果报送有关各方,在预报开挖工作面前方有异常情况时能够得以采取预防措施。

11)督促施工单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将实际开挖的地质情况与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指导和改进地质预报工作。

4.1.3验收阶段监理工作范围

1)审查各预报方法的预测报告、地质综合分析报告、月报、年报、超前地质预报竣工总报告等。

2)审查地质综合分析报告,内容应包括工作概况、采用的各种预报手段及预报结果、相互印证情况、综合分析预报结论、施工措施建议及下步预报工作计划等。

3)复核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单位提交的工程数量及验收资料,并现场检查。

7.1.4.超前地质预报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监理

1)督促超前地质预报人员认真学习执行隧道施工安全规程和钻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检查新技术人员和工人岗前安全生产教育记录。

3)监督检查进入隧道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防护鞋、安全帽和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油气、瓦斯隧道必须穿戴纯棉工作服。

4)检查地质预报工作必须在隧道进行完凿顶作业后才能进行,操作空间上方、周围应无安全隐患,特别是钻探掌子面附近应无危石存在,确保预报人员的安全。

5)检查在煤层瓦斯、石油天然气等岩体中钻进是否采用水循环钻,电机、照明设备、开关及其它机械设备是否采用防爆型,且不得携带烟火进洞,是否严格按照现行铁路瓦斯隧道施工有关规定和现行煤矿安全有关规程执行。

6)检查钻孔时钻机前方是否安设挡板,钻具轴向后方是否站人等,以防钻具和高压冲出的岩屑、泥沙等伤人。

7)检查钻孔孔口的孔口管和闸阀是否安设牢固并有效,防止水压将孔口管冲出伤人。

8)对地震波反射法(TSP法)检测所用的炸药等火工品的安全监管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4.2监理工作重点

4.2.1超前钻孔及预测孔施作要求:

1、采用地质雷达对前方岩层界面进行预报定位,并采用超前水平钻孔(取岩芯)进行验证。

2、当采用地质雷达和超前水平钻探探测有煤层时,为准确探明前方地质情况,每断面增设5个超前钻孔。

3、当遇煤层时,在开挖面距离煤层垂直距离为10m时必须至少打5个穿透煤层的瓦斯探测孔,探测孔进入煤层底板岩层不小于0.5m,其终孔位置应控制在开挖轮廓线外5m以上,探测煤层倾角、厚度、顶板岩柱、底板岩柱、地质构造、煤层层位等具体情况,为安全揭煤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4、隧道开挖至煤层顶板垂直距离为5m时,上导坑必须打至少2个穿透煤层全厚的瓦斯预测孔,下台阶开挖至煤层顶板垂直距离为5m时,至少打1个穿透煤层全厚的瓦斯预测孔,对煤与瓦斯的突出性进行预测。

5、瓦斯预测孔各循环搭接长度不小于5m。

4.2.2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

采用钻屑指标法及瓦斯压力法进行判断,预测孔见煤后采用电煤钻打穿煤层,收集全部钻屑,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规定检测有关指标,判断突出危险。

4.2.3防突措施

当预测煤层有突出危险时,采用钻孔排放瓦斯。

4.2.4防突效果检验

煤层瓦斯在采用钻孔排放15~30天后,在隧道上导坑掌子面至少打2个检验孔,检验孔孔底应位于排放瓦斯范围内,在排放孔之间,采用与预测孔相同的方法进行测定,如判断煤层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在临界值以下,则认为排放有效,否则须延长瓦斯排放时间,增加排放孔数量或采取其它措施。

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及临界值按《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表6.4.2执行。

五、监理工作流程

1、隧道工程监理工作流程

明洞、洞口工程

开挖、浇(砌)筑

开挖、监控量测

洞身、辅助洞室

支护、监控量测

防排水

洞身、辅助洞室、明洞

衬砌

附属设施

单位工程验收

1、复核施工放样测量资料;

2、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包括施工试验、检验工作;

3、按设计和验收标准要求对工程检验批、分项、分部进行检查和验收;

4、对重点部位或关键工序进行旁站;

5、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

行处理。

施工准备

1、熟悉设计文件,核对施工图纸,参加设计技术交底;

2、复核施工单位的交桩复测资料;

3、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4、检查开工准备条件。

2、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控制流程图

3、长距离超前水平钻探施工工序流程图

六、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手段

6.1、监理工作目标

实现本工程建设总目标及确保高风险、极高风险隧道施工的安全可控,确保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对隧道施工的指导性、前瞻性意义,为隧道施工提供准确、有效、科学、安全的服务,从而确保隧道施工质量与安全,为隧道施工优质高效提供保障。

6.2、采取以下监控手段

6.2.1、审核技术文件、报告和报表。

审核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⑴审查进入施工现场的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控制实施单位的质量;

⑵审批实施单位的开工申请书,检查、核实与控制其施工准备工作质量;

⑶审批实施单位提交的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及其预测预报工作质量是否有可靠的技术措施保障;

⑷审批实施单位提交的有关人员资质、仪器设备质量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或试验报告等),确保预报工作质量有可靠的物质基础;

⑸审核实施单位提交的反映过程产品质量的动态统计资料或管理图表;

6.2.2、指令文件与一般管理文书。

指令文件一般均以监理工程师通知的方式下达,例如开工指令、工程暂停指令及工程恢复施工指令等。

一般管理文书指监理工程师函、备忘录、会议纪要、发布有关信息、通报等。

6.2.3、现场监督和检查:

(1)现场监督检查的内容:

1)开工前的检查。

主要检查开工前准备工作的质量,能否保证正常施工及工程施工质量;

2)实施过程中的跟踪监督、检查与控制。

主要是监督、检查在实施过程中,人员、仪器设备、预报方法及手段等是否符合保证工程质量的要求,若发现有问题及时纠偏和加以控制;

3)对于重要的和对工作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和工程部位,还应在现场进行实施过程的旁站监督与控制,确保预报工作质量。

(2)现场监督检查的方式:

1)旁站与巡视;

2)平行检验。

6.2.4、利用支付手段:

如果实施单位的工作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标准,监理工程师有权采取拒绝签署支付证书的手段,停止对实施单位支付部分或全部工程款。

6.3、地质预报监理工作要点

6.3.1了解地质预报的仪器、操作方法与超前地质预报的手段、方法;

监督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方案实施及原则

①采用"

物探和钻探、长距离探测和短距离探测相结合"

的探测方案,采用地震波反射法、地质雷达、超前水平钻孔、加强钻爆孔及地应力测试的探测方法,以及地表重要井、泉点的观测和深孔水位监测以获取开挖面前方的地质信息,及时调整隧道施工方案,指导隧道安全施工,避免发生地质灾害。

②隧道所处地质条件或地质背景千差万别,不同地质背景条件下的隧道施工对隧道施工期超前地质预报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本段隧道超前预测重点是:

A、非可溶岩超前预报重点是断裂构造破碎带、软弱夹层、不利结构面组合造成不稳定块坍塌的位置和规模;

B、可溶岩地层超前预报重点是岩溶发育位置、规模,岩溶充填性质,岩溶涌水突泥(涌砂)量和涌水水压等。

③根据隧道所处地质背景及探测方法功能综合选择每个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方案。

6.3.2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

①不良地质预报及灾害地质预报:

预报掌子面前的15~100m范围内有无突水,突泥,塌方,有害气体等灾害物质,并查明范围,规模、性质,提供施工建议。

②水文地质预报:

预报洞内涌水量大小及其变化规律,并评价施工开挖对环境水文地质的影响。

③断层及其破碎带的预报:

了解断层的位置、宽度、产状、性质、充填物的情况,提出施工的应急措施。

④围岩稳定性及其类别的预报:

预报开挖面前方的围岩与设计是否吻合,评价围岩的稳定性,对调整支护类型和确定衬砌的最佳时间提供参考。

6.3.3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

主要根据地表和已经开挖隧道地段的地质调查和探测方法取得的资料以及地质推断法预测开挖面前方一定范围内围岩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可采用地质调查法、地质素描、波速测试法、物探、超前导坑法、钻探等。

物探测试主要有TSP法,负视速度法和红外线探测及地质雷达等。

6.3.4超前地质预报的方式

根据各种手段的结果,分析推断和预报工作面前的一定长范围内围岩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出具长期预报单,常规预报单,制定计划和作业流程,建立信息和决策系统。

6.3.5地质预报监理控制目标及手段

(1)加强、督促做好施工地质素描,根据施工期掌子面地质条件,结合地表地质调查,对开挖的围岩进行地质描述,注明相应里程,采用相关分析进行超前预报,所有隧道均采用。

(2)长距离的TSP203地质预报系统:

长距离超前探测方法,利用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反射,通过信号采集系统接收反射信号,判释隧道掌子面前方反射界面(断层、软弱夹层等)距掌子面的距离进行超前预报,预报距离100m左右,可预测断层、软弱围岩、岩溶等不良地质,确保做到“防有措施、治有方案”。

(3)地质雷达:

分辨率最高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但是其探测距离短,适用于30m以内的短距离预测。

(4)红外线探水仪:

探测距离为开挖面前方30m。

(5)超前水平钻孔:

利用掌子面周边炮眼加深为4.5m~5m,进行近距离超前探测,主要配合超前钻孔进行岩溶水探测;

超前钻孔长度一般为30m,是对各种探测设备预测的不良地质的确认。

(6)平导探测:

平导一般超前正洞200m以上,探明正洞前方地质情况。

但在平导施工时,也需用探测前方的地质情况,以防发生突水、突泥等灾害。

七、监理的工作方法及措施

监理工作方法主要包括:

指令、审查与批准、过程检查与控制、旁站、巡检、平行检验与见证、验收的接受与拒绝、计量支付与拒绝,依据法律、法规及合同授权实施。

7.1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的审查与批准

7.1.1涉及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质量、安全生产的施工方案的审查:

总监理工程师将在约定的时间内,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超前地质预报设计与实施方案》,提出审查意见后,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批。

需要实施单位修改时,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书面意见,退回实施单位修改并重新报审。

审查主要内容:

1)质量、安全、投资、进度、环保及水保控制目标是否满足合同要求;

2)实施方案、预测预报技术、手段、方法是否符合国家、铁道部等部门颁发的强制性标准,并满足隧道施工需要、符合施工现场实际与设计文件要求;

3)投入实施现场的仪器设备、技术(地质、物探)人员是否与工程进度计划相适应及满足工作质量、精度要求;

4)质量管理体系、安全保证体系、环保水保管理体系是否建立、健全;

5)实施单位内部审批签认手续是否完备。

7.1.2监理工程师负责监督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单位按批准的《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7.1.3《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随工程进展若需修改或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