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土方回填方案426Word格式.docx
《中冶土方回填方案426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冶土方回填方案426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压实标准:
各类填料(碎石、石粉渣等)按设计要求压实系数控制在不小于0.93,素土压实系数λc控制0.94~0.97。
换填的施工质量可采用灌砂法、环刀法、贯入仪、静力触探、轻型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检验,应通过现场试验以设计压实系数所对应的贯入度为标准检验回填的施工质量。
具体检验方法由检测单位确定,并在回填前请检测单位进行相关技术交底,做好检测配合工作应通过现场试验以设计压实系数所对应的贯入度为标准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
具体检验方法由检测单位确定,并在回填前请检测单位进行相关技术交底,做好检测配合工作。
压实度表(石粉渣)
深度
压实度/相对密实度
0~80cm
≥96
80~150cm
≥94
>150cm
≥93
1.5、换填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
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铺填上层土;
1.6、雨期施工:
室外回填应连续施工、尽快完成,防止天气突变造成施工困难。
如突遇雨天,立即停止回填作业,需对施工用料和施工场地进行覆盖,防止造成雨后短期内不能施工。
1.7、已填好的石粉渣,如遭水浸,应铲除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2.材料、施工机具
2.1、施工现场车辆行走道路,素土、碎石、石粉渣等材料的堆放场地。
2.2、备好转运、夯实机械、电缆、照明设备及手推车、铁锹、靠尺等工具。
2.3、素土应采用黏土及粉质粘土,土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不得含有冻土或膨胀土,含有碎石时其粒径不超过100mm。
2.4、碎石粒径为20~24mm,含泥量不超过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有机杂质。
2.5、土工格栅采用GSL35/PE,网眼规格:
20mm×
20mm。
每延米纵、横向极限抗拉强度>35KN/m;
纵、横向标称抗拉强度下的伸长率<13%;
纵、横向2%伸长率时的拉伸力>12KN/m;
纵横向5%伸长率时的拉伸力>24KN/m。
主要材料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碎石
m³
4800
2
土工格栅布
㎡
8000
3
石粉渣
27000
4
水泥
t
700
主要机具表
型号规格
挖掘机
1.5m³
台
装载机
ZL-50
推土机
CLGB160
载重自卸车
40T
辆
6
5
蛙式打夯机
HW-60
手推车
0.3m³
把
7
振动式压路机
SSR220
8
水泵
Φ100
第3章、施工方法
1、回填前,先将原混凝土护坡破碎、清理干净,将基坑底的积水排除,将基坑底回落的散土、建筑垃圾等清理干净。
2、按图纸位置对基础外边线及底板外侧进行测量放线,基坑内满布水平点,水平点按2*2m间距方形布置,回填料严格按水平高程进行推铺。
采用水憾法施工时,在较低位置设置集水井,以便及时排除积水。
1.石粉渣回填
1.1、石粉渣是采石场中粒径小于20mm的废渣,其成份以长石和石英为主,是一种化学稳定性好、抗风化能力强、无腐蚀性、易夯实的材料,外形呈棱角、片状,少于级配良好的不均匀粒土,其最优含水量为14~16%,最大干密度为1680~1710kg/m3。
1.2、本项目石粉渣回填区域为:
基坑围护与地下室外墙之间的缝隙,详见施工蓝图。
回填前,先施工基坑底部的传力带,然后进行回填。
采用立式夯机夯实时,夯填度α=0.6~0.7(α为夯实后与夯实前的厚度比值),每层虚铺厚度为300mm;
采用水撼法或夯实法是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水撼法每层虚铺300mm,采取一边冲水一边用0.75kw以上的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动夯实;
采用夯实法用打夯机按照每层200mm虚铺厚度夯实6~8遍,使密实度达到0.95。
2.特殊部位回填
地下室北、东、南侧为2级放坡,根据设计图,在边坡位置有工程桩,石粉渣回填后,对工程桩成孔产生较大影响,甚至无法成孔。
为保证石粉渣回填及桩基施工质量,回填施工时,工程桩外围2m范围内回填水泥石粉渣,水泥掺量6%,若桩与桩之间间隙小,为便于施工,全部回填水泥石粉渣。
回填时,用模板或其他材料将普通石粉渣和水泥石粉渣临时隔开,开始碾压或水憾前,拆除临时隔断模板或其他材料,详见下图。
边坡范围工程桩回填示意图
2.1、及时对场地内集水进行排除,24小时不间断进行抽水作业。
现场安置水泵4台。
2.2、水泥石粉渣级配必配满足要求。
2.3、采用325#水泥且终凝时间在6个小时以上,严格控制水泥剂量。
2.4、每层最小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0,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得大于300。
2.5、回填层必须保湿养生,不得突干突湿;
碾压完成后禁止一切车辆进入,施工车辆除外。
2.6、石粉渣进场后应进行目测检查,石料渣的含水量应控制在14~16范围内,以手握成团但不冒浆,不粘手,落地散开为宜。
2.7、在回填过程中随时对回填料进行检查,以保证级配料搅拌均匀,如发现有未搅拌均匀处则应立即使用人工重新搅拌直至均匀为至,再行回填。
2.8、分段用水准仪定出回填高度,拉线标出,用机械进行回填铺平,人工进行平整,即可用压路机进行稳压,应自基坑一边开始依次压向另一侧,每次碾压重叠压轮的1/3,稳压一遍后再开始使用振动碾压,直至碾压至无明显压轮迹。
碾压过程中应注意随时注意找平,随时进行补平操作,要进行及时的铲高补低,补低时应翻动原有压实层,重新压实使之成为整体,不得出现填补的薄层现象。
碾压6~8遍直至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2.9、搅拌至压实完成时间不宜超过3个小时,不得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压实成型12小时需洒水湿润养护,禁止用水管直接冲洒而破坏表面,养护时间宜为7天。
2.11、回填过程中严禁堵塞水沟,必须保证水沟的正常排水功能,水沟堵塞应及时清堵。
2.12、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需由现场监理进行检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原土碾压
根据设计要求,基坑东南侧位置需先清表,原土碾压后方可继续吓到工序施工。
原土碾压前,先将地表基础面杂物、杂草、表层腐植土、洞穴等全部清理干净,清理厚度不小于300mm,清理范围不小于设计范围边线外0.5m。
高低结合位置用推土机沿线推成台阶状,交接宽度不小于0.5m;
场地平整完成后,用振动压路机连续碾压,压路机行车速度不大于2km/h,分段碾压时,碾压采取错距方式,相邻两段交接带碾迹应彼此搭接,顺碾压方向时,搭接宽度不小于0.3m,垂直碾压方向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m。
碾压6~8遍,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不满足,增加碾压次数。
4.一般素土回填
4.1、在边坡上或地下室外墙划线以控制虚铺厚度。
4.2、回填前检查一下灰土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围内,施工时以手握土料成团,落地开花或用两指轻捏即刻粉碎为宜。
土过湿晾干,过干可洒些水润湿。
4.3、素土应分层碾压,每层土虚铺厚度不打超过300mm,每层碾压6~8遍,并且随压随整平,留踏步槎的部分适当增加压实遍数。
分层回填示意图见下图。
分层做法
1.4、管道管道处,为防管道位移及损坏,应用手工在管周50cm内细致回填打夯,填至管顶50cm后,方可使用机械打夯或压实。
5.土工格栅处理
土工格栅碎石垫层施工时,网眼规格20mm×
20mm,碎石粒径为20~24mm,含泥量不超过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有机杂质。
具体见下图:
土工格栅碎石大样
5.1、平整场地:
在地表铺设50cm厚砂岩碎石或砂(卵)砾石垫层,且压实,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土与格栅间摩阻力,又有利于地基排水固结。
5.2、按设计拟订的位置,沿路基向铺设格栅,铺设格栅时,应注意格栅间连接与拉直平顺。
格栅的纵、横向接缝可采用尼龙绳或涤纶线缝接或U型钉连接等方法使格栅间连成整体,格栅间互相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在受力方向连接处的强度不得低于材料设计抗拉强度。
格栅扭曲、皱折、重叠、则不利于其发挥作用,故铺设时应用手拉直,使格栅平顺均匀,铺好的土工格栅每隔1.5-2.0m用钩头钉固定于地面。
5.3、填料:
在铺完格栅后,应及时(48小时内)填筑填料。
每层填筑应按“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对称进行,严禁先填路堤中部。
填料不允许直接卸在土工格栅上,必须卸在已摊铺完毕的土面上,卸土高度不大于1m。
一切车辆、施工机械不得直接在铺好的土工格栅上行走,只容许沿路堤轴线方向行驶。
5.4、土工格栅上、下侧及距格栅层8厘米内的填料粒径不得大于6厘米。
第4章、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1.主控项目
1.1、标高
指回填后的标高,用水准仪测量并记录。
1.2、分层压实系数
符合设计要求。
按规定方法取样,试验测量,不满足要求时随时进行返工处理,直到达到要求。
2.一般项目
2.1回填料
符合设计要求,取样检查或直观鉴别,做出记录,检查试验报告。
2.2分层厚度及含水量
合设计要求。
用水准仪检查分层厚度。
取样检测含水量,检查施工记录和试验报告。
2.3表面平整度
用水准仪或靠尺检查。
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回填工程质量检验
项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检验方法
基坑
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面基础层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标高
-50
±
30
50
水准仪
分层压实系数
≥0.93
按规定方法
一般项目
回填土料
石粉渣、素土
素土、碎石
取样检查或直观鉴别
分层厚度及含水量
设计要求
水准仪及取样检查
表面平整度
20
水准仪或靠尺检查
3.质量要求
3.1、严禁不进行称重配比随意配制石粉渣进行回填。
3.2、碾压厚度尽量不大于300,分层碾压。
碾压应先轻后重,碾压检验合格后必须进行保湿养生。
不应使面层突干突显。
3.3、应严格控制基层的厚度和高程。
3.4、碾压过程中不得出现弹簧、龟裂现象,应重新翻开搅拌后再行碾压。
3.5、施工中要控制好搅拌料的含水率,用水量不宜过大。
也不应过小以免出现开裂现象。
严禁碾压过后行驶车辆。
3.6、水泥石粉渣搅拌后避免遭雨淋湿,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铺面层尽快完成碾压。
3.7、回填局部面积后将对已完成回填区进行密实度及承载力检测,需经有资质的相关部门进行检测,单位在甲方、监理共同见证下进行进行检测,如达不到设计要求,则全面停止回填,请设计至现场进行解决。
第5章、成品保护
1、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2、回填时,应注意保护定位标准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防止碰撞损坏或下沉。
3、基础或管沟的混凝土,砂浆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受到损坏时,方可进行回填。
4、基坑回填应分层对称进行防止一侧回填造成两侧压力不平衡,使基础变形或倾倒。
5、夜间作业,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置足够照明,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防止铺填超厚和挤坏基础。
6、已完填土应将表面压实,做成一定坡向或做好排水设施,防止地面雨水流入基坑浸泡地基。
第6章、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
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
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
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2、回填料下沉:
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基底有机物或树根、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
为此,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回填土夯压不密实:
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
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夯压实。
4、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
第7章、安全及环境保证措施
1、基坑和管沟在回填前,应检查坑、沟壁有无塌方迹象,下坑操作人员要戴安全帽。
2、
在填土夯实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边坡土的变化,对坑、沟壁有松土掉落或塌方的危险时,应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
基坑边上不得堆放重物。
3、坑及室内回填,用车辆运土时,应对跳板、便桥进行检查,以保证交通道路畅通安全。
车与车的前后距离不得小于5m。
车辆上均应装设制动闸,用手推车运土回填,不得放手让车自动翻转卸土。
4、基坑回填土时,支撑的拆除,应按回填顺序,从下而上逐步拆除,不得全部拆除后再回填,以免边坡失稳;
更换支撑时必须先装新的,再拆除旧的。
5、非机电设备操作人员不准擅自动用机电设备。
使用蛙式打夯机时,要两人操作,其中1人负责移动胶皮电线,1人负责操作打夯机。
操作打夯机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以防触电。
打夯时要精神集中,两机平行间距不得小于3m;
在同一夯行路线上,前后距离不得小于10m。
第8章、附图
附图一:
土方回填平面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