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第3章 第2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学习专用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190747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第3章 第2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学习专用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资料第3章 第2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学习专用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资料第3章 第2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学习专用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资料第3章 第2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学习专用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资料第3章 第2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学习专用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第3章 第2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学习专用文档格式.docx

《教育资料第3章 第2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学习专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第3章 第2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学习专用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资料第3章 第2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学习专用文档格式.docx

在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很多地方仍沿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灌溉农作物,水的有效利用率很低。

这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加剧了水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还导致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地盐渍化。

(5)其他人类活动: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合理耕作和粗放管理、矿产资源的开发、石油勘探、修筑道路、新建工厂、修筑军事设施、城市建设、旅游等,也会在局部地区造成土地荒漠化。

1.内蒙古草原退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

滥挖药材;

水资源利用不当。

二、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1.合理控制人口数量:

人口增长过快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

因此,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荒漠化的治理。

2.生态恢复与建设

(1)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①生态农业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在生产过程中强调合理利用土地和其他各种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和高效;

②荒漠化地区今后应向多层次、高质量、高效益的立体生态农业方向发展;

③荒漠化地区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带动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加强草场建设

①在中低产田地区,引入油(菜)草间作、草田轮作、粮草间作、林草间作等草田合一机制,通过畜粪还田和豆科牧草固氮,实现“草多—畜多—粮多”的良性循环。

②固定草场使用权,允许继承、转让。

③对掠夺经营草场造成草场退化者要给予处罚。

④还要加大退化草原的恢复与重建力度,如封育自然草场、建设人工草场、合理利用草场、引洪淤灌等。

(3)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优化林业结构

①要在提高现有土地生产力的基础上,控制耕地数量的增加,生产力偏低或下降的耕地应退耕还林还草。

②产业结构的调整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手段。

如畜牧业的发展,应该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以减轻对草场的压力;

增加圈养牲畜的数量,以充分利用作物剩余秸秆等。

③应改变目前以防风固沙林和用材林为主的状况,大力增加农田牧场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的比例,积极发展薪炭林和经济林,逐步形成多林种、多功能、多效益的林业体系。

(4)开发新能源:

农村能源结构不合理是造成植被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西北地区可以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还可以通过开发农村小水电、沼气等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2.植被破坏造成了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提示】 从两个方面认识植被破坏造成的环境问题:

一是森林面积锐减:

①使木材和林副产品产出少;

②珍稀动植物减少或灭绝;

③生态系统恶化,环境质量下降;

④水土流失;

⑤旱涝等自然灾害加剧。

二是草原退化:

①改变草原的植物种类成分;

②降低草场的生产能力;

③破坏草场的动植物资源;

④造成荒漠化。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学生分组探究一 荒漠化的产生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提示】 深居大陆腹地,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降水少、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多为内流河,冬季有断流现象,植被从东向西表现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何谓沙漠化?

其与荒漠化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提示】 沙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由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是荒漠化之一。

沙漠化是荒漠化的过程,荒漠化是沙漠化的结果。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

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的变率大。

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

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2)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

人为因素

分布区及破坏原因

危害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

樵采植被作为燃料;

草药材分布区:

采挖药材、发菜增加收入

严重破坏草场,易造成风沙侵蚀

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

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

加速了草场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

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

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水资源利用不当

绿洲:

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水源短缺,生态恶化;

灌溉农业区:

大水漫灌

风蚀沙化次生盐渍化

图解石漠化的成因及危害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问题。

(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新疆绿洲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本题综合考查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而是很多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荒漠化程度及其在空间上的扩展受干旱程度和人畜对土地压力强度的影响。

其中,自然因素形成荒漠化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而人为因素则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过度放牧和城市交通建设。

(2)题,干旱是导致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

新疆绿洲土地荒漠化最主要的是人为原因。

此题可根据图中因素并联系实际作答。

【答案】 

(1)过度放牧 城市交通建设

(2)干旱 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

学生分组探究二 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1.在我国干旱、半干旱的农垦区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提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出现盐碱化。

2.如何优化林业结构?

【提示】 应改变目前以防风固沙林和用材林为主的状况,大力增加农田牧场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的比例,积极发展薪炭林和经济林,逐步形成多林种、多功能、多效益的林业体系。

3.如何改善西北地区的能源结构?

【提示】 西北地区可以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还可以通过开发农村小水电、沼气等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

下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

图示区域属于_____________地区。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

请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 解题的关键是区域定位和了解我国干旱地区划分的依据、界线及所经过的地区;

进行区域生态建设的措施。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大于200mm、小于400mm,属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小于200mm的地区属干旱地区。

(2)生态建设应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

【答案】 

(1)干旱、半干旱 

(2)选②或③ 理由:

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和荒漠,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物,会加重区域旱情(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

教材P50图3-2-12 2019年北京出现的一场沙尘暴

——[先读图识表]———————————————

1.在气象学中,将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尘、沙尘暴三个等级。

浮尘:

指在无风或风力较小的情况下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

扬尘:

指由于风力较大,将地面沙尘吹起,使空气相当浑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

沙尘暴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沙尘暴的瞬间风速大于25米/秒,风力10级以上,可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低于50米,破坏力极大,俗称“黑风”。

2.产生沙尘暴天气有两个条件:

一是有足够强劲持久的风力,强冷空气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驱动力;

二是地表有丰富的松散干燥的沙尘,在强大气流驱动下,地面缺少植被覆盖时,气流携带大量地表粉尘悬浮在空中形成沙尘,其高度达1000~2500米,严重时可达3200米。

——[再演练应用]———————————————

中国北方一些大城市附近地区,春季频发扬沙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压脊过境,下沉气流“冲击”地表,造成就地扬沙

B.裸地面积扩大,急行冷锋经过,导致近程扬沙

C.西北的沙漠有充足的沙源,盛行风产生远程扬沙

D.热岛效应导致强烈的对流,使高空的沙尘降落

【解析】 沙尘天气是我国北方春季较为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

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地面有大量沙尘,二是有大风天气系统。

我国北方近年一些大城市扬沙天气频发的原因:

一方面是北方春季多急行冷锋的活动,多大风天气;

另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一些大城市的城市建筑裸地扩大,以及郊区人类的不合理活动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土地大量裸露,加之春季蒸发旺盛,如果有急行冷锋的活动就容易引起扬沙天气。

《春雨》阅读答案小学【答案】 B

故乡红叶阅读题及答案先思考再核对答案

教师上课教材第47页思考

探究学习法【答案】 2019年与1989年比较,浑善达克沙地中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比重增加,固定沙丘比重下降。

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异;

人为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植被(森林、草地等)导致土地荒漠化所致。

教材第50页思考

【答案】 内蒙古高原南部农牧交错带荒漠化的发展,会造成当地严重生态问题,危及当地居民生活,甚至被迫迁移,并成为首都北京的沙尘暴沙源地。

教材第52页思考

【答案】 1.科尔沁左翼后旗的生态经济模式,实际是对沙质草地进行防护林建设,在田地外围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护林,防护林内田地合理种植,防止土地沙化。

2.这种生态经济模式,既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防止了土地沙化,而且使农业得到迅速发展,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这种模式符合生态经济效益原理。

拾贝壳阅读答案教材第54页思考

教育调查报告小学【答案】 1.“三北”地区,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的原因,这里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新学期教学工作从新疆一直延伸至黑龙江,形成一条万里风沙线。

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对“三北”地区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教材第55页思考

机械工程师工作内容【答案】 1.沙波头治沙主要是在流动沙丘上设方格状防护网,形成带状沙障,栽培固沙植被,使沙丘沙面结皮,形成固沙的生态环境。

教师教材学生2.这是开放性题目,同学们可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交流。

一、选择题

下面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表。

据此回答1~2题。

有限空间作业试题年份

1955

1965

1975

1985

2019

荒漠化面积(万公顷)

67

69

71

89

197.26

257.8

262.2

1.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②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③过度放牧,草场破坏 ④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D.②③

2.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①南方低山丘陵区均实行退耕还林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垦 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 第1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

第2题,各地区应因地制宜的治理荒漠化,如露天采矿区应加强复垦,草原地区应实行轮牧制度等。

南方低山丘陵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非土地荒漠化,①错。

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属于水资源利用不当,会导致土地风蚀沙化,土地次生盐渍化,而非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答案】 1.B 2.C

二、综合题

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银行贷款宁夏防沙治沙与生态保护项目日前正式启动,该项目将利用5年时间在宁夏境内完成荒漠化土地治理面积108万亩。

此次项目世界银行共贷款8000万美元,涉及宁夏兴庆区、灵武市、平罗县等7个市、县(区)。

材料二 我国荒漠或荒漠化地区分布图。

(1)简述我国荒漠或荒漠化地区分布的特点,并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其成因。

(2)A地区荒漠化较快,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防治?

【解析】 第

(1)题,由图可直接读出我国荒漠或荒漠化地区的分布,其自然原因是降水少且多大风天气。

(2)题,A地区是我国的草原区,应注意对草原的合理利用,退耕还草、合理用水、加强合作等。

【答案】 

(1)特点:

主要位于我国西北与华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成因:

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多大风天气。

(2)加强管理,禁止过度放牧,合理载畜;

禁止过度开垦;

保护植被;

退耕还草;

营造防护林;

合理用水;

加强区域合作等。

4.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

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解析】 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在开挖石料之前,应收集表层土壤并就近集中堆放,在堆放过程中,可建设围墙以防止水土流失。

堆放弃料后,应对弃料进行压实,把收集的土壤平铺到弃料上,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以利于复耕复种。

措施:

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

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理由:

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

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

【答案】 措施:

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