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90444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襄阳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北省襄阳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北省襄阳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北省襄阳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北省襄阳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襄阳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湖北省襄阳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襄阳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襄阳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物理学教授王竹溪编写《新部首大字典》,在语言学界颇有影响;

化学系教授黄子卿工于书法,热爱旧体诗,时常与文学教授游国恩探讨诗歌;

年轻的数学家华罗庚则对散曲充满热爱……

读书的“遇见”,又并非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

换言之,一定要避免人云亦云的做法,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

诚如孟子所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据说,梁启超先生对于所读之书是不愿轻易相信的。

他作《王荆公》,为搞清楚王安石新政的真相,不仅反复研读王临川全集,还参阅宋人文集笔记凡数十种。

所以,当与《宋史》互相参证时,他始发现其中的一些以讹传讹抑或故意诋毁、污蔑的谬误,然后,他“一一详辩之”,以还原历史真相。

这种实事求是的“遇见”方式,不仅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自己的治学态度负责。

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则是一种以“遇见”叠加“遇见”而解疑释惑的有效方法。

延伸或者跳出书本的平面“遇见”,而到现实的自然与社会中去作立体的“遇见”,其效果或许会更精彩,更生动。

想起杨绛先生说过:

“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

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

”这无疑是对“读书是一种遇见”最生动的诠释。

而一个会“串门”、常“遇见”的读书人,更让“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成为可能,水到渠成。

(摘自赵畅《读书是一种“遇见”》)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读者选择读什么样的书,作者认为一定要遵循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

B.平庸的书籍,尽量少读或不读,因为它会损耗你选择读经典的时间和精力。

C.作者列举吴宓、王竹溪、华罗庚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证明读书可打通文理。

D.读书要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避免人云亦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遇见”这一比喻形象地阐释读书的实质,并较为深入地进行分析。

B.文章以“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为立论前提,引出选择主动权问题。

C.文章以梁启超反复研读还原历史真相一事,证明读书是一种主观能动行为。

D.关于读书,文章先论述读书的正确态度,接着阐释选择书籍的原则及范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打开书本,你就能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就能吸取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

B.如果我们认真读一本经典著作,可以抵得上读几十本乃至上百本普通之书。

C.读书和交友道理一样,交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是面越广越好。

D.一个人如果读书不动脑筋匆匆而过,那就是他对自己的治学态度不负责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出纳

岺燮钧

周嘉根是社办厂里的老会计,起先做的是出纳。

周嘉根瘦高,能被一阵风吹倒。

他吃鱼嫌腥,放了生姜、黄酒,吃的时候还要闻一闻。

他在鱼肚子边挑一筷,夹点鱼肉沫子,放到嘴边尝一尝,就算是吃过了。

偶然夹一整块鱼肉,近着眼,把大刺拔了,细刺也拔了,进嘴前再端详一番,才放到舌头上,细细地抿着,半晌才吃下去。

周嘉根太瘦了,像芦柴棒。

有一时,时兴乔其纱,老婆给他做了一件短袖。

他不喜欢,嫌乔其纱太薄,肋骨都印出来了。

老婆直摇头:

只有你这种奇人,大热天的还嫌衣裳薄!

他出门,都穿得熨熨贴贴的,都是自己熨的。

有一回老婆帮他熨,他嫌裤缝不直,又重熨。

他出门是一辆老凤凰,老凤凰骑了很多年了。

若有一个螺帽松了,必得整辆车都拧拧。

别人家的车都是锈迹斑斑,只有他的老凤凰一泥不沾,链条上的润滑油滋滋润润的。

他出门必问老婆,门关紧了吗?

钥匙有没有多旋几下?

只一次,骑出了半里路,他又问老婆,老婆犹豫了一下。

他一路念叨,骑了又半里,结果还是回来了。

他做出纳,管的是钱粮。

所谓钱粮,是工资和饭票。

每个月的工资都得从他手上过。

他不是现数的,必得一份份码好,装进信封,写上名字和数目。

不多也不少,他才觉得心安。

一天临下班时,他收拾钱粮,饭票是对的,但钱多了十块。

他细细想,今天有哪些人来买过饭票,是不是谁多给了?

不由得自言自语:

咋钱多了?

对面的老会计笑笑,多总比少好,说不定漏记了。

他笑笑:

那倒也是。

可是心里总过不去。

晚上吃饭,碗也不拿,筷也不拔。

老婆见他痴痴的,问他咋的,他只说多了钱。

老婆嘀咕:

我还以为少了……

第二天到了厂里,他若有所待。

遇到张三,张三向他笑笑,他想问:

昨天买饭票是不是多给钱了?

他心里问了,但嘴只嗫嚅了一下,没说出口。

去食堂吃饭,他边吃边看,耳朵探测着,看李四是否在说钱少了。

他还特意去各个车间转了转,大家都问的是工资什么时候发。

那这十块钱到底怎么多出来的?

以前也有过,但过一会就明白了。

这一回,还是糊涂账。

发呆时,老会说,那就算了。

他想,怎么算呢?

这十块钱,算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

老会计说:

你先放着,万一有错失的时候,可以抵上去,我做出纳的时候,也有小零小碎的。

他“哦”了下,但还是有点生气。

生谁的气?

生自己的气。

他自做出纳以来,都是清清楚楚干干净净的。

回到家,老婆正在煎鱼。

“买什么鱼!

”“你不吃,我们会吃。

”老婆懒得理他。

他把老凤凰推到门口擦洗。

老婆把鱼搬到桌上,瞟了他一眼:

又没脏,擦什么擦。

他也不睬她,自把覆水板拆下来,用刷子刷。

老婆拿了碗筷走过来:

覆水板本来就是挡泥巴的,你洗那么干净干吗!

这时,儿子满脸汗水的冲进来,老婆一把攥住他:

臭小子,钱呢?

儿子惊诧:

什么钱?

老婆道:

这学期学校里结算下来多的钱啊,不是有十块五毛吗?

儿子说,我给我爹了啊。

周嘉根喝道:

乱说,哪里给我了?

 

儿子擦擦脸:

我本来想给你的,你不在,我就拉开抽屉把十块钱放里面了,五毛钱买了吃的了。

周嘉根走过来,板着脸道:

晚饭不用吃了。

他一把掀掉儿子的椅子,让儿子站门外去。

老婆纳闷:

他到底把钱交给你了没有?

周嘉根冷着脸道:

出纳的抽屉是小孩子可以随便抽的吗?

老婆劝道:

又没少钱,你干吗这样!

周嘉根恶声恶气道:

为了这多出的十块钱,你可知道,我花了多少心思?

出纳,你以为多了是好事啊?

老婆“哼”了一下,自管把儿子拉回来。

他厉声喝道:

以后再到厂里去,我打断你的腿。

推开碗盏,站起来,不吃了。

老婆知道他脾气,也不睬他。

等到要收拾饭桌时,看见他在里间熨裤脚管,嚷了句:

饭还吃不吃?

兀自洗碗去了。

(摘自《宁波日报》2017年8月8日,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欲扬先抑,前半部分指出了周嘉根在生活中的迂腐和与众不同,后半部分则肯定了他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和严肃认真。

B.第五段文字承上启下,既承接了第一段对周嘉根职业的简要介绍,又引起对人物做出纳的具体描写,让读者深刻认识人物。

C.画线句诙谐幽默,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对比等描写地展现了十块钱给周嘉根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妻子对此事的不屑一顾。

D.周嘉根把自行车的覆水板拆下来清洗的做法,说明他想借此排解内心的郁闷,同时说明这是一个遇事便六神无主的人。

5.周嘉根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概括。

(6分)

6.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周嘉根,作者用很大篇幅写人物的日常生活习惯。

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

霍金说:

“在我的一生中,我见证了社会深刻的变化。

其中最深刻的,同时也是对人类影响与日俱增的变化,是人工智能的崛起。

简单来说,我认为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

我不得不说,是好是坏我们仍不确定。

但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其未来发展对我们和我们的环境有利。

我们别无选择。

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本身是一种存在着问题的趋势,而这些问题必须在现在和将来得到解决。

中科院院士张钹认为:

人工智能与人类不一样,它不会举一反三,更不会“知其所以然”。

使用这样的人工智能系统需要十分小心。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机器通过“黑箱”学习(深度学习)方法取得的智能,由于与人类认知行为存在根本差异,因此也将带来潜在的风险。

智能机器不是代替人,而是要协助人做好工作。

人和机器各有优势,要互相了解才能实现人机协作,但人还是人机关系的主导者。

依照这种思想,才可能将人工智能引向人机合作的发展道路。

(摘自《教育家》2017年11月)

材料二:

(选自“搜狐财经”,2018年3月21日)

材料三:

虽然人工智能发展很快,人工智能学术进步,一些人工智能拥有深度学习算法,拥有较强的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能力。

但是人工智能还不能真正地理解我们所看、所说、所思、所想,就像个弱智。

所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面临瓶颈,如何让机器拥有常识,熟悉我们的思维世界,这将是一项技术难题。

现在的硬件技术发展可以说相当迅速,但是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没有普遍使用机器人助手。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关软件技术的不成熟,使得机器缺少一个系统性的思维过程去指挥复杂的组织结构。

我们知道只要是人设计出来的软件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漏洞,人工智能也不例外。

这样会导致黑客的攻击行为,通过使用各种小把戏来欺骗人工智能。

而且这种漏洞一旦被居心叵测的人发现,这家伙就会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破坏行动,后果可想而知。

在2017年的网络入侵防护系统机器学习会议上,人们就在讨论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控制在安全和人类伦理道德范围内,换句话说,就是让人工智能成为一个“好人”,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关键行业能起到公正的决策,就是如何让人工智能保持美好的一面。

(摘自“云博汇物联网”)

材料四: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建议,应制定《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纲要》,有序制定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准则。

采取“政府主导、专家主体、公众参与、社会协同”方式,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安全发展战略,针对不同环节和应用场景,明晰不同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制定有关的政策、措施和法规、标准,划定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边界。

“对人工智能的科研人员,也要进行知识普及,用伦理道德加以约束。

”张妍说,“在市场推广和应用环节,还要建立安全评估和市场准入机制。

除了伦理和法律,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还在建议中指出,应该加快科学普及。

神化人工智能,会让公众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贬低人工智能,又让公众对人工智能不敢信任。

做好科普和引导,消除误解,才可让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相处。

“人工智能是造福还是为祸,核心就是要看社会法律体系能否迅速健全,在法律体系框架下,人工智能伦理和人文引导能否到位。

”刘庆峰强调。

(摘自《科技日报》,2018年3月20日《有了安全边界,人工智能才能有序发展》)

7.下列针十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霍金认为,人工智能的崛起是他一生中见证的最深刻的社会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与日俱增。

B.张钹认为,人工智能只有走向人机协作的道路才会更有前途,而人机合作需要人机平等,充分发挥人、机优势。

C.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建议制定《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纲要》,这样可以从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角度对人工智能加以约束。

D.要想让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相处,既不能神化人工智能,也不能贬低人工智能,要做好科普和引导,消除误解。

8.下列针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霍金和张钹他们二人在对待人工智能上观点一致,他们看来,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关键看人类的运用。

B.从产业投资角度来看,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在2011年初见规模,以后几年内,该领域投资热情持续高涨,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C.如果社会法律体系能够迅速健全,在法律体系的框架下,对人工智能伦理和人文引导到位,人工智能就可能为人类造福。

D.四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工智能加以阐述和分析,让读者对人工智能有了全面了解,并明白了人工智能今后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9.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

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星吉字吉甫,河西人。

少给事仁宗潜邸。

出为江南行御史台御史大夫。

时承平日久,内外方以观望为政,星吉独持风裁。

湖东佥事三宝住,儒者也,性廉介,所至搏贪猾无所贷。

御史有以自私请者,拒不纳,则诬以事劾之。

章至,星吉怒曰:

“若人之廉,孰不知之,乃敢为是言耶!

”即奏杖御史而白其诬。

执政者恶之,移湖广行省平章政事。

湖广地连江北,威顺王岁尝出猎,民病之。

又起广乐园,多萃名倡巨贾以网大利,有司莫敢忤。

星吉至王阖中门启左靡召以入星吉引绳床坐王中门西言曰吾受天子命作牧焉得由不正之道入乎王命启中门。

星吉入,责王曰:

“王骋猎宣淫,贾怨于下,恐非所以自贻多福也。

”王谢之,为悉罢其所为。

至正十年,汝、颍妖贼起,会僚属议之,或曰“有郑万户,老将也,宜起而用之。

”星吉悉以其事属郑。

贼遣其党十千来约降。

星吉与郑谋曰:

“此诈也,宜受而审之可也。

”果得其情,乃歼之。

诏令守江州。

时江州已陷,贼据池阳,众皆欲走。

星吉曰:

“汝等皆有妻子财物,纵逃其可免乎?

”乃贷富人钱,募人为兵,一日得三千人。

乃具舟楫直趋铜陵,擒其渠魁周驴。

伺者告贼舰至自上流,顺风举帆,众且数十倍,诸将失色。

“无伤也,凤势盛,彼仓卒必不得泊,但伏横港中偃旗以待,俟过而击之,无不胜矣。

”风怒水驶,贼奄忽而过,乃命举旗张帆鼓噪而薄之,官军殊死战,风反为我用,又大破之。

时湖广已陷,江西被围,日久粮益乏,士卒咸困。

或曰:

“东南完实,盍因粮以图再举乎?

”星吉曰:

“吾受命守江西,必死于此。

”众莫敢复言。

有顷,贼乘大船四集,发矢射星吉,乃昏仆。

贼素闻星吉名,不忍害,舁置密室中,至旦乃苏。

贼罗拜,争馈以食。

星吉斥之,遂不复食。

凡七日,乃自力而起,北面再拜曰:

“臣力竭矣。

”遂绝,年五十七。

(《元史·

星吉传》,有删节)

10.下列又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星吉至王/阖中门/启左扉/召以入/星吉引绳床坐王中门西/言曰/吾受天子命作牧/焉得由不正之道入乎/王命启中门

B.星吉至/王阖中门/启左扉/召以入/星吉引绳床坐王中门西/言曰/吾受天子/命作牧/焉得由不正之道入乎/王命启中门

C.星吉至王/阖中门/启左扉/召以入星吉引绳床/坐王中门西/言曰/吾受天子/命作牧/焉得由不正之道入乎/王命启中门

D.星吉至/王阖中门/启左扉/召以入/星吉引绳床坐王中门西/言曰/吾受天子命作牧/焉得由不正之道入乎/王命启中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潜邸,以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前的住所,星吉年少时在仁宗府邸中当差。

B.渠魁,史传以此称贼人的首领、头领;

“渠”,大;

“魁”,为首的、居第一位的。

C.舁,义为轿子、携带或共同抬东西;

此处指用轿子抬,表现出贼人对星吉的尊敬。

D.拜,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

罗拜,指罗列而,绕着下再拜,先后拜两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星吉为官耿介,坚持纲纪。

朝廷内外官吏都是看风头察颜色办事,身为江南行御史台御史大夫的星吉敢于当堂对诬陷清官的御施以杖刑。

B.星吉虚心纳谏,启用贤才。

至正十一年,汝、颍一带乱起,星吉会集僚属商议对策,有人举荐郑万户,星吉听从建议,把事物全交给郑万户负责。

C.星吉善于辨察,有智有勇。

贼兵来降,被星吉识破而全歼;

镇守江州时,星吉说服想逃走的众人,借钱募兵,俘虏贼首;

又借风势,大破敌人援军。

D.星吉忠于朝廷,视死如归。

湖广陷落,粮食缺乏,星吉未退至东南,而是决计与江西共存亡;

贼人礼遇有加,星吉绝食七天,向北诀别朝廷后身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章至,星吉怒曰:

(2)王今骋猎宣淫,贾怨于下,恐非所以自贻多福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与东吴生相遇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①平。

【注】①泰阶:

星名。

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以水上浮萍作比,形象地写出了流离失所的“十年身事”。

“各”字表明东吴生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B.颔联是说年华逝去之痛和战乱流离之苦折磨诗人,以致衰老、麻木,竟不觉花之美,只好借酒浇愁。

诗意凄凉,字字酸楚。

C.颈联对仗工整,抒写了自己因社会乱离,世态炎凉油然而生的伤感和惆怅,也为自己的“十年身事”鸣不平。

D.尾联意为:

趁未衰之年,暂拼一醉,破涕为笑;

期望今后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这是诗人怀着美好的愿望聊以自慰。

15.本诗以对比贯穿全篇,试赏析这种手法的运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地表现了自己幼年时孤单、缺少心灵的安慰的境况。

(2)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仗工整,意象冷暖对比鲜明,营造了朦胧、迷茫而又奇丽的意境。

(3)庄子《逍遥游》中描述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而红遍全国的章丘铁锅成为热搜对象,网友争相购买,章丘铁锅一时间洛阳纸贵。

B.只要双方互敬互谅,自觉换位思考,你们一定会白首如新,经营好自己的温馨家园,共同感受到婚姻生活的幸福甜蜜。

C.每年的4月1日,是西方某些国家人民最开心的日子。

在这一天,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可能地编造出一些骇人听闻的谎言,去调侃、哄骗、取笑、愚弄别人。

D.近期,各个版本的延迟退休时间表又一次在网络上疯传。

然而,就在延迟退休政策呼之欲出时,提前退休却抢先一步成为了不少在职员工的新选择。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消减地区贫困、促进民生改善一直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奋斗目标,也是今年博鳌亚洲论坛的重要议题之一。

为此,今年论坛首次开设了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分论坛。

B.领导干部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解决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C.周清和透露,我国快速磁悬浮列车正处在紧张的试制组装阶段,计划今年年终下线,列车时速将提高到160公里/小时,这将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时速最快的磁悬浮列车。

D.共享单车平台要加强经营和服务,莫要打着以共享为幌子,行融资之实。

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或挪用押金用于投资失败等,会给押金安全造成极大风险。

19.下面是一位中学生写给某杂志的信,有几处用语不当,请选出下列画线处用语都不恰当的一项(3分)

①我是一位高中生,对语文情有独钟。

一次逛书店时偶然发现了贵刊合订本,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②惠存于家,经常翻阅。

我觉得贵刊③既有很浓的人情味,又有很高的文学品位,④让人读后颇得教益。

高考即将到来,希望贵刊能多刊登一些词语误用的示例,说出词语的来源、正确含义和出错原因,⑤并加以斧正。

A.②③④B.②④⑤C.①②⑤D.①③⑤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建造摩天大楼在土地利用方面更为高效,但随着高楼大厦越来越多,①;

如热岛效应、光污染、交通拥堵等。

到处是高楼,②,令许多地方丧失了原有的个性风貌。

③,不如追求建筑设计与建造质量上的超越。

21.下面是记者采访法国某喜剧导演的部分内容,请根据该导演的回答,补写出记者的提问内容。

(5分)

记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

导演:

我的想法一直以来都是一样的,就是要娱乐观众,让他们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让他们走出影院时能有个好心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0个字)

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我也不是每次都能做到。

这很神奇,因为总是有意外。

我发现有时一个“一般般”的笑点效果特别好,而有些我认为“非常搞笑”的笑点,观众却反响平平。

所以,我完全同意中国导演所说的,观众能否对笑点产生共鸣,是个神秘的未知。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18岁时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学,作为领唱参加第八届世界合唱比赛并斩获两枚金牌,大四时携笔从戎,经过严格训练成为海军陆战队一员,作为唯一一名女性远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最近,一位名叫宋玺的退伍女兵火了。

在不少人还处于迷茫的年纪时,年仅24岁的她,一次又一次树立新目标并不断进发,用奋斗书写了与众不同的青春。

这令许多网友赞叹:

“活出了中国年轻人应该有的模样”“这才是真正的90后”。

请围绕宋玺的经历,联系现实,选择恰当的写作方向,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写一篇作文。

要求:

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不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8年7月襄阳市普通高中调研统一测试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单项选择题(39分)

题号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