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8985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习题.docx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习题.docx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习题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一、名词解释题:

1.饱和水汽压(E):

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水汽压。

2.相对湿度(U):

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3.饱和差(d):

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

4.露点温度(td):

在气压和水汽含量不变时,降低温度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5.降水量:

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水层厚度。

6.干燥度:

为水面可能蒸发量与同期内降水量之比。

7.农田蒸散:

为植物蒸腾与株间土壤蒸发的综合过程。

8.降水距平:

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之差。

9.降水变率=降水距平/多年平均降水量×100%

10.辐射雾:

夜间由于地面和近地气层辐射冷却,致使空气温度降低至露点以下所形成的雾。

11.露点

12.水分临界期

13.农田蒸散:

为植物蒸腾与株间土壤蒸发的综合过程。

14.冰晶效应:

是指在温度低于0℃时,由于平冰面的饱和水汽压低于平水面的饱和水汽压,对水面还未饱和的水汽压来说冰面已达到饱和,此时在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条件下,水滴将不断蒸发而冰晶将不断增长的现象。

15.

二、填空题:

1.低层大气中的水汽,随着高度的升高而

(1)减少。

2.蒸发量是指一日内由蒸发所消耗的

(2)水层厚度。

3.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温度的日变化(3)相反。

4.使水汽达到过饱和的主要冷却方式有(4)辐射冷却、接触冷却、(5)混合冷却和(6)绝热冷却。

5.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多,露点温度越(7)高。

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则相对湿度是(8)100%。

6.根据土壤含水量由多到少,可将土壤蒸发速率分为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

7.达到过饱和状态的途径:

一是增加大气中的,二是使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

8.饱和差等于零时,相对湿度等于_____。

9.饱和水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_升高(增大)_。

10.当水汽压不变时,相对湿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降低(减小)_。

11.农田蒸散是由__植物蒸腾_和___土壤蒸发_组成。

12.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的途径:

一是增加大气中的_水汽含量_,二是使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__降低温度_。

13.云滴的增长过程有两种,即凝结(凝华)增长和_碰并增大_。

14.空气冷却的方式可归纳为四种:

辐射冷却、绝热冷却、接触冷却和混合冷却。

15.按云的成因可将云分为积状云(对流云)、层状云(滑升云)和波状云(波动云)。

16.水分是作物光合作用合成__有机质的原料。

17.作物的水分临界期较短的作物和品种适应不良水分条件的能力_强(较强)_。

18.一般植物水分临界期为_花芽分化旺盛时期_。

三、判断题:

1.当气温高于露点温度时,饱和差则等于零。

2.相对湿度在一天中,中午最大,早上最小。

3.甲地降水相对变率较乙地同时期的相对变率大,说明甲地降水量比乙地多。

4.形成露时的露点温度在零上,出现霜时的露点温度在零下。

5.当干燥度小于0.99时,为湿润,大于4为干燥。

6..只要空气温度降低到露点以下,空气中就有凝结现象发生。

7.水溶液浓度越大,水分蒸发速率越小。

8.土壤含水量较大时,土壤结构越疏松土壤蒸发越强。

9.

四、选择题:

1.当饱和水汽压为8hPa,相对湿度为80%,则水汽压为(①)。

①6.4hPa,

②4.6hPa,

③8.0hPa,

④4.0hPa

2.当相对湿度为100%时,则(③)。

①气温高于露点,饱和差=0;

②气温=露点,饱和差大于零;

③气温=露点,饱和差=0;

④气温低于露点,饱和差小于零。

3.中午相对湿度变小,主要因为气温升高,从而使(②)。

①e增大,E不变;

②E比e更快增大

③E减小,e更快减小;

④蒸发量增大,E降低。

4.四川地区裸地上空相对湿度日变化()。

A与空气温度日变化相同是单峰型B为双峰型曲线

C与空气温度日变化相反是倒单峰型D为不规则曲线

5.()指的是植物蒸散消耗单位重量的水分所制造得的干物质重量。

A蒸腾系数B蒸腾效率C水分利用率D水分有效利用率

6.比较A、B两地区8月份,降水量多年变化情况时,应采用()。

A绝对变率B相对变率C平均绝对变率D平均相对变率

7.“麦收隔年墒”指的是()。

A在生长季里降水时期比较适宜B降水量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较大

C降水后效应D在生长季里降水强度比较适宜

8.露点温度表示(C)。

A、潮湿地面温度B、空气湿度C、饱和湿空气温度D、未饱和湿空气温度

9.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A)。

A、露点温度与干球温度相等B、相对湿度较大

C、绝对湿度与水汽压数值相等D、实际水汽压较大

10.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距离饱和程度远近的湿度参量是(C)。

A、绝对湿度B、水汽压C、相对湿度D、露点温度

11.表示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多少的湿度参量是(D)。

A、温度露点差B、饱和差C、相对湿度D、露点温度

12.当空气处于未饱和状态时,气温和露点温度的关系为(C)。

A、T<TdB、T=TdC、T>TdD、两者无关

13.相对湿度大小随温度升高(A)。

A、减小B、增大C、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

14.饱和水汽压表示(C)。

A、空气的潮湿程度B、空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分压力

C、空气中能含水汽的最大限度D、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5.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距离饱和程度远近的湿度参量有(B、E、F)。

A、绝对湿度B、相对湿度C、水汽压

D、露点温度E、饱和差F、温度露点差

16.表示空气湿度的物理量可分为两类(B、D)。

A、一类为空气中水汽的分压力,如饱和水汽压、最大水汽压

B、一类为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如绝对湿度、水汽压

C、一类为空气温度高低,如露点温度、温度露点差

D、一类为空气中水汽含量距饱和程度,如相对湿度、饱和差

E、一类为降水变率,如相对变率、绝对变率

17.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的物理量有(A、B、C)。

A、绝对湿度B、水汽压C、露点温度D、相对湿度E、饱和差

18.饱和水汽压(A、C)。

A、随温度升降的改变量,在高温时比低温时大些

B、随大气中水汽的增加而迅速增大

C、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

D、可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距饱和的程度

E、可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9.潮湿土壤水分蒸发主要决定于(D)。

A、土壤湿度B、空气湿度C、土壤质地D、土壤温度

20.干燥度是以某-地区同期的(B)与(D)的比值来表示。

A、蒸发量B、水面可能蒸发量C、蒸散量D、降水量

21.大气中凝结核的存在(B),促进水汽凝结。

A、使水汽的饱和水汽压增大B、使水滴曲率增大

C、对水汽分子具有吸引力D、使温度露点差增大

22.形成露和霜的有利天气条件是(C)。

A、有云的夜晚B、有风的夜晚

C、晴朗有微风或无风的夜晚D、地面有效辐射小的夜晚

23.霜冻对作物的危害主要是(C)。

A、结霜B、结霜加低温C、低温D、高湿

24.冰雹在气流(D)过程中形成。

A、上升B、下降C、稳定不动D、反复升降

25.饱和水汽压(E)与蒸发面性质和形状的关系是(D)。

A、纯水面的E比冰面小B、溶液面的E比纯水面大

C、平面的E比凹面小D、小水滴的E比大水滴大

26.山坡雾是由于(D)冷却而产生的。

A、辐射冷却B、接触冷却C、混合冷却D、绝热冷却

27.地面凝结物雾凇和雨凇是由于(B)冷却而产生的。

A、辐射冷却B、接触冷却C、绝热冷却D、混合冷却

28.地面凝结物露和霜是由于(A)冷却而产生的。

A、辐射冷却B、接触冷却C、绝热冷却D、混合冷却

29.“深山云雾产好茶”是由于雾削弱了太阳辐射中的(C)。

A、红外线B、可见光C、紫外线D、红橙光

30.露是因夜间地面和地面上物体表面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或物体表面的空气温度降到(C)以下时,在地面或物体表面上所产生的凝结物。

A、零度B、一定温度C、露点温度D、地面温度

31.高积云属于(B)云系。

A、层状云B、波状云C、积状云D、滑升云

32.积雨云属于(B)云系。

A、滑升云B、积状云C、波状云D、层状云

33.雨层云属于(A)云系。

A、滑升云B、积状云C、波状云D、对流云

34.云和雾的主要区别是(A、B、D)。

A、雾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比云大B、雾与地面接触而云底距地面有一定高度

C、雾内的水汽含量比云多D、雾对水平能见度的影响比云大

E、雾具有夜晚生成,白天消散的日变化,而云在一天的任何时间均可形成

35.降水形成的主要宏观条件是(C、D)。

A、云底高度高B、云下的湿度低

C、较强的上升气流D、充足的水汽输送

36.农作物在其各个生育阶段中对水分的要求是不同的,对水分的敏感程度也是不同的,由于水分的缺乏或过多,对作物(D)影响最大的时期叫做作物的水分临界期。

A.、光合作用B、对茎、叶的生长C、产量D、发育速度

37.

五、简答题:

1.何谓降水变率?

它与旱涝关系如何?

答:

降水变率=降水距平/多年平均降水量×100%。

它表示降水量变动情况,变率大,说明该地降水量距平均值的差异大,即降水量有时远远超过多年的平均值,这样就会出现洪涝灾害;相反,有时降水量远远少于平均降水量,则相应会出现严重缺水干旱。

2.相对湿度的日、年变化规律如何?

答: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相反。

最大值出现在凌晨,最小值出现在14~15时。

年变化一般是冬季最大,夏季最小。

但若受海陆风及季风影响的地方,其日、年变化,有可能与气温相一致。

3.影响农田蒸散的主要因子是什么?

答:

有三方面:

(1)气象因子。

包括辐射差额、温度、湿度和风等;

(2)植物因子。

包括植物覆盖度、植物种类、生育状况等;(3)土壤因子。

包括土壤通气状况、土壤含水量、土壤水的流动情况等。

4.为什么相对湿度和气温日变化趋势相反?

答:

相对湿度f=(e/E)×100%。

(1分)气温升高时,虽然地面蒸发加快,水汽压增大,但这时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减小。

(2分)同样的道理,在气温降低时,水汽压减小,但是饱和水汽压随温度下降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增大。

(2分)

5.相对湿度的年变化、日变化有哪些规律?

答:

日变化:

与气温日变化相反,最大值出现在清晨,最低值出现在午后,滨海地区例外。

(2分)年变化:

一般与气温的年变化相反,温暖季节f小,寒冷季节f大。

在季风盛行地区,由于夏季风来自海洋,冬季风来自大陆,因此最大值出现在夏半年的雨季或雨季之前,最小值出现在冬季。

(3分)

6.简述土壤蒸发的三个阶段。

答:

第一阶段:

当土壤潮湿时,蒸发在土表进行。

下层水分沿毛细管上升到土表蒸发。

速率与水面近似相等,强度决定于土温、饱和差、风等气象因子。

(1分)

第二阶段:

土表变干(含水量<70%),形成干涸层。

水分在土壤中蒸发后,沿孔隙、毛细管扩散到土表。

速率比水面减小,主要决定于土壤中的含水量。

(2分)

第三阶段:

土壤表层变得非常干燥时,土壤内毛细管的供水作用停止,蒸发仅在深层进行,水汽沿孔隙扩散到土表。

速率比水面蒸发小得多。

(2分)

7.蒸散和土面蒸发有何不同?

答:

蒸散是由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组成的。

(1分)蒸散中的“蒸发”包括土面和根层水分。

(1分)植物通过叶面气孔的张、闭调节蒸腾。

(1分)蒸腾作用主要在白天,蒸发日夜都有。

(1分)蒸发面不仅是土壤表面还包括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