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中学初级历史中考复习资料《张氏兵法》文档格式.docx
《安岳中学初级历史中考复习资料《张氏兵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岳中学初级历史中考复习资料《张氏兵法》文档格式.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西汉-公元前25年B.南朝-420年C.唐朝-626年D.明朝-1386年
2014资阳中考.清华同学收集了以下资料,请你为她所收集的资料拟定一个正确主题(B)
①“秦王扫六合”②“伐无道,诛暴秦”③汉朝与匈奴的和战④汉通西域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经济重心的转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部分第
(一)至第(五)主题的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左宗棠收复新疆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二)近代化的起步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长征遵义会议
(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
(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重庆谈判 全面内战爆发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2010资阳中考.某班上了一堂“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这堂课所属的主题是(B)
A.近代化的起步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C.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011资阳中考.李强复习中国近代史后,将以下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整理。
他理出的正确顺序是(C)
①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②南昌起义③中共“一大”召开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④①D.④③②①
2012资阳中考.下列与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有关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排列,正确的是(D)
①井冈山会师②百团大战③淮海战役④南昌起义⑤抗美援朝⑥红军长征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④①③⑥⑤
C.③④①⑥②⑤D.④①⑥②③⑤
2013资阳中考.下列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D)
①新文化运动②辛亥革命③五四运动④红军长征
北伐战争
南昌起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
③④
C.②①③
④D.②③④①
中国现代史部分第
(一)至第(三)主题的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中共八大“文化大革命”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1987年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提出
(3)1997年香港回归,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确立
(4)1999年澳门回归
(5)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世界近代史部分第
(一)至第(七)主题的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1)1487-1488年迪亚士远航
(2)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
(3)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4)1688年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5)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
(6)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独立
(7)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8)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9)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开始用作纺织机的动力
(三)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四)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1)1861-1865年美国内战
(2)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3)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五)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
(六)第二次工业革命
(七)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现代史部分第
(一)至第(七)主题的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苏联成立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上台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慕尼黑会议二战全面爆发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德国投降日本投降,二战结束联合国建立
(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1)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2)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五)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匈牙利事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六)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印巴分治以色列建立古巴革命胜利非洲独立年
(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1947年3月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2)1948年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3)1949年北约组织成立
(4)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5)20世纪60年代初至1973年越南战争
(6)1967年欧共体成立
(7)1993年欧盟建立
(8)1999年科索沃战争
二.各部分内容比例及题型结构
题型
中国
古代史
近现代史
世界
合计
分值
比例
题量
选择题
6分
10%
10分
约17%
8分
约13%
12题
24分
40%
非选
择题
14分
约23%
22分
约37%
3题
36分
60%
30分
50%
15题
60分
100%
三.试题难度比例
容易题约60%;
稍难题约30%;
中难题约10%。
四.2015年初中历史中考复习详解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三个选择题共6分)
(1)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化: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这种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甲骨文;
而商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则称金文或铭文,比甲骨文规范;
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
秦朝统一六国后将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后来又推广笔画更简单的隶书.
(2)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百家争鸣:
孔子是我国春秋晚期儒家学派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
希望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主张“为政以德”,“有教无类、谦虚好学、温故知新”。
著作有《诗经》、《尚书》。
孔子死后,弟子们将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
孔子的学说是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之中,最著名的有儒家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道家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法家韩非(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兵家孙武(春秋晚期)著有《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3)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宗教:
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中原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很盛行。
佛教宣传“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让人忍受现实的痛苦,因此,很快被统治者提倡和扶植。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兴起于东汉,由张陵创教。
称老子为教主,号"
太上老君"
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统治者长生不老的欲望,推动了道教的发展。
(4)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文学艺术: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对我国文学艺术的精确概述.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涌现出“诗仙”——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诗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三吏》、《三别》;
“诗魔”——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唐朝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宋朝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有苏轼(豪放派)《念奴娇.赤壁怀古》;
李清照(婉约派)《如梦令》、《声声慢》;
辛弃疾(豪放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出现了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罗贯中。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
《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成书于明朝中期,作者吴承恩。
《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成书于清朝,作者曹雪芹。
(5)
说出《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史学: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西汉的司马迁所著。
《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为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编写。
(6)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东汉时期,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庄清秀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代表作是《兰亭序》,有天下第一
行书的美誉。
他被后人称为“书圣”。
唐朝时期,涌现出颜真卿(继王羲之之后成就最大的书法家)《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玄秘塔碑》等书法家。
“颜筋柳骨”是对颜真卿、柳公权书法的概括。
宋元时期盛行行书。
宋代书法家有米芾、苏轼、黄庭坚、蔡襄,人称“宋四家”。
元代书法家代表是赵孟頫。
明朝以草书、行书见长,代表人物是董其昌。
东晋画家顾恺之,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唐代画家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代表作有《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
被誉为“画圣”的吴道子的作品有《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开创写意画,有“吴带当风”之说。
北宋画家张择端,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元朝:
最著名的画家是赵孟頫《秋郊饮马图》,当时人们称他的画为“神品”。
明朝,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徐渭《黑葡萄图》;
清朝扬州八怪,发展了徐渭的笔墨纵横手法。
秦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杰出的代表。
秦汉时期,秦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南北朝时期的石窟中,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大部分是隋唐开凿,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
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被称为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
音乐、舞蹈:
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的编钟最为珍贵。
2008资阳中考.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判读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B)
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已的政治主张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③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④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
2008资阳中考.下列各项,对应错误的是(D)
A.《史记》——司马迁B.《兰亭序》——王羲之
C.《女史箴图》——顾恺之D.《清明上河图》——吴道子
2009资阳中考.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持宝人持有右图所示《玄秘塔碑》书法名篇,专家鉴定组介绍它的特点是“方折峻丽,骨力劲健”。
如鉴定结果该作品为真迹,其作者是(C)
A.东晋王羲之 B.唐朝颜真卿 C.唐朝柳公权D.北宋黄庭坚
2010资阳中考.下列图片所示字体最早出现的是(A)
2010资阳中考.2010年5月由朝鲜国家级艺术团——血海歌剧团潜心50载创作的大型歌舞剧《红楼梦》登陆北京电视台大剧院,就此开始该剧在中国为期一个月的巡回演出。
血海歌剧团之所以选择《红楼梦》创作大型歌舞剧,主要是因为这部小说(C)
A.情节曲折离奇B.反映了中韩友谊
C.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D.是中国最早的小说
2012资阳中考.王强同学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时,对其主要成就进行了归纳整理,其中有一项出现了错误。
这一项是(C)
A.唐朝诗歌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B.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史诗里的不朽篇章
C.宋代文学家具有豪放风格的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D.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012资阳中考.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持宝人持有右图所示名画,经专家组鉴定,这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真迹的局部图,是顾恺之依三国时期魏国曹植的名赋而作。
它是(B)
A.《步辇图》 B.《洛神赋图》 C.《天王送子图》 D.《清明上河图》
2013资阳中考.资阳市某校七年级三班举行了一次“班级管理”的主题班会,李怡同学主张“制定严格的班规,对违反班规的同学严惩”。
影响李怡同学主张的战国时期思想家是(D)
A.庄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
2013资阳中考.有的影视作品会出现历史常识的错误。
下列历史场景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是(C)
①秦汉之际,刘邦夫人吕后为躲避战乱,逃入尼姑庵②东晋王羲之特别喜欢鹅,用自己的行书作品和一位养鹅的道士交换③唐朝一位文人的书房里,摆放了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司马迁的《史记》④吴承恩在北京看京剧,深受启发,成为其创作《西游记》的源泉之一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④D.②④
中国近代史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1)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林则徐虎门销烟
背景
1.国外:
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注:
这也是根本原因和主要目的),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国内:
①清王朝由盛转衰,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②鸦片大量输入中国,泛滥成灾,威胁清王朝的统治。
过程:
道光帝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目的),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全部当众销毁。
历史意义:
①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②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鸦片战争的爆发及结果:
直接原因(借口):
爆发:
1840年6月 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
结果:
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战败的原因:
①清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
②英国国力强盛,武器先进。
(其中“清朝政治腐败”是主要原因,也可以说为:
腐朽的封建制度阻挡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进攻)(说明了:
落后必然挨打。
)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
南京)
历史地位:
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白银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政治上:
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②社会性质上: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最大影响)③地位上: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义)爆发(1851——1864年):
领导人:
洪秀全 都城:
天京(今:
南京)
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为对抗太平军,盘踞在上海的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组建了由美国人华尔任领队的洋枪队。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①1860.8,李秀成太平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打伤华尔。
②1862.9,太平军在浙江慈溪再败洋枪队,击毙华尔。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1860年10 咸丰帝)
根本原因(目的):
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侵略国家:
英国和法国发动,美国和俄国是帮凶
1.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战争爆发。
2.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直逼天津,威胁北京。
3.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罪行:
抢劫、破坏、烧毁;
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残、虚伪本质),攻占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注:
这是近代史上中国的首都第一次被外国侵略者攻占。
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注:
俄国是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50多万平方千米;
《瑷珲条约》是中国近代割地最多的条约)
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俄国的侵略野心,趁火打劫;
清政府的腐朽。
手段:
军事威胁、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平方千米
1864年
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定》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
19世纪
80年代
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千米
口诀:
《瑷》岭南黑北,《北》乌东库页;
《勘》巴东以南,《改》中国西北。
2010资阳中考.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北方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
其中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C)
①中俄《瑷珲条约》②中俄《北京条约》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④中俄《改定条约》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②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背景:
新疆战略地位重要,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俄两国均有夺取之心,新疆面临危机。
1.1865年,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军入侵新疆。
英、俄承认阿古柏政权,在新疆获得许多侵略权益。
沙俄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2.1876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率军讨伐阿古柏。
在新疆人民支持下,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打败了阿古柏,收复除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19世纪80年代,中俄双方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设行省。
意义:
左宗棠收复新疆,粉碎了英、俄企图分裂中国的阴谋,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2011资阳中考.“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此诗所描写的是右图所示人物的功绩,他是(D)
A.邓世昌B.林则徐C.关天培D.左宗棠
(5)陈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1895年4月 光绪帝)
1894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该年是旧历甲午年,史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1.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在黄海大东沟遭日舰袭击,中国海军舰队列队迎战,黄海海战爆发,邓世昌(率致远舰全舰官兵英勇奋战,舰中鱼雷而沉,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悼邓世昌)
2.威海卫战役:
1895初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1.时间:
1895年4月李鸿章伊藤博文 日本马关
2.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表明:
日本最早获得投资办厂合法权)④增辟通商口岸。
外国势力深入到内地)
3.危害: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010资阳中考.一位工人进日本在重庆开设的工厂做工,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D)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中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甲午中日战争后
(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八国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