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科普日活动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乡镇科普日活动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科普日活动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前,农业正从“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在生产方式上,由传统的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可持续和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的方向转变,这将越来越依赖农业科技的应用、推广和普及,因此我镇切实将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上来。
南溪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科教兴镇”、“科教兴农”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一是成立了以党委书记xx为组长,镇长xx、副镇长xx、xx为副组长,农、林、水、机、电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科技普及推广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科技兴镇的制定、工作安排、人员调配、经费筹措等项工作,各村也都建立了相应的科技组织。
二是实行了科技工作“三包”责任制、即镇科技领导包片、农技人员包村、村技术人员包户,并将所包片、村、户效益与本奖金报酬挂起钩来;
三是和各部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使他们为科技兴镇工作开绿灯、创环境、出人出物,自觉参与实施;
四是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既强化镇科协和现有农技推广部门建设,稳定和扩大农技推广队伍;
又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农民技术员自发创办各种专业技术协会等技术协作组织,在全镇形成以科协为骨干,村科技副主任为主体,科技示范户带动全体农户的全方位科技服务体系。
二、建立健全科普网络,培养和选就高素质的科技队伍
为解决科技人才问题,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我们在23个行政村配备了科技副主任,并定期对他们进行科技培训。
截止目前,全镇共建成农技站、种子站、农机、畜牧、水利等农技推广机构5处;
组建镇科协1个,各种协会3个;
23个行政村都设立了农技推广指导点;
建成农业科研小组24个,科技示范村4个,示范户600多户。
为全面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知识,积极投入到“科教兴镇”的战略目标任务中来,镇科协、农业服务中心进行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活动,为“科教兴镇”、“科教兴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为促进镇域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去年以来,全镇开展了各类科普宣传活动15次,招募科普志愿者共156人,组织科技人员参加宣传活动有15个,宣传活动到达了32个村(社区),受教育的有1000余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000余份,宣传科学发展观巡展次数4次,受教育5000余人,针对农村青少年开展的科普活动3次,有500余人受益。
镇科协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专项资金在全镇范围内进行巡回科普宣传4次,行程达25公里,通过广泛宣传,全镇干部群众的科普水平得到提高,为创造和谐南溪镇奠定了基础。
三、实施科技培训,搞好科普示范工作
为不断提高全镇劳动者的素质,我们每年都制定培训计划,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全镇开展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培训工作。
一是首先抓好干部培训,镇里召开的会议,有1/3是科技培训。
目前,全镇200多名乡村干部都能掌握1—2项实用技术,成了受群众欢迎的科技型干部。
二是实施长期专题培训。
把基础知识好,思想觉悟高的示范户组织起来,经常让他们参加市、县、镇组织的培训,达到培训一个,带动一片的目的。
三是进行大面积培训,农技站、畜牧站、镇科协等工作人员分别组织开展单项、单科培训,向农民讲授适用性农技知识。
四是组织市、县科研部门的专家来我镇进行技术指导和以会代训,仅去年以来我们共6次聘请市、县专家16人次,举办培训班5期,受培训人员3000多人次。
截止目前,全镇所有基层干部和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接受了不同形式的农技培训。
90%的青年农民掌握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
通过各种形式的农技培训,我镇受训人数达8000多人,达到了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
镇里还印刷科学技术资料1万多份发给农民,从而增强了农民的科技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此外我们还组织农技人员和各村的致富能手分批到外地和县内裴石、大观、罗龙等地学习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畜牧养殖技术,并通过所学的知识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户进行现场指导,协调有条件的村、农户进行科技示范,做到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全镇科技普及达乡镇级的有14个。
科普示范户417户,科技示范基地7个,推广先进实用技术6个项目,经济效益达2500万元。
由于我镇广大干群的科技意识普遍增强,学科技、用科技已蔚然成风,使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
2006年总产值达4912万元,比上年增长5.5%,农民人均收入达3501元,较上年净增270元。
四、积极筹措资金,确保科技资金投入
一年来,镇党委、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本着“压其他、保科技、保教育”的指导思想,合理调整资金分配使用比例,增加科技资金的预算,使科技经费数额占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1%以上,累计达3万多元。
同时,我们还多渠道、多层筹集资金,千方百计增加科技和教育的投入,使科教投资在全镇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达到1.7%。
五、以协会建设为重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镇党委、政府始终以小康建设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在抓好农业“3+3”工程中,充分发挥协会的促进、带动和服务作用。
在巩固和发展以莲花村为代表的养殖协会的基础上,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以龙台蔬菜基地为基础的蔬菜协会,xx村为代表的雪梨协会以及正在筹建中的古永村的甜瓜协会。
去年以来重点抓好50里优质梨水果长廊的巩固和发展,现已栽的2700亩雪梨中有1700亩试花保产,果农人均增收200元。
全镇种草5600亩;
出栏商品鹅63.4万只,200只以上的有511户;
养殖种鹅3.74万只,50只以上的106户;
商品兔出栏3.2万只,100只以上的41户;
养殖山羊0.2万只,30只以上的15户;
出栏生猪3.8万头;
养蚕发种1600张,产值达70万元;
稻田养鱼2000亩;
库、堰、养鱼1500亩。
为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走“公司+农户”的道路,认真组织农户种植穿心莲2200亩。
六、完善科技示范服务体系,提高科技辐射能力
为引导群众从旧的种植模式中解脱出来,走上依靠科技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的路子,尽快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接轨,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实施“丰产工程”和“增效工程”,抓好农业科技开发示范
一是抓好大面积粮食高产开发。
去年由于我们实行了统一供种、统一供药、配方施肥、模式化栽培和一把手负责制、种子质量承诺制、供应良种补贴制等系统服务措施,使全镇粮食生产喜获丰收。
全镇全年粮食总产达15308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16公斤。
二是晚秋作物间作套种工作继续加强,面积达1.5万亩,约占全镇耕地面积的47%。
由于我们实行了科学种植和加强了技术指导,使各种间作套种田普遍增产增收,平均亩产增收150元左右。
(二)创建科技示范村、示范组、示范户
典型示范具有看得见,摸的着的优势,易为群众认识和接受,为此,我们围绕种、养、加项目开展了分门别类的创建活动,先后在古永、龙台、金星、石鹅、莲花等村创建了甜瓜、弯弯瓜、大棚蔬菜、生猪、家禽立体养殖生产示范基地。
同时还在各示范村开展创建示范组、争当示范户活动,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均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以养殖大户为龙头,带动全镇养殖业的发展
去年镇党委、政府通过外出考察和分析论证,决定利用家禽的生产价格优势和市场优势及当地农民的饲养习惯,大力发展家禽立体养殖。
一是扶持养殖大户,帮助张小东等养殖大户建起养殖厂,年出栏家禽1.5万只,年收入10多万元,并辐射周围400多户农民靠养殖家禽发家。
二是加强技术培训。
我们利用了干部会、现场会,以会代训和印刷技术资料等形式,经常向干部群众进行技术培训,讲授适用性养殖技术,调动全镇农民大力发展养猪、养羊和家禽的积极性。
全镇全年养猪、牛、羊、鸡、鸭等120多万头(只),创产值5000多万元,仅此项全镇人均增收180元。
回顾我镇实施科普示范镇建设一年来走过的路,在看到科技对加快经济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看到实施科技兴镇、科技富民的光辉前景,看到科技这一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无形资产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在创建科普示范镇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对此,我们全镇干群有决心、有信心扬长避短,进一步强化科技普及工作,加大科技发展力度,全力推动科普示范镇建设。
乡镇科普日活动总结【二】
(一)、以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整顿行业作风,提高科普服务质量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市科协党组按照上级的要求,每个环节每个步骤一丝不苟地开展教育活动。
我们在抓理论学习、提高党员认识,明确新时期先进性具体标准基础上,重抓整改。
尤其是要求党员立足科普工作岗位,实践“三个代表”下功夫、见实效。
通过教育活动,党员先进性的内驱力得到发挥,机关作风、服务意识、办事效率明显改善,为群众提供科普服务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
在教育活动中,全市科协系统每个党员都主动到农村与1户以上农民结对子。
一是向结对子农户传授科学技术,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是指导农户上项目,并帮助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让农户增产增收。
市科协支部7名在职党员带着资经、带着技术分别到巴马县西山乡林榄村与7个农户结对子,帮助7户农民发展种桑养蚕。
到环江县明伦镇吉祥村与7户农民结对子,帮助7户农民发展名优畜禽——香鸭养殖。
通过结对子开展互动式的科普活动,这14户农民既学到了技术,又实现了增产增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着力抓好重点科普活动,构建科普社会化平台,提高科普工作显示度
营造良好的科普工作环境,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提高科普工作的显示度,是科普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xx年我市科普工作以营造环境,搭建平台为重点,以重点科普活动为载体,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社会力量以及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科普活动,形成上下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普工作格局。
为确保重点科普活动能够扎实有效地开展,使活动更有实效,使广大群众在参与科普活动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市本级及各县市区都相应成立重点科普活动领导小组,为活动提供组织保障。
领导小组负责策划、组织协调本区域具体的科普活动。
今年我们主要抓了几项重点的活动:
一是抓市县科技活动周的活动;
二是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广西科技厅、河池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刘三姐科技歌圩”,我们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好有关的活动。
利用歌圩之机举办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展示活动,广西农科院等26家科研院所带来60多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进行成果展示。
广东省佛山玩具厂等30家企业,为前往广东打工的农民工准备了5000个岗位,让农民工进行选择,提供劳务就业服务;
三是组织“全国科普日”、“十月科普大行动”活动;
四是抓好广西首届“民族团结杯山歌大赛”的科普活动。
科协、科技局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当好主角。
通过以重点活动为载体,组织各有关部门、学会、协会的科技人员、科普志愿者到乡镇举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普活动,还深入社区、农村开展“三下乡”服务。
在搞好重点活动的同时,各单位还组织科技人员到各自包村联系点龙去脉进行科普宣传、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技术难题。
全市上下科普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高-潮迭起。
形成了上下联动,各部门主动配合,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举办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普集市119场次,向群众发放科普资料40.76万份,科技图书2134册;
为169650多人次提供咨询服务;
举办科普报告、讲座88场次,听众38090多人次;
播放科教电影、科普映碟637场次,观看群众98600多人次。
同时,还向群众展示、推介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成果。
通过抓重点的大型活动,推动面上科普活动的广泛开展,让更多的群众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从而,大大提高科普工作的显示度。
(三)、创新科普形式,扩大科普工作领域,增强科普工作活力
创新科普形式是增强科普活力的关键。
今年在科普工作中,我们创新科普工作形式,充分利用社会科普资源开展科普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是以市科技局科技信息网为阵地,将信息网络延伸到村(试点村),利用网络媒体开展科普活动。
如宜州市大洞塘屯、榄树村、都安县大定村等,利用网络媒体学习实用技术、检索经济技术信息,推销农产品。
xx村通过网络媒体将农民加工的藤编工艺品销往海外,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二是开设农技110电话业务和农业科技信息电视互动点播频道;
三是开通手机农业信息短信。
金城江区农业局开设农技110业务以来,群众拨打电话100多万次,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该局还为144个村民委(社区)干部开通手机农业短信,把各种农业技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
四是科普与学校的“艺术节”相融合。
各学校每年都举办一次“艺术节”,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一方面把科普知识融于节目中,让学生用艺术的形式给予体现;
另一方面搞科普知识竞赛节目。
通过科普知识与艺术的结合,使学生在欣赏艺术的美感中得到科普知识的教育。
这方面巴马县科协率先进行探索,取得较好的实效。
五是建立具有长效服务机制的服务组织,把“三下乡”变常下乡。
(四)、咬住培训工作不放松,狠抓提升劳动者素质工作
“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2005年我市科普工作,坚持按照中央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始终把培训教育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提高劳动者素质、围绕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围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全力开展培训工作。
据统计,全市共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1952期,培训人员15.44万多人次,获绿色证书4140人。
通过培训大大提高受训人员素质和技能,既为支柱产业、县城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又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条件。
如天峨县结合电站库区移民转移就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到10月底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015人,就业转移1823人,转移就业率达91%。
(五)、抓好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用
一项先进实用的技术成果能否在面上推广应用,引进试验示范很重要。
俗话说:
耳闻为虚,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
搞好示范,使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由此,它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
多年来,在农村科普工作中我们坚持把示范与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下大气力抓科普示范基地建设。
各县市区科协组织都根据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建基地抓示范,为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为新的经济产业发展,起到了引路导航的示范带动作用。
引领农民走上致富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六)、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常抓不懈,努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
青少年是第二大科普群体,也是最具活力的科普群体,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决定着民族的将来。
因此,我们把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列入全年科普工作的议事日程,常抓不懈。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加强对学校科技辅导员的培养,提高辅导员的科教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需要不断更新。
要使青少年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必须有赖于学校科技辅导员的培养和指导。
从我市学校科技辅导员整体素质来看,发展不平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针对这一现状,今年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我们抓辅导员的培养提高入手,对辅导员进行培训。
今年全市共举办学校辅导员培训班4期,参加培训的教师260多人次。
其中我们市协组织举办2期,一是7月7日举办“学校辅导员科技创新培训班”,全市60多名老师参加培训。
二是10月20—21日我们与广西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举办“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活动辅导员培训班”,青少中心副主任梁春花等三位领导、专家亲临授课,他(她)们就“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青少年校外教育”、“青少年机器人活动”等内容进行培训。
全市11个县市区和市直共91所中小学校151名辅导员、学校领导参加培训。
通过培训使大家学到了青少年校外教育、科技教育的知识、方法和经验,为今后开展校外教育活动以及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奠定基矗
2、广泛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
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科技教育工作,各县市区根据各自的实际,认真组织科普志愿者到学校开展科普宣传、科普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科学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如巴马县科协与巴马民族师范学校举办“文化艺术周”,与县第一小学举办“雏鹰”艺术节等活动,改变往年单纯的艺术活动形式,把寓教于乐的小发明、小创作、科普知识竞赛等内容加入到活动中,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了解科普知识、学习科普知识。
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
YouCanEnterYourName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