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名师导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十四单元第三讲 中国的气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85956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名师导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十四单元第三讲 中国的气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名师导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十四单元第三讲 中国的气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名师导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十四单元第三讲 中国的气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名师导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十四单元第三讲 中国的气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名师导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十四单元第三讲 中国的气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名师导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十四单元第三讲 中国的气候文档格式.docx

《届《名师导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十四单元第三讲 中国的气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名师导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十四单元第三讲 中国的气候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名师导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十四单元第三讲 中国的气候文档格式.docx

等温线密集

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

①我国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使北方获得的热量远小于南方;

②南方距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再加上地形阻挡,受冷空气的影响弱于北方

东部地区的

等温线大致

与纬线平行

0℃等温线经过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与秦岭—淮河一线

受纬度位置(太阳辐射)的影响大,南北温度差异大;

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更低

漠河附近数

值最小

漠河最冷

①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

②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大

等温线稀疏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昼长却长于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

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东部地区

等温线大

致与海岸

线平行

东部地区普遍高温

东部地区普遍受夏季风的影响

高山地区等

温线闭合,等

温线大体与

等高线平行

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山地气温偏低

气温受地形影响大,高山地区地势高,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吐鲁番盆地

数值最大,等

温线闭合

吐鲁番盆地最热

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部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

②沙漠广布,吸热快;

③干燥少云,日照时间长,大气削弱差,太阳辐射强

  2.我国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温度带

范围

≥10℃积温

作物熟制和农作物

寒温带

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

<

1600℃

一年一熟;

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

长城以北地区和新疆北部

1600~

3400℃

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

暖温带

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新疆南部

3400~

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甘薯、花生等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4500~

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油菜、茶叶等

热带

云南、广东、台湾三省南部和海南全省

>

一年三熟;

水稻、热带作物等

高原

气候区

青藏高原

2000℃

(大部分地区)

早熟作物,青稞、豌豆、蚕豆、小麦、荞麦等

例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图1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2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图1             图2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__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

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__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__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

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

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

__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

(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

)__

[解析]

(1)根据图示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判断该地的地形特点,再结合气候特点可以推知该地气温较高的原因。

(2)天气特征一般从气温、降水、光照等方面考虑即可。

(3)环境质量方面的问题,主要从当地工业、地形等方面来分析即可。

考点二 我国的降水

对应学生用书p198

1.降水分布

(1)空间分布:

从__东南沿海__向__西北内陆__递减,主要是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2)时间分布:

降水集中在__夏秋__季节,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集中在5~9月。

2.中国的干湿地区

(1)划分依据——根据__降水__量和__蒸发__量的关系,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

(2)四个干湿地区:

__湿润__地区、半湿润地区、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

1.我国的降水特点及影响

基本特点(规律)

名称

内容

原因

影响

空间分

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给我国带来丰沛降水的是来自东南部海洋的夏季风,我国东南部沿海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西北内陆远离海洋,受夏季风影响小

东南部湿润,越向西北部内陆越干燥

时间

变化

季节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至9月的夏秋季节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丰沛;

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

年际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小不等,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夏季风进退规律异常造成

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得早,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或来得晚,南涝北旱

降水的

南北差异

北方:

降水少,雨季短

南方:

降水多,雨季长

由夏季风的进退规律决定

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2.干湿地区的分布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主要分布地区

植被

湿润地区

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山地、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等

森林

半湿润地区

400~800mm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等

草原和

半干旱地区

200~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分、天山山地等

主要为

草原

干旱地区

200mm

内蒙古高原西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西北部等

荒漠草

原、荒漠

关于降水分布,有三条界线比较重要:

①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湿润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田农业区,以水稻生产为主;

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

②400mm年等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

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

③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

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

3.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1)锋面雨带的形成:

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

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2)锋面雨带的移动:

5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

6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

7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7、8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

(6、7、8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除了夏季风进退及由此而形成的锋面雨以外,地形和台风也是影响我国降水的因素。

例如,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烧寮,就位于正对东南季风的山谷迎风坡地带;

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位于深居内陆的盆地中,地形闭塞,降水极少。

另外,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也往往带来大量降水。

例1 (2019·

北京)下图是中国某机场空调耗能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该机场最可能位于(D)

A.黑B.青C.港D.黔

[解析]本题以空调耗能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环境的掌握,是基础性试题。

此题解答关键是对黑、青、港、黔四个具有代表性地区的气候特征有清晰的把握,并注意题设要求选择“最可能位于”,非常明显要采用优选法进行分析。

从图中看,该空调制热耗能较高时间在11月到次年3月;

制冷耗能较高时间在4月份到10月份;

说明该地冬冷夏热,并且夏季炎热时间较长。

黑即黑龙江,在我国东北地区,冬季严寒,时间漫长,不符合题意,A不对。

青海海拔高,夏季温度不高,不需要制冷,B不对。

香港和贵州位于南方地区,气温回升快,降低慢,因此需要制冷的时间较长;

香港由于纬度低,受海洋影响,冬季气温温暖,基本上不需要制热,C不对;

贵州冬季常受到准静止锋的影响,气候冷湿,需要制热,D对。

故选D。

例2 (2017·

北京)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

(1)~(3)题。

(1)据图可知(B)

A.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

B.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

C.35°

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

D.35°

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

(2)该区域(A)

A.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

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

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

(3)芒种至小暑期间(C)

A.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

B.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

C.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长

D.“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

[解析]

(1)读图可知,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35°

N以北地区秋高气爽,伏旱位于35°

N以南地区的长江中游地区。

(2)根据该区域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绝大部分属于外流区,东部降水受季风影响大,人口密度南部大于北部。

(3)芒种至小暑期间太阳直射在北半球,该区域为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小;

塔里木河受冰雪融水影响,流量大;

北京纬度高于上海,所以北京白昼比上海长;

此时南极出现极夜,不适合科考。

考点三 我国的气候特征

对应学生用书p199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1)划分: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__东南__季风:

影响东部地区;

__西南__季风:

影响西南等地区。

(2)界线:

大兴安岭—__阴山__—贺兰山—__巴颜喀拉山__—冈底斯山(大阴贺巴冈)。

2.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①我国是世界著名的__季风__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域最为辽阔(因为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__海陆热力性质__差异显著)。

②在季风区,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高温多雨;

冬季吹来自亚洲大陆的偏北风,寒冷干燥。

③与世界同纬度相比,我国冬季最冷,夏季除沙漠外我国最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

(2)多特殊灾害性天气:

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旱涝灾害等。

对应学生用书p200

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表现

成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①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②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温偏低,夏季气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

③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都较大

雨热同期

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盛行

①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使需热较多的作物——水稻、玉米种植地区大大向北扩展

②雨、热季节配合好,有利于树木、牧草、农作物生长

①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造成夏涝、春旱现象严重

②降水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多

③寒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台风造成水灾、风灾

气候复杂多样

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和干湿地区(四类)

①跨纬度多

②东西距海洋远近不同

③地形复杂多样

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高原、干旱气候区不利于农业发展

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我国的城市

(1)根据1月等温线的分布特点进行判断

1月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大,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气温在0℃以下,以南在0℃以上,而且,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根据城市的地理纬度,可以判断它所属的气候特点。

(2)根据7月气温的分布区分

一些海拔较高的城市,如拉萨等高原城市的气温低于平原上的城市。

(3)根据年降水量判断城市

注意800mm、400mm和200mm年等降水量线。

例题 图1和图2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图1和图2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

 图1:

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

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

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

图2:

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

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

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

 

(2)据图1和图2,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__西部平原地区。

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

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

积雪量大;

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__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

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

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

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

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

不利于作物生长。

[解析]

(1)描述该地区气温或降水与往年同期的差异主要应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气温较往年同期气温普遍偏低,且西部平原偏低程度更大;

而降水较往年同期偏多,偏多程度的地区分布也能从图中直接看出。

(2)分析该地区涝灾严重的地区主要从气温、降水和地形等方面分析。

气温偏低、降水偏多会导致积雪量大,而地势低平的地区排水不畅,易产生涝灾。

(3)东北地区农作物的熟制主要由热量决定,一年一熟,耕地类型为旱地。

农业生产过程中,气温过低会影响播种和收获,而降水多会导致土壤含水量过多,不利于耕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