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试题库完整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85739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0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药物化学试题库完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天然药物化学试题库完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天然药物化学试题库完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天然药物化学试题库完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天然药物化学试题库完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然药物化学试题库完整Word文档格式.docx

《天然药物化学试题库完整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药物化学试题库完整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然药物化学试题库完整Word文档格式.docx

A.AlCCl3B.Ca(OH)2C.H3BO3D.NaBH4E.NH3•H2O

16.非苷类萜室温下析出结晶有易至难的顺序为()

A.单萜>倍单萜>二萜>二倍单萜B.倍单萜>单萜>二萜>二倍单萜

C.二萜>倍单萜>单萜>二倍单萜D.二倍单萜>二萜>倍单萜>单萜

E.单萜>二倍单萜>二萜>倍单萜

17.下列关于单萜类化合物挥发性叙述错误的是()

A.所有非苷类单萜及倍半萜具挥发性B.所有单萜苷及倍半萜苷不具挥发性

C.所有非苷类二萜不具挥发性D.所有二萜苷不具挥发性E.所有三萜不具挥发性

18.单萜及倍单萜与小分子简单香豆素的理化性质不同点有()

A.挥发油B.脂溶性C.水溶性D.共水蒸馏性E.旋光性

19.萜类化合物在提取分离及贮存时,若与光、热、酸及碱长时间接触,常会产生结构变化,这是因为其()

A.连醇羟基B.连醛基C.具酮基D.具芳香性E.具脂烷烃结构,不稳定

20.单萜及倍单萜与小分子简单香豆素的理化性质不同点有()

21.莪术醇属于()

A.单环倍半萜酯B.愈创木烷型双环倍半萜C.䓬酚酮类

D.杜松烷型双环倍半萜E.双环二萜

22.萜类化合物在提取分离及贮存时,若与光、热、酸及碱长时间接触,常会产生结构变化,这是因为其()

23.萜类化合物以非色谱法分离时,其结构中难被利用的基团是()

A.羧基B.酯键C.酚羟基D.双键E.碱性氧原子

24.以色谱法去除萜苷粗提物中的水溶性杂质,首选固定相是()

A.氧化铝B.硅胶C.阳离子交换树脂D.阴离子交换树脂E.大孔吸附树脂

25.色谱法分离萜类化合物,最常用的吸附剂是()

A.硅胶B.酸性氧化铝C.碱性氧化铝D.葡聚糖凝胶E.聚酰胺

26.分离三萜皂苷的优良溶剂为()

A.热甲醇B.热乙醇C.丙酮D.乙醚E.含水正丁醇

27.三萜皂苷在进行Rosen-Heimer(三氯乙酸)反应时,若要观察阳性结果需加热到()

A.60℃B.80℃C.100℃D.120℃E.140℃

28.目前对皂苷的分离效能最高的色谱是()

A.吸附色谱B.分配色谱C.大孔树脂色谱D.高效液相色谱E.凝胶色谱

29.应用

-NMR谱鉴别齐墩果酸和乌酸可根据二者结构中的()

A.季碳数不同B.双键数不同C.角甲基数不同D.羟基数不同E.羧基数不同

30.在苷的分类中,被分类为强心苷的根据是()

A.苷元的结构B.苷键的构型C.苷原子的种类D.分子结构与生理活性E.含有α-去氧苷

31.属Ⅰ型强心苷的是()

A.苷元-(2,6-二去氧糖)x-(D-葡萄糖)yB.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

C.苷元-(D-葡萄糖)x-(6-去氧糖)yD.苷元-(D-葡萄糖)x-(2,6-二去氧糖)y

E.苷元-D-葡萄糖

32.可用于区别甲型和乙型强心苷的反应是()

A.Kedde反应B.乙酐-浓硫酸反应C.三氯化锑反应D.K-K反应E.Salkowski反应

33.甾体皂苷元基本母核是()

A.孕甾烷B.螺甾烷C.羊毛脂甾烷D.α-香树脂醇E.β-香树脂醇

34.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和避孕药的重要原料薯蓣皂苷元属于()

A.螺甾烷醇型B.异螺甾烷醇型C.呋甾烷醇型D.变形螺甾烷醇型E.齐墩果烷型

35.区别甾体皂苷和三萜类皂苷的反应是()

A.三氯化锑反应B.K-K反应C.10%H2SO4反应D.碱性苦味酸反应E.三氯乙酸反应

36.自药材水提取液中萃取甾体皂苷常用的溶剂是()

A.乙醚B.丙酮C.含水正丁醇D.乙酸乙酯E.氯仿

37.用于甾体皂苷沉淀分离的溶剂是()

A.乙醇B.正丁醇C.丙酮D.乙酸乙酯E.氯仿

38.由螺甾烷衍生的F环裂环的是()

A.螺甾烷醇型甾体皂苷B.C21甾体化合物C.植物甾醇

D.胆汁酸类E.呋甾烷醇型甾体皂苷

39.用TLC分离某酸性皂苷时,为得到良好的分离效果,展开时应使用()

A.氯仿-甲醇-水(65:

35:

10,下层)B.乙酸乙酯-乙酸-水(8:

2:

1)C.氯仿-丙酮(95:

5)

D.环己烷-乙酸乙酯(1:

1)E.苯-丙酮(1:

1)

40.与强心苷共存的酶()

A.只能使α-去氧糖之间苷键断裂B.可使葡萄糖的苷键断裂C.能使所有苷键断裂

D.可使苷元与α-去氧糖之间苷键断裂E.不能使各种苷键断裂

41.用于三萜皂苷结构研究的方法中,由于皂苷的难挥发性而受到限制的是()

A.EI-MSB.FD-MSC.FAB-MSD.ESI-MSE.LD-MS

42.提取强心苷常用的溶剂为()

A.水B.乙醇C.70%-80%乙醇D.含水氯仿E.含醇氯仿

43.维生素D的前体是()

A.麦角甾醇B.β-谷甾醇C.胡萝卜苷D.葡萄糖E.豆甾醇

44.可用于判断甾体皂苷螺缩酮结构的是()

A.D-葡萄糖B.L-鼠糖C.D-洋地黄糖D.D-洋地黄毒糖E.D-加拿大麻糖.

45.以孕甾烷为基本骨架的是()

A.螺甾烷醇型甾体皂苷B.C21载体化合物C.植物甾醇D.胆汁酸类E.呋甾烷醇型甾体皂苷

46.生物碱碱性的表示方法多用()

A.KbB.pKBC.KaD.pKaE.pH

47.下列生物碱碱性最强的是()

A.莨菪碱B.东莨菪碱C.山莨菪碱D.N-去甲莨菪碱E.樟柳碱

48.可异构成季铵碱的是()

A.黄连碱B.甲基黄连碱C.小檗胺D.醛式小檗碱E.醇式小檗碱

49.生物碱沉淀反应的条件是()

A.酸性水溶液B.碱性水溶液C.中性水溶液D.盐水溶液E.醇溶液

50.碘化铋钾反应生成沉淀的颜色为()

A.白色B.黑色C.棕色D.橘红色E.蓝色

51.有一定碱性的生物碱的提取可用()

A.pH11的水B.pH10的水C.pH9的水D.pH8的水E.pH1的水

52.吸附柱色谱法分离生物碱常用的吸附剂是()

A.硅胶B.氧化铝C.聚酰胺D.活性炭E.硅藻土

53.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小檗碱盐是()

A.硫酸盐B.酸性硫酸盐C.磷酸盐D.盐酸盐E.枸橼酸盐

54.既不溶于酸又不溶于碱的化合物是()

A.棕榈酸B.大黄酸C.山莨菪碱D.南瓜子氨酸E.蔊菜素

55.碱性最强的生物碱类型为()

A.酰胺生物碱B.叔胺生物碱C.仲胺生物碱D.季胺生物碱E.两性生物碱

56.以硅胶为吸附剂进行薄层色谱分离生物碱时,常用的处理方法是()

A.以碱水为展开剂B.以酸水为展开剂C.展开剂中加入少量氨水D.展开剂中加入少量酸水E.以氯仿为展开剂

57.其共轭酸的分子氢键稳定的是()

A.小檗碱B.麻黄碱C.伪麻黄碱D.东莨菪碱E.山莨菪碱

58.下列生物碱毒性较小的是()

A.马钱子碱B.番木鳖碱C.士的宁D.乌头碱E.苦参碱

59.从化学结构角度,鞣质是天然界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

A.糖苷类B.多元酚类C.黄烷醇类D.酯糖苷类E.黄烷醇多聚物类

60.五倍子鞣质从结构上看属于()

A.没食子鞣质B.逆没食子鞣质C.可水解鞣质低聚体D.咖啡鞣质E.缩合鞣质

61.木麻黄宁属于()

A.咖啡鞣质B.缩合鞣质C.复合鞣质D.C-苷鞣质E.逆没食子鞣质

62.逆没食子鞣质在酸存在下加热后可形成()

A.没食子酸和葡萄糖B.黄烷-3-醇或黄烷-3,4-二醇和葡萄糖C.逆没食子酸和葡萄糖D.咖啡酸和葡萄糖E.咖啡酸和奎宁酸

63.用酸、碱、酶处理后主要产生逆没食子酸,同时还可能有少量没食子酸的鞣质为()

64.从植物材料中快速提取鞣质类成分,为避免成分破坏常采用的提取方法是()

A.回流提取法B.煎煮法C.渗漏法D.浸渍法E.组织破碎提取法

65.鞣质与下列物质中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A.生物碱B.金属碱C.蛋白质D.石灰水E.铁氰化钾氨溶液

66.从植物药材中提取鞣质类成分最常用的溶剂是()

A.乙醚B.丙酮C.含水丙酮D.水E.甲醇

67.结构中同时含有可水解鞣质和黄烷醇结构片段的是()

68.化学成分中含有砷元素的矿物药是()

A.雄黄B.紫石英C.炉甘石D.白矾E.滑石

69.被称为人体必需脂肪酸的是()

A.α-亚麻酸B.油酸C.棕榈酸D.硬脂酸E.棕榈油酸

70.不含硫元素的化合物是()

A.大蒜辣素B.蔊菜素C.大蒜新素D.三七素E.黑芥子素

71.大蒜新素是()

A.易导致重金属中毒的药物B.可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的成分C.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成分D.在空气中久置会发生酸败的成分E.由6个氨基酸组成的抗癌成分

72.芥子苷是()

A.具有亲水性胶体特性B.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定量C.指由酰胺键或肽键形成的环状肽D.以硫原子为苷键原子的苷类化合物E.可采用经典的尿素结晶法提纯

73.天花粉蛋白是()

74.化学成分中含有汞元素的矿物药是()

A.金礞石B.滑石C.朱砂D.芒硝E.硫磺

75.由20个碳原子组成的脂肪酸是()

A.亚油酸B.棕榈酸C.α-亚麻酸D.油酸E.花生四烯酸

76.茚三酮反应呈阴性的是()

A.天门冬素B.茜草科环肽C.二十碳五烯酸D.苦杏仁酶E.南瓜子氨酸

2、简答题

1.举例说明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关系。

2.影响化合物极性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排列常见基团极性大小的顺序。

3.排列出下列化合物酸水解由易到难的顺序,并说明理由

(1)下列化合物

ABCD

(2)

AB

CD

E

4.简述Smith降解法在苷的结构研究中的作用。

5.判断下列各组化合物在硅胶吸附TLC、以

(4:

1)展开时

值的大小

(1)

6.判断下列各组化合物的Rf值大小或在色谱柱上的流出顺序

(1)下列化合物进行硅胶TLC,以甲苯-氯仿-丙酮(8:

5:

5)展开,判断Rf值大小:

A.芹菜素(5,7,4′-三羟基黄酮)B.山柰酚(3,5,7,4′-四羟基黄酮)

C.槲皮素(3,5,7,3′,4′-五羟基黄酮)D.桑色素(3,5,7,2′,4′-五羟基黄酮)

E.高良素(3,5,7-三羟基黄铜)

(2)下列化合物进行PC,以BAW系统(4:

5,上层)展开,判断其Rf值大小:

A木犀草素(5,7,3′,4′-四羟基黄酮).B.刺槐素(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

C.槲皮素D.芹菜素E.槲皮苷(槲皮素-3-0-鼠糖苷)F.芦丁(槲皮素-3-0-芸香糖苷)

(3)下列化合物进行PC,以5%乙酸水溶液展开,判断其Rf值大小:

A.槲皮素B.二氢槲皮素C.异槲皮苷(槲皮素-3-0-葡萄糖苷)D.芦丁

(4)金丝桃中含有以下成分,用硅胶柱色谱分离,以石油醚-丙酮、氯仿-丙酮或氯仿-甲醇-水梯度洗脱,判断其洗脱顺序:

A.槲皮素B.槲皮苷C.金丝桃苷(槲皮素-3-0-β-D-半乳糖苷)D.芦丁

(5)下列化合物进行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以含水乙醇梯度洗脱,判断其洗脱顺序:

EF

(6)用SephadexLH-20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甲醇洗脱,判断其洗脱顺序:

A.槲皮素-3-芸香糖苷B.山柰酚-3-半乳糖鼠糖-7-鼠糖苷C.槲皮素-3-鼠糖苷

D.槲皮素E.芹菜素F.木犀草素G.梅素(5,7,3ˊ,4ˊ,5ˊ-五羟基黄酮)

7.三萜皂苷的典型颜色反应有哪些?

请说出各反应的反应名称、试剂及反应结果。

8.皂苷类化合物具有溶血作用特性的原因是什么?

9.请将下列人参皂苷根据其皂苷元的结构进行分类:

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a1、人参皂苷Ra2、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h2、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o。

10.为什么人参总皂苷可以制成注射剂使用?

11.以实例说明强心苷元和糖的三种连接方式。

12.简述强心苷的结构对其生理活性的影响。

13.强心苷的颜色反应取决于化合物结构中的哪些部分?

14.简述皂苷类化合物具有溶血作用特性的原因及溶血作用的判断?

15.设计从某中药中分离甾体皂苷、叶绿素、树脂、蛋白质的工艺流程。

16.写出提取三萜总皂苷的通法。

17.请写出利用大孔树脂吸附柱色谱初步分离皂苷类化合物的一般操作。

18.生物碱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有何特点?

碱性大小与氮原子的杂化方式有何关系?

19.鞘柄菝葜中含有薯蓣皂苷元、薯蓣皂苷和甲基原薯蓣皂苷,请设计提取分离流程。

20.设计一种方法初步判断某植物中是否含有鞣质类化合物。

21.依据下述鞣质的一般提取工艺分析问题:

(1)工艺中用组织破碎提取有何有点,是否可用热回流、煎煮法进行提取?

为什么?

(2)工艺中所得到的粗总鞣质如果进一步粗分可以选用什么方法?

(3)工艺中用50%-70%含水丙酮提取有何优点?

(4)工艺中为什么要用减压浓缩?

22.如何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初步判断鞣质类化合物分子量的大小?

23.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要求写出所用反应名称、试剂和鉴别结果)

(1)甘草酸与甘草次酸

(2)人参皂苷Rb1与人参皂苷Ro

24.如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判断鞣质的纯度以及α、β-异构体?

25.简述蛋白质的等电点沉淀法、超速离心法的原理。

26.简述EPA和DHA的纯化原理及方法。

27.用指定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化学方法(要求写出所用反应名称、试剂和鉴别结果)

②4ˊ-羟基黄酮与3ˊ,4ˊ-二羟基黄酮

③甲型强心苷与乙型强心苷

(2)UV光谱:

大黄素与芦荟大黄素

28.简述生物碱的碱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29.设计从苦参中提取分离苦参总生物碱的工艺流程。

30.简述生物碱的沉淀反应条件及结果判定依据。

31.写出从颠茄草中提取分离出莨菪碱并制备成硫酸阿托品的工艺流程。

32.简述醇提法提取总氨基酸的过程。

3、比较分析题

1.比较下列化合物纸色谱的

值大小,并说明理由

(1)下列化合物进行PC,以正丁醇-冰乙酸-水(4:

5,上层)展开:

葡萄糖(A),鼠糖(B),葡萄糖醛酸(C),果糖(D),麦芽糖(E)。

(2)下列化合物进行PC,以正丁醇-冰乙酸-水(4:

1)展开:

ABC

DE

2.比较下列化合物碱水解的速度

香豆素、7-羟基香豆素、7-甲氧基香豆素

3.比较下列化合物Rf值的大小

硅胶G薄层板,以苯-丙酮(5:

7-羟基香豆素、7,8-二羟基香豆素、7-0-葡萄糖基香豆素、7-甲氧基香豆素。

4.判断下列各组化合物在给定色谱条件下的Rf值大小顺序

(1)硝酸银硅胶薄层,展开剂为正己烷。

ABCDE

(2)硅胶G薄层,展开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85:

15)

(3)氧化铝G薄层,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95:

5)

(4)AgNO3硅胶薄层,展开剂为苯-乙醚(5:

ABC

5.中药薄荷挥发油中主要含有薄荷醇、薄荷酮和醋酸薄荷脂,请设计提取分离三者的工艺流程。

6.判断下列各组分化合物在给定薄层色谱条件下的色谱行为

(1)硅胶TLC,展开剂为CHCl3-MeOH-H2O(65:

10,下层):

人参皂苷Ro、Ra1、Rg1、Rb3、Rc、Re、Rf及Rh1。

(2)硅胶TLC,展开剂为C6H6-Et2OAc(8:

2):

人参二醇、人参三醇、齐墩果酸。

(3)硅胶TLC,展开剂为BuOH-HOAc-H2O(4:

5,上层):

甘草酸:

甘草次酸。

(4)硅胶TLC,展开剂为BuOH-HOAc-H2O(4:

人参皂苷Ro、Ra3、Rc、Rb2、Rb3、Rd、Rf、Rg1及Rh2。

7.设计从麻黄中用溶剂法提取分离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的工艺流程。

8.设计从苦参总生物碱中分离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去氢苦参碱的工艺流程。

9.设计以洋金花为原料提取分离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工艺流程。

10.用溶液法分离下列各组混合物:

(1)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

(2)盐酸士的宁和盐酸马钱子碱

(3)紫堇碱和紫堇单酚碱

11.以下列为甘草酸单钾盐的提取精制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A、B处的处理过程进行解释。

(2)在括号处填上产物名称。

(3)为什么提取精制甘草酸要先制成单钾盐?

12.设计用溶液法分离毛花洋地黄苷甲、乙、丙的工艺流程。

13.HPLC,ODS反相柱,流动相为水-乙腈-乙酸-三乙胺(80:

20:

0.3:

0.75),检测波长350nm,室温。

判断下列化合物的保留时间(tR)大小顺序。

R1

R2

R3

R4

小檗碱

—CH2—

CH3

巴马丁

黄连碱

药根碱

H

14.判断下列各组化合物的Rf值大小

(1)硅胶TLC,展开剂为氯仿-甲醇(99:

1):

A.R=CHOR1=﹣β-D-glcR2=H

B.R=CH3R1=HR2=CH3

C.R=CH2OHR1=HR2=H

(2)硅胶TLC,展开剂为氯仿-丙酮-环己烷(3:

3:

4):

A.酯蟾毒配基;

B.蟾毒灵;

C.蟾毒它里定。

(3)硅胶TLC,展开剂为乙酸乙酯-甲醇-水(80:

5):

A.毛花洋地黄苷甲;

B.毛花洋地黄苷乙;

C.毛花洋地黄苷丙。

(4)PC,以甲酰胺饱和的甲基异丁基酮-异丙醚(100:

25)下行展开:

A.地毒苷;

B.乙酰地毒苷;

C.洋地黄毒苷。

A.R=(洋地黄毒糖)3;

B.R=(洋地黄毒糖)2-乙酰洋地黄毒糖

(5)硅胶TLC,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水(65:

35:

A

B

(6)硅胶TLC,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水(65:

A.菝契皂苷元;

B.原菝契皂苷。

(7)硅胶TLC,展开剂为异辛烷-异戊醚-正丁醇-水(10:

3:

A.胆酸;

B.熊去氧胆酸。

15.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3)

(4)

(5)

(6)

16.比较化合物的碱性或指出碱性中心

(1)比较下列各组分化合物的碱性大小,并说明原因

延胡索乙素黄连碱

小檗碱小檗胺

R=H莨菪碱R=OH山莨菪碱

樟柳碱

东莨菪碱

苦参碱毛果芸香碱

N,N-二甲苯胺邻甲基N,N-二甲苯胺

吴茱萸碱石斛碱

罂粟碱醇胺型小檗碱

⑧麻黄碱、伪麻黄碱与去甲麻黄碱。

(2)指出下列生物碱的碱性中心

①苦参碱②吴茱萸碱③麦角新碱

④毒扁豆碱⑤烟碱

17.比较下列各组生物碱在给定薄层色谱条件下的Rf值大小

①Al2O3,TLC,以CHCl3-MeOH(10:

②多层缓冲PC,固定相的PH值原点为6,至前沿依次降低,以C6H6-EtOAc(7:

3)展开:

③Al2O3,TLC,以CHCl3-MeOH(19:

1)展开,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显色:

汉防己甲素R=CH3

汉防己乙素R=H轮环藤酚碱

18.判断下列各组化合物的酸碱性大小(先判断是酸性或碱性,然后说明原因)

(1)胡椒碱与苦参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