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85572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8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

《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文档格式.docx

4.旱灾的灾情及分布

差异

特征

产业差异

农牧业灾情严重

干旱发生季节往往与当地农作物生长季节相吻合,加重农牧业灾情

工矿、城市受旱灾危害巨大

工矿、城市人口密集,经济密度大

地区差异

北方重于南方

北方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

水资源贫乏,城市缺水

[图表导读]

读教材P45图2.30“中国旱灾频次分布”,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旱灾总体分布格局并说明形成的主要原因。

(2)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哪里?

形成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3)西南地区地貌对旱灾形成有什么影响?

(4)为什么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提示:

(1)总体上东部频率高,西部频率低。

东部受季风影响大,降水变率大。

(2)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地区。

主要人为原因是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

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水源污染、浪费较严重。

(3)西南地区多喀斯特地貌,多漏斗、暗河,地表水不易汇集储存,易出现水资源短缺问题。

(4)我国东部季风区深受季风的影响,夏季风来得早晚、势力强弱、停留时间长短等都直接影响着降水量的多少及其时间分配,加上夏季高温、蒸发量大,使得季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内变化大而且年际变化大,不稳定的降水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

而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对降水的需求量和保证率要求很高,如果出现干旱,势必造成旱灾灾情。

因此,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合作探究】

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据外媒报道,2017年6月30日美国西部几个州发生27处山火,焚毁180万英亩林地,且有因干热干气加剧趋势。

2017年以来,全美共有4200平方英里土地遭山火肆虐,比去年同期上升30%,而去年火灾也超过常年。

(1)分析美国西部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2)说明森林火灾造成的影响。

(1)自然原因:

美国西部夏季受到副高控制,气候干燥,高温时间长;

位于西南风的背风坡,易产生干燥热风;

森林中枯枝、落叶等松散可燃物数量多。

(2)影响:

森林火灾导致森林面积减少;

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平衡;

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生物多样性减少;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但可以促进森林物种自然更新;

控制病虫、鼠害等。

【核心归纳】

1.我国旱灾的特点及成因

2.我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

【跟踪训练】

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2016年来,越南南部湄公河三角洲遭遇百年一遇的旱情。

近期,旱情进一步发展,严重影响到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

应越南方面请求,中国自3月15日至4月10日通过云南景洪水电站对湄公河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为缓解下游旱情提供帮助。

分析越南旱情严重的自然原因及危害。

解析:

干旱的自然原因主要从降水、蒸发角度分析。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气候异常,降水比往年少,干旱持续时间长;

越南纬度较低,温度高,蒸发旺盛,所以旱情严重。

旱灾的危害主要是农业减产,人畜饮水困难;

河水水位下降,影响航运;

海水倒灌,盐度升高,盐碱化加重;

河湖干涸,渔业减产。

答案:

自然原因:

厄尔尼诺现象,气候异常,降水比往年少;

干旱持续时间长;

纬度较低,温度高,蒸发旺盛。

危害:

农业减产;

人畜饮水困难;

 台风灾害

1.源地

西北太平洋是热带气旋的主要发源地。

2.分布

(1)空间分布具有沿海重、南方重的特点。

(2)杭州湾以南的台风频次远高于以北地区。

(3)广东和海南东部沿海的台风频次约占50%左右。

3.危害

(1)台风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的15%~20%,其中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

(2)随着经济的发展,台风灾害造成的损失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1.读教材P48图2.32“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频率(1949~2000年)”、图2.33“中国东部影响严重的登陆台风次数(1949~2000年)”、图2.34“中国东部台风经济损失(1991~2000年)”,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路径频率有何分布规律?

(2)我国台风登陆次数较多的省区有哪些?

(3)分析福建台风损失少于广东、浙江的主要原因。

(1)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2)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

(3)福建因受台湾岛的阻挡,台风登陆时的势力减弱,所以成灾轻。

2.读教材P49表2.7“9216号台风灾害主要灾损情况”,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台风对沿海地区农业和城市有什么影响?

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渔业区,人口密集,城市、港口众多。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风暴潮会形成海水倒灌、海堤决口、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造成城市、港口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船舶的毁坏及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建筑物破坏等损失,威胁沿海经济发展。

海南省是我国台风灾害最多发的省份,下图示意海南省台风灾害分级示意图,据图探究下列问题。

分析Ⅰ、Ⅱ、Ⅲ区台风灾害危害程度的大小及原因。

危害程度:

Ⅰ<

Ⅱ<

Ⅲ。

原因:

台风在西北太平洋(菲律宾海附近)洋面形成后向西北(西)方向移动,首先在海南东部登陆,东部受台风影响大,西部处于背风坡,受台风影响相对较小。

台风灾害

总特征

发生频次高,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严重

源地

西北太平洋

台风生成区

菲律宾以东洋面,南海中北部洋面

发生时间

盛夏至秋初

分布

集中区

东南沿海地区

范围

南起两广、北至辽宁的漫长海岸带时常受台风袭击,大多数内陆省份可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

沿海重,内陆轻

南方重,北方轻

杭州湾以南频次高,杭州湾以北频次低

广东、海南东部沿海频次最高,浙江、台湾东部、海南东北部等沿海次数多

灾情

严重

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总损失的15%~20%

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

变化

有逐年加重趋势(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8月8日22:

00,台风“苏迪罗”中心在福建莆田(25.5°

N,119°

E)登陆(如图),暴雨区半径400km,但台风危害最大的是浙江南部的温州(28°

N,120°

E),受灾极其严重。

(1)受台风“苏迪罗”的影响,浙江南部的降水明显大于福建南部。

试分析其原因。

(2)简要说明温州此次台风损害严重的原因。

(1)台风“苏迪罗”中心在福建莆田(25.5°

E)登陆,浙江南部位于台风中心北部,盛行东北风,东北风来自海洋,带来的海洋水汽充足;

浙南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抬升作用明显,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更多。

而福建南部位于台风的南部,吹西南风,从陆地来的风其水汽相对较少。

(2)第一,从台风本身来说,台风风力强,正面登陆;

降雨强度大,滞留时间长;

强降水引发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等次生灾害;

受强风吹拂,沿海潮水位超高且持续时间长。

第二,从经济和人口密度来说,温州民营企业多,资产密度大,人口密度大。

所以温州此次台风损害严重。

(1)浙江南部位于台风中心北部,盛行东北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充足;

浙南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抬升作用明显。

(2)此次台风强度大;

受强风吹拂,沿海潮水位超高且持续时间长;

温州民营企业多,资产密度大。

 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

主要发生在9月至次年5月。

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

2.源地与路径

3.影响

(1)危害:

低温、霜冻、大风。

(2)特点:

范围大,频次高。

(3)区域差异

地区

表现

次数

北方

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

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南方

降温、冻害、雨雪等

读教材P50图2.35“侵袭我国的寒潮路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侵袭我国的寒潮路径中最主要的是哪条,如果寒潮发生在春季,常会给华北地区带来什么样的天气?

(2)为什么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及西藏和云贵高原地区寒潮不易侵入?

(1)偏北路径。

常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或沙尘暴天气。

(2)寒潮在南侵过程中,受沿途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走向山脉的阻挡,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区,受寒潮的影响相对较少。

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所以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

青藏高原则因海拔特别高而使寒潮不易侵入。

东北平原冬季寒潮和降雪天气远远多于呼伦贝尔,但灾情却比呼伦贝尔轻。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东北冬季寒冷,农耕活动很少;

畜牧业多圈养,人工饲养;

接近粮食产区,冬季草料供应充足,不至于因为冻饿掉膘。

内蒙古畜牧业很多靠天养畜,天然放牧;

冬季大雪造成草料供应不足,冻饿掉膘成灾。

1.影响我国的寒潮的时间、源地、路径、危害

项目

内容

主要发生在9月至次年5月,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

寒潮源地

主要来自北方大陆和冰雪洋面

寒潮路径

①偏西路径是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

②偏北路径是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③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和雨雪等

影响

从寒潮影响的次数来看,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危害

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使交通、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尤其在北方,寒潮造成的低温、大风对农牧业的危害更大

防御措施

①加强寒潮预报,及时发布预警;

②对农作物采取防寒措施

2.山脉走向对寒潮活动的影响

3.寒潮的时空分布及利弊分析

(1)分布:

考虑源地、冬季风强弱、地形地势的阻挡等因素,我国冬半年常发,影响范围大,除滇南、青藏高原、台湾、海南及四川盆地外,均会受到影响。

(2)弊:

降温幅度大,风力强,影响范围广,出现降温、大风、暴雪、冻害等灾害性天气。

(3)利:

冻杀害虫;

大雪缓解春旱;

吹散雾霾天气;

净化空气等。

2016年伊始,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生十年不遇的强烈罕见暴雪。

据当地气象台监测,阿勒泰市区的累计积雪深度为57厘米,部分山区积雪高达1米多,局部积雪厚度近2米。

1月3日,一旅游车队在喀拉塔斯盘山道遭遇雪崩被埋,20余辆车堵塞被困,4个小时后解救成功。

下图为新疆阿勒泰地区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说明新疆北部多雪灾的自然原因及其防治雪灾的措施。

新疆西北部山地海拔较低,巨大山口成为西风通道;

西风携带水汽沿地形上升,在山地形成较多降雪,演变为雪灾。

主要防治措施是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长效自然灾害监测体系;

就近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健全灾害应急预警救灾机制;

提倡积极自救和互救,及时恢复灾后生产、生活。

新疆西北部山地海拔较低;

巨大山口成为西风通道;

防治措施: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长效自然灾害监测体系;

就近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基地;

健全灾害应急预警救灾机制;

 气象灾害多发区

1.华北地区常发生的气象灾害:

干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其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的气象灾害。

2.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3.华北地区旱灾

(1)特点:

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灾情最重。

(2)类型:

春旱、初夏旱、春夏连旱、夏秋连旱、春夏秋连旱甚至连年干旱。

(3)灾情

①变化:

有加重趋势,为我国最缺水的区域。

国家首都所在地,各类产业发达,工程设施密集,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需求量都很大。

4.华北地区沙尘暴

(1)时间:

多发生于春季。

(2)内涵:

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

(3)界定:

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

(4)灾情:

华北地区损失十分严重。

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东西两端每年还在以143米的速度延伸。

崇明岛庙镇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种植藏红花,藏红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藏红花喜温和、凉爽,冬季气温不低于-10℃即可安全越冬(球茎冻坏),怕炎热,较耐寒,以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好,忌积水,喜轮作,忌连作;

生长特点是夏季休眠,秋季发根,长叶,花期10~11月,花朵从开放到凋谢大约只有两三个小时,凋谢以后就会烂掉,失去价值。

(1)分析崇明岛为什么每年呈东西方向不断延伸。

(2)指出崇明岛藏红花种植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和对藏红花的影响。

(1)长江口江水流速慢和海水的顶托作用,导致泥沙大量沉积,使崇明岛东西不断延伸。

(2)6月的梅雨天气,降水多,时间长,崇明岛地形平坦,积水影响藏红花生长;

夏季伏旱高温天气,影响藏红花休眠;

夏秋季的台风和暴雨,影响藏红花生长和采摘。

1.气象灾害在分布上的区域性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同一自然灾害在不同区域的特点也不一样,如下图所示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

2.气象灾害发生的周期性或季节性

大多数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动静交替,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几十年重复出现的特点,使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模糊的周期性规律,如水灾旱灾的十年一遇、百年一遇。

气象灾害与水文灾害还具有季节性特点。

如图所示我国气象灾害的时间分布:

3.华北地区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

简述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构成的特点,并简析2004年以后灾损面积大小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力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读图,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种类多样,每年均不同程度地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损害,其中以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最为严重。

2004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提高,灾损面积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力呈下降趋势。

特点:

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种类多样,每年均不同程度地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损害;

其中以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最为严重。

变化趋势:

2004年以来,灾损面积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力下降。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提高。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没有掌握以下内容?

重点必背

1.我国旱灾的特点和四大旱灾多发中心的成因。

2.我国旱涝灾害的分布特点。

3.我国台风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4.我国寒潮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

5.华北地区多气象灾害的原因。

6.沙尘暴的成因、分布及危害。

微点拨

1.分析旱灾时既要关注降水的多少和时空分布,更要关注当地的经济状况。

我国旱灾多发区并不是在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区,而是在常年降水较多、干旱程度较低的广大东部季风区,原因是这里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偶发干旱,会形成重大灾情。

2.分析沙尘暴成因时,可以从气候、地表组成物质、植被覆盖状况等方面入手。

气候:

大风日数多;

地表多疏松的沙质物质;

植被覆盖较差。

我国北方春季多大风天气,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旺盛,地表无植被保护,地表沙质物质多,故我国北方春季多沙尘暴天气。

下图为北京时间2016年4月6日8时我国及周边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

百帕)。

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  )

A.兰州气温回升

B.杭州阴雨连绵

C.哈尔滨吹偏北风

D.昆明狂风大作

2.4月6日前后以下地区需重点预防的气象灾害是(  )

A.内蒙古中西部的沙尘暴

B.广西北部山区的低温冻害

C.河北南部的强对流天气

D.福建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

第1题,读图,判断兰州位于冷锋锋后,该日兰州气温下降,A错。

杭州位于锋面气旋的暖锋锋前,是阴雨连绵天气,B对。

根据等压线,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哈尔滨吹偏南风,C错。

昆明等压线稀疏,风力小,D错。

第2题,根据图中等压线,4月6日前后,内蒙古中西部受快行冷锋影响,可能有沙尘暴灾害,A对。

广西北部山区的纬度低,低温冻害灾害少,B错。

河北南部等压线稀疏,不是低压中心,不会有强对流天气,C错。

福建沿海地区没有形成低压中心,不会有台风天气,D错。

1.B 2.A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D.冬季

4.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

A.葡萄酿酒B.甘蔗制糖

C.棉花纺织D.大豆加工

第3题,根据图表降水量的逐月累计曲线变化图分析:

某月降水较多,曲线的变化幅度越大;

1、2月降水量各达100mm;

7、8月降水量小,曲线变化小;

12月降水量达150mm。

所以该地区冬季降水量大,亚热带地区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河流径流量大,最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故选D。

第4题,根据图示判断该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该气候区典型的农产品有葡萄、油橄榄等。

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干旱,有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所以适合发展葡萄酿酒工业。

3.D 4.A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

图1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2表示1464~1904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

读图回答5~7题。

5.下列地形单元中受到西路沙尘暴影响最大的是(  )

A.黄土高原B.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D.塔里木盆地

6.据图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发生次数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7.关于华北地区沙尘暴季节分布的形成原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距离沙源地较近,受风沙威胁大

B.该季节气候干燥,表土疏松

C.距离高压中心较近,风力较大

D.该季节雨雪天气频繁

第5题,读图1,根据西路沙尘暴的移动路线可得:

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故选D。

第6题,读图2可知,沙尘暴发生的时间多为3~5月,为北半球的春季,故选A。

第7题,华北地区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春季时气候干燥,表土疏松,B对。

华北地区距离沙尘暴的源地近,风沙威胁大,A对。

距离高压中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近,风力大,C对。

春季雨雪天气少,雨雪天气频繁不易发生沙尘暴,D错。

故选D。

5.D 6.A 7.D

某年春季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据此回答8~9题。

 

8.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  )

A.陕、桂、湘B.滇、黔、蜀

C.滇、黔、湘D.陕、蜀、桂

9.对于图中重特旱区旱灾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雨季未到,降水稀少

B.气温回升迅速,蒸发旺盛

C.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易渗漏

D.植被丰茂,蒸腾强烈

第8题,读图可知,图中重旱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等省,故选B。

第9题,图中重特旱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此时雨季未到,降水稀少;

气温回升迅速,蒸发旺盛;

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易渗漏都会导致干旱。

植被丰茂,蒸腾强烈,有利于涵养水源,不会发生严重干旱,D错。

8.B 9.D

10.对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引发的环境问题,下列叙述合理的有(  )

①加剧了风暴潮灾害 ②加大了洪涝威胁 ③海岸侵蚀加剧 ④引发海水入侵 ⑤引发土壤盐碱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选B。

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加剧了风暴潮灾害,①对。

对河流顶托能力增强,加大了洪涝威胁,②对。

海面升高,海岸侵蚀加剧,③对。

易引发海水入侵或海水倒灌问题,④对。

海水倒灌,可能引发土壤盐碱化,⑤对。

B对。

读我国某地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图甲),完成11~12题。

11.当该地正值图甲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比较稳定地影响当地的天气系统是图乙中的(  )

12.当该地正值图甲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图乙中的天气系统持续稳定在该地区较长时间时,我国将出现(  )

A.南涝北旱现象B.北涝南旱现象

C.东旱西涝现象D.全国均涝现象

第11题,根据图甲的降水量集中在6~7月,判断该地区位于长江流域;

而图甲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为8月,此时影响长江流域的天气系统为副热带高压;

A、D项为低压槽,错误;

而C项图示的风向向左偏,错误。

故选B项。

第12题,图甲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为8月,若副高较长时间稳定在该地区,说明副高势力强,则南方地区将持续干旱,雨带将较长时间停留在北方地区,故选B项。

11.B 12.B

13.旱灾风险是指干旱发生及其造成损失的概率。

下图示意内蒙古西南部某地旱灾风险等级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说出该区域旱灾风险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当地政府为减少旱灾损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读图,根据图例分析,该地中西部风险较高,东南部、东北部风险较低。

采取的措施结合实际回答即可。

中西部风险较高,东南部、东北部风险较低。

措施:

①加强灾情监测和预报;

②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建立防减灾应急机制;

③完善农业灌溉设施、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喷灌、滴灌);

④培育和推广耐旱作物;

⑤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

14.干旱灾害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我国干旱灾害分布示意图。

(1)分析②⑤区域旱灾的季节差异及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2)说明⑤区域可能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主要的监测手段。

(1)题,②⑤区域旱灾的季节差异从图中可以直接得出,其形成原因可结合两地的大气环流作答。

(2)题,⑤为西南地区,该区有我国主要林区,干旱会诱发森林火灾,主要的监测手段为遥感。

(1)差异:

②区域旱灾以春旱为主,⑤区域以冬春连旱为主。

 自然原因:

②区域:

春季降水少;

升温快,蒸发旺盛。

⑤区域:

冬春季节,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气温高,蒸发旺盛。

(2)森林火灾。

 遥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