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刚要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4219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刚要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近代史刚要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近代史刚要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近代史刚要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近代史刚要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刚要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近代史刚要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刚要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刚要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四、中国资产阶级的划分以及性质

1、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大官僚与大买办的结合,利用政治特权和与外国资本的紧密联系,在剥削劳动人民和挤压民族资本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2、民族资产阶级经营企业原始积累不足、规模小、设备落后,并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买办压迫发展缓慢。

民资具有两面性,斗争性、妥协性。

五、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1、两大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

2、关系:

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前者为后者的前提,后者为前者的目标。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经济技术进步,必须要改变这种社会制度,所以要争取民族独立,而争取到民族独立反过来又能够促进解放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社会稳定民族团结。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帝国主义没能够瓜分中国的原因

内部因素(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不能灭亡瓜分中国最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前仆后继、英勇顽强、视死如归斗争、义和团不畏强暴干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外部因素:

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和相互制约。

二、帝国主义侵略我国重要形式

1、政治控制:

控制内政外交(司法主权破坏如领事裁判权,关税主权如控制中国海关;

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扶植收买代理人

2、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南京条约五口通商);

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商品倾销资本输出(将中国变为原料产地与商品销售市场、开设洋行、开工厂、办银行、修铁路);

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3、文化渗透:

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4、军事侵略: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侵略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三、帝国主义对我国经济掠夺方式以及途径

除了巨额赔款外还有:

操纵中国经济命脉,将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掠夺中国资源与财富。

(掠夺矿产资源、农业、金融业,抢劫银行,掠夺中国劳动力,发行军用券等)

四、近代我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原因:

1、双半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军事废弛,一方面统治者昏庸愚昧、闭目塞听;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危及自身统治,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2、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另一原因。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

教训: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帝的民族斗争和反封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太平天国运动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正统权威,一定程度削弱了封建统治精神支柱;

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2、失败的原因

从主观上看: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无法克服小生产者阶级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向心力和战斗力);

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的思想理论不科学;

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不能侵略者与人民区别开来,对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

从客观上看: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3、失败的教训:

在双半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二、洋务运动中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内容★

1、兴办近代企业:

自强-创办军事工业(最大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最大造船厂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求富-创办民用工业(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

2、建立新式海陆军(福建、广东、南洋、北洋水师)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工艺、军事学堂)

三、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失败原因★

历史作用:

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客观上促进早期工业和民资的发展;

创办新式学堂培养近代化人才,近代教育的开始;

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

失败原因:

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其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为维护清王朝统治;

其次,洋务运动具有依赖性;

再次,洋务企业管理腐朽性。

四、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改革社会风习也起到促进作用。

1、维新派自身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义(政治上不能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但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经济基础——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思想上,倡导西学但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惧怕、脱离人民群众。

2、以慈禧为首的强大守旧势力反对。

戊戌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改良运动,作为中国民资登上政治舞台第一次表演,暴露民资软弱性,在双半社会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走不通,要争取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封的双半社会制度。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三民主义内容以及评析★

旧三民主义为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新三民主义增加反帝内容,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主权利为一般民众所有并且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评价:

旧三民主义描绘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革命发展。

新三民主义则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标志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二、辛亥革命历史意义以及失败原因★

1、性质:

资产阶级领导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

推翻封建主义统治帝国主义代理人清政府,打击中外反动势力;

结束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带来思想解放;

促进社会风俗积极改变;

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

3、原因:

根本上说,双半社会资本主义建国方案行不通,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独立富强;

主观上,资产阶级本身具有两面性,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软弱性,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不能充分发动群众、不能建立坚强政党作为团结革命力量的核心;

客观上,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4、教训: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走不通。

中篇综述:

翻天覆地三十年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二、近代中国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命运

三种政治力量: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买办官僚资产阶级)、民资、工农小资。

三种建国方案:

继续双半、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后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两个中国命运:

继续双半、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第四章:

开天辟地大事变

一、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背景:

1、新的社会力量,广泛的群众基础2、新文化要运动思想解放潮流3、俄国十月革命

导火索: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特点:

反帝反封彻底性、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及与工人运动结合。

二、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共产党是先进坚强的政党,是能够凝聚整个中华民族力量的领导核心;

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接受马克思主义等先进理论;

是在双半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内容★

内容:

在中共领导下农村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革命根据地建设。

书籍:

《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双半社会,内无民主外无独立、农民占全国人口大多数,是中国民主革命主力军、农村是敌人薄弱环节。

条件:

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双半社会、良好群众基础、继续向前的革命发展形势、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共产党组织力量和政策。

二、中国革命道路探索与成功的启示★

探索: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提出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启示: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际实践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

三、共产党连续出现三次左倾错误的原因★

表现:

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外部原因八七会议后左倾情绪始终没得到认真清理,共产国际错误指挥与干预

内部原因马克思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缺乏不能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四、遵义会议内容以及意义

解决军事问题、组织问题。

肯定毛泽东军事战略主张,否定批判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红军、革命,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五、长征精神与在今天长征精神的意义

长征精神: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信念、不怕牺牲、一切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依靠群众、艰苦奋斗。

今天意义:

长征中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爱国主义,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最高体现,值得当代人学习发扬。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国民政府在抗战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地位作用★

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消极抗战路线(相持)

1、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国民党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本进攻的主要任务。

但是其采取片面抗战路线,不敢放手发动群众,并且没有采取积极的防御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2、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对其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针,标志着国民党执行消极抗战路线。

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则★

1、中共强调全民族抗战没建立统一战线,但要保持独立自主。

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独立性,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发展抗日根据地;

对国民党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保持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

2、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3、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土地政策和依据★

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既有利于联合地主抗日又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

四、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反对主观主义(最重要,整顿学风)、宗派主义(整顿党风)、党八股(整顿文风)

文章:

《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

思想解放云顶,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在全党范围里确立起来。

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以及基本经验

是一百年来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中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提升。

1、中共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2、民族觉醒、团结、抗争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经验:

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力量源泉;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精神动力;

提高综合国力是自立于民族之林的保证;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从不惧怕战争;

坚持中共领导。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一、中共在解放战争中的土地政策以及依据★

《五四指示》决定将挡在抗日战争时期双减双交土地政策改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进一步激发他们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

定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二、国民党政权溃败的原因

1、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不代表人民的利益不代表时代的潮流)

2、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斗争策略有问题,配合、指挥不当)

3、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内部不团结、派系分裂)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经验

社会根源——帝封官压迫,中国人民要反帝反封反官;

群众基础——工农城市小资是主要力量、民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个少数民族爱国知识分子积极作用、广大人民参与;

坚强领导——中共(工人阶级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外部力量——国际无产阶级的支持。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近代史思考题

上编综述

1.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11、12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13、14

3.社会的性质(基本国情)、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16

4.中国资产阶级的划分及其性质15、16

5.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17

第一章

6.帝国主义中国经济掠夺的方式和途径25、26、27

7.帝国主义没有能够瓜分中国的原因34

8.近代我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35

第二章

9.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45

10.洋务运动中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内容46-48

1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失败的原因48、49

第三章

12.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以及评析61、118

1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失败的原因67、72

中编综述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三座大山)82-88

15.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命运。

91-93

4、

第四章

16.新文化运动内容、意义98、99

17.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04

18.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五章

19.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内容129

20.中国革命道路探索与成功的启示

21.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前中期,共产党连续出现三次“左”的错误的原因。

134

22.遵义会议的内容、意义136

第六章

23.国民政府在抗战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作用149、150

2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原则和策略总方针155

25.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土地政策及其依据157

26.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意义162、163

第七章

27.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的土地政策及其依据176、177

28.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188

29.国民党政权溃败的原因

30.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经验170171

31.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特点、感想

3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