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83888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Word格式.docx

《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Word格式.docx

大容量注射剂车间洁净区

臭氧消毒效果再验证方案

编号

页数

第2页/共6页

4.3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小组职务

岗位

责任

组长

生产管理部部长

审定验证方案及报告、指导验证实施、培训验证小组成员。

组员

工程部部长

负责组织仪器仪表的校验,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生产部长助理

编制验证方案、参及验证实施,负责整理、分析归档验证数据,起草验证报告。

工艺员

参及验证实施、整理、汇总验证数据

车间主管

审核验证方案、报告,协助验证组织实施。

QA主管

审核验证方案、监控方案实施。

QA

参及验证,现场监控复核。

QC

按批准的操作规程进行取样及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操作工

按批准的验证方案及操作规程实施操作。

4.4风险评估:

为确定大容量注射剂车间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验证的范围、程度,运用风险管理的工具,针对大容量注射剂车间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涉及的工艺设备及管道、物料、控制系统、关键设施、环境控制和人员操作等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并针对风险的级别采取相应措施。

4.4.1风险评估工具:

FMEA(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4.4.2将影响风险的因素划分为3类:

可能性、严重性、可检测性。

将上述三因素进一步划分级别(见下表)

第3页/共6页

风险因素等级划分表

风险影响因素

分数

描述

严重性

Severity

5

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及质量,导致整批产品报废。

4

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导致产品严重质量问题,且发生后不可逆。

3

此类风险可能导致成品的一般缺陷,对产品质量影响不太明显。

2

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明显,且通过相关措施影响可化为可逆性影响。

1

此类风险不对产品或数据产生最终影响,且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可能性

Possibility

极易发生,如:

复杂手工操作中的人员失误。

较易发生,如:

简单手工操作中习惯性人为失误。

偶尔发生,如:

简单手工操作中非习惯造性人为失误。

很少发生:

如:

自动化设备运行失误

发生可能性极低,如:

标准设备进行的自动化操作失败。

可检测性

Detection

目前的控制方法无法检测出潜在的缺陷

潜在缺陷在抵达下一个过程前,较难通过过程控制发现或防止

潜在缺陷在抵达下一个过程前,有一定的可能由过程控制发现或防止

潜在缺陷在抵达下一个过程前,有较高的几率的可能由过程控制发现或防止

潜在的缺陷在抵达下一个过程前肯定可被发现或被防止

4.4.3RPN(风险优先度)=Severity(严重程度)×

Possibility(发生的可能性)×

Detection(可探测性)

4.4.4风险优先数量等级判定

RPN:

风险优先数量等级判定

风险级别

处理措施

<

9

此风险水平可以接受,无需额外的控制措施

9-30

此风险需要采用控制措施,通过提高可检测性及或降低可能性,来降低最终的风险水平

>

30

此风险水平不可接受,必须采取措施降至可接受水平

计算公式

严重性×

发生的可能性×

可探测性

4.5影响大容量注射剂车间洁净区臭氧消毒验证效果的工艺参数风险评估表(见下页)

广东康臣药业集团内蒙古康源药业有限公司

要素

子要素

可能的风险点

风险可能导致结果

风险分析

风险

水平

风险控制活动

S

P

D

设备

臭氧发生器

臭氧发生器发生速度达不到洁净区消毒需求量

臭氧浓度无法保证,不能达到消毒效果

根据试验方法进行验证

时间设置不合理

达不到消毒要求

根据相关技术标准设定时限,并进行验证

臭氧发生器运行中出现故障

臭氧消毒不能完成,达不到消毒效果

10

对臭氧发生器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更换易耗部件

人员

操作

操作人员不能正确使用臭氧发生器

臭氧发生器不能按要求进行发生,且可能导致操作人员触电

45

由臭氧发生器设备供应商技术人员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后,方可进行操作

人员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参数未按设定执行,消毒效果不能达到工艺要求

18

由生产人员对臭氧消毒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并考核

安全

臭氧消毒时,人员未全部离场

消毒时臭氧浓度高,导致人员中毒

16

消毒前确认,所消毒区域无人员滞留,确认合格,方可进行臭氧消毒

环境

洁净区密闭

洁净区各功能房间及对一般区的门,未能及时关闭

消毒时臭氧泄露,达不到消毒效果,且泄露至一般区,导致人员不适

消毒前确认所有洁净区房间对一般区的门均已关闭

质量风险评估表

空调

系统

控制不当,消毒失败

臭氧来不及发挥消毒效果即被排风排掉

32

设计合理的臭氧消毒流程,特别注意空调系统阀门的控制

浓度

浓度设置较低,或无根据

浓度设定达不到消毒要求

根据卫生部《臭氧消毒技术规范》设定合理的浓度

检验方法

臭氧

指示剂

检验人员不会使用指示剂

取样失败,或数据及实际不符

由QC主管对取样人员进行培训

微生物

挑战

试验

合格标准的确定不合理

试验结果不认可

参考权威部门颁布的合格标准,设计试验方案

方案设计

取样

未能在最难清洁位置取样

验证结果无说服力

1、经过评估,确定最难清洁位置。

2、取样时由QA进行复核

取样设计不合理,人员直接进行取样

高浓度臭氧对取样人员身体造成伤害

20

1、设计合理的取样流程

2、对取样人员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

自净

时间

臭氧残留较高

对消毒后进入洁净区的人员造成伤害

自净后进行浓度监测

第4页/共6页

4.5.1验证所需文件及准备检查:

验证实施前检查并确认及本次验证有关的所有文件记录应齐全。

检查记录见附表1:

验证文件检查确认表。

4.5.2验证所需要的仪器、仪表、设备及检查:

验证实施前检查并确认及本次验证有关的所有仪器、仪表是否校验,是否在有效期内,设备是否完好。

检查记录见附表2:

设备检查确认表。

4.6验证步骤及方法:

4.6.1大容量注射剂车间C级洁净区臭氧消毒流程简述:

大容量注射剂车间C级洁净区,在《TBC-2531CHW型空调净化系统使用标准操作规程》中规定每天生产结束进行臭氧消毒,待人员全部撤出后,臭氧发生器开启90分钟(确保达到相应浓度后,维持60分钟以上),消毒结束后,进行自净,自行稀释并分解。

4.6.2臭氧发生器选型确认:

根据《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年)关于臭氧发生器选择的相关说明对大容量注射剂车间所采用的GJCF-G-3-200g型臭氧发生器产量进行确认:

4.6.2.1消毒总体积计算:

以选择合适的臭氧发生器为前提,设洁净室(区)体积为V1,HVAC系统风管容积为V2,

V3为保持洁净区正压所补充的新风的臭氧消耗量。

则消毒空间体积为:

V=V1+V2+V3

V1(洁净区总体积)=洁净区面积×

层高=640㎡×

2.8m=1792m³

V2(风管容积)≈200m³

V3=67000m³

/h(HVAC系统循环总风量)×

45.7%(新风补充量所占比例)×

10%(保持洁净区正压需补充的新风量)×

37.75%(计算应用臭氧半衰率的预算值)=1156m³

V(消毒空间总体积)=1792m³

+200m³

+1156m³

=3148m³

4.6.2.2臭氧发生器的选择:

根据《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年)相关说明,对臭氧空间消毒浓度约为10mg/m³

、对表面消毒浓度应为19.63mg/立方米。

臭氧发生器的发生量(W)计算公式为:

W=CV/(1-S)

C:

臭氧发生器所需浓度

V:

消毒空间总体积

S:

1小时后臭氧衰退率

计算结果:

W=(3148³

×

19.63mg/m³

)/(1-0.6225)=163696mg/h=163.696g/h

根据设备说明GJCF-G-3-200g型臭氧发生器产量为200g/h,所以臭氧发生器产量能够满足消毒要求。

4.6.3臭氧浓度确认:

第5页/共6页

4.6.3.1臭氧最难到达位置确认:

根据臭氧发生器安放位置,及送风管道走向,确定最

远端房间为洗衣室。

另外在大容量注射剂车间洁净区为矩形,在前、中、后,各设施一房

间作为取样点,且取样点在房间内位置距离送风口的最远点。

所以取样点共3点:

分别为灌装间西南角地面(取样点1)、原辅料暂存间东南角地面(取样点2)、洗衣室西北角地面[距离臭氧发生器最远端](取样点3)。

4.6.3.2标准制定:

根据《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相关说明,对臭氧空间消毒浓度约为10mg/m³

、对表面消毒浓度应为19.63mg/立方米,臭氧浓度试管单位为ppm,所以需进行折算:

根据公式:

mg/m3=M/22.4·

ppm·

[273/(273+T)]*(Ba/101325),其中M=48、T=25℃、Ba=大气压,得出19.63mg/m³

=10ppm。

所以标准为≥10ppm。

4.6.3.3取样方法:

使用臭氧专属试管(定量抽气功能)在上述三位置,在开始臭氧消毒后,每隔10分钟记录进行一次监测,待达到消毒浓度后,每20分钟检测一次,直至臭氧消毒结束。

《TBC-2531CHW型空调净化系统使用标准操作规程》规定消毒过程中臭氧发生器开启90分钟(发生至达到10ppm+10ppm维持时间),在实际阶段性取样检测中,如果浓度达到10ppm,而能够维持60分钟,即说明消毒过程中臭氧浓度达到要求。

另外自净结束进行检测,确定臭氧无残留。

4.6.3.4取样人员戴防毒面具进入洁净区。

进入前对防毒面具进行检查。

测试人员如出现身体不适,立即停止取样。

取样时间

取样点

消毒阶段浓度大于等于10ppm

第10分钟

第20分钟

第40分钟

第..分钟

自净结束

取样点1

取样点2

取样点3

检验人及时间

年月日

复核人及时间

4.6.4微生物挑战试验:

取配制好的含均浓度为10-15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孢子悬液,在消毒前,取经灭菌的90mm平皿至于各取样点,每个取样点放置2个,每个平皿内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孢子悬液1ml,臭氧消毒接受后,盖上平皿盖,加入营养培养基15ml,摇匀,置培养箱中33℃培养3天,观察结果,同时做阳性对照及阴性对照。

第6页/共6页

培养结果为阴性

皿1

皿2

4.7验证实施控制

4.7.1验证方案批准后,对验证小组成员应进行培训,并做好人员培训记录,确保验证的顺利实施。

4.7.2在验证实施过程中发生数据偏移应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分析,并作出正确的判

断,保证验证工作的实施。

如验证过程出现偏差,应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方可进行验

证。

(附表4:

异常情况处理记录)

4.7.3在连续三次验证中,若有一次验证结果不符合规定,应重新进行三次连续验证;

若有二次及以上的验证结果不符合规定,则应对设备进行排查维修,并考虑修订规

程,重新进行验证,直至三次连续验证结果均符合规定为止。

4.7.4验证方案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变更时,验证小组应重新起草验证方案,经集体讨论,作出评价,批准后验证才可以按变更后的验证方案继续。

4.8验证实验结束,验证小组收集各项验证试验结果,集体讨论,起草验证报告,作出分析、评价及结论,会签。

4.9验证领导小组审批,出具审批意见,并确定验证周期。

见附表3:

验证结果审查表。

4.10验证方案如有变更执行变更控制流程,车间主管提出申请,质量管理部审核意见后报验证领导小组审批,见附表5:

验证方案变更审批表。

附表1验证文件记录检查确认表

序号

文件记录名称

文件、记录编码

有“√”

无“×

《TBC-2531CHW型空调净化系统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Q/CKP-W4-05-303(00)

结论

检查人:

日期:

确认人:

附表2设备完好情况确认表

设备名称

型号

完好“√”

不完好“×

空调净化系统

TBC-2531CHW型

GJCF-G-3-200g型

气体采样仪

ZG-1

臭氧检测试管

附表3:

验证结果审查表

验证项目

验证内容

验证结果

验证

小组

评价

验证小组组长:

验证小组成员:

领导

再验证时间:

验证领导小组组长:

项目名称

发生情况时间

发生情况地点

情况性质

异常情况概述

报告人:

原因分析

日期:

处理方法

批准

验证领导小组组长:

附表4异常情况处理记录

确认方案名称

确认方案编号

变更内容

变更原因及依据

变更后方案

申请部门:

起草人:

年月日

审核

审核人:

年月日

批准人:

附表5:

验证方案变更审批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