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小区智能化工程招标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3778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小区智能化工程招标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改小区智能化工程招标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改小区智能化工程招标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改小区智能化工程招标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改小区智能化工程招标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小区智能化工程招标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

《改小区智能化工程招标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小区智能化工程招标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改小区智能化工程招标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02198-94

《数据电缆接口规范(DOCSIS)》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

《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CATV行业标准》GY/T121-95

一、访客对讲及住户报警系统

1、总体功能要求

通信联网对讲:

管理机、围墙机、单元门口机(地下车库入单元)、室内分机。

监视监控:

可按室户主内机的监视键或提起手柄监视室外的情况。

免打扰功能:

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设定1-9999分钟内任意时间段分机呼叫无振铃声,但可显示图像,设定时间结束后,恢复振铃声,保证休息时间不受打扰。

信息发布及查询功能:

信息由物业中心的计算机自由编辑,信息发布在小区主入口显示屏小区公共区域信报栏显示屏上。

保密功能:

来访客人与住户进行通话时其它住户不能进行监听。

密码开锁:

主机内存有各住户设置的开锁密码,任一住户通自设的密码可打开门锁,密码实行一户一码制,无重码,可随时更改。

门禁功能(刷卡开锁):

系统中各个门口机可以带有感应式非接触卡读头。

小区内住宅居民一个一卡。

凡持有已注册的卡片,就能通过刷卡开锁。

使小区居民所持卡片在小区内一卡通,通过刷卡,管理中心的电脑可以显示进入小区人员的照片资料等,以供管理员核查进入者的合法性。

每户可注册15张卡,通过刷卡读头进行刷卡开锁。

发给业主的智能卡,要和临时进入小区使用的智能卡(临时卡)功能及式样要进行区分。

免挂机功能:

分机未挂好不影响呼叫,如要恢复通话只需拍一下叉簧即可。

抢线功能:

住户在与门口主机或其它住户进行通话时,管理主机进行抢线,使管理人员能及时与住户进行通话。

统一管理功能:

系统具有严格、方便的管理模式,来访者必须通过小区副管理机或小区大门口主机(壁挂式副管理机)处的保安人员与住户通话、确认来访者身份后,方可让其进入小区。

来访者来到楼门口主机如忘记住户号码可通过楼门口主机保安键向管理中心求助,管理中心通过监视器确认来访者并打开门口电控锁或提供有关信息方便来访者。

管理中心管理员有事可通过管理机向小区所有住户及出入口保安人员联络,同时所有用户或出入口保安人员也可向管理中心呼叫或求助。

这种管理模式完全把不安全因素控制在小区之外而且相互联络极为方便、快捷,物业管理简单、方便、安全、省时、省力。

  小区内每个住户都安装紧急按钮;

别墅每户在一层及三层楼梯口都安装红外探测器。

当发生意外时,系统将自动按照内部程序设定的警情,把报警信号传送到远端的物业管理部门。

2、技术要求

1)别墅访客对讲及报警系统要求:

a.别墅彩色可视对讲主机功能及技术参数不低于

功能要求

✓配有红外线发光二极管,保证夜间图像清晰;

✓联网功能;

✓可视、对讲和开锁功能;

✓密码开锁功能,可对所布的可撤防防区进行撤防;

✓可带多台同一号码的副分机;

✓可串接在户户对讲系统中作为二次对讲门铃。

技术参数

✓摄像头:

1/3〞CCD

✓分辨率:

420TV线

✓最低照度:

0.01LUX

✓视频输出:

1VP-P/75Ω

✓音频信噪比:

≥50dB

✓音频失真:

≤5%

✓工作电流:

静态≤80mA,动态≤170mA

✓工作电压:

DC12V±

10%

✓工作温度:

-40℃~+70℃

b.彩色可视室内分机

功能要求

✓能接收门口主机的呼叫对讲并开锁

✓可按报警键呼叫管理中心机,与之实现双向对讲

✓具有单户监视功能

技术参数

✓显像管:

4"TFT彩色液晶显示屏

✓解晰度:

像素(4〞)

✓外观表面采用高档玻璃镜面、超薄外挂式设计;

✓产品采用SMT工艺,集成度高,稳定性强;

c.管理中心机

✓4行*16字液晶显示,可存储多达545条报警信息

✓在任何状态下均可接收报警信号并实时显示报警类型、时间、日期

✓采用RS232接口与计算机联机,可实时接收报警信息或抄表数据,通过管理机,

✓能随时查询历次报警记录

✓可与门口机、分机及副管理机实现双向呼叫对讲,并显示来电号码

✓门口机呼叫管理中心时,管理机可显示门口机号码并控制电控锁

✓具有时钟功能,可进行时间、日期设置

✓可配接多台门口主机及多台副管理机

✓内置开关电源,并配有备用电池

✓具有管理员抢线功能

为避免设备负担过重,避免出现占线,减少故障,在管理中心设置两台管理机分区域管理。

✓微机接口:

232接口

✓通话距离:

5Km

✓输入电压:

AC/100V~250V

静态:

100mA;

动态:

150mA

-10℃~+55℃

d.外观及结构

达到GB12663-2001的要求;

e.机械结构

✓按钮、开关操作灵活、可靠,零部件紧固无松动;

✓叉簧特性和按键号盘特性达到相应电话机国家标准的要求;

✓安装固定后,门口机、室内机的接线端子均未暴露在可能摸到的表面;

✓门口机的外壳有防止非正常拆卸的保护措施;

✓系统的电源外壳设计对备用电源作出可靠安排。

f.标志

✓系统各组成部分有清晰、永久的标志,产品标志达到GB12663-2001的要求。

g.机械强度

✓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外壳能承受对每个能正常接触到的表面施加0.5J的碰撞,试验后不会产生永久的变形。

h.外壳防护能力

外壳防护能力达到I级,门口机、室外安装的系统电源和其它部分达到GB/T15211-1994的规定。

在淋水后,能正常工作。

并达到规定的抗电强度和绝缘电阻的要求,室内机、室内安装的系统电源和其它部分达到GB/T15211-1994的规定。

i.通话传输特性

✓应答通道频率:

300-3400HZ

✓主呼通道频率:

✓应答通道信噪比:

52DB

✓应答通道输出不失真功率:

100MW

✓主呼通道输出不失真功率:

✓应答通道输入电平:

35MV

✓主呼通道输入电平:

25MV

✓短距离传输各输出临界不失真功率:

免提主呼通道256MW,应答通道380MW

✓输入信号灵敏度:

免提输出功率100MW(频率1KHZ,负载8欧)

✓远距离传输各输出临界不失真功率:

免提主呼通道248MW,应答通道376MW

✓远距离传输导线:

免提接听输出功率80MW

✓远距离传输输入端输入信号电平:

j.振铃声级

✓室内机的振铃声级75DB,且大小可调,能实现免打扰功能。

k.管理软件的功能

✓可根据实际的小区地形设计电子地图,设计建筑方位及输入建筑资料,房屋的资料及结构设计,在房屋结构中设计报警的位置;

✓查询、打印小区建筑、房屋资料;

✓可实时接收报警信息,直观地显示报警方位(楼幢方位,报警点在房屋的位置),显示报警房屋的业主及住宿人员的资料,方便物业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单条件多方式维护、查询报警信息,并打印。

✓从门口主机里读取相关具有开锁权限的卡资料,并登记相关住户和卡资料;

✓把具有开锁权限的住户卡下传至相关门口主机里;

✓对门口主机里的住户卡进行注销,使住户卡在相关主机中无权开锁;

✓对用户进出门的刷卡记录进行登记,并查询。

 

2)高层住宅访客对讲及报警系统要求:

a.单元门可视对讲主机

功能要求

✓可选择LED显示

✓彩色CCD配有红外发光管

✓配有镜头角度调节工具,可调节CCD镜头角度

✓拥有功能选择菜单

✓呼叫分机可视对讲、接收分机的开锁

✓呼叫和传输视频至管理中心,接收管理中心的开锁

✓一户一密码

✓可内置IC/ID读头

✓分机在线巡检功能

✓可配接各种锁类,开锁时间最长可设10秒

✓摄像头:

1/3″CCD

✓镜头:

F=2(手动调焦)、92度可视角

420TV线

✓显示:

4位LED

✓通话时限:

70秒以上

✓密码:

1-6位数字

✓卡的类型:

非接触式感应卡

✓存卡容量:

15张/户

✓读卡距离:

3-6cm

✓功耗:

静态≤160mA

✓动态≤410mA

10%

-40℃~+70℃

b.地下停车场入口单元主机

3-6cm(视卡而定)

工作温度:

c.可视分机

✓能接收门口主机的呼叫,并可视对讲及开锁;

✓具有防区指示灯提示和声音提示;

✓可通过门口主机上刷卡开锁;

✓显示屏:

4〞彩色TFT

✓扫描频率:

15625HZ50HZ

✓视频输入:

400TV线

✓报警方式:

常闭或常开

✓设防延时时间:

1~1800秒

✓撤防延时时间:

1~99秒

-10℃~+55℃

3、数量由设计方统计

二、周界防越系统

1、功能要求

建立封闭式的小区,加强出入口管理,防范区外闲杂人员进入,当有人非法翻越围墙或破坏,探测器可立即将警情传送到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对报警信号进行接收和处理,电脑上跳出的小区电子地图上显示出入侵区域;

同时,外接的声光报警器开始报警;

同时,与监控系统联动,监控屏幕上跳出入侵区域的现场实时画面;

中心值班人员通知巡逻中的保安人员立刻赶往现场处理。

中心保安人员在现场处理完毕后,对报警主机及探测器的报警状态进行恢复。

现场报警同时也能警号报警,提醒附近职工注意,协助保安人员。

1.1工作原理

脉冲发生器(主机)通电后发射端口向前端围栏发出脉冲电压,时间间隔大约1.5秒发射1次,脉冲在围栏上停留的时间大约0.1秒,前端围栏上形成回路后把脉冲回到主机的接收端口,此端口接收反馈回来的脉冲信号;

同时主机还会探测两个发射端之间的电阻值。

如果前端围栏遭到破坏造成断路或短路,脉冲主机的接收端口接收不到脉冲信号或两个发射端之间的电阻太小,主机都会发出报警。

2.1.1高压电子脉冲式探测器应安装防雷装置(避雷器或浪涌保护器等),户外高压电子脉冲主机应设置防雨箱。

2.1.2 

前端探测围栏必须有一个与其它接地系统完全隔离的独立的接地系统,且应与其它接地系统保持10m以上距离。

接地体应埋设在导电相对良好的地方,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如埋设在潮湿的地方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

2.1.3 

前端探测围栏不应有盲区,形成的警戒线应沿周界屏障封闭。

2.1.4 

前端探测围栏的防区划分应有利于报警时准确定位,且长度应不大于70m。

2.1.5 

每个防区的两端应安装防区终端受力杆。

2.1.6 

每个防区的中间应安装防区区间受力杆,防区区间受力杆间或与防区终端受力杆间距应不大于25m。

2.1.7 

防区内有拐角的地方应安装防区区间受力杆;

拐角的角度小于120°

时,应使用防区终端受力杆。

2.1.8 

不得以金属栏杆、水管或电力、通信线路的电杆作为防区终端或区间受力杆。

2.1.9 

防区内应安装支撑杆,支撑杆间距应不大于5m。

2.1.10 

前端探测围栏应具有禁止人通行的警示牌,警示牌应每隔10m设置一个,并应做到昼夜可视。

2.1.11 

高压电子脉冲式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2.1.12 

前端探测围栏的金属导线连接处应采用压接法连接。

2.1.13 

安装在受力杆和支撑杆上的绝缘子应固定牢靠。

2.2 附属式安装

2.2.1 

附属式安装通常应采用顶置式安装;

如采用侧置式安装,则前端探测围栏的最下一根金属导线高度距地面应不小于2.3m。

2.2.2 

顶置式安装可以采用直立式安装,也可以采用倾斜式安装。

2.2.3 

附属物的高度应在2.0m-2.8m之间。

2.2.4 

前端探测围栏最上一根金属导线与附属物的间距应不小于800mm。

2.2.5 

前端探测围栏最下一根金属导线与附属物的间距为120mm±

10mm。

2.2.6 

前端探测围栏底部三根金属导线,相邻二根的垂直距离为120mm±

10mm;

前端探测围栏其它相邻二根金属导线的垂直距离为150mm±

2.3 

落地式安装

2.3.1 

应在前端探测围栏的一侧或两侧安装不低于1.2m的防护网或围墙,防止人体误靠近。

2.3.2 

防护网或围墙与前端探测围栏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m。

2.3.3 

前端探测围栏高度不应低于1.8m。

2.3.4 

前端探测围栏1.2m以下的水平相邻金属导线之间距离为120mm±

1.2m以上水平相邻金属导线之间距离为150mm±

3、数量由设计方统计:

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是智能小区中必不可少的系统之一,是技术防范的重要手段。

本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

前端摄像机、传输部分、视频控制切换控制、显示/录像设备。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应能根据小区安全防范管理的要求和小区不同类型防护等级的需求,分别选用全云台彩色/黑白转换一体化摄像机、彩色半球摄像机、彩色低照度固定摄像机、超强光抑制固定摄像机。

对小区重要场所(如小区出入口、主干道、广场、周边围墙、车库出入口、车库内、住宅大堂、住宅通车库出入口等)进行录像监控。

系统可24小时不间断录像,存储时间不少于30天(非动态录像),存储画质不低于CIF,码流不低于200M/小时。

现场采集和远距离监测和遥控:

能在主控中心可以看到16画面分割图像,任意调整或切换画面。

字符显示功能:

在显示器上叠加监测前端的摄像机位置、编号、日期、时间并有记忆功能。

图像存储:

能快速检索及回放,能对所有被监视的区域实行动态录像,以桢切换编码录像输入全面连续记录监视图像,以单画面、双画面、四画面等多画面形式回放。

特殊监控区域配置云台及电动变焦镜头实施远距离遥控,随时获取所需要的画面特写。

报警联动功能:

系统接收的报警信号可以自动锁定发警区域,同时启动现场灯光,实施驱动录像机录像。

2、技术要求:

2.1前端设备选择

a.全云台彩色/黑白转换一体化摄像机用于小区出入口、主干道、广场、车库内,摄像机性能要求不低于:

内置22倍变焦镜头,1/4”470K,像素SuperHADCCD,清晰度500TV线,日夜转换功能,DSS数字慢快门,屏幕显示夜间模式最低照度0.005Lux,移动侦测,屏幕菜单显示,锐度、镜像。

信号制式

PAL

总/有效像素

470K/440K

图像元件

1/4"

SuperHADCCD

镜头

20倍变焦(F1.5(W),F3.6(T)f=3.25-88.0mm)

聚集范围

WIDE(0.01m),TELE(1.0m)

同步

内同步

行频

15.625KHz

场频

50Hz

信噪比

不低于52dB

最低照度

彩色:

1Lux黑白:

0Lux(IRON)/0.005Lux(IROFF)

清晰度

500TV线

视频输出

复合视频1Vp-p(75Ω),Y/C分离

控制

变焦/聚焦DC控制(PTZ)

变焦速度

慢速/中速/快速

变焦/聚焦预置

64个预置点设置/调用(EEPROM存储)

摄像机地址

关,0-255(总线256)

聚焦模式

自动/键控自动/手动

白平衡

自动(ATW)/室内/室外/手动/键控自动

曝光模式

自动/光圈手动/AGC手动/DSS手动

移动侦测

开/关(灵敏度:

0-15[16种模式])

电子快门

1/50to1/50,000

防闪烁模式

手动开/关

光圈控制

自动/手动

自动增益控制

DSS数字慢快门 

工作温度/湿度

-10°

C--50°

C/0%RH—80%RH

储存温度/湿度

-20°

C--60°

C/0%RH—85%RH

电源

DC12V

功率

最大3.4W

b、彩色转黑白半球摄像机用于住宅大堂,摄像机性能要求不低于:

水平清晰度520TV线,最低照度0.05Lux(F1.2),自动白平衡,内外同步(LL),48dB信噪比,电源:

DC12/AC24Vv,全天候型监控场所,需要较高清晰度,近距离大范围监控,日夜两用模式。

470K/440K

f=4.0mm~9.0mm(F1.6)

CCD

SONY1/3”SuperHADCCD

分辨率

520线

大于48dB

内/外同步(LL)

0.5Lux(彩色F1.2)0.05Lux(黑白F1.2)

复合视频1Vp-p(75Ω)

自动

自动曝光

自动

日夜模式

快门速度

白平衡

自动2500°

K~10000°

K

电源

DC12V

功率

低于2.3W

工作温度/湿度

C--50°

C/0%RH—80%RH

c、超强光抑制固定摄像机用于停车场出入口,摄像机性能不低于:

570TV线(彩色)/710TV线(黑白),最低照度0.0007Lux(彩色)/0.00003Lux(黑白),HSBLC(超强光抑制功能),3D-DNR(3D-数码降噪),Sens-Up滤光片切换式,日夜转换数码日夜转换(LS901P-B1),屏幕菜单显示,RS232C。

制式

470K/440K

光捕捉器件

1/3“DualScanCCD

C/CS接口(C接口转换接圈)

信号处理器

XDI

同步系统

内(Internal) 

/外(LineLock)

行频(H)

场频(V)

50Hz

水平解析度

570TV线(彩色)/710TV线(黑白)

不低于52dB(AGCOff)

彩色:

0.0007Lux黑白:

0.00003Lux

视频输出信号l

1Vp-pComposite(75Ω)

功能

日夜转换

不感红外

宽动态

72dB(普通摄像机170倍)

3D-DNR

3D-DNR

增益控制

关/低/中/高

1/50~1/90,000

电子灵敏度

自动:

x1~x128/ 

手动:

x2,x4,…..x512

自动/键控/手动

4区

隐私遮挡

8区

屏幕菜单

中/英文菜单 

强光抑制

数字变焦

X8(内置水平/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