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3662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出示句子: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全班齐读最后一节,你认为这句话哪几个词是关键词?

什么是“独特”什么是“迷人”

(2)讨论后小结:

“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

“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

真是这样吗?

同学们,下节课我们再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把你认为最独特、最迷人或最感兴趣的语句划出来,反复读, 

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这么多美图,让人目不暇接啊!

你们对哪一处最感兴趣呢?

请你说一说。

以下面几句为例相机指导:

(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别有风趣”、“装饰”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

(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

(2)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

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想象一下“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说说你的感受。

(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

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

(3)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这句话形象地呈现了“雨后春笋”的美妙画面,尤其是一个“探”字,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使人感觉生动、自然。

(4)从他们的房前屋后经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

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雄鸡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俨然一位将军在阅兵,斗志昂扬,又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教学中,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教师的点拨、指导要适当,不可越俎代庖。

3.组内品读,交流感受。

还有很多“独特”“迷人”的乡下美景,让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先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4.结合全文,再抓最后一段,体会作者情感。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

其实,乡下的美景还多着呢!

(课件出示更多的乡村美景。

乡间的美景真是让人看也看不够啊!

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积累语言

仔细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试着背诵下来。

四、回归整体,归纳升华

今天的学习就要结束了,请你们谈谈学习了这课的感受吧!

五、阅读链接,作业延伸

乡下人家的生活不仅美如画,而且美如诗呢?

请同学读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自由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六、布置作业

1.搜集积累描绘赞美乡村田园生活的诗句。

2.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

板书设计:

瓜架竹笋鲜花,

小河石桥鸡鸭,

21乡下人家 

风鸟儿红霞, 

独特、迷人

月明人静,

最美乡下人家。

《22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4.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

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难点是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一课时

一、初知荷兰,激发兴趣

1.导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那我带大家飞越重洋,做一次跨越国际的长途旅游。

请欣赏:

2.出示一组荷兰的风光图片,根据画面内容简要地介绍荷兰。

(主要了解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特点)

3.听了我的介绍,你了解到了一个怎样的荷兰?

4.教师:

是的,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齐读。

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朗读课文,体会牧场之国的韵味

1.学生默读课文,看看“牧场之国”哪些地方最吸引你,一边读一边做记号。

2.在小组内交流感受,并读出感受。

3.全班交流。

随着学生的回答,朗读相关的内容,随机教学2~5自然段(以第二自然段为例)。

这个自然段主要写牛:

(1)在这一段里你还看到了什么?

除了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的牛,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牛?

随机朗读理解相关句子,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如:

“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无比尊严。

(2)师小结:

这么多各种各样的牛,这么多神态各异的牛,难怪,作者写到──齐读: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花牛。

指名读。

你为什么这么突出“全是”这个词?

(3)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象,争取情境再现。

以同样的方法,随机教学其它自然段。

四、总结升华,重点感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读完课文,我完全同意这真的是个牧场之国。

却对文中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这一句: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不理解。

这句话文中出了几次?

(2、3、4、5自然段各一次。

难道说,以郁金香而闻名的“花之国”就不是真正的荷兰了?

难道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而运河纵横交错的“水之国”就不是真正的荷兰了?

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在这句话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大家再次回顾课文,结合插图,静下心来想一想。

2.交流:

师引导:

作者不是否认“花之国”、“水之国”是真正的荷兰。

他是通过这样的句子,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被为“牧场之国”的荷兰的深深的喜爱与赞叹。

这份喜爱与赞叹,全都融在了这四次出现的“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一句话中了!

而这四句话分别出现在不同的自然段中,作者所赞叹情象又各不相同。

3.指导朗读。

让我们与作者一起来表达对牧场之国这份深深的喜爱与赞叹!

五、积累运用,布置作业

1.摘抄好词佳句;

2.查资料,仿写荷兰,如:

水之国、花之国、风车之国。

两项作业,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其一。

22牧场之国 

碧绿草原、黑白花牛

     成群骏马,膘肥体壮

     绵羊猪群,悠然自得

     晚霞满天、牛羊歇息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2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箬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

默写前两首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是体会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一、以图导题,理解题意,学习《乡村四月》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哪个朝代的?

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3.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

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做记号。

4.小组交流。

三、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

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

“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四、解疑品读,感悟诗情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

注意“少”“才”“又”的读法。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

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五、背诵,积累语言

六、引导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 

江南农村初夏的风光

子规声里雨如烟。

热爱、赞美

乡村四月闲人少, 

紧张繁忙的劳动景象

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 

昼、夜 

各当家 

赞扬

(宋 

范成大) 

桑 

阴 

学种瓜

第二课时 

《渔歌子》

一、创设意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初步感受到景色美;

它和古诗在表达上不太一样)

2.你们了解词吗?

试着说一说。

3.简介作者背景:

张志和:

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

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二、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

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白鹭:

闲适的象征。

它能衬托出渔夫的生活环境。

桃花流水:

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不须归:

乐而忘返,不想回家。

7.教师小结:

这首诗有鲜明的湖光山色,有渔翁闲适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

四、积累语言,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3.默写两首古诗。

白鹭飞

渔歌子 

桃花、流水、厥鱼 

热爱大自然

斜风细雨?

?

不须归

《24*麦哨》教学设计

1.认识“畔、兜、穗”等8个字。

2.自主读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品味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积累。

一、听田园牧歌

1.板书课题:

给这两个字分别组一个合适的词,想想麦哨是什么?

(用麦秆做成的哨子)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听听吹响麦哨的声音是怎样的?

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

是怎样描写的?

3.交流,读通相关段落(课文第一、二、七、八自然段)。

读准多音字“和”、“应”。

(提示:

这两个字意思相近,可以组成一个同样意思的新词“应和”。

4.读了课文,谁能来模仿吹响麦哨的声音?

吹得短促,吹得悠长,与同桌合作“应和着”吹一吹,忽高忽低。

5.变化丰富的麦哨声就像一曲曲风格不同的田园牧歌,我们听着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短促的麦哨声是一曲欢快的乐曲,悠长的麦哨声是一曲柔美的乐曲,而相互应和着的麦哨声就像一曲合奏曲。

6.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麦哨声的段落。

7.学习写法。

麦哨声一呼一应,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

你还发现什么也前后呼应着?

(小结:

课文首尾两次写到“麦哨”。

你呼我应,让我们一直沉浸在麦哨所吹响的田园牧歌里。

二、赏田园画意

1.为什么孩子们的麦哨声吹得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其他段落,去欣赏乡野生活里的“欢快”与“柔美”的画面。

2.学生自读自悟,把“欢快”与“柔美”标注在相关的句子边。

3.随机交流所欣赏到的“乐”与“美”和画面,边交流边指导朗读,读出相应的感受。

(1)孩子们衣服美:

“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

①看图品味:

碧蓝的湖水边,茵茵绿草地上,孩子们玩耍割草,就像是绿草地上盛开了无数美丽的花儿,好一幅色彩艳丽的画。

②随机板书:

碧湖,绿田,孩子,色彩斑斓的画

(2)田野里花果美: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①哪些颜色映入你的眼帘?

(圈划:

鹅黄嫩绿、浓阴、金黄、黑白相间、雪白、浅黄色)

②这些颜色是一起出现的吗?

前几天、转眼间)

③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好一幅变幻无穷五彩纷呈的画。

④随机板书:

油菜,蚕豆,稻花

(3)田园里丰收乐:

①哪些词语让你看到了丰收的景象?

到处、密密的、一蓬蓬、丰满、齐刷刷。

②重点品味“擎”。

(与举、托相比,“擎”字更显出果实的丰满,突出麦子的自豪与献礼般的郑重。

③你又从哪里感受到了丰收的欢乐?

跳动的音符奏出的是什么乐曲?

(好一曲欢庆丰收的歌。

随机板书:

欢庆丰收的歌)

(4)小伙伴游戏乐:

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①看图想象说话,在这天然的草垫子上,孩子们会怎样快乐地游戏?

(例:

只见小牛来了个倒竖蜻蜓,还倒立着“走”起路来,两条腿在空中一颠一颠的,引得妞妞直拍手。

哎哟,不好了,他手一软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草地上。

不过,没事,那柔软的“垫子”让他乐得打起滚来。

)难怪“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翻跟头,竖蜻蜓,小伙伴们乐开花

(5)茅茅针滋味美:

“……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草地是天然的垫子,那茅茅针呢?

(是天然的绿色饮料)

三、抒田园诗情

1.同学们,刚才我们品味着课文,仿佛看到了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玩耍嬉戏的情形,那快乐美好的田园生活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你再仔细读读课文,一定会发现课文中的好多词句也像麦芒一样齐刷刷的,也是那样的美。

2.学生自读,寻找有规律的词句,交流美的语句,诵读积累喜欢的词句。

(通过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等形式读出句的节奏美,积累词句)

一声呼,一声应 

玩累了,喊渴了 

密密的 

鼓鼓的 

嚼嚼,吮吮

你呼我应,此起彼落 

一张张 

一朵朵 

一蓬蓬 

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

(重叠与对称)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

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

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排比句)

3.作者用极富诗情画意的语言为我们制作了一部田园风光片。

其实那让人向往的田园景色何止这一些呢?

诗人刘定安用一首首短诗向我们展示了江南田园美景。

(学生自由诵读)

惊飞油菜地里/几只鹧鸪/哨音竟沾住了几片白羽?

《麦哨》

又是一场雨/好多人被淋湿/湿润的清晨和黄昏/原上草色迷离/雨伞长出叶子/蘑菇戴上斗笠/炸雷翻滚在牛角上/少年心事在风里飞?

《在雨季》

像我来时一样/油菜花在拂晓开放/凝露的风/在三月的轻烟里/吹过有梦的村庄?

《三月》

4.课外作业:

请同学们选用这一单元中欣赏的词句,尝试着写几句诗,赞美田园景色。

24*麦 

碧湖,绿田,孩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

油菜,蚕豆,稻花,一曲欢庆丰收的歌;

翻跟头,竖蜻蜓,麦哨声声,小伙伴们乐开怀!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名句,养成积累语句的习惯,提高形象得运用语言的能力,积极参与展示活动。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关于乡村生活或田园风景的图片、文字,体验感触生活。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整理信息,组织语言。

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悟,请大家回忆一下,你自己搜集了哪些图片和文字资料,你遇到过哪些见闻或趣事,你对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有什么感受和体验?

(出示提示)

1、根据资料,个人展开回忆,组织语言。

2、把主要的内容向同桌说一说,并请同桌说说听后的看法。

可以引导学生先想一想自己对哪个所见所感印象、感受最深;

然后想一想这些事的先后顺序,哪一部分让你有感而发;

再想一想用怎样的语言,才能具体地把所见所感表达出来,让同桌觉得你的所见所闻很有趣、真切。

二、组内交流,互相提高

刚才同学们对自己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了会忆与思考,大家的见闻各有特色。

下面请你们在小组里把自己准备说的内容完整地说给同学听,并请他们帮你思考一下,看看你说的是否具体、真实,有没有需要需要补充改进的地方。

小组交流时,要求做到:

1、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时,要尽量把内容说清楚,把句子说连贯。

2、听别人说乡村生活、田园景物或趣闻趣事时,要认真倾听,看他说的内容是否真实、有情趣,是否清楚、有条理、连贯。

再想一想他的发言对自己是否有启发,在自己发言时要注意什么。

3、对说得不够具体或不够真实的同学,要及时提出建议,帮他把不合理的部分改过来。

给别人提建议时要有礼貌,态度要诚恳,语气要平和,用商量的口吻进行交流。

4、说的同学要虚心诚恳地接受别人的建议。

交流过程中,老师巡视,参与交流,指导说话和评价。

各小组讨论交流后,选一两名代表准备向全班汇报。

三、全班交流,认真交流

代表上台交流时,要求台下的学生仔细听、认真评,评出谁说的乡村生活或田园风光最有趣、最有意义,谁的发言最精彩、最吸引人。

也可以谈看法,提建议,并及时肯定他们合理的看法和建议。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精彩回放

上节课口语交际课同学们谈到的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你听闻了哪些好词佳句?

回顾课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来展现乡村生活中平凡的事物和普通的场景。

二、学生习作

1、启发思路:

把口语交际中了解的乡村生活、田园风光和感受进行再调整、再构思,做到完整、具体、真实,再描写下来。

开始独立构思,想一想写什么、怎么写?

2、同桌进行简单地交流。

3、开始起草,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4、轻声朗读,独立修改。

5、选择几篇代表作,用实物投影以展示,全班交流。

a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议:

b内容具体,真实地描述了乡村生活和田园景色。

c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验。

d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和课文中合适的表达方式。

语句通顺。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

6、小组相互朗读、交流,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7、各自独立修改。

8、誊写自己修改后的习作。

强调格式和书写要求。

三、展示

选取优秀习作在班级园地中展示交流。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看你们会有什么发现。

1、自由读句子。

读正确、通顺,注意加点的字词。

2、个别展示读句子。

3、默读句子。

想象荷花、小白菊、小鸡、毛山羊的姿态。

4、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5、换一换,比一比:

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的词语,再读一读,与原来的比较一下,你又发现了什么?

6、找一找,以前学过的哪些句子也是把物当人来写的。

7、说一说几句这样的句子。

小结:

这种把物当人来写的句子,读起来十分生动、有趣,在我们的习作中,使用这样的句子会让你的语言更迷人。

二、日积月累

背诵本组课文中的古诗。

一句诗一幅画,简短又优美。

像这样描写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的诗句还有很多,我们一起去读一读。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个别读、指导读、轮读。

3、同桌交流对诗句的理解,体会诗意。

4、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句描写的景色。

描写了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5、回忆全诗,试着背诵。

6、背诵自己搜集的其他描写景物的诗句,讲一讲诗句的意思。

建议学生搜集古诗名句,写在本子上。

三、展示台

1、将自己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习作、图片、手工、诗文等进行整理,小组内按主题在展示台上展出。

2、从内容、形式上进行展示准备,教师指导。

3、协调展示。

4、相互参观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